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2《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3 12:2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体会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学习运用比喻、 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感受画面美。
3.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教学重点:
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体会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学习运用比喻、 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难点:
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觉得路边早餐店冒着热气的包子、玉米、茶叶蛋很治愈,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提示音变得悦耳,看沿途的蓝天白云花草树木觉得放松,阴雨天的静谧很快能抚平烦躁郁闷,照进墙角的月光显得很温柔,散步时开始哼起一些轻快的歌,风痕很冷冽也没关系,睡觉前有很少想到不愉快的事情,你突然感叹,这个世界好像有点儿可爱。其实,这个世界没有变得更好,只是是你的心态变好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与排解不良心境有关的,让我们一起赏析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看看他笔下诗意的荷塘带给我们怎样的美感。
二、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是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县,因三代定居于扬州,故自称扬州人。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上大学时,她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文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在清华大学任教,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散文家。朱自清的诸多散文中以《背影》《荷塘月色》最为出名,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
2.写作背景。
此文写于1927年7月,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整个中华大地。作为一名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朱自清感到十分压抑和苦闷,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中国究竟何去何从,理想和光明究竟在何方?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踏入了这片静谧的荷塘,心有所感,写下了这篇《荷塘月色》。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解题。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__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找出文眼)作者的行踪是怎样的?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是怎样的?
明确:(1)原因:心里颇不宁静(文眼)
(2)作者的行踪: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
(3)情感脉络:出门时——不平静
在小路上——得到自由,超脱
欣赏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聆听荷塘四周的热闹——重归失落
惦记江南——无限向往
走回家门——回到现实
总之,是“不宁静” →欲求排遣,淡淡的哀愁→观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惦念江南,欲求超脱不得。
3.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全文共是10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其独立的内容,请找出作者行踪的语句,描绘出作者的活动轨迹。
缘起(第1段)→去荷塘(第2、3段)→观荷塘(第4、5、6段)→离荷塘(第7、8段)→踱回家(第9段)
4.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因此,__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
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5.请同学回答文中的景物可分成哪几部分
明确:小路、月色下面的荷塘、荷塘上面的月色、荷塘四周
6.根据课文分析这几处景物的特点 (体会出作者努力营造的意境即可)
明确:
小路——幽僻
荷塘和月色——恬淡、安静、朦胧
荷塘四周——热闹
分段赏析。
第一段。
1.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呢?
明确: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烦闷,所以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2.理解“渐渐”“迷迷糊糊”“悄悄地”等词句。
明确:作者看见的,是渐渐升高的月亮;听见的,是已听不见的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在迷迷糊糊地哄孩子睡觉,“迷迷糊糊”说明妻子也恹恹欲睡了。这既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和环境:夜深人静,又写出了段首透露的作者的心境。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所以月亮升高是“渐渐”;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妻子的眠歌也听不真切,只能是“迷迷糊糊”的。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此时已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妻唱着眠歌,自己的动作是“悄悄地”,这些都照应到“夜深人静”。如此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
3.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
明确: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
4.在第一段里“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5.小结:第一段,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二)第二段。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
2.周围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3.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
明确:对比手法。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4.“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5.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怎么理解这种感受?重点理解“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一句。
明确: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6.小结:第二自然段,总写荷塘月色。寥寥几笔,勾勒荷塘四周环境,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为下文具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作了铺垫。
第三段。
1.反复朗读第3自然段,体会每一句话的含义。
明确:第1句:描写了作者独游荷塘的姿态神情。第2、3、4句:又一次暗示自己独处月下于白天不同,说明现在自由,而白天没有自由。这里,再说平常身不由己。第5句:作者三说平常身不由己。第6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既是下文详细描写荷塘月色的起领,又流露出压抑不自由的作者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喜悦。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
明确:“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
明确:“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请比较第三段前后情感的不同之处。
明确:淡淡的-喜悦-哀愁。
5.小结:第3自然段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披露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作者在夜阑人静的深晚踱游幽僻的荷塘,再三感慨自己平时不得自由,流露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把上面这些话和第一段段首的那句话联系起来看,作者在现实世界的苦闷跃然纸上。
第二课时
一、赏析写景的段落第四段-六段。
(一)第四段。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荷叶——静态:田田;动态:肩并肩、密密、挨。
荷花——形态:零星、点缀;色彩:白;神情:袅娜、羞涩。
荷香——数量:缕缕;类型:清。
流水——声音:脉脉;色彩:不能见……颜色。
2.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明确: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3.补充知识:认识“通感”。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4.鉴赏第四段的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
明确:(1)荷塘 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2)荷叶 写荷叶用了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一种轻盈的、旋转的动态的美感。用叠词“田田”,突出密度。
(3)荷花 在写荷花是用了拟人和博喻。用袅娜、羞涩来形容荷花,让我们联想到它像是美丽的女子那样轻盈和娇羞的神态。就像我们学过的一句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在写荷花时用了比喻,把荷叶比作明珠突出其明亮、比作是星星,突出其多,比作出浴的美人,表现其纯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
(4)荷香 在写荷香时用了通感,抓住了歌声特点,若有若无、断断续续的特点。这也正是了香味的特点,只有在特别宁静的时候才能闻得到。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象,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扩大意境,烘托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荷波像“闪电”,比喻,突出快速。
(5)流水 在写流水时用的是拟人手法。“脉脉”一词,好像饱含深情,实际上是写池水对荷塘的滋养与养护之情。
(6)月光 月光本无形,但是把它比作流水,就有了流动的特点,泻下来,把月光从高处照满荷塘的景色写得很传神。
(7)月色 借助叶子和花来写月光。叶子和花在月光下像是梦,突出了月色的朦胧和柔和。
5.小结:这一段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整段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而且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第五段。
1.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明确: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3.“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如果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4.“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
明确: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5.“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
明确:灌木是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是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像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6.“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
明确:本体——月色;喻体——名曲。它们的相似点:和谐。这是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7.本段的写景手法有两种:第一,虚实结合。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又是虚拟,但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虚实结合,写出了一种摄人心魂的意境。
第二、侧面烘托衬托手法。单写月光比较单调,作者又着力摹写月的投影,有“参差”斑驳”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结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案。
8.小结。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三)第六段。
1.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杨柳树——数量: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形态:重重围住、漏着……空隙。
远山——形态:隐隐约约、只有大意。
路灯光——数量:一两点;亮度:没精打采的。
蝉声、蛙声——最热闹。
2.“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
明确: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
3.“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明确:点面结合。 “点” :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通常用于突出重点,体现深度。 “面” :指的是对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通常用于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点面结合是一种写作手法,指的是在描写某一事物时,同时进行一般性和特殊性的描写,使文章具有说服力,鲜活、生动,突出特殊和一般的辨证关系。
4.“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
明确: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小结。本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在写景方面的特色主要是浓淡相间和以声写静。这一段重点在写树,凝聚点在柳树,写月下的树景,因为远近高低尽是柳树,把一片荷塘围住了,“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而杨柳的“丰姿”就在迷蒙的雾气中显露出来。这里着墨较浓。然后,则写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树下水里的蛙声,随意点染,这是淡写,这也衬托了月下荷塘的寂静。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而且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似乎无一处写月,其实处处体现了月色。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四)第七段--结尾。
1.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最后一段“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怎样理解这一句所表现的情感?
明确:“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
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
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这不是意在言外吗?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的绝妙之笔。
3.本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了对立、转化。
第三课时
赏析重点语句。
1.第四段“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确:写荷花,生动地描绘了荷花的娇美。“袅娜”“羞涩”用拟人的手法描写荷花的
神态,前者状其饱绽盛开,后者状其含苞待放;“明珠”“星星”“美人”用比喻描写荷花的色彩,状其洁白。同一个本体,用了不同的喻体,这种修辞格,叫博喻。
2.第四段“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明确:写荷香,运用比喻的方法描写荷花的清香。荷香属于嗅觉,歌声属于听觉,但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传来的渺茫歌声,二者都是隐隐约约、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因而构成比喻,将嗅觉诉之于听觉,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修辞上又叫做“通感”或“移觉”。
3.第五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明确:上一段写叶子底下的流水被遮住看不见,这一段写叶子上面的月光如流水一般,
两节之间巧妙地借“流水”一词衔接。
4.第五段“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明确:写月光。光,是抽象虚幻的难写之景,作者先用比喻的方法直接描写,“月光如
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与“静静地”修饰语相配合,虽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没有遮拦,一泻无余,又绝无声响,幽静幽美“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青”表明这是荷塘荷叶上的雾,“浮”表现雾飘渺轻柔,“薄薄”与下文“轻纱”照应。“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荷叶不再翠青,荷花不再纯白,一例的失却它的本色,变成了乳白色,这正是隔雾看花之景,混混沌沌,浑浑噩噩,“像笼着轻纱的梦”,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朦朦胧胧。
5.第五段“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明确:“酣眠”指的是长久的;“小睡”则是指短暂的,“片刻的逍遥”。“别有风味”也就是指作者得到“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
6.第五段“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明确: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高低不一。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峭楞楞:形容陡直高耸的样子。楞,léng,同“棱”。倩影:美丽的影子。倩,qiàn。这里写月影,通过月影写月色。杨柳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正面状月影之美;灌木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这是寓美于丑,化丑为美。月色是单一的,
但是月影却是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多姿多彩的。
7.第五段“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明确:这是总写月光和月影。流动的光波,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
视觉兼听觉的美感。第五段写月色,也全是荷塘上的月色。月下观景,雾中看花,朦朦胧胧的,似醒非醒,亦真亦幻,故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荷景与月色都用淡淡的色彩来调配,和谐而有诗意:月色是淡淡的,云是淡淡的,荷香是淡淡的,风是微风,雾是薄雾。
8.第六段“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明确:写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表现树之多,“重重围住”表现树之密。
描写“空隙”,反衬了树之茂密,又扣住了月色。
9.第六段“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明确:写树色“阴阴”,像“烟雾”;远山“隐隐约约”,“只有些大意”;路灯光“没
精打采”,表现了淡淡月光下景色的朦胧。
第六段“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明确:写蝉声和蛙声。对这个句子一要注意它的言外意,二是注意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言外意是,唯有大自然中的生命才有自由,而自己却没有了自由。露出了淡淡的哀愁。
这个恰恰冲淡了第4、5段淡淡的喜悦。
二、归纳本文的修辞手法。
1.比喻句。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⑤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⑥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⑦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2.拟人句。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
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
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3.通感句。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三、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苦闷中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
2.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大量运用比喻,比喻常常是连着用,成串地用,这就可以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动静结合。作者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晤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
4.文章不写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
5.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全文共用二十六个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运用叠字,丝毫不觉复沓,这主要是作者喜欢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读来富有节奏感。
四、课堂总结。
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展现出了这样的画面:荷叶田田,荷花朵朵。明月泻银辉,清风送荷香。月色是淡淡的。荷塘的美景是淡淡的。哀愁是淡淡的。喜悦也是淡淡的。这清新、神秘、静谧的荷塘就是作者心灵的避难所。暂时的宁静让作者获得了精神升华,引发出他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的结构也像一个圆圆的荷塘。从家里出去,又回到家里。与其说这是一篇美文,不如说是作者的一次美丽的梦游。梦里的荷塘再美也必然要回到现实之中。
布置作业。
运用本文所学到的写景技巧,描写一个你去过的认为比较美的地方,字数不少于600字。
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
朱自清
小路——幽僻 颇不宁静
荷 荷叶——静态、动态
荷花——形态、色彩、神情
塘 荷香——数量、类型 恬淡、安静、朦胧 淡淡的喜悦
荷塘和月色 流水
月光
月 月色
远山——形态
色 荷塘四周 路灯光——数量、亮度 热闹 淡淡的哀愁
蝉声、蛙声——声音
思乡愁
忆江南旧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