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洛香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九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
1.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每年定期泛滥,留下肥
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这条长河哺育了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中国文明
D.古印度文明
2.
如表为某同学整理的古代亚非地区文明成果简表。
表中“▲”处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文明古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王国
古印度
重要文明成果
象形文字、金字塔
楔形文字、▲
梵文、佛教、种姓制度
A.《十二铜表法》
B.《汉漠拉比法典》
C.《荷马史诗》
D.《天方夜谭》
3.
九年级某学生在学习世界三大宗教时,写下了“乔达
摩·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课堂笔记。他正在学习的宗
教最有可能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
公元前5世纪,雅典使斯巴达和其他所有的希腊城
邦黯然失色,这是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黄金时代。这里的“黄金时
代”是指
()
A.成为希腊地区最大的城邦
B.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迈出了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D.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5.
如图为一位同学学习古代世界的帝国时所作的
课堂笔记。符合下列特征的国家是
中央:实行帝制
地方:行省制
经济:发展海外贸易
文化:基督教定为国教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亚述帝国
6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在运动会上获胜者被
本城邦人视为英雄。《掷铁饼者》因饱含着无限生命力而成为古希
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这说明古希腊体育活动
()
A.彰显军事力量
B.加剧城邦矛盾
C.得到普遍支持
D.鼓励全员参与
7.19世纪后期,德国商人施立曼根据《荷马史诗》,完成了特洛伊和迈
锡尼遗址的发掘。这说明《荷马史诗》
()
A.包含着古希腊真实历史信息B.是古埃及宝贵的文学遗产
C.奠定了欧洲民主政治的基础D.反映了古希腊的哲学成就
8.
它在疆域上,奠定了近代西欧诸国的领土基础;
在政治上,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在宗教上,奠定了王权与教权联盟
的基础。“它”是
()
A.波斯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东罗马帝国
D.奥斯曼帝国
9.从某位同学的课堂笔记“12一13世纪”“欧洲”“权利:免赋税特权、
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等关键词中,我们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封君与封臣
B.西欧庄园
C.大学的兴起
D.自治城市
10.
《罗马民法大全》中的《学说汇纂》几乎囊括了私
法的所有内容,如家庭法、物法等。特别是物法,对物的详尽分类
和对所有权的取得与保护方法做了全面而具体的规定。这体现了
该法
()
A.彰显国王权威
B.消除种族歧视
C.重视个人权利
D.确保人人平等
11.
7世纪中期,日本成为了一个在法律、军事制
度、土地所有形态和课税制度上都和唐朝相似的中央集权国家。
以上表述的是日本大化改新的
()
A.背景
B.过程
C.内容
D.结果答案:
1.A
2.B
3.B
4.B
5.B
6.C
7.A
8.B
9.C
10.C
11.D
12.B
13.金字塔
14.十二铜表法
15.土地
16.大学
17.古印度人
18.(1)
答: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埃及文
明的象征,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
的骄傲。帕特农神庙:集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术之大成,是希腊
建筑艺术的典范之作。圆形大剧场: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
斗场,是迄今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罗
马帝国永恒的象征。
(2)
答:原因: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
愿望:宣扬“忍耐顺从”,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统治,从而被统治阶
级利用和扶植。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
答:楔形文字。
(3)A
答: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B
C
答:“原子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
分割的物质微粒:“认识你自己”:追求知识才能产生美德,有了理
性才能产生尊严。
19.(1)
答:文献(或文字)史料。《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2)
答: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律:都对后世法律产
生了重大影响;都体现了对犯罪行为的处罚,维护了社会治安;都
沿用并借鉴了当时行之有效的法律等等。
(3)》
答:示例:《汉漠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
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十
二铜表法》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后世罗马法乃至欧洲
法学的渊源。
20.(1)
答:日本:阶级矛盾尖锐,政局混乱:阿拉伯半岛:部落间矛盾丛
生、经济衰落、外族入侵。途径: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
政教合一的政权,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2)
答:①大化改新;②中央集权制度。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
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
答:文化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
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改进并传播了阿拉伯
数字。作用: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或阿拉伯
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4)
答: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为以后
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阿拉伯半岛统一后,不断扩张建成一个横跨
欧、亚、非三洲的强大的阿拉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