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河流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河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3-16 17:37:54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讲述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在中国的地位是比较的重要的,而我们南方的学生对于黄河的了解比长江要少的多,所以在讲述新课的过程中,要运用图文资料来加深学生对于黄河的认识。
3重点难点
重点:黄河的概况、水文特征、凌汛以及存在的忧患、功劳
难点:黄河的凌汛以及存在忧患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第三节  河流
【导入新课】播放黄河录像,将《黄河大合唱》作为背景音乐,以雄壮的黄河景象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受到黄河雄壮磅礴的气势,在增强视觉感观的同时,也对黄河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活动】请各小组组长带领组员进行小组讨论、相互探究,关于黄河的概况,我们在学习黄河的概况时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并且派代表发言,参与讨论,小组派人到黑板上标注出分界点。
【设计】 关于黄河源头、 长度、 流经省级行政区域、 流经主要地形区 、上中下游分界点、 注入海洋 这些概况的认识。
【讲解】教师对于学生的答案给予一定的引导和点评,并且强调河口、桃花峪的准确位置
【活动】争对于活动题第三题请学生起来看图回答,找出黄河干流的水电站,并且说出这些水电站主要是分布在那些河段,为什么?教师给予一定引导。
【讲解】水电站主要是分布在黄河的上游地区,因为这些地区主要是位于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量大,因此水能资源比较的丰富。 教师注意强调重点地方,三门峡、小浪底、桃花峪所在位置及名称,将三门峡和大家所熟知的三门峡对比起来记忆。
【活动】请同学们自己看书并小组讨论黄河的水文特征、凌汛的含义及发生的河段。教师做讲述注意让学生通俗易懂,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性的记忆。
2、黄河的水文特征:有明显的汛期、结冰期、含沙量大。
3、凌汛的含义及发生的河段 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在冬春、秋冬季节会出现冰阻流的现象称为凌汛 主要是分布在上游、 下游
4、凌汛的影响
【小组讨论】小组内进行讨论,通俗的向同学们展示小组的想法。 主要是影响当地的河道运输、工农业生产、人们的日程生活、以及产生洪灾。
【过渡】由凌汛所带来的洪灾过渡到黄河的忧患
5、黄河忧患
【小组讨论】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的连贯性,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板书】 上游:荒漠化严重
中游:水土流失
下游:“地上河”引发水灾 易受侵蚀、夏秋多暴雨 上游:梯级开发、兴建水利枢纽
原因:人为:植被破坏 自然:土质疏松
措施 :中游:保持水土、种草植树
下游:固堤分流
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
6、黄河的功劳: 灌溉资源丰富: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旅游资源:壶口瀑布
水能资源丰富:水电站
【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学生谈谈。
课件28张PPT。课前小测1.我国湖泊分布特点是:西部以________较为 集中,多为_______湖;东部以__________地 区最为集中,都是______湖。
2.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______湖;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湖。
3.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______运河。
4.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_河。
5.流入_______的河流叫外流河。列举出你
熟悉的三条外流河_____、_____、______青藏高原咸水长江中下游淡水青海鄱阳京杭海洋塔里木长江黄河黑龙江黄河阅读课本p28,重点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一)黄河的概况:
1、发源地
2、注入海
3、长度
4、流经的省区(9个)
5、流经的地形区(4个)
6、主要支流2.注入海:1.发源地:3.长 度:巴颜喀拉山脉渤海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经省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4.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省、 陕西省 、 河南省、 山东省
青、川、甘、宁、内、
晋、陕、豫、鲁。P28活动15.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6.主要支流:上游:湟水、洮河
中游:汾河、渭河(二)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特征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河口旧孟津上游中游下游上游:中游:下游:源头——河口(内蒙古)河口——旧孟津(河南)旧孟津——入海口上游峡谷P28、2找出黄河干流的主要水电站。观察这些水电站主要建在哪些河段,想想为什么?主要水电站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小浪底、三门峡等 这些水电站主要建在 地区,因为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 阶梯,穿过 和 , 资源十分丰富。 第一、二级高原山地水能上游1.上游: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资料一:“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
黄河每立方米水的年平均含沙量约35千克,高峰上达到570千克。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担)水,六斗泥”。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水土流失2.中游:水土流失严重讨论请完成课本P30活动
分析黄河为什么多泥沙?黄土高原自然因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人为因素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治黄关键治沙地上河3.下游:形成“地上河”黄 河“ 地 上 河”洪水泛滥资料二:“痛苦的记忆”
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0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洪水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和苏北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P30活动2,图2.18)上游:
中游:
下游:梯级开发,兴建水利枢纽保持水土,种草植树固堤分流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作业1、黄河是我国( )A. 流程最长的河流 B. 我国第二大河
C. 我国第二长河 D. 水能资源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2、黄河的发源地( )A. 唐古拉山 B. 巴颜喀拉山 C. 喜马拉雅山 D. 冈底斯山3、黄河中游流经的地形区是( )A. 内蒙古高原 B. 华北平原 C. 黄土高原 D. 河套平原4、黄河的哪一河段水能资源丰富(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5、黄河下游流域狭窄,没有支流的原因是( )降水量少 B. 水流缓慢
C. 地势低平 D. 形成地上河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AB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2、图中流经了ABCD四大地形区的河流是______河,该河曾被称为“一碗水,半碗沙”,你知道这些“泥沙”是从哪里来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治理的根本措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AB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在中游地区(黄土高原)植树种草黄1.李白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中的“天”指( ),“海”指( ): A.唐古拉山,东海 B.巴颜喀拉山,渤海
C.横断山脉,黄海 D.祁连山脉,南海 2.下列治理黄河的各种手段中,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是( ) A.植树造林 B.加固大堤 C.修筑梯田 D.修建水库 3.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母亲河的“奉献”是指( ) A.塑造了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B.中下游河阔水深,航运价值大 C.下游形成“人在地上走,航顺天上行”的奇观,旅游潜力巨大 D.中上游水能丰富,且为流域内的地区提供灌溉水源
4.“塞外江南”灌溉农田的水主要取之于(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塔里木河
5.关于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黄河上游峡谷多,水能资源丰富 B.从河流长度、水量来看黄河为我国的第二大河 C.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 D. 下游为“地上河”,易决口成灾,因此加固江防大堤是治理黄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