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标: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政府的成立和性质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国共合作的开始
1.国共合作的原因:
①国民党:
1905年中国同盟会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2年宋教仁改组国民党
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维护共和政体
混入投机分子、封建官僚、敌对的立宪派分子,使国民党缺乏有效的组织性和战斗力。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
1919年孙中山改名为
中国国民党
缺乏严密的
基层组织,从未召开过全国代表大会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
之革命,非议
俄为师,断
无成就。”
党员:约30万人
1.国共合作的原因: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共产党
1、中共心仪的合作对象是?
材料一: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911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战争、1917年护法运动、1920-1922年二次护法等领导革命屡遭失败,使孙中山痛切认识到依靠军阀打军阀是没有出路。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补充新鲜血液。
国民党
2、国民党认可的合作对象是?
材料二:孙中山明确地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孙中山就是将共产党人作为救活垂危病人的新鲜血液,而将之输入国民党这一肌体中去的。
——《宋庆龄选集》
共产党
国民党
壹·志同道合为革命——国共合作的开始
2.准备——中共三大召开:
中共三大 时间
主要内容
1923年6月
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革
命
同
盟
工人
农民
小资
民族
资产
国共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统一战线就其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
壹·志同道合为革命——国共合作的开始
3.开始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
中国国民党一大 时间
地点
中共代表
主要内容
意义
1924年1月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广州
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孙中山等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三大政策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共同纲领和政治基础
国共两党能够实现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中共二大最低纲领
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反帝反封建
的一致性
中共二大旧址
新 三 民 主 义
反封
壹·志同道合为革命——国共合作的开始
4.成果——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 全称
时间
地点
领导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军校总理:孙中山
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孙中山
周恩来
蒋介石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革命者来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黄埔军校
期数 入选人数 毕业人数 开堂科目
第一期 500 645 步兵
第二期 449 449 步兵 炮兵 工兵 辎重 宪兵
第三期 1301 1233 步兵 骑兵
第四期 2680 2654 步兵 炮兵 工兵 政治 经理
第五期 3320 2418 步兵 炮兵 工兵 政治 经理
第六期 4400 3970 步兵 炮兵 工兵 政治 经理 交通
第七期 2200 1518 步兵 炮兵 工兵 辎重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亲临发表演说,明确指出军校宗旨是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组成以军校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重新创造革命事业。军校直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摘编自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从1924年创建到1930年停办,共招收7期学生,毕业8783人
4.成果——黄埔军校:
孙中山总理检阅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黄埔军校的的创办起了哪些作用?
(国)张灵甫
(国)薛岳
(国)白崇禧
(国)胡宗南
(共)陈赓
(共)徐向前
(共)叶剑英
(共)林彪
黄埔军校毕业的国共名将代表
材料:“统计自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黄埔军校共招收6期学员,共计2万多人。”
——黄修荣:《国民革命史》
壹·志同道合为革命——国共合作的开始
5.孙中山逝世: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享年59岁。
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离粤北上前,孙中山最后一次视察黄埔军校,临行前对蒋介石说:“若二三年前,余即不能死;今有学生诸君,可完成余未竟之志,则余可以死矣!”
1.概念释义:
指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国民大革命运动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农民运动、工人起义和北伐战争等,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高潮事件。
国民革命的定义
国民革命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 蒋介石担任北伐军总司令。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广州东较场举行北伐誓师大会。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声中,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国民政府
2合作成果②—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目标:
直系军阀——吴佩孚
控制范围:湖南、湖北、河南
兵力:总计约有20万
直系军阀——孙传芳
控制范围:江西、闽浙地区
兵力:总计约有20万
奉系军阀——张作霖
控制范围:东三省、浙江、华北等地方
兵力:总计约有30万
目标: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战争 时间
目的
对象
总司令 蒋介石
初期战场
重要战役
英雄部队
主要战绩
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 农民运动、工人运动。
张作霖
兵力35万
吴佩孚
兵力20万
孙传芳
兵力20万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任务: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926年7月
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初期—湖南 湖北
汀泗桥、贺胜桥战役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吴佩孚、孙传芳主力被消灭,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北伐结果:
珠江流域
长江流域
吴佩孚、孙传芳被击溃,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被推翻,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贰·同仇敌忾共北伐——国共合作的高潮
材料一: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
材料二:根据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北伐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
材料三: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援助,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材料四:从军队数量说,北洋军阀大大超过了国民革命军。但他们反动腐朽,祸国殃民,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三大派之间矛盾重重,不可能协同作战。
材料五: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总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的打击;农会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
⑤工农群众的支持
①国共两党团结合作
②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
③苏联的援助
④军阀之间各自为战
结合材料,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农民运动
工人运动
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湖南农民协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的口号,地主,土豪,劣绅被打倒,农会成了唯一的权力机关,封建势力被极大地遏制。
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想一想: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出动了谁的根本利益?
湘乡农民协会宣传画
3.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
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到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蒋介石代表了谁的利益?国民党右派为什么叛变?
北伐的胜利引起内外反动势力的恐惧,英、日、美等帝国主义除继续支持北洋军阀残余势力,进行直接的武装干涉之外,还分化破坏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暗中拉拢蒋介石作为它们新的代理人。蒋介石为谋求外国的“援助”以实现其军事独裁的统治,亦密谋和帝国主义勾结。在帝国主义、大资产阶级和流氓头目的支持下,蒋介石悍然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中国抗日战争史 上》
北伐战争和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严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三者形成了反革命力量,支持国民党右派破坏革命;
共产党力量的壮大引起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的不满,欲排挤共产党以实现军事独裁。
蒋介石成为帝国主义在华新的代理人
主张与共产党合作,打倒军阀列强,争取民族独立的组织。
又名国民党反动派,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同列强合作,以达到反革命目的、反共目的。
汪精卫
国民政府主席
宋庆龄
孙中山的夫人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蒋介石
孙中山的支持者
廖仲恺
国民党右派
国民党左派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到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①原因
②表现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上海街头悬挂被杀害者的头颅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国共合作开始破裂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汪精卫
国民党右派又称国民党反动派,以蒋介石为代表。以反对孙中山三大政策,同列强合作,以达到反革命目的、反共目的。
在国民党的残暴统治下,大批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工农群众和其他革命者、民主人士被杀害。从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有33万多人被杀。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国民党右派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北方奉系军阀张作霖等,也捕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等20人英勇就义,李大钊牺牲时年仅38岁。
《觉醒年代》剧照
陈独秀之子陈延年于1927年牺牲,陈乔年于1928年牺牲。
革命者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陈延年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
建立者
地点
政策
性质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代表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共反人民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925.7
汪精卫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
1927年
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1927.4.18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9
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称“宁汉合流”
1927年4月
南京
蒋介石
南京
1927年4月
1928年4月
1927年9月
1928年12月
1928年6月
蒋介石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
“分共清党”
镇压工农运动
“宁汉合流”
武汉国民政府与
南京国民政府合并
二次北伐
讨伐张作霖
日本制造
皇姑屯事件
张作霖被炸死
张学良东北易帜
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南京政府在名义上
统一了全国
至此,北洋军阀政府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然而中国依然在新兴军阀控制之下,并未真正实现统一。
3.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结合材料,讨论: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日本帝国主义者已摸清革命内部的矛盾和蒋介石的真实态度...力主拉拢蒋介石为帝国主义“维持秩序”,“镇压暴行”……
材料二:四一二政变后,原属于中共领导人的陈独秀非但没有领导军队去反抗蒋介石的反革命军队,反而叫军队把枪交给蒋介石军队,这种领导错误,是属于右倾投降主义的,是不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没有认清反革命的局势,一味的去迎合,那么中国革命是行不通的。
①帝国主义的干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②共产党放弃了革命领导权,缺乏斗争经验。
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有什么教训?
北伐的目的是打到北洋军阀,统一中国。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只不过是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失败原因:
客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主观:共产党缺乏革命经验。
教训:
使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1924.1
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1926.7
高潮
1927.4.12
国共关系
破裂
1924.5
发展
1927.7.15
国民革命
失败
1923
铺垫
1928
国民政府
名义统一
国民党一大
召开
创建
黄埔军校
蒋介石
四一二政变
汪精卫
“分共会议”
进行
北伐战争
中共三大
召开
张学良
东北易帜
国民革命
国共合作 合作两利
国共对立 分则两伤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合,民族兴
直击中考
1. (2024·四川内江·7)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它包含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革命精神。其“新”体现在确定了( )
A.党的中心工作和土地革命总方针 B.“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2. (2024·广东中考·16)如图是中华民国十五年广东陆丰县农民协会减租证。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
C
A.国民革命运动 B.秋收起义
C.人民解放战争 D.南昌起义
A
直击中考
4. (2024·宁夏中考·6)北伐开始后,广东、江西等地的农民协会成立了运输队、担架队支援北伐军;湖南长沙、湖北武汉等地的工人成立敢死队、组织罢工配合北伐军攻城;上海工人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这反映出( )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传播 B.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C.工农群众支持北伐战争 D.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C
3. (2024·云南中考·11)孙中山对黄埔军校是抱有无穷希望的,他在军校的开学典礼上要求学生:“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军校的创办( )
A.是实业救国思想的实践 B.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
C.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 D.实现了社会习俗的变革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