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师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2 《师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3 10:2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韩愈《师说》
《师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
2.掌握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区分古今异义词语,掌握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树立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1. 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掌握文言文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树立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的思想。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他被后世尊为“百代文宗”,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高举儒家道统的大旗,提倡古文运动,以复兴儒道为己任。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他的《马说》,通过对世上有千里马这一问题反复论证,归结到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缺少知马的伯乐,从而对封建统治者不知人、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揭露,抒发了韩愈此时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悲愤。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韩愈的《马说》,看看在这里韩愈论证了什么观点呢?
二、介绍韩愈、古文运动及写作背景。
(一)关于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付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二)介绍“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
(三)写作背景。
《师说》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果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针对时弊,是难能可贵的。
三、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四、初读课文。
让学生结合注释,自主阅读,读准字音,注意句读,理解课文内容。
1.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五、再读课文,理清思路。(分小组讨论,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第一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3、4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5—7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7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四段,说明作《师说》的原因。继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六、板书设计
“说”——议论文的文体
解题“师说”——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思路 从师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作《师说》的原因
第二课时
一、深度解析。
1.请在找出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明确:(1)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2)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 ”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3)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2.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讨论研究,得出结论)
明确: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一句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终不解矣”。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④“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⑤最后一句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3.阅读第二段,讨论下列问题: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明确:这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①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②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③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3)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
(4)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
明确:语调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这是疑问语调:“……小学而大疑,吾未见其明也。”这是陈述语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是感叹语调,语调富于变化,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4.理解第三段:
①作者列举孔子拜师一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 贤于弟子。
②为什么我们要拜这些人为师?
明确: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列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大“圣人”、大学者孔子的例子,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而且还为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事例选得非常精当。
5. 第3段与第1段有什么联系
明确: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6.分析第四段。
作者写《师说》这篇文章的直接动因是什么?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但作者并没有把它作为附记来写,而是围绕中心论点来写。他赞扬李蟠“不拘于时”(与上层“士大夫之 族”相反),“学于余(从师学习),”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就是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论点。作者想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作者赞扬李蟠,赞许他能践行古人的从师之道。但是事实上,这只是个由头,更重要的背景是文章第二段批评的门第观念影响下的“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写此文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对这种风气深恶痛绝,他一方面“收召后学”,另一方面作此文赠李蟠来倡导“师道”,对此风气予以抨击,表现出了韩愈非凡的勇气。
二、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1.整句散句结合。
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旦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4.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三、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
中国古代散文,尤其是唐以前,不以议论见长。能言善辩如孟子、荀子,也总是在他们议论文章中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帮助说理。相比之下,韩愈这篇论说文却在逻辑思维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人。这表现在概念明晰、论证严密上。如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
引用是论说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这在现在的学术论文中也是最常见的。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四、总结全文。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似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五、课后拓展。
《劝学》和《师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这两篇有什么异同呢?
明确:相同点:这两篇都是论述性的文章。前者讲了学习的重要性,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强调要“善假于物也”,要积累、要坚持、要专一等,核心就是“学不可以已”,要随时随地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后者围绕师道展开,反对“耻学于师”,强调要重视传统的师道,尊重老师,学习儒学之道。两篇文章论述的重点虽然不同,但是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终身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学会学习”等都有相通之处,对现在的我们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
不同点:采用的写作方法不同,结构也不相同。《劝学》主要是比喻论证,逐项阐述自己的主张;《师说》除直接阐述外,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逐层深入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