温度和温度计 课件+教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温度和温度计 课件+教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16 12:50:05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科学概念: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2学情分析
学生可能听说过温度计,也曾用体温计测量过体温,但真正使用温度计测量过其他物体的温度的学生估计极少。本课学习时,对许多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使用温度计。因此,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特别是正确识读零下温度,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为以后的学习活动打好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
识读零下温度。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
(铃声响,师生问好,上课。)
师:同学们,在寒冷的冬季,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炎热的夏季,穿着短袖和连衣裙,我们这是为了适应什么的变化?
生:温度
(铃声响,师生问好,上课。)
师:同学们,在寒冷的冬季,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炎热的夏季,穿着短袖和连衣裙,我们这是为了适应什么的变化?
生:温度
(生活实际体验,也是一种简单的实验,通过简单的导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生活实际体验,也是一种简单的实验,通过简单的导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活动2【讲授】温度温度计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温度(板书:温度)
在你们的实验桌上,放着四杯水,先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1号凉水,2、3号温水,4号热水)
(学生分组实验,每个同学都试一下。)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踊跃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气氛活跃)
师:谁说说有什么感觉?
生:1号、3号是冷的,2号、4号是热的。
师:是这样吗?
生:是。(学生同说)
师:其实2号和3号的冷热程度是一样的,因此,我们用触觉感知到的冷热程度,也就是温度不可靠的。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
(水的冷热比较,就是为了引出温度计,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很容易就能将温度和温度计联想到一起)
生:温度计
师:对,我们利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板书:温度计)
师:(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发温度计,提示: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在这里强调实验的安全很重要,必须要让学生养好规范操作的好习惯)
(学生分组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教师巡视。)
师:使用温度计前需要看清楚的问题(教材上P43的3个),这三个问题你们都解决了吗?如果没有,再观察一次。
(学生对照问题,检查自己是否都解决,并汇报)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我们发现: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
温度计的中间是一根细玻璃管,上边封口。下边连着一个玻璃泡,红色的液体是染了红色的煤油或是酒精,有的温度计里装的是银白色的水银,玻璃管上或是在底板上划有刻度。在上节课你们知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根据液面上升或下降时达到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温度是多少度。表上字母“C”字是创造这种表发明家的名字,“C”字就是瑞典人摄尔休斯名字的字头,所以我们叫摄氏温度计。
(板书:“C”摄氏温度计)
现在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每个同学都试一下。)
生: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液面上升,放开后一会,液面下降。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师:刚才通过你们的实验、观察和比较,了解了温度计构造的原理,现在我们一起再学习一下温度计的认、读、写。
(板书:认、读、写)
(板书后,老师在黑板中央挂起一个大温度计的模型,液柱通过手挤压皮球可以自由升降。)
师:温度表上刻度的零度就是代表水结冰的温度,一百度就是表示水沸腾时的温度,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高;零度以下,数字越大表示越冷。从零度到一百度,分成一百个等分,就是一百个格,那么每一格应当是几度呀?
生:每一个格是一度。
师:现在我出示几个温度,我们来认一认,读一读。
(老师用演示温度计出示0℃、10℃、38℃、100℃、-5℃、-17℃、-19.5℃让学生看看温度表念出温度,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读法,如:0摄氏度,10摄氏度,38摄氏度,100摄氏度,零下5摄氏度,零下17摄氏度,零下19.5摄氏度。)
师:温度的写法,为了简便,是这样写的:(老师在黑板上写出:0℃、10℃、38℃、100℃、-5℃、-17℃、-19.5℃。同学们都写完后,先让在黑板上写的同学,念出自己想的温度,再让下面同学念出自己记的温度。)
师:我们再做一个练习,两个人一组,用你们桌上的小温度计模型,我说出一个温度,你就在模型上拉出一个温度,一个人拉,另一个人做检查,看看拉的对不对,然后,两个人再交换。
(老师随意说出几个温度,反复让学生练习。)
师:通过以上的练习,我们学会了温度计的认、读、写。现在我们就要动手实际测量一下水的温度和教室里的气温。(老师做示范,用三个手指拿着温度计的上部,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里,不要碰容器壁,稍等一会,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上升或下降时,读出温度。读数时,温度表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表液柱顶端相平。)
师:你们看清楚了吗?谁能说说我是怎样拿温度计的?
生:用三个手指拿着温度计的上端。
师:为什么我要拿在上端?拿在中间或下端行不行?
生:拿在上端是为了防止手影响温度计的准确性。
师:我是怎样放在水杯里的呢?
生:不放到杯底,也不碰杯的边。
师:我是怎样看的呢?
生:不要离开水,而且要等一会儿,看的时候视线和温度计液面平行。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现在每个小组自己按照所说的要求,测一下烧杯里水的温度。
(学生分组操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汇报。)
师:你们用温度计再测一下室内气温是多少度?
生:27℃。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支温度计,你们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吗?
(实物投影出示:体温表)
生:体温表。
师:谁家有啊?请举手。
(全班同学都举起手来)
师:谁会看体温表?
(举手的不多)
师:你们看看体温表上刻有多少度?
生:从35℃到42℃。
师:它跟普通温度计有什么不同地方?
生:它的每一度又分成了10格。
师:每一个小格就是0.1度,这样可以分得更细一点,测得时候可以更准一点,如37.5℃,38.4℃。
师: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先得甩一甩才能用。
师:对,体温表仍然是应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只是它的颈部是一根极细的小孔,自己不能缩回来,需要甩下来,家里有体温表的同学回去可以练习一下。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温度(板书:温度)
在你们的实验桌上,放着四杯水,先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1号凉水,2、3号温水,4号热水)
(学生分组实验,每个同学都试一下。)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踊跃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气氛活跃)
师:谁说说有什么感觉?
生:1号、3号是冷的,2号、4号是热的。
师:是这样吗?
生:是。(学生同说)
师:其实2号和3号的冷热程度是一样的,因此,我们用触觉感知到的冷热程度,也就是温度不可靠的。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
(水的冷热比较,就是为了引出温度计,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很容易就能将温度和温度计联想到一起)
生:温度计
师:对,我们利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板书:温度计)
师:(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发温度计,提示: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在这里强调实验的安全很重要,必须要让学生养好规范操作的好习惯)
(学生分组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教师巡视。)
师:使用温度计前需要看清楚的问题(教材上P43的3个),这三个问题你们都解决了吗?如果没有,再观察一次。
(学生对照问题,检查自己是否都解决,并汇报)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我们发现: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
温度计的中间是一根细玻璃管,上边封口。下边连着一个玻璃泡,红色的液体是染了红色的煤油或是酒精,有的温度计里装的是银白色的水银,玻璃管上或是在底板上划有刻度。在上节课你们知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根据液面上升或下降时达到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温度是多少度。表上字母“C”字是创造这种表发明家的名字,“C”字就是瑞典人摄尔休斯名字的字头,所以我们叫摄氏温度计。
(板书:“C”摄氏温度计)
现在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每个同学都试一下。)
生: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液面上升,放开后一会,液面下降。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师:刚才通过你们的实验、观察和比较,了解了温度计构造的原理,现在我们一起再学习一下温度计的认、读、写。
(板书:认、读、写)
(板书后,老师在黑板中央挂起一个大温度计的模型,液柱通过手挤压皮球可以自由升降。)
师:温度表上刻度的零度就是代表水结冰的温度,一百度就是表示水沸腾时的温度,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高;零度以下,数字越大表示越冷。从零度到一百度,分成一百个等分,就是一百个格,那么每一格应当是几度呀?
生:每一个格是一度。
师:现在我出示几个温度,我们来认一认,读一读。
(老师用演示温度计出示0℃、10℃、38℃、100℃、-5℃、-17℃、-19.5℃让学生看看温度表念出温度,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读法,如:0摄氏度,10摄氏度,38摄氏度,100摄氏度,零下5摄氏度,零下17摄氏度,零下19.5摄氏度。)
师:温度的写法,为了简便,是这样写的:(老师在黑板上写出:0℃、10℃、38℃、100℃、-5℃、-17℃、-19.5℃。同学们都写完后,先让在黑板上写的同学,念出自己想的温度,再让下面同学念出自己记的温度。)
师:我们再做一个练习,两个人一组,用你们桌上的小温度计模型,我说出一个温度,你就在模型上拉出一个温度,一个人拉,另一个人做检查,看看拉的对不对,然后,两个人再交换。
(老师随意说出几个温度,反复让学生练习。)
师:通过以上的练习,我们学会了温度计的认、读、写。现在我们就要动手实际测量一下水的温度和教室里的气温。(老师做示范,用三个手指拿着温度计的上部,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里,不要碰容器壁,稍等一会,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上升或下降时,读出温度。读数时,温度表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表液柱顶端相平。)
师:你们看清楚了吗?谁能说说我是怎样拿温度计的?
生:用三个手指拿着温度计的上端。
师:为什么我要拿在上端?拿在中间或下端行不行?
生:拿在上端是为了防止手影响温度计的准确性。
师:我是怎样放在水杯里的呢?
生:不放到杯底,也不碰杯的边。
师:我是怎样看的呢?
生:不要离开水,而且要等一会儿,看的时候视线和温度计液面平行。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现在每个小组自己按照所说的要求,测一下烧杯里水的温度。
(学生分组操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汇报。)
师:你们用温度计再测一下室内气温是多少度?
生:27℃。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支温度计,你们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吗?
(实物投影出示:体温表)
生:体温表。
师:谁家有啊?请举手。
(全班同学都举起手来)
师:谁会看体温表?
(举手的不多)
师:你们看看体温表上刻有多少度?
生:从35℃到42℃。
师:它跟普通温度计有什么不同地方?
生:它的每一度又分成了10格。
师:每一个小格就是0.1度,这样可以分得更细一点,测得时候可以更准一点,如37.5℃,38.4℃。
师: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先得甩一甩才能用。
师:对,体温表仍然是应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只是它的颈部是一根极细的小孔,自己不能缩回来,需要甩下来,家里有体温表的同学回去可以练习一下。
课件13张PPT。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温度计的结构: 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1.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

2.温度计上的每一格刻度表示多少
摄氏度?
3.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分别是多少? 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液柱产生的变化。
放开手,等一会又有什么现象呢? a.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0℃ b.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100℃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记作1℃-1 ℃101 ℃读一读,摄氏温度表上的温度读作:20摄氏度写一写,摄氏温度表上的温度写作:20℃ 写作:12℃读作:12摄氏度写作:-4 ℃读作:零下4摄氏度写作:38.2℃读作:38.2摄氏度A俯视 B平视C仰视思考:数字温度计是怎样测定温度的?
体温计在使用前为什么必须用力甩几下?
为什么有的温度计的玻璃管做成棱柱形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