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农业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3-16 17:4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总结中国农业的分布概况;2.分析我国典型农业区的区位条件及适宜的农业,理解因地制宜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和联系我国主要农业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总结中国农业的分布概况;引导学生分析种植业在南北方的差异及原因,东部和西部农业差异,得出“农业要因地制宜的结论”。21cnjy.com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
学生此时已经对中国各区域的自然环境有了基本的认识,对农业区位因素也做了详细的学习。本章
节的学习借助的是初中教材,所以很多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学习会有复习的错误认识,导致学生在
课前准备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充分。所以,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另外,由于学生地理思维不
够严谨,在思考问题时往往片面或者不能站在高中知识的高度来解决问题,因而更要重视引导学生
完成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3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因地制宜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难点: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及农作物的分布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图片导入
通过东莞道滘镇每年举办的美食节引入到全国各地的美食,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存在差异。
活动2【讲授】新课探究
1.农业概念:人类依靠土地,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1)狭义农业指:种植业
(2)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
2.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水)、地形、水源、土壤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科技、交通等
3.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地形)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2)(气候)大部分在_____纬度,热量条件优越。夏季全国普遍____,____同期。(3)(水资源)总量丰富,地区分布不平衡,__多__少,__多__少,多旱涝灾害。(4)历史悠久,耕地质量好,后备资源不足。(5)生物资源品种丰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热量,水分、地形
5.我国种植业的分布
(1)粮食作物
小麦、水稻
(2)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糖料作物
6.农业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活动3【练习】能力提升
完成练习。
1.下列地区中,农作物为一年一熟的( ) A.东北平原 B.台湾西部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21教育网
2.我国最大的油菜籽产区是( )
A .长江流域 B .珠江三角洲 C .淮河流域 D .东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