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制作乐器》单元教学规划 6.17《制作与演奏》教学设计(含课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制作乐器》单元教学规划 6.17《制作与演奏》教学设计(含课时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1-13 20:0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制作乐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人教鄂教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制作乐器
单元主题 本单元主题为《制作乐器》,旨在通过科学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乐器的发声原理,并尝试设计和制作简易乐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声音与光的传播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科学、技术、工程相互影响与促进学习内容:举例说出工具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便利、快捷和精确。学会使用常见的工具制作简单作品,拆装简单产品,了解产品的构造和点。尝试设计和制作某种产品的简化实物模型,并反映其中的部分科学原理。描述简单的设计问题,包括材料、时间或成本等限制条件。制作能产生不同高低、强弱声音的简易装置。学业要求:知道一些常见的技术产品和典型工程。能提出满足一定限制条件的简单设计问题和多种设计方案。能归纳总结常见产品或工程的主要外在特征。能拆开简单产品并复原,能举例说出一些技术产品所涉及的科学概念或原理。能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常用工具制作某种产品简化实物模型,并能反应其中的部分科学原理。
教材分析 单元作为《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属于技术、工程与社会部分。内容基于第五单元《声音》的知识基础,通过观察不同物体发声的变化,形成声音的产本生、传播和变化的基本概念。本单元进一步深入,通过探究不同类型乐器的发声方式,设计和制作简易乐器,使学生掌握更多关于声音和技术的知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并对动手制作有浓厚兴趣。然而,他们对具体乐器的发声方式尚不能准确分辨,且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常常难以从系统角度考虑工程设计和权衡利弊。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探究实验和准确的实验证据,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和吹奏不同的乐器,能说出不同乐器的发声方法。通过观察不同乐器实物,能提出满足一定限制条件的设计方案。科学思维:观察并比较不同乐器的发声方式,能归纳总结常见的乐器的发声方法。举例说出不同乐器设计的科学原理,通过测试乐器实物模型的发声过程,能用该模型解释乐器发声原理。探究实践:尝试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简单的乐器,并制作乐器实物模型。掌握常见工具的适用方法,发现作品的不足并进行改进。态度责任:具有参与设计乐器与制作的乐趣,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如实陈述观察到的现象。- 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调整自己的观点。
单元结构化活动 认识与设计乐器:创设情境,通过视频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常见乐器。观察乐器发声方式,进行分类,并探索影响乐器发声高低的因素。 设计并画出乐器设计图,规划制作步骤。2. 制作与调整乐器:学生根据设计图,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制作乐器。制作过程中,不断测试和调整乐器的发声效果。3. 展示与评价乐器: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演奏简单的乐曲。通过交流,评价和改进乐器设计,提升制作水平。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设计、制作和调整乐器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成果评价: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乐器作品,评估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制作技能。态度评价:评估学生对参与设计和制作乐器的兴趣与态度,以及其团队合作和分享信息的能力。
第十七课时《制作与演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制作简单乐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观察、实验、记录等,探究乐器制作过程中的变量与结果关系。
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理解乐器制作中涉及的科学原理,如振动、声音传播等,并能运用这些原理解释乐器发声的现象。
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提出创新性的乐器制作方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科学素养:
学生能够了解乐器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认识乐器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升个人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责任态度:
学生能够遵守制作过程中的安全规范,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乐器制作任务,培养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制作简单乐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理解乐器制作中涉及的科学原理。
难点:如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乐器制作过程中的变量与结果关系,以及提出创新性的乐器制作方案。
三、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活动:播放一段由自制乐器演奏的音乐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乐器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乐器制作活动做铺垫。
(二)探究活动 活动1:观察与分析学生分组观察各种乐器,包括自制乐器和成品乐器,记录它们的构造特点和发声原理。活动2:材料选择与准备学生根据观察结果,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准备制作乐器所需的材料。活动3:乐器制作学生根据所选材料和工具,按照预定方案制作乐器。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活动4:调试与改进学生对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调试和改进,使其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活动5:演奏与展示学生使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演奏,展示制作成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和分享。 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能够对乐器的构造和发声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制作活动打下基础。通过材料选择与准备,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培养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乐器制作活动,学生能够掌握制作乐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调试与改进活动,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评估和改进自己的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演奏与展示活动,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评价和分享活动,学生能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三)生活应用 活动:讨论乐器制作在音乐教育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讨论活动,学生能够认识到乐器制作在音乐教育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知识总结 活动: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乐器制作的基本步骤、科学原理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通过知识总结活动,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乐器制作中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论。
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制作乐器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材料;工具
2、乐器制作的基本步骤包括观察与分析、______、制作、调试与改进以及演奏与展示。
答案:材料选择与准备
3、乐器发声的原理是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产生______,并通过介质传播形成声音。
答案:振动
4、在制作乐器时,我们需要考虑乐器的______、______和实用性等因素。
答案:美观性;发声效果
(二)、判断题
1、所有乐器都可以通过敲击产生声音。(×)
2、制作乐器时,我们不需要考虑乐器的美观性。(×)
3、乐器制作完成后,我们不需要对其进行调试和改进。(×)
4、演奏自制乐器时,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
(三)、选择题
1、下列哪种乐器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的?(A)
A. 小提琴 B. 单簧管 C. 铃铛
2、制作简易笛子时,我们需要选择哪种材料?(B)
A. 金属 B. 竹子或塑料管 C. 纸张
3、下列哪个步骤不属于乐器制作的基本步骤?(C)
A. 观察与分析 B. 材料选择与准备 C. 绘制乐谱
(四)、简答题
1、请简述乐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答案:在制作乐器时,我们需要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避免切割伤或划伤;同时,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处理,避免使用有毒或有害材料;在调试乐器时,要注意避免产生过大的噪音,以免影响他人。
2、请描述一种你熟悉的乐器,并说明其发声原理。
答案:以钢琴为例,钢琴的发声原理是通过敲击键盘,使弦受到外力作用产生振动,振动通过钢琴的音板传播形成声音。不同的键盘对应不同的弦,从而产生不同的音高和音色。
3、你认为制作乐器对你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哪些帮助?
答案:制作乐器可以锻炼我们的科学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分析、实验和改进等步骤,我们能够深入理解乐器的构造和发声原理;同时,制作乐器也能够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鼓励我们提出新的制作方案和改进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探究题
题目: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沙锤或木鱼,并探究其发声原理和改进方法。
答案:设计:选择两个空塑料瓶作为主体,将沙子或豆子等颗粒状物质填充至瓶内三分之一左右的位置,然后用胶带或绳子将两个瓶子绑在一起,制成沙锤。
制作:按照设计方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塑料瓶、沙子或豆子、胶带或绳子等,然后按照步骤进行制作。
发声原理:沙锤的发声原理是通过摇动瓶子,使沙子或豆子在瓶内碰撞产生振动,并通过空气传播形成声音。
改进方法:可以通过调整填充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改变沙锤的音色和音量;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材质或形状的瓶子来制作沙锤,以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装饰或改进外观设计来提高沙锤的美观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