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5张PPT。第二节 长江流域地区长江第一湾(丽江石鼓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滚滚来 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天际流 长江①、干流流经省份: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共计11个省份。②、支流流经的省份:贵、甘、陕、豫、桂、粤、浙、闽,共计8个省份。一、概况1、位置和范围③、长江流域面积180万k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8%。宜昌湖口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2、流经地形区雅 砻 江 攀枝花岷 江大渡 河宜宾嘉 陵 江重庆洞庭湖武汉潘阳湖汉 江
赣
江宜昌湖口3、主要支流4、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二.丰富的资源南水北调1、水资源——近一万亿立方米丰富雅 砻 江 攀枝花岷 江大渡 河宜宾嘉 陵 江重庆洞庭湖武汉鄱阳湖汉 江
二滩葛洲坝三峡丹江口五强溪沅江江隔河岩宜昌由图可知:长江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上游2、水能资源读P42页图7.19,找出长江干支流主要的水电站,
思考长江的水能资源集中在那一河段?长江干流剖面图①、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②、水量大。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每台70万千瓦共32台发电提供更多电力,使农业、工业、交通等行业产值增加。防洪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发展旅游长江水系通航河段示意图长江为什么被誉为“黄金水道”?江阔水深3、航运支流多,形成水运网宜宾以下终年不冻长江流域资源分布图 六盘水(贵州) 萍乡(江西)马鞍山攀枝花德兴铜矿4、矿产资源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经济林居全国首位,用材林仅次于东北林区。我国仅存的珍禽异兽多属于长江流域特有,驰名中外。5、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长江流域鱼类的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占全国产量的60%。6、淡水鱼资源长江流域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游览胜地。7、旅游资源长江源卧龙自然保护区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鄱阳湖风光三峡风光秦淮河上海长江流域被称作“黄金腰带”!!!三、经济1、特点2010年长江流域的地区生产总值是 亿元,占全国的比例是 。14.7万36.6 ﹪2006年至2010年,长江流域的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占全国比例的变化趋势是 。生产总值一直上升,比例先降低后升高长江流域经济发达,位于中国版图的中间,所以称之为黄金腰带!!!2、农业—发展条件平原多,地形平坦自然条件大部分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水网密布,灌溉便利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上海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发达2、农业—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水稻: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六大商品粮基地。江淮地区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蚕桑基地:四川盆地、太湖流域甘蔗:四川盆地棉花:江汉平原、江苏柑橘:湘、粤、赣、鄂、等大部分地区2、农业—淡水产品产量大:河湖众多,水网密布2、农业—鱼米之乡1、“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是对那一条河流和水电站的描述?( )
A、珠江,天生桥水电站 B、雅砻江,二滩水电站
C、长江,三峡水电站 D、黄河,小浪底水电站选一选2、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的主要原因是长江( )
A、长度第一 B、水力资源丰富
C、航运价值高 D、流域内多矿产CC3、工业—地位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是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尤其位于长江出海口的长江三角洲,临江濒海,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位置优势于一体,成为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宜昌:电力、冶金
工业基地攀枝花、六盘水:
钢铁、煤炭
工业基地武汉:钢铁、轻纺
工业基地上海
:综合性
工业基地3、工业—主要工业基地连线题(把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1)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
(2)钢铁、轻纺的重要基地
(3)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4)全国最大的综合性
工业基地 a.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
b.宜昌为中心的工业带
c.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带
d.沪宁杭工业带 3、工业—钢铁工业走廊攀枝花六盘水长江和雅砻江成昆澳大利亚山西京沪、沪杭长江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4、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优越的位置: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资金与技术: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市场: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对外贸易便利地形、气候和农业: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农业发达交通通信和投资环境:水陆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政策优惠、投资环境好位于长江入海口和南北海运的中点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攀枝花找出长江干流沿岸的主要城市。说明为什么长江流域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1)河流沿岸水源充足(2)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生产、生活商品和人们的交往。四、沿江分布的人口和城市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与长江干支流有何内在的联系。
城市多分布在干支流的交汇处形成以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为中心的四大城市群2011年长江流域城市人口比例(座/万平方千米)2010年长江流域城市密度比较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城市人口的比例和城市密度差异。下游>中游>上游65.5149.4136.8949.2451.273.651.390.651.50.68 比较说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密度差异。
上游城市密度
中游城市密度
下游城市密度最低居中最高地形崎岖,气候差异大,青藏高原气候恶劣地势低,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它位于长江“黄金水道”的出海口,我国沿海航运的中点,京沪、沪昆铁路交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我国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