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2024)三上信息科技 1.3 树立正确在线观念 教案7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2024)三上信息科技 1.3 树立正确在线观念 教案7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4-11-13 13:5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树立正确在线观念 教学设计
课题 树立正确在线观念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树立正确在线观念》通过对比现实与数字世界的身份标识,引导学生理解数字身份的重要性。通过注册账号和密码设置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建立安全的数字身份意识。结合《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教育学生安全、文明、健康上网。最后,通过家庭分享,巩固拓展知识,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为学生在线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目标 1.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理解数字身份在现实与数字世界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保护个人数字信息的重要性,形成对数字身份及其安全的敏感性和警觉性。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如何区分和记忆他人的数字身份,以及如何在数字世界中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2. 计算思维:学生通过对比现实身份和数字身份的异同,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在设置密码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思维,理解密码复杂性的重要性,学会设计安全、难以被猜测的密码。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够掌握在在线平台上注册账号和设置密码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数字化学习奠定基础。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学会利用数字身份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培养数字化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学生能够发挥创造力,思考如何在数字世界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同时遵守网络规范。4. 信息社会责任:学生能够了解并遵守《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安全上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数字世界中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负责任的网络行为,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和谐与秩序。
重点 了解数字身份和数字身份异同。
难点 掌握数字身份设立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小明在数字世界中迷路,最后通过他的数字身份(如游戏账号、邮箱等)找到朋友帮助的故事。提问:“小明在数字世界中是如何被识别的?”展示图片:展示一些常见的在线平台登录界面,如微信、微博、学习平台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平台如何识别用户。 聆听故事,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观察图片,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通过故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字身份在数字世界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讲授新课 环节一:开动脑筋想一想——探索数字世界的身份标识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小明在现实世界中通过姓名、性别等信息被朋友记住,而在数字世界中通过用户名被网友记住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数字世界中我们是如何被识别和记住的。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并总结在数字世界中区分和记住他人的方式,如用户名、头像、个性签名等。全班分享: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出“数字身份”的概念,强调数字身份在在线生活中的重要性。环节二:认真思考比一比——对比现实身份与数字身份知识点扩充: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比现实身份和数字身份的异同,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师活动:制作对比表:教师先示范制作一个对比表,列出现实身份和数字身份的主要特征,如唯一性、可变性、隐私性等。分组填写:学生分组填写对比表,通过讨论和比较,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异同。全班交流:各组展示对比表,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发现,并进行总结,强调保护数字身份隐私的重要性。环节三:体验探索试一试——建立数字身份并设置密码演示操作:教师先选择一个安全的在线平台(如学习网站、社交媒体等),演示如何注册账号和设置密码,强调密码设置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分组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每组选择一个在线平台注册账号,并设置符合安全要求的密码。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正确操作。密码分享与点评:每组派代表分享设置的密码,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点评密码的安全性,强调密码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可以引入密码管理工具或技巧,如使用密码生成器、定期更换密码等。环节四:集思广益说一说——安全上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公约解读:教师先解读《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主要内容,如保护个人隐私、不传播谣言、尊重他人等。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公约内容,提出具体的安全上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建议和措施。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案例或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网络文明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环节五:巩固拓展练一练——家庭分享与探讨知识点扩充: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对数字身份的理解,并一起探讨如何确保安全、文明、健康地上网。教师活动:布置任务: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数字身份和网络文明的知识,并一起探讨如何确保安全、文明、健康地上网。可以鼓励学生制定一份家庭网络使用规则。课堂反馈:下一节课开始时,邀请几位学生分享家庭讨论的结果和制定的规则,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与家人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认真听讲,理解数字身份的概念。观察并思考自己的在线账号,尝试回答教师的问题。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在线账号和使用体验。观察列表,思考并讨论现实身份和数字身份的异同。聆听案例分析,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数字身份。小组讨论,提出保护数字身份的建议。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操作。小组讨论并确定要注册的在线平台。尝试注册账号并设置密码,注意遵循教师的安全建议。认真阅读公约内容,理解每个条款的意义。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参与角色扮演活动,体验在线交流并遵守网络文明公约的重要性。 通过讲解和实例展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字身份的概念。通过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列表对比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现实身份和数字身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安全意识。通过演示操作和分组实践,帮助学生掌握注册账号和设置密码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安全意识,为安全上网奠定基础。通过展示公约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和意义。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和自律意识,为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奠定基础。
课堂练习 设计题目:设计一些与数字身份、密码安全和网络文明相关的选择题和判断题。发放练习纸:将题目打印在练习纸上,发放给学生。巡视指导: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巡视指导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认真阅读题目并独立完成练习。遇到问题及时举手提问或向同桌请教。完成练习后,小组内互相检查答案并讨论错误之处。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检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知识点: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数字身份的概念、现实身份与数字身份的异同、注册账号和设置密码的技能以及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提问反馈:提问:“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对数字身份的理解,并一起探讨如何确保安全、文明、健康地上网。 认真聆听教师的总结并思考自己的学习收获。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记录下作业内容并认真完成。 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加深印象。
板书 树立正确在线观念数字身份数字身份异同数字身份设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