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国共合作和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说出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搜集史料以及复习旧知识,分析国共合作的原因、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以及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阅读相关史实,在体会中国革命艰难进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与责任意识;结合史料,说出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大革命进程中的突出贡献。(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1923
1924
1926
1927
1928
国民革命
国民党一大
北伐
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东北易帜
中共三大
国民革命的定义
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时期)
是指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
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
国共关系:就像一段分分合合的婚姻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原因:
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战争
1917年
护法运动
1921年
中共一大
1922年
中共二大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孙中山) 他从十月革命中看到了“人类中的大希望”,从五四运动中看到了人民群众联合斗争所“带来的绝伦之巨果”。孙中山决定重振旗鼓,再造新民国。……但孙中山又看到……国民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组织纪律,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孙中山痛感有必要彻底改造国民党。——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史(1919-1949)》
①孙中山在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失败后,认识到必须改组国民党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原因: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二七惨案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
——中共三大宣言
【共产党】当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意识到自已的弱小。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
②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双向选择←
国共两党自身发展的需要(必要条件)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列宁领导的苏联也派人与孙中山联系,表示对他领导的革命斗争予以支持,并说服他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这些,使得处于困难和孤立境地的孙中山,豁然看到了光明。 ——陈伙成,《国共合作北伐记》
③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
1.国共合作的原因:
革
命
同
盟
工人
农民
小资
民族
资产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实现
现实的需要让两党逐渐走到一起,实现共同目标。
陈独秀
孙中山
国共合作的条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实现;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推动。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的召开
①召开时间
1923年6月
②核心内容
A.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D.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国共合作的进程
转入低潮寻求合作
国共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中共三大
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
农民
共产党愿意党内合作的原因:
①有目标
②共产党实力较弱。
③有共产国际的压力。
2.国共合作的进程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国国民党一大 时间
地点
中共代表
主要内容
意义
1924年1月
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广州
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孙中山等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
(2)开始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
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开始
【问题探究】
新三民主义“新”表现在哪里?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理论内容 “新之处” 具体举措
民族: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
新民族主义:反帝反封建(军阀);求得各民族平等
明确提出反帝目标;反满到民族平等
联俄
民权: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民权主义: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得享有一切自由和权利
民生:平均地权
新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反帝和反封建相结合,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联共
扶助农工
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部编版历史八上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和政治基础
反帝反封建的一致性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
★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4年5月
★北伐胜利进军
1926年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3.成果——黄埔军校:
创办“黄埔军校”
时间:
地点:
校名:
领导:
意义: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
蒋介石任校长
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总理
校长
政治部主任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材料:“统计自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黄埔军校共招收6期学员,共计2万多人。”
——黄修荣:《国民革命史》
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国)张灵甫
(国)薛岳
(国)白崇禧
(国)胡宗南
(共)陈赓
(共)徐向前
(共)叶剑英
(共)林彪
黄埔军校毕业的国共名将代表
类别 黄埔军校具体课程
政治课 “社会进化史”“苏联研究”“各国革命史”……
军事课 “步兵操典”“射击教范”“战学术”“兵器学”…
特点:这是一所新式军事政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革命者来
材料一: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你们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枪向什么人放。”
体现了黄埔军校的育人目标是什么?
培养不畏牺牲、有革命理想、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军人,即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59岁,后归葬于南京中山陵。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汪精卫任主席。
“和平、奋斗、救中国”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蒋介石
——汪精卫
国民政府主席
为继承孙中山遗志,1925年7月,汪精卫成立广州国民政府,并组建国民革命军,即“北伐军”,蒋介石任总司令。
秉承遗志,决定兴师北伐,国民革命高潮随之到来
二、北伐胜利进军
1.北伐战争
目的 开始时间 领导机构 总司令
北伐对象 经过 主要战场 重要战役 北伐名将 英雄部队 战果 1926年7月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广州国民政府
蒋介石
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湖南、湖北、江西
叶挺
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基本消灭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1.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
2.广东—>福建—>浙江—>上海
路线
二、北伐胜利进军
蒋介石
吴佩孚
孙传芳
1926.7.北伐开始
广州
叶挺
长沙
广州
上海
南昌
南京
1927.1.迁都武汉
杭州
郑州
济南
北京
沈阳
武汉
武汉
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五原
武昌战役
①在湖南、湖北,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②在江西歼灭孙传芳主力。
③一路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
北伐主要战役
④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震动全国。
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北伐将士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
先锋模范作用;
正义战争,工农群众大力支援;
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1
2
3
4
5
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
小结: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国共合作,也不会有黄埔军校,更不可能有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二、北伐胜利进军
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1926.11
1927.1
湖南农民协会会员
107
万
200
万
1926.7
1926.11
湖北农民协会会员
3万
20
万
农会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
农村:爆发农民运动,建立农民协会组织(湖南、湖北)。
城市: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很大发展。
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工人纠察队
二、北伐胜利进军
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到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原因:高涨的工农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策划组织上海帮派袭击工人纠察队,又以“工人内讧”为由,打死打伤工人300多人。13日,上海工人和市民罢工、游行,队伍在宝山路遭到蒋介石军队血腥屠杀,死亡100多人。随后,蒋介石下令封闭上海市总工会和一切革命团体,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几天之内,三百多人被杀,五百多人被捕,五千多人失踪。
汪精卫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开始破裂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全面破裂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时间:1927年4月
(2)人物:蒋介石
(3)地点:南京
(4)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5)政策: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
汪精卫在武汉叛变革命后,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并入南京国民政府,合称南京国民政府,两股反革命势力同流合污,史称“宁汉合流”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①1928年4月,蒋介石继续北伐。
②1928年6月,北伐攻占北京。
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
张作霖退回东北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①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
②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
北洋军阀政府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的唯一代表政权。
3.二次北伐
4.东北易帜
皇姑屯
事件
张作霖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帝国主义的干涉;
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材料二:共产党在陈独秀的领导下,下令将工人纠察队全体解散,所有枪支交存国民党政府,致使革命在强大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结合材料,讨论: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教训?
材料一:日本帝国主义者已摸清革命内部的矛盾和蒋介石的真实态度...力主拉拢蒋介石为帝国主义“维持秩序”,“镇压暴行”……
教训:使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
东北
易帜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建立
北伐开始
四 一二政变
分
共
会
议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名义上统一
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4.1
1927.4
1926.7
1923.6
1928.12
1924.5
1927.7
合作成果
合作破裂
合作准备
国共两党,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合作才能共赢
拓展提升
课堂小结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实行“党内合作”
标志:
国民党一大
①召开:1924年1月,广州
②主要内容: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③意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成果:①创办黄埔军校;②北伐的胜利进军
北伐胜利进军
开始: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经过:
结果: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影响:①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②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国民党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党反动
集团叛变革命
原因
标志: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②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建立:1927年4月,蒋介石,南京
统一全国: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随堂训练
1.“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2.《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C
B
3.北伐开始后,广东、江西等地的农民协会成立了运输队、担架队支援北伐军;湖南长沙、湖北武汉等地的工人成立敢死队、组织罢工配合北伐军攻城;上海工人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这反映出( )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传播 B.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C.工农群众支持北伐战争 D.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4.1927年,李大钊被捕入狱,面对各种酷刑,他严守党的秘密,写下自述表达了从事革命的初心:“钊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这彰显出李大钊的优秀品质是( )
A.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B.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C.敢闯敢试、勇于创新 D.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C
D
随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