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同学们,当我们踏上历史的征途,回望那烽火连天的岁月,有一首诗,它跨越了千年的时光,依旧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与思乡的深情。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去感受诗人在战乱中的家国情怀,体会那份深沉而真挚的思乡之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重点)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难点)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难点)
1
2
3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江陵(今属湖北)人。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因做过嘉州都督,故后人称“岑嘉州”。唐代边塞诗人中最卓越的代表。
岑参:边塞风霜吹不走的浪漫
岑参出生于官僚家庭,幼年丧父,砥砺苦学,遍读经史。
20岁献书天子,希以此获取官位而未能如愿。
天宝三年(744年),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僚佐,后在天宝末年赴北庭,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其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东归,经杜甫等举荐为右补阙。
大历元年(766年)入蜀,初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僚属,后任嘉州刺史。
大历三年(768年)罢官,东归受阻,寓居于蜀。
大历四年(769年)岁末,卒于成都。
岑参生平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因史书载时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他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安史之乱”事件简介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思想内容:
(1)描写边塞的奇特风景、反映戍边将士生活。
(2)表现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或壮志难酬的愤懑。
(3)反映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艰苦生活。
(4)表现征人思乡、闺中念远的边愁。
边塞诗
高岑诗派,唐代诗歌流派,又称“高岑边塞诗派”或“盛唐边塞诗派”。
按学术界对“高岑边塞诗派”的理解,此派是指以高适、岑参为主,包括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盛唐时期以写边塞题材而著称的一群诗人。
注:据孟二冬查证,“边塞派”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胡云翼所著的《唐代的战争文学》(1927年初版)一书中,是胡云翼于国难当头、民族危难之际在民族精神的鼓舞下提出的。其时,“边塞派”指的是有唐一代描写战争与边塞的诗人。
之后,“边塞派”的内涵由大而小:全唐→盛唐→高、岑为主。久而久之,“盛唐边塞诗派”似乎已成为了高适、岑参的代名词,甚至有人认为“边塞诗派”等同于“高岑诗派”。
“高岑边塞诗派”
从汉代开始,到南北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人,至隋朝时期,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以及陈子昂等诗人进一步推动了边塞诗的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四大边塞诗人,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四位善子边塞诗创作,作品较为出名,因此被合称为“四大边塞诗人”
高适
《燕歌行》
《蓟门行五首》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出塞》
王之涣
《凉州词》
《登灌颧楼》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qiǎng
cén shēn
bàng
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lián
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行营,军营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故乡
题目意思:在行军途中,九月九日重阳节思念长安故园。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勉强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 欲 登 高 去,
无 人 送 酒 来。
译文:(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给我送酒来。
可怜
靠近
遥 怜 故 园 菊,
应 傍 战 场 开。
译文:我心情沉重的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在靠近这战场旁边开放了。
劈头一个“强”“字表现了诗人因思念长安故园,以及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根本无心过节,透出些凄凉景况。
1、诗人为什么“强”欲登高?“强”字包含了什么情感?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登高“二字紧扣题目中的九日。”送酒“化用陶渊明的典故。
一个“遥”字渲染了诗人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一个“怜”字写出诗人对故园的眷恋。诗人通过想象故园菊花盛开的画面来表达乡愁。
“怜”的是“故园菊”,更是故园人,是在战争中饱受摧残的乡亲,诗中流露的是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情感深沉蕴藉。
2、“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简单谈谈你的理解。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扣住诗歌题目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3、“应傍战场开”是想象之语,诗人由此想到了什么?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这首诗写了哪一个中国传统节日,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
重阳节
“九日”“高”“酒”“菊” 等。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来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古人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很多,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
2、“无人送酒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有何效果?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
化用陶渊明的典故。
这里反用其意,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陶渊明酷爱饮酒,但家中常常没有酒。有一年重阳节,陶渊明因没有酒喝而深感苦恼,坐在菊篱边采摘菊花。这时,江州刺史王弘派了一名白衣(官府差役)送酒来,陶渊明高兴地接过酒,尽饮至醉,后来人们便用这则典故形容所渴望的东西朋友正好送来,如同雪中送炭,遂人心愿。
送酒来的典故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运用了怎样的从艺术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运用想象,描绘了在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一个“遥”字,渲染了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照应了“长安故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寄托了诗人对国事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虚写,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4.“故园菊“寄托了诗人:
①惜花之情
②思乡之情
③忧国之情
④忧民之情
4.描述诗歌最后一句所描写的画面。
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壁残垣间,一丛丛菊花寂寞地开着。
这首五言绝句通过写诗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远,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这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1、查找岑参的其他诗篇,选择感兴趣的背诵。
2、以“学习《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有感”为题目,写一篇小短文。
学习《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有感
近日,我学习了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以重阳佳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行军途中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中,“遥怜故园菊”一句尤为打动我。诗人身处异乡,却心系故园,想象着那满园的菊花在战火中依然绽放,展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一种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我也被诗人那种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忘故乡、不忘初心的精神所感动。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珍惜和平稳定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感恩,感恩那些为我们守护和平的人们,是他们让我们能够安心学习、生活。
学习《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有感
我学习了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让我深感触动。
诗中,诗人身处行军途中,正值重阳佳节,却心系长安故园,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尤其是那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更是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战争的无奈与哀愁。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也能从诗中体会到那种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痛苦。同时,我也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感激那些为保卫家园而付出努力的英雄们。
学习这首诗,不仅让我领略了古代诗歌的魅力,更让我对生命、对和平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像诗人一样,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
这首诗的学习经历,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