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蓬莱第二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3单元第9课《赤壁赋》课件(34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蓬莱第二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3单元第9课《赤壁赋》课件(34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16 16:23:37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 赤壁赋 苏轼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本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句式。
过程与方法:诵读、赏析、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句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旷达乐观的情怀。
赋 赋是一种文体,由楚辞演化而来,兼具诗和散文的性质,讲究文采,注重韵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采用散文化的句式。 苏轼(1037-1101 ) ,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和书画家。21岁参加科考并考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壮志难酬。 文学上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 峨眉共比高。“唐宋八大家”宋氏独占三家。
书法上与米芾、蔡襄、黄庭坚共称“北宋四大家”。绘画上“朱竹”别具一格。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元丰三年(107年),
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卷入“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重点实词1段 属、凌、冯、所止
2段 绝、缕、舞、泣
3段 西、东、缪、下、东、临、渔樵、侣、友
4段 盈、虚、卒、适
5段 白
重点虚词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于之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哀吾生之须臾
惟江上之清风
耳得之而为声而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扣舷而歌之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抱明月而长终
客喜而笑介词,在
介词,从定于后置的标志动词,到助词,主谓之间,不译结构助词,的代词,它连词,却,表转折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虽一毫而莫取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盖虽表假设语气,假如句首发语词,大概连词,即使连词,虽然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凌万顷之茫然
4、客有吹洞箫者
5、何为其然也
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7、固一世之雄也
8、而今安在哉
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0、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状语后置状语后置定于后置定于后置宾语前置被动句判断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判断句

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一、整体感知,把握思路,体会情感乐甚--------愀然--------喜而笑一层:夜游之乐
泛舟赤壁,襟怀开朗
二层:乐极悲来
饮酒放歌,箫音怨慕
慨叹人生,苦短失意
三层:因悲生悟
苏子作答,妙语解颐
主客尽欢,忘情尘世结构乐

乐1、2、3、4、5、二、赏析探究
1、第一段描绘了怎样的景?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景:
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
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乐。听任自然,乐观旷达,超然
物外,洒脱不羁的情怀。
情: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
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
超然物外的境界。
2.随着赤壁游船的行进主客的感情由乐转悲,其悲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仕途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怨慕)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自然景物中来 (生命短暂)
欲求仙而不得
托遗响于悲风3、苏子究竟说了什么道理使得“客喜而笑”
从悲情中解脱出来的?
苏子劝慰客人以水和月喻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针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而谈。变与不变,无论是宇宙还是个人,都是相对的。我们何必羡慕江水无穷无尽,自寻苦恼哀叹人生短暂呢?辩证人生之理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江上之清风
山间之明月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针对“自身渺小,仕途失意”而谈。取与不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万事万物不必强求,不如寄情山水之间,珍惜身边所拥有的。万物永恒之思因理而乐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听了苏子的一番道理,朋友心中豁然开朗,一扫胸中烦闷,真正做到超然物外。总结全文结构思路:水与月探究: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谈谈对自己的启示。 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但也有负面因素,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

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积极进取,直面人生
听任天命,随遇而安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启示: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 雷
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
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拓展练习 中国古代有诗文“穷而后工”的说法,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名篇。你还能从古代文学家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穷而后工: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生活困窘、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南唐后主李煜不成为宋王朝的阶下囚,也难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列举的古圣贤“穷而后工”的事例: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呂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若没有遭遇“宫刑”的厄运,也难成就巨著《史记》。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启示:
“千古绝唱”往往是刻骨铭心的反思结果,“传世之作”更是精诚所至、血泪凝成的人生经典。“穷而后工”的现象也给我们以生命的启示:穷者不必意冷绝望,达者切莫忘乎所以。人生不管是“穷”是“达”,悟透了,看开了,坦然而待了,或“穷”或“达”皆有“福”,正确的人生态度决定着生命的质量。
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一个人生命的长久或短暂,并不是单凭生存的年月来计算的,而是凭我们对生活认真的程度和我们究竟体味了多少生活的意义而定的。”我们不能掌握生命的长度,却能够努力去拓展它的宽度。唯有如此,才能使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课堂小结 《赤壁赋》给人一种别样的享受:清风、明月、饮酒、赋诗、高歌,再加上洞箫相和,使得全文充满了诗情画意,仿佛进入了美妙的神话世界。在这样的境界中根本感受不到苏轼因被贬而产生的苦闷不平之情。苏轼为什么能在这一时期写出这样轻松的散文?这主要源于其在宦海沉浮中磨练的一种旷达态度。苏轼的旷达态度不仅表现于其在《赤壁赋》中展现的诗情画意,更主要的是表现于其对人生得失的超然态度。对人生得失如此达观,才使得苏轼在《赤壁赋》中给我们带来了纯美的享受,在文中我们看不到不平之气,眼见“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作业
1、背诵全文。
3、面对人生困惑,有人欲挽住时间的流水,有人想延长生命的长度,有人及时行乐,有人珍惜寸阴。 你会怎么做呢?
谢 谢
再 见姓名
王燕
电话
?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
单位
山东省蓬莱第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赤壁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著名著作,通过主客问答、水与月的譬喻,探讨人生与宇宙的哲理,表现了作者在贬谪生活中的复杂、矛盾的心情。既流露了一定的消极情绪,又表达了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怀。
????这?篇文章是第二模块第三单 元的精读文章。这一单元的文章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在?记叙游览的同时,或表 达物我两忘的喜悦,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于海”,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 趣。这篇文章具有思想深度,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时,作为学习主导者的教师,要努力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学习这篇文章,首先把握全文的思路脉络,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体味关键语句、难点语句的含义。还可以做深入探究,甚至是评价。
?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修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有的学生还习惯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和激发他们的想像、探究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学会合作、分享。
?
三、教学目标
1、掌握诵读要领,熟读并背诵全文。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4、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视频?音频?ppt。
????在导入的环节主要使用了视频音频,播放电影《赤壁》片段,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走进课文的背景氛围;在讲授整体感知的环节,使用音频,播放朗读带,朗读者有感情的朗读,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把握,有助于?走进作者;在评价时使用评价表,希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表演欲望;研讨环节ppt的展示,丰富学生的想象,利于对文本的理解;在训练背诵环节,播放视频,展示提示字幕,减轻学生的背诵压力,寓教于乐。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包括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等,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作好积累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电影《赤壁》片段
学生观看
多媒体播放
讲授
让学生整体熟悉文本,营造氛围,设置情境
结合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有感情的朗读文本
播放朗读视频
评价
提问学生诵读,根据制定的评价表给学生打分。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然后自自主站起来展示。
多媒体展示评价表
研读
依据文本思路设置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把握文本的是写作思路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
?
?
多媒体展示
作业及评价
提问学生背诵诗歌,播放视频,提示字幕
学会互背互检
?
播放视频,提示字幕,在轻松愉悦中朗读背诵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
依学定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未知知识提出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
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为主。从教学过程开始前的查阅资料到教学过程中的批注式读书法,再到撰写论文进行展示和评价,课堂设计始终尊重学生主体性。
不离语文教学本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最忌离开文本,成为声光电的表演,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不离语文教学本质这一要点。典;用影视资源展示《赤壁》经典片段,让学生走进课文的背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