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台湾省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节 台湾省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3-17 14:0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1、掌握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并落实在地图上。
2、掌握台湾的地形、山脉、河流、气候、植被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色,及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认识台湾丰富的物产,学会解释台湾为什么被称为“祖国的宝岛”。
3、认识台湾的经济发展特色,联系时事认识台湾与大陆的经贸联系越来越密切,明确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学生对台湾的历史、风景、物产不太了解,对两岸人民渴盼统一的情感体会不深。
3教材分析
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所以台湾成为重点认识的代表性区域之一。在教学中,除了认识台湾的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基本概况,更重要的是结合历史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更要密切联系时事,分析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认识台湾被称为“祖国的宝岛”的原因。
2、能结合史料和时事说明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祖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
【教学难点】
掌握台湾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引入】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上海世博会台湾馆主题曲《台湾心跳声》
【提问】从这首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小结】亚洲小天后蔡依林演唱的《台湾心跳声》,將台湾各地的特色融入歌曲当中,唱出台湾独有的文化,让全世界听见台湾的活力,听见台湾的亲切与热情,听见令人感动的台湾心跳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
活动2【讲授】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1、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提问】台湾在哪呢?
【出示课件】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台湾图
①学生在图上找到台湾在世界及中国的位置。
②在台湾图上找出台湾岛、台湾海峡、东海、南海、太平洋、福建省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提问】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
【出示课件】台湾范围图
在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台湾省,简称台,是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之一,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80多个小岛组成。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小结】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的海面上,东临太平洋,与福建省隔海相望;是中国沿海和东太平洋上的军事前沿阵地;台湾位于中国沿海南北航线的咽喉,是东亚通往东南亚,亚洲通往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的交通十字路口。
活动3【讲授】台湾的地形、山脉和河流
台湾的地形、山脉和河流
【出示课件】台湾岛地形图及台湾岛地形剖面图(沿北回归线附近)
【提问】读台湾岛地形图及台湾岛地形剖面图(沿北回归线附近),台湾岛的地形有什么特征?
①台湾岛主要的地形类型是什么?
②台湾岛山地、平原是怎样分布的?
③台湾岛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如何?
④台湾岛地势最高地区在哪,海拔大体为多少?
⑤台湾的河流有什么特点?(从长度、流量、流速方面考虑)
【小结】
地形特征: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以山地为主,山地丘陵占三分之二,其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山地分布在台湾岛的东部,统称为台湾山脉;台湾平原狭小,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
河流特征:台湾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在台湾岛东部,台湾岛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东部的山脉,向西流向周边的海洋,河流短小,且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最长河流浊水溪全长186千米
活动4【讲授】台湾的气候、植被和物产
台湾的气候、植被和物产
1.提问:穿过台湾中部这条特殊的纬线名称?
2.提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就决定了台湾所处的热量带是什么?
3.引导学生分析这种位置下台湾的气候特征,并进一步通过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差异,得出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出示课件】台湾气温分布图
【提问】
①大部分地区的年均温在多少度以上?
②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分布有何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③为什么台湾中部的等温线呈环状?
【出示课件】台湾年降水量线图
【提问】
①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
②东部和西部的降水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小结】
气候特征: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暖热湿润;东西部气候差异大,东部地处台湾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台湾东部是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出示课件】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
【提问】台湾岛为什么被称为是“祖国的宝岛”?
①台湾有哪些物产资源?
②分布在哪?
③结合地形、气候因素思考回答:台湾岛的盐场为什么布局在西部?
④台湾为什么会获得“森林之海”、 “亚洲天然植物园”、“海上米仓”、 “东方甜岛”、 “水果之乡”、 “东南盐库”等这些美称?
【小结】
植被特征:台湾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高,树种的垂直分布明显。
物产丰富:
1、林地面积约占一半,树种丰富,数量多,被称为“森林之海”和“亚洲天然植物园” 其中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2、盛产水稻,被称为“海上米仓”
3、盛产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
4、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被称为“水果之乡”
5、盛产海盐,被称为“东南盐库”
6、台湾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天然气、铜等。
台湾物产丰富,所以被称为“祖国的宝岛”
根据台湾岛所在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其地理位置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概括台湾的地形、气候、河流、和植被的特征,并用箭头表示它们的相互关系:(见课件)
活动5【讲授】台湾的经济
4、台湾的经济
台湾物产丰富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
20世纪60年代前——以出产农矿业产品为主
20世纪60-70年代——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20世纪80年代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新竹科技园崛起为台湾的“硅谷”。与大陆经济交流日益紧密
活动6【讲授】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的领土?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在中国古代文献里,被称为“蓬莱”、“贷舆”、“员峤”、“瀛洲”、“岛夷”、“夷州”、“琉求”等。从三国时代开始,便逐渐开拓、经营台湾,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正式建立行省。
2、现在的台湾省居民绝大部分是汉族,他们大多是闽南和广东省移民的后代,通用闽南话和客家话。此外还有高山族等少数民族同胞,他们的祖先来自祖国大陆的浙江省。台湾人民都是我们同文同种,血脉相连的同胞,是中国大家庭的一份子。
兄弟阋于墙,咫尺成天涯。
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内战中节节败退,其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在当时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对大陆敌视的政策,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近六十年的隔绝状态。
浅浅的一道台湾海峡,竟时空阻隔了两岸人民六十年,让无数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聆听配乐诗朗诵:余光中的诗歌《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让学生体会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出示图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 ——温家宝
【出示图片】2005年的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国共两党领导人的历史性会谈。
【出示图片】2008年11月04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4日下午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四项协议。这宣告两岸同胞盼望已久的两岸直接通航、通邮最终变成现实。一道浅浅的海峡不再成为两岸人民的伤心海峡,从此天堑变通途。
歌曲《七子之歌—台湾》回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
活动7【活动】学唱七子之歌——台湾
组织同学们学唱七子之歌——台湾,体会诗人闻一多的爱国之情。并发表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