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连加、连减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熟悉加、减法的口
算。
2. 学习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并联系实际情境渗透加减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
3. 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卡片、小黑板、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出示挂图。
二、知识探索
1. 教学例1。
引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2. 教学“连加”、“连减”的含义。
连加能解决连续两次“合起来”的实际问题。
连减能解决连续两次“去掉一些”的实际问题。
3. 教学连加、连减。
让学生理解其意义和运算顺序,充分利用例题插图,尽力把插图改造成连续“合起来”;连续“去掉一些”的场景,让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同时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加、减法含义列出算式。在计算连加、连减时,仍然要联系实际问题的打算与步骤,领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把连加、连减算式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白运算顺序。
初学连加、连减两步计算时,可将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写在算式下面的( )里,再把( )里的数与第三个数相加或相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计算的顺序,以后要学生逐步习惯把第一步得数记住,再连贯地算出第二步得数。
三、知识应用
想想做做题目,让学生观察、交流图意,联系图意列式计算,体会连加、连减的含义,加深理解运算顺序。
1. 第1题中的虚线框表示“去掉”的意思。
2. 第3题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学生作出符合图意的解释就行。
3. 第5题学生可能列连加算式,也可能列连减算式。可以让学生交流、讨论,体现多样性。
四、能力检测
课本第6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