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赏析文本的过程中,要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还要反复咀嚼涵泳,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闲适悲凉,自然融化在一起。既有对北平深沉的爱,也有对国事的担忧;既有对北国秋景的敏锐感受,也有作者自己性格的投射。文本表现手法多样,表达情感含蓄,值得深入品鉴。要通过反复朗读分析,增强散文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接触过散文,基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主要还在初读和泛读的水平上,学生相当缺乏审美修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让学生发现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能够进行初步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结合景物描写的表达技巧,对自己喜欢的文字进行简要赏析,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
2.探究悲凉的缘由,追溯文化的根源。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感受语言之美, 体味故都秋景的特别之处。
2.思维发展: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
3.审美创造:感悟中国文人的审美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赏析景物的方法,体悟作者的独特情感。
难点:探究悲凉的缘由,追溯文化根源。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秋日朋友圈分享
展示一组来自于祖国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发在秋日朋友圈中的文字,并进行深情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日常最为熟悉的朋友圈入手,体会客观的景因为有了主观的情而更加生动。
假如民国也有朋友圈,1934年8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辗转千里奔赴北平,时逢七夕,有感而发,写成故都的秋,并发在朋友圈,来表示纪念。
出示课题:《故都的秋》
设计意图: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感受语言之美,体味故都秋景的特别之处
教学情境:围观郁达夫的朋友圈(合作探究,精读品味)
学生深情朗读第一自然段及写景段落。
(设计意图:以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朋友圈”中感受郁达夫的秋景语言之美,走进诗情画意的郁式散文。)
环节三:思维发展,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情境任务: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自由朗读郁达夫朋友圈中的文字,任选一幅你喜欢的图画为其命名(含带秋的简短词汇),在你的朋友圈中分享转载,并撰写文案。
【思路点拨】:
1.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色彩、感官、动静、视角、虚实等。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比、衬托、渲染象征等。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比喻、拟人、夸张、比拟、排比、对偶、反复、借代等。
4.从锤炼字词的角度: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词等。
5.从意象意境角度。
(设计意图:高一学生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文章,仅限于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对于赏析景物的方法应该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掌握赏析景物的方法,并能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
环节四、审美创造:感悟中国文人的审美情怀
从作者描绘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的秋的神往、眷恋,对秋极尽赞美之情,可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却是作者的寂寞、孤独、忧伤、悲凉,这是为什么呢?故都的秋在作者那个时代也不乏明艳之色,也有繁闹景象,作者为什么不写这些?请阅读12自然段寻找答案。
1、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文化寻根。
秋日凄凄 -------《诗经》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设计意图:积累悲秋古诗词,理解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2、个人经历
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17岁随兄长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郁达夫后来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再有两次丧子之痛(见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记耀春之殇》)。郁达夫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后目睹了晚清腐败、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亲自经受了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的威慑(1933年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上留恋山水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即由此而来),1930年,他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常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1922-1934年间,辗转于上海、杭州、北京,居无定所,饱受漂泊之苦。这种坎坷的经历,形成了其抑郁善感的性格。
3、独特审美情趣
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情趣倾向。在文艺和审美观方面,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为了更明确显示郁达夫这种性格情趣,我们不妨来看在 1923年写的《还乡后记》中的一段文字:天上有暗淡的愁云蒙着,阶前屋外有几点雨滴的声音,那么围绕在我周围的空气和自然地景物,总要比现在更带有些阴惨的色彩,总要比现在和我的心境更加相符。若希望再奢一点,我此刻更想有一具黑漆棺木在我的旁边。最好是秋风凉冷的九十月之交,叶落的林中,阴森的江上,不断地下着渺蒙的秋雨。
4、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 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那个时候,正是北方不断遭受日寇日紧一日的侵蚀的时候。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北京已经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它不再是一个盛世王朝的都城,而是在历史里颓唐了,在战乱中寂静了。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和民族命运的感悟。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情景交融的特点。)
环节五、小结
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作者独特审美情趣的体现,一缕缕秋情是中国文人志士的责任与担当,也是我们民族前进的动力。郁达夫对故都的秋,永远的热爱,永远的眷恋!
环节六、练笔(撰写文案发朋友圈)
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述自己某一时刻的心情,学会以情驭景,撰写100字左右的文案发朋友圈。
板书设计
14.1故都的秋
清净--悲凉--眷恋
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