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山东省金乡县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山东省金乡县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3 18:5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1分,共20分)
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下面能为此提供佐证
的是
A.《山海经》中记载的神话传说
B.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C.《韩非子》中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D.历史研究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2.右图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根据对文物的观察,可以推
断出
A.河姆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
B.河姆渡人会使用火
C.河姆渡人已开始饲养家畜
D.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3.考古学家在河南渑池的仰韶村发现了史前彩陶片,依据考古惯例,该文化被命名为仰韶
文化,泛指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彩陶文化。其显著特征包
括:彩陶、半地穴式房屋、磨制石器等。据此,下列遗址中属于仰韶文化的一种类型的

A.龙山
B.半坡
C.大汶口
D.陶寺
4.良渚古城遗址距今53004300年,包含宫殿区、内城和外城,城北有水利系统,城中有
大型广场和高级建筑,墓葬中有祭祀的玉琮、玉璧和象征权力的玉钺。这说明当时
A.出现早期文明特征
B.贫富分化非常严重
C.城市规划十分完美
D.玉器工艺世界领先
5.下面是陕西汉中龙岗寺遗址某处出土的农作物比例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出土农作物种类
百分比(%)

56.2

40.6
水稻
0.7
大豆
2.5
A.农作物结构多元
B.最早种植农作物
C.出现了贫富分化
D.忽视畜牧业发展
2O24/11/131O:59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6.对图所示权力交接情况的理解,正确的是
是-4&-0
A.甲、乙、丙处传位都是禅让
B.乙处传位主要是因禹治水有功
C.丙处传位是因启是贤德之人
D.丁处传位后形成“公天下”
7.有学者说,在商周人们的心目中,青铜便是政治的权力。该学者意在强调
A.青铜器的数量和种类多
B.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
C.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D.青铜器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8.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
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礼乐制度的强化
B.井田制度的推广
C.生产技术的进步
D.土地兼并的加剧
9.《管子》中记载,齐国汇聚了许多珍异物品。《荀子》中记载,北海之走马、南海之齿革、
东海之鱼盐、西海之皮革,均在“中国”流通。《史记》中记载:“陶(山东定陶)天下
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A.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B.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C.秦国统一趋势显现
D.
区域间贸易往来繁盛
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下材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以百姓心为心
《道德经》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
在逆民心
《管子·牧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吴兢《贞观政要》卷1《君道》
A.以民为本
B.崇德尚贤
C.天人合一
D.兼爱非攻
11.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楚庄王
12.公元前707年,周王室与郑国在繻葛(地点)兵戎相见,周桓王中箭,郑国派人“慰问”,
桓王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社会安定
B.王室地位下降
C.西周经济发展
D.诸侯竞相称王
2O24/11/1311:OO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