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民俗与旅游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民俗与旅游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3-16 18:23:04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理解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与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的关系 理解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
2学情分析
本节为本册最后一节,学生从不同的地理要素已经对中国自然和经济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中国民俗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学习,就更加的必要和轻而易举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运用图表资料分析问题的原因。
3重点难点
理解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与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歌曲,视频
展示:一组家乡的图片视频(2′30″),背景音乐李谷一的《那溪那山》。
学生活动:欣赏歌曲和图片。
设计意图:了解我国各地的景观、文化不尽相同。
过渡:刚刚欣赏了赞美家乡的歌曲和图片,我想到了一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灿烂文化,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请大家翻到课本93页—《民俗与旅游》。(出示课题并板书)
活动2【练习】【自主学习】
1、我国是一个 古国,有着悠久的 和深厚的 积淀,加上地域 ,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
2、不同地区的 、 导致 生产的地区差异,饮食文化常常受其影响。我国各地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 和 、 和 、 和 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3、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各个民族,由于 、 、 不同
不仅 不同, 、 、 等都各具特色。
4、我国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 遍布各地, 种类丰富;
多样, 悠久。无论是 旅游资源,还是 旅游资源,在世界各国中都是无与伦比的。
5、 世界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加强 合作,使文化和自然遗产得到充分 和 ,促进人与自然 ,是我国一贯的政策。
活动3【活动】“民以食为天”
〖探究提升〗
1、为什么四川人喜欢吃麻辣的食物呢?
因为四川位于 (山脉)—— (河流)一线以 (南、北),属于 区(干湿区),又因为 地形,湿气难以散掉,空气特别
(干燥、潮湿),所以四川人就用麻、辣来驱赶体内的湿气。
从而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跟当地的 和 有关。
2、结合P94图4.38,剁椒蒸鱼头是湖南的名菜 。烤全羊是蒙古族的名菜,炒螃蟹是广东的名菜。试分析这些名菜为什么要这样选择材料?
剁椒蒸鱼头选用鱼头做材料是因为湖南河湖众多,盛产 。
烤全羊是蒙古族的名菜是因为内蒙古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
广东人喜欢吃海鲜(炒螃蟹)是因为广东省临海,盛产 。
从而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还跟当地的 和饮食习惯有关。(结合P93知识之窗)
〖拓展延伸〗
3、你还能举个例子说明农业生产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吗?(如:某某地方盛产什么,当地就喜欢吃什么)
活动4【活动】“安居乐业”
〖探究提升〗
1、请说出泸州传统民居屋顶的特点(两面坡式还是平顶?),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反映了泸州气候什么特点?西北内陆地区传统民居多为平顶房,为什么?(从降水多少来分析)
2、水乡周庄、黄土高原窑洞、湘西吊脚楼、藏族牦牛毛织的帐篷这些民居各自反映当地气候什么特点?图见P95图4.39
〖拓展延伸〗
3、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种有特色的建筑?跟它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图册P42)
〖及时练习〗见课件
活动5【活动】“人靠衣装”
〖探究提升〗
1、说说下图人们的服饰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图见P95图4.40。
从服饰原料的选取上比较:
藏袍多以为 原料,说明当地以 为主
景颇族竹筒裙多以 为原料,说明当地盛产 。
从服饰厚薄长短上比较:
藏袍较 ,说明当地气温 ,
景颇族竹筒裙较 ,说明当地气温 。
藏袍的穿法很独特:天气晴好时多袒肩、袒胸,将上半身衣服系于腰间;天气变冷时则全身披挂,扎紧腰带,以抵御寒冷。说明当地昼夜温差 。
〖拓展延伸〗
2、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服饰,说出它们的名称。(图册P42)
〖及时练习〗见课件
活动6【活动】“旅游文化”
〖探究提升〗
1、旅游资源主要分为哪两类?并举2个例说明(如:九寨沟属自然旅游资源。)
地方文化特色(饮食文化、建筑艺术、节日庆典、衣着礼仪等)属于
资源,能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旅游业被称无烟工业(投资少、见效快、利润大),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
天,我们如何处理好地方文化特色(世界遗产)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拓展延伸〗
3、在你旅游的过程中,是否看见一些不文明现象?请列举出来。
〖及时练习〗P97活动第一题。
课件39张PPT。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四节 民俗与旅游第四节 民俗与旅游学习目标 1、我国是一个 古国,有着悠久的 和深厚的 积淀,加上地域 ,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
2、不同地区的 、 导致 生产的地区差异,饮食文化常常受其影响。我国各地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 和 、
和 、 和 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3、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各个民族,由于 、 、 不同,不仅 不同, 、 、 等都各具特色。
4、我国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 遍布各地, 种类丰富; 多样, 悠久。无论是 旅游资源,还是
旅游资源,在世界各国中都是无与伦比的。
5、 世界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加强 合作,使文化和自然遗产得到充分 和 ,促进人与自然 ,是我国一贯的政策。文明历史文化辽阔地形气候农业牧区农耕区北方南方东部西部地理环境历史风俗习惯饮食文化建筑艺术节日庆典衣着礼仪名山秀水动植物民族传统历史自然人文保护国际保护适度利用和谐发展勾画重点,圈划疑点全班分成4个大组进行讨论。
第一组讨论活动一
第二组讨论活动二
第三组讨论活动三
第四组讨论活动四
把讨论好的答案写在导学案上。一会由你们来展讲,看看哪个组最棒?【活动一】“民以食为天” 【活动一】“民以食为天” 1、为什么四川人喜欢吃麻辣的食物呢? 因为四川位于 —— 一线以
(南、北),属于 区(干湿区),
又因为 地形,湿气难以散掉,空气特别
(干燥、潮湿),所以四川人就用麻、辣来驱赶体内的湿气。 从而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跟当地的 和 有关。【活动一】“民以食为天” 1、为什么四川人喜欢吃麻辣的食物呢? 秦岭淮河南湿润盆地潮湿气候地形烤全羊【活动一】“民以食为天” 2、试分析这些名菜为什么要这样选择材料? 剁椒蒸鱼头炒螃蟹【活动一】“民以食为天” 剁椒蒸鱼头选用鱼头做材料是因为湖南河湖众多盛产 。
烤全羊是蒙古族的名菜是因为内蒙古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
广东人喜欢吃海鲜(炒螃蟹)是因为广东省临海,盛产 。
2、试分析这些名菜为什么要这样选择材料? 从而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还跟当地的 和
饮食习惯有关。 (结合P93知识之窗)资源特色(淡水)鱼畜牧海鲜(螃蟹)3、你还能举个例子说明农业生产的不同对饮食文
习惯的影响吗?
(如:某某地方盛产什么,当地就喜欢吃什么)【活动一】“民以食为天” 北方以小麦为主, 居民喜爱面食南方以水稻为主,居民喜爱米饭。 小明将暑假期间去祖国各地旅游带回来的特产带到班里给同学们品尝。请将以下食品与其所属的区域连接起来。牦牛肉鱿鱼丝绿豆饼【活动一】“民以食为天” 1、请说出泸州传统民居屋顶的特点(两面坡式还是平顶?),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反映了泸州气候什么特点? 【活动二】“安居乐业” 泸州传统民居为两面坡式,便于雨水排放,说明泸州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多为平顶房,说明西北内陆降水少。水乡周庄2、根据以下民居判断当地的气候特点。【活动二】“安居乐业” 降水丰富黄土高原窑洞气候干燥【活动二】“安居乐业” 2、根据以下民居判断当地的气候特点。湘
西


楼气候炎热潮湿【活动二】“安居乐业” 2、根据以下民居判断当地的气候特点。藏族牦牛毛织的帐篷气候寒冷,阳光充足【活动二】“安居乐业” 2、根据以下民居判断当地的气候特点。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种有特色的建筑?跟它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活动二】“安居乐业” 胶东海草房福建客家土楼【活动二】“安居乐业”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种有特色的建筑?跟它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北京四合院【活动二】“安居乐业”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种有特色的建筑?跟它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蒙古包【活动二】“安居乐业”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种有特色的建筑?跟它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傣


楼傣家竹楼也是一种吊脚楼。【活动二】“安居乐业” 气候炎热潮湿该地的葡萄干可以挂在
屋内“晾”干的原因是( )
A.热量充足
B.气候干燥、风力大
C.地势高
D.昼夜温差大B晾房【活动二】“安居乐业” 1、说说下列人们的服饰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藏袍【活动三】“人靠衣装” 景颇族竹筒裙1、说说下列人们的服饰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活动三】“人靠衣装” 从服饰原料的选取上比较:
从服饰厚薄长短上比较:
藏袍的穿法很独特:天气晴好时多袒肩、袒胸,将上半
身衣服系于腰间;天气变冷时则全身披挂,扎紧腰带,
以抵御寒冷。藏袍多以为 原料,说明当地以 为主
景颇族竹筒裙多以 为原料,说明当地盛产 。牦牛和羊的皮毛畜牧业竹子竹子藏袍较 ,说明当地气温 ,
景颇族竹筒裙较 ,说明当地气温 。说明当地昼夜温差 。厚、长低薄、短高大2、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服饰,说出它们的名称。【活动三】“人靠衣装” 2、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服饰,说出它们的名称。【活动三】“人靠衣装” 判断以下服饰属于哪个民族?这种服装反映了当地怎样的地理环境?傣族傣族居住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气候炎热,所以穿着窄袖短衣和筒裙。【活动三】“人靠衣装” 【活动三】“人靠衣装” 藏族群众的藏袍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征是( )。
A.寒冷、温差大 B.炎热、温差小
C.温暖、温差小 D.干燥、温差大
A1、旅游资源主要分为哪两类?(如:九寨沟属自然旅游资源。) 【活动四】“旅游文化” 地方文化特色(饮食文化、建筑艺术、节日庆典、衣着礼仪等)属于 资源,能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旅游业被称无烟工业(投资少、见效快、利润大) ,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天,我们如何处理好地方文化特色(世界遗产)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保护世界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加强
国际合作,使文化和自然遗产得到充分保护和适
度开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国一贯的
政策。人文旅游【活动四】“旅游文化” 3、在你旅游的过程中,是否看见一些不文明现象?请列举出来。争做一个文明的游客!【活动四】“旅游文化” 图4.41 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图拉萨布达拉宫【活动四】“旅游文化” 图4.41 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图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活动四】“旅游文化” 图4.41 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图云南丽江古城【活动四】“旅游文化” 图4.41 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图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活动四】“旅游文化” 图4.41 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图洛阳龙门石窟【活动四】“旅游文化” 图4.41 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图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活动四】“旅游文化” 课堂小结名俗文化范围的可变性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地形气候资源主要影响因素旅游文化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保护世界遗产争做文明游客保护中华遗产传承中华文明爱家乡,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