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青藏地区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青藏地区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3-16 22:14:23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1.能说出该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能分析出该地区地高天寒的自然特征。
  3.能根据自然特征,结合地图说出该地区河湖、人口、种植业、畜牧业的分布特征。
  4.能说出该区太阳能、地热能、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5.能分析出该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交通运输)及发展方向。
  6.能在地图上标出该区主要公路、铁路、城市和柴达木盆地。
2学情分析
理解开发青藏
3重点难点
高寒环境中形成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
  分析高寒环境对气候、水文、人口、农业和牧业的影响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青藏地区
学习过程
一、人口
  【读表思考】下表说明青藏地区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地区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面积占全国总面积(%)
30
20
25
2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4
40
55
1
二、自然景观
  【思考】
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经度相同的塔里木盆地和乞拉朋齐两地两地景观会如此不同? 青藏大部分地区的降水状况会如何? 青藏地区的范围如何呢?
  【思考】
(1)青藏地区是我国藏族的主要聚居区。藏族同胞有哪些生活习惯与高寒的环境相适应?
(简介藏族服装与日较差大的关系及藏族舞蹈动作幅度小与高原缺氧的关系)
(2)本地区占全国1%的人口选择居住在哪里?为什么?
(3)青藏地区有哪些重要的河、湖?青藏地区的河湖有什么特点?(世界河源,多咸水湖)
(4)为什么青藏地区能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冰川纵横,固体水库)
(5)为什么多咸水湖?
三、河谷农业
  【思考】
(1)青藏高原能否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利条件?(能。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
(2)青藏高原适于种植哪些作物?这些作物应该种植在哪些地方?  【板书】
(3)这些作物有两个特点:即喜温凉和优质高产。在青藏地区培育出的黄瓜能有小孩胳膊粗。为什么青藏地区作物单产高?
白  天
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夜  晚
气  温  低
全  年
气  温  低
光合作用强
制造营养物质多
呼吸作用弱
消耗营养物质少
生育期长
积累营养物质多
四、高寒牧业
  【思考】
青藏地区适于发展种植业的地方不多,其它的地方适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
(2)青藏地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这些畜种有哪些特点与高寒环境相适应?
五、资源宝库
  【思考】
青藏地区有哪些资源可供人们开发利用? 青藏高原有哪些无污染的洁净能源? 为什么青藏地区气温低、太阳能却非常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为什么青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 柴达木盆地为什么叫作“聚宝盆”?
(6)为什么青藏地区水能丰富?
(7)为什么说这里是科研、旅游的宝地?
(8)由于青藏地区有这么丰富的资源,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开发这块宝地。我们开发利用青藏地区时应从哪里入手呢?
六、交通运输
  【思考】
(1)高原上第一条铁路—青藏铁路的北段(从西宁到格尔木)已经建成,南段(格尔木—拉萨)正在建设之中。为什么高原上第一条铁路选择修建在这里?   (2)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后,根据本区的资源情况,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阅读】青藏地区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许多独有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又是相互关联的。
    青藏高原世界巅,雪山冰川大河源。
    高原湖泊如棋布,湖边草肥湖水咸。
    日照强、温差大,高原之上干且寒。
    农业区在“三谷地”,小麦青稞最盛产。
牦牛号称“高原舟”,负重能越云中山
课件38张PPT。青 藏 地 区青藏地区的位置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的范围昆 仑 山阿 尔 金 山祁 连 山喜 马 拉 雅 山横 断 山 脉青藏地区的省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云南省地广人稀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的景观差异思考两幅景观图哪个表现了青藏高原地区的景观特点?哪个表现了长江中下游的景观特点? 为什么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景观相差如此之大? AB世界屋脊我国地势分为哪几级阶梯? 青藏地区位于哪个阶梯上? 青藏地区的海拔大致多少? 青藏地区的地形雪峰连绵,冰川广布横断山区藏北高原青海高原柴达木盆地青藏地区的河湖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大河源头湖泊众多青海湖、纳木错不同海拔的气温差异夏季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差异高寒气候冬寒夏凉
太阳辐射强
降水少高原农牧业有利条件
日照强
温差大
晴天多
大气洁净
不利条件
气温低
降水少思考青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耐寒高原种植业温暖温凉寒冷寒冻3000m4000m4500m5000m青稞、冬小麦青稞、春小麦青稞喜温凉农作物:
青稞、小麦、豌豆无重要农业区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东南的察隅有“西藏江南”之称(原因?)思考:
重要农业区分布在谷地的原因?高寒牧区藏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三大牲畜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原因是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羊八井)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横断山区各河 、黄河上游 (龙羊峡、李家峡、羊卓雍湖)鱼卡的煤,冷湖的石油(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有最大的钾肥厂太阳能:地热能:煤、石油:铅锌矿、盐(等):水能:鱼卡冷湖锡铁山察尔汗交通运输变化1951年起,建了川藏、滇藏、新藏、青藏等公路1987年,建成青藏铁路北段(西宁-格尔木)1956年试航拉萨成功,现有拉萨至北京、成都、西安、广州的定期航班。格尔木-拉萨段于2005年10月15日已全线贯通。公路:铁路:航空: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位 置青藏高原世界巅,雪山冰川大河源。
高原湖泊如棋布,湖边草肥湖水咸。
日照强、温差大,高原之上干且寒。
农业区在“三谷地”,小麦青稞最盛产。
牦牛号称“高原舟”,负重能越云中山。1、青藏铁路的起点及终点分别是:
A、 西宁 格尔木 B 、格尔木 拉萨
C 、西宁 拉萨 D 、兰州 拉萨
2、关于青藏铁路及所处地区,错误的说法是:
A、生态脆弱、多年冻土、高寒缺氧是修路必须面对的难题
B、该地区修建铁路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冻土问题
C、青藏铁路经过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D、该地区的河流主要为内流河CD材料一:从勘测设计到开工建设,经历了半个世纪,被称之为钢铁天路,倍受世人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05年10月15日已全线贯通。 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10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 测量精度为±0.21米。珠峰高度为什么“变矮”了?6.此次公布的珠穆朗玛峰新高程减少了3.7米,这是因为
A.珠穆朗玛峰海拔的确变低了
B.现代测量手段和技术更接近真实高度
C.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了3.7米
D.山顶的冰雪融化了3.7米
7.我国公布珠峰新高程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尼罗河正值一年中水位上升时期
B.南极大陆的绝大部分处于极昼期
C.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即将收割
D.地中海气候区干旱少雨BC材料三:2005年5月22日我国成功进行珠峰登顶测量,这次测量除采用1975年的传统测量方法外,还采用了GPS测量系统,可以说是“双保险”。回答8-9题。
8.GPS测量功能在于
A.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
B.为用户提供飞机遥感影像
C.为用户提供卫星遥感影像    
D.供用户随时查阅有关地理信息
9.攀登珠峰的时期选在5月,主要是因为此时
A.高山冰雪未能融化,不容易发生雪崩
B.高山上风速最小,几乎不降雪
C.台风少发季节
D.风速最大,冰雪难以“立足”,雪量最少AB背景材料:三江指黄河、长江和澜沧江,2000年 8月19日,由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碑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通天河畔正式揭碑,标志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源地区生太环境恶化严重:干旱气候增加,过渡放牧,滥挖药材,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剧烈发展;境内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盗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虫草,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严重影响了三江源地区和中下游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你认为国家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原因是什么?背景材料:三江指黄河、长江和澜沧江,2000年 8月19日,由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碑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通天河畔正式揭碑,标志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保护世界屋脊区湖泊湿地、原始森林、高寒灌丛、草甸草原、珍稀动植物以及“世界第三极”景观都具有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促进三江源头和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是什么?高原之舟-牦牛青稞穗大粒重 、产量高?高原冰川中国最大的湖-青海湖位 置新 藏 公 路青 藏 公 路滇藏公路川 藏 公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