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第三节 重力与弹力
[学习任务]
任务1:分析实际问题中的重力,感受重心位置.
任务2:理解悬挂法确定不规则薄板重心的原理.
任务3:分析并归纳弹力方向.
梳理教材
一、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____,g为自由落体加速度。
(3)方向:总是_________。
(4)作用点——重心。
(5)力的表示方法。
①力的图示:
②力的示意图
二、弹力
(1)弹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_____原状,这种形变叫作弹性形变。
(2)弹性限度:如果物体的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__________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
(3)胡克定律。
①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________成正比。
②表达式:F=___。其中k为弹簧的_________,单位为牛顿每米,符号是_______。
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
① ;② 。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弹力的方向:
预习检测
例1:在体育运动中,人的身体重心位置随着姿势的变化而改变.下列各姿势中身体重心位于体外的是( )
例2:把一个薄板状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对于此薄板状物体所受重力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B.重力大小和物体运动状态有关
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
D.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
点拨:
重心在几何中心需要满足: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
例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时,也可以不相互接触
B.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它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它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总是竖直向上的
例4:如图,汽车轮胎压在路面上,轮胎发生了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轮胎形变,使轮胎产生对地面向下的弹力
B.汽车轮胎形变,使轮胎产生对地面向上的弹力
C.汽车轮胎形变,使地面产生对轮胎向上的弹力
D.汽车轮胎形变,使地面产生对轮胎向下的弹力
例5:如图所示,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一个大的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丁球用两根轻质细线吊在天花板上,且其中右侧细线是沿竖直方向的。关于这四个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B.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C.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D.丁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点拨:
1.弹力的产生:接触是前提,形变是根本
2.弹力有无的判断:拆除法,即移走一个物体,看另一个物体是否能运动
例4:画出下面物体的弹力
随堂自测
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向上或向下运动,都受到重力
D.物体只有在向下运动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2.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在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3.下列各图中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 )
5.下图中各物体静止,C图中的接触面是光滑的,A、B两球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
6.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了小球A所受弹力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