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热爱写作
学会观察
第一单元写作
-新课导入-
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对世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尊重。而学会观察,则是写作的基础,是我们理解世界、感受生活的关键。
让我们用文字记录生活,用观察点亮写作之路;用写作去表达热爱,用观察去感受世界。
宀
与
礻
亻
讠
-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明确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01
用心感受校园生活,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特别是要多读书,读好书,以读促写。
02
关注平凡的家庭生活,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通过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为得心应手、从容写作做好准备。
03
任务一
整体感知
读一读
把课本强调的重点内容画在书上,说一说你从中获取的信息。
整体感知
01
写作始于我们的生活,是人们( )的一种方式。
沟通、交流、分享信息
02
平时养成( )的习惯,多多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都可以帮助你( )。
细心观察、勤于思考
增长阅历,积累语言素材
能写到作文里的事,还应该是(
)
03
有趣的、有意义
的或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经过细致观察、
深入思考、有所感悟的
内容交流
04
写作是( )的重要方式,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写作可以( ),还可以( )写作能( )。
表达、交流
写人,记事,描摹万物
抒发感情,发表见解
提高人的观察力,训练人的思维,让你变得更睿智
内容交流
测一测
下边这些场景或细节,你是否注意过呢?
家里是谁陪伴你的时间最长呢?
家长与你长聊的话题是什么?
校园里最安静的角落在哪里?
你的好朋友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
你的同学进教室时,神态、动作有什么特点?
你的语文老师常穿什么样式的衣服?有什么特点?
细节描写
概念解读
指写作中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可以体现人物性格,彰显人物情思。
人物“鲜活”的特征:
具体可感、鲜明生动、富有情韵。
具体分类
人物描写
包括外貌(肖像、衣着)、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
场面描写
事情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
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动物、静物描写。
生活描写
情节、事件的细节描写。
方法指导
提取细小的传神动作
A
捕捉人物的特色语言
B
描摹个性的外貌神态
C
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D
刻画典型的事件景物
E
技法探究
任务二
1、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之广
调动各种感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自然景物。
示例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老舍《济南的冬天》)
视觉角度
1、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之广
调动各种感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自然景物。
示例二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朱自清《春》)
嗅觉角度
1、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之广
调动各种感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自然景物。
示例三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朱自清《春》)
听觉角度
1、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之广
调动各种感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自然景物。
示例四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刘湛秋《雨的四季》)
多角度描摹
技法解读
多角度描摹法
即对记叙对象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进行多方面观照、多角度(视觉、听觉、嗅觉等)描摹,从而使景物、人物形象化、立体化。
2、用心感受——体验生活之味
“真情妙悟铸文章”,对身边景、人、事多一份思考,便会收获一份情感上的感动、事理上的感悟。
点评:
根据触觉,感悟到母亲的温柔,使春风更具人情味。
示例一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
2、用心感受——体验生活之味
“真情妙悟铸文章”,对身边景、人、事多一份思考,便会收获一份情感上的感动、事理上的感悟。
示例二
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刘湛秋《雨的四季》)
点评:
根据雨的特点,提炼出丰富的感悟。
2、用心感受——体验生活之味
“真情妙悟铸文章”,对身边景、人、事多一份思考,便会收获一份情感上的感动、事理上的感悟。
点评:
赋予景物特点,使景物富有主观感彩。
示例三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技法解读
多角度感受生活
彻底融入生活,去剖析生活,进而去联系、去假设、去体会、去反思,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将观察对象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合作探究
任务三
九月份,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你注意到这些变化了吗?到生活中去细心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场景,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些变化。
合作探究——写作实践
一、片段写作。
方法指导
提示:
(1)可以从色彩、声音、味道等方法描述;
(2)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法描述;
(3)可以按方位顺序描述;
注意“九月份”这个特定的时节,写出由夏入秋的各种变化。要写得具体明确,比如你的感受是“秋高气爽”,就要用特定的景物把这个感觉描绘出来。
02
关键是要善于发现,观察、感受到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可以先积累下来。
01
范文点评
秋是金风徐徐、树叶飘落的季节。我静静地坐在树下,用手去接那一片片飘落的黄叶,忽然发现它们的纹理如此清晰,一种未经修饰而天成的美让人无法诠释。是啊,一些美丽的东西恰恰是容易被忽视的。你可曾为路边的一只蝴蝶而驻足?你可曾为天空中一声雁唳而翘首?①如果曾有过,那么忙碌的生活便有了淡淡的点缀,生命中也多了一段美好的回忆。我的希望更邈远了,只想休息一下,去感受一下,去寻回一些逝去的友谊。叶儿就这样飘落着,飘落在两位相互搀扶的老人身上,衬着夕阳的光皱巴巴的,他们沧桑的眼神似乎在寻觅曾经逝去的美好季节。②
①连用两个问句,情感充沛。
②用落叶映衬老人。本段描写很有画面感。
名师点评
这段文字抓住了秋天落叶的特点来写,同时用落叶映衬老人,深化主题。语言形象生动,寓感情于描写之中,很有诗情画意。
总结写景的方法:
1.抓住特征巧观景
2.按照顺序巧布景
3.调动感官巧感景
4.运用修辞巧美景
5.注入感情巧活景
合作探究——写作实践
二、升入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见闻吧?试着做一番观察,拿起笔,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写下来,字数不限。
方法指导
见闻、感受和想法可能很多,建议围绕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来写。以下话题可供参考:
1、新的校园,新的环境
2、我是初中生了,感觉真棒
3、我的新同桌真幽默
4、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
范文点评
步入初中的第一节语文课①
转眼间,六年的小学生活结束了,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年——七年级。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它是那么有趣,那么令人难忘。②
那节课我们并没有学习课文,而是和老师一起聊起了语文。③我们聊的第一个话题是语文的“趣”。
①题目交代了主要事件。
③第一堂语文课,不是讲课文,而是聊语文,够新鲜!
②点题,同时点明初中第一节语文课的有趣和难忘。
范文点评
“同学们,我们首先来聊一聊语文的乐趣吧。” ④老师发话了。“我觉得汉字的字形很有趣。”有的同学发言了。“好,那么请同学们写一写‘急躁’的‘躁’和‘干燥’的‘燥’字。”我们一听,兴致盎然地写了起来。过了一会,老师又问:“大家看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呢?”“部首不同呗。”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对,这就是造字的妙处。不同的部首往往决定了字的不同意思,这是汉字构造的基本特点之一。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汉字很有趣呢?” ⑤老师一口气讲了这么多,说得我们一个劲地点头。
④从语文的“乐趣”开始“聊”,意在激趣。
⑤典型的语言描写,刻画出一个循循善诱的语文老师形象。
范文点评
接着,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白字法官的故事。这个故事特别有趣,讲的是一个白字法官因弄错囚犯名字而闹出笑话的故事。⑥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但笑完之后仔细一想,这不就是因没学好语文而闹出的笑话吗?⑦
⑥看似在讲笑话,实则与语文关系密切,再次显示了语文老师的教育智慧。
⑦运用反问句式,强调笑话与语文的关系,也说明“我”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好学生。
范文点评
最后,老师又与我们一起聊起了学好语文的意义。⑧大家七嘴八舌地聊起来:“我觉得学好语文可以使我们跟外界的交流更通畅、方便。”“我觉得学好语文可以提高个人修养与综合素质。”“我觉得……”大家聊得热火朝天,精彩至极。
不知不觉,我步入初中的第一节语文课,就在这兴致勃勃的“聊”中结束了。这堂语文课,让我真正领悟了语文的魅力,体会到了语文的乐趣。⑨
⑧至此才点明学习语文的意义,水到渠成。
⑨收束全文,自然扣题,简洁明了。
名师点评
本文选择了“我”步入初中以来的第一堂语文课来写,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没有按照通常的写法写老师如何生动地讲课,而是写老师与“我们”“聊”起了语文,构思巧妙,立意新颖。典型的语言描写,刻画出一个幽默风趣却又满怀教育智慧的语文老师的形象,读来让人赞叹不已。
合作探究——写作实践
三、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事情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当时的情景,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方法指导
回忆你成长经历中最受触动、印象最深的事,选定其中一件落笔。
01
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写出时间、地点、人物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02
在结尾处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比如你受到了怎样的触动,它在你的成长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迹等,可起到点题的作用。
03
范文点评
成长的烦恼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是辛弃疾对少年的烦恼的理解。也有很多人用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这样的词来形容年少的时光。是的,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享受着来自家庭、社会的太多偏爱,然而我心中的烦恼却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①
①开篇点题,引出“我”的烦恼。
范文点评
放学后,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耷拉着脑袋,推开门,把书包放在房间去洗了个手。刚想坐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就听到了来自妈妈的碎碎念。“作业写完了吗,快去写作业吧!你知道吗?你岳阿姨家的小哥哥,上个月月考又考了年级前十,人家那是重点中学啊!你能不能也给我争点气,哪怕考个班级前十,也让我体会一下那是什么滋味啊……”②
我急忙坐到书桌前,打开课本,小心翼翼地说:“妈,我们老师说最好在安静的环境下写作业。”打开数学卷纸,鲜明的“叉号”布满了我的眼帘,这些数学公式简直就像天书一样。我既分不清数学单项式与多项式,又证明不出来三角形为何全等。
②运用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妈妈的“碎碎念”。
范文点评
“唉,用尺一量不就能算出全等吗?为什么还要证明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妈妈找到了正在上大学的表姐,来帮助我补习数学。同时她还告诉妈妈,不要太过关注我的成绩,这样会使我焦虑。我也听从了表姐的建议,在学习上一个又一个的攻克难关,在生活上,学会多和妈妈沟通。渐渐地,妈妈似乎不再那么唠叨了,就算是偶尔絮叨几句,我也把它当成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交流,我的数学成绩也慢慢地赶了上来。③
③文段详细地描述了面对烦恼时,“我”的变化,文章结构富有层次。
范文点评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当我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一切时,就会发现所到之处都是艳阳满天。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你再次被烦恼裹挟,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熬不下去的时候,告诉自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④
④结尾抒发了“我”内心的感受和触动,引用诗句,文学色彩浓厚。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名师点评
本文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整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简洁明了。语言生动幽默,使读者读来忍俊不禁。
拓展延伸
任务四
锦囊
故事驿站
唐代诗人李贺,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背上饭兜、锦囊,骑上一匹瘦马,沿着一条小溪漫游。
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了解自然风物,即景吟诗,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就这样从早到晚坚持积累生活素材,勤奋地进行诗歌创作。
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精雕细琢,才使得他的诗篇千年传颂。
诗袋
故事驿站
宋代著名的诗人梅尧臣,凡外出游玩或访亲会友时,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号称“诗袋”的布袋。看到什么新鲜的事或美丽的风景,有的得句,有的成诗,立即用笔在纸上记下,把它投入袋中。长此以往,梅尧臣的诗作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课后作业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懂”的过程。了解一种知识、一种事物、一种技能,理解一个道理、一种情感、一个人物,明白一种心意、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人懂的多了,便长大了。
请以“懂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1.解题:
“懂” :“情”主要有亲情、友情、爱情,其中我们接触最早的也最能够打动我们的是亲情;“理”范围很广,人生哲理等都可以。
2.选材:
写记叙文,可写自己对父亲母亲的爱由不懂到懂的过程,描写要有故事情节,注意详略得当,抒发真情实感。也可以写对真理由不懂到懂的过程,对事情由不懂到懂的过程。
3.注意:
写完多默读几遍,检查语言是否简洁、表意是否准确。
课堂小结
作文成功者的秘诀:
有一双慧眼,有一颗敏感的心,
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
捕捉生活细节,
从中选择贴切的材料,
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一起课件 专注教学课件制作
课题 写作 热爱写作 学会观察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进入中学的第一堂作文课,旨在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做好小学与中学写作课的衔接。本课内容从学生最熟悉的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设计入手,引导学生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一课是从中学生写作最容易入手的角度来训练的,更是整个初中写作课的基础课程,不仅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更以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细心观察的情怀为训练目标。
学情分析 这是七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堂作文课,通过近一个礼拜的交流,了解到新初学生对于写作普遍存在畏难心理,作文时觉得无话可写,无事可说,觉得作文无趣。针对这一现象,这节课重在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正是由于其刚进入中学,学习兴致正浓,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展开作文激趣教学。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明确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用心感受校园生活,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特别是要多读书,读好书,以读促写。关注平凡的家庭生活,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通过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为得心应手、从容写作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特别是要多读书,读好书,以读促写。
教学难点 关注平凡的家庭生活,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通过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为得心应手、从容写作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对世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尊重。而学会观察,则是写作的基础,是我们理解世界、感受生活的关键。让我们用文字记录生活,用观察点亮写作之路;用写作去表达热爱,用观察去感受世界。
整体感知
【读一读】
师:同学们,请把课本强调的重点内容画在书上,说一说你从中获取的信息。
生:
写作始于我们的生活,是人们(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
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多多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都可以帮助你(增长阅历,积累语言素材)。
能写到作文里的事,还应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或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经过细致观察、深入思考、有所感悟的)。
写作是(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写作可以(写人,记事,描摹万物),还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见解)。写作能(提高人的观察力,训练人的思维,让你变得更睿智)。
师: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和情节,可以是一个细小的场景,也可以是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
【测一测】
下边这些场景或细节,你是否注意过呢?
家里是谁陪伴你的时间最长呢?
家长与你长聊的话题是什么?
校园里最安静的角落在哪里?
你的好朋友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
你的同学进教室时,神态、动作有什么特点?
你的语文老师常穿什么样式的衣服?有什么特点?
【概念解读】
细节描写是指写作中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可以体现人物性格,彰显人物情思。 人物“鲜活”的特征:具体可感、鲜明生动、富有情韵。
具体分类:
人物描写:包括外貌(肖像、衣着)、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
场面描写:事情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
环境描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动物、静物描写。
生活描写:情节、事件的细节描写。
【方法指导】
提取细小的传神动作
捕捉人物的特色语言
描摹个性的外貌神态
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刻画典型的事件景物
技法探究
1.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之广
师:请同学们调动各种感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自然景物。看下面的示例,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示例1: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老舍《济南的冬天》)
→视觉角度
示例2: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朱自清《春》)
→嗅觉角度
示例3: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朱自清《春》)
→听觉角度
示例4: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刘湛秋《雨的四季》)
→多角度描摹
【技法解读】
多角度描摹法,即对记叙对象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进行多方面观照、多角度(视觉、听觉、嗅觉等)描摹,从而使景物、人物形象化、立体化。
2.用心感受——体验生活之味
师:“真情妙悟铸文章”,对身边景、人、事多一份思考,便会收获一份情感上的感动、事理上的感悟。 看下面的示例,请你点评。
示例1: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
生:根据触觉,感悟到母亲的温柔,使春风更具人情味。
示例2:
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刘湛秋《雨的四季》)
生:根据雨的特点,提炼出丰富的感悟。
示例3: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生:赋予景物特点,使景物富有主观感彩。
【技法解读】
多角度感受生活,彻底融入生活,去剖析生活,进而去联系、去假设、去体会、去反思,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将观察对象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合作探究
【写作实践】
(一)片段写作。九月份,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你注意到这些变化了吗 到生活中去细心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场景,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些变化。
方法指导
(1)可以从色彩、声音、味道等方法描述;
(2)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法描述;
(3)可以按方位顺序描述;
提示:
关键是要善于发现,观察、感受到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可以先积累下来。
注意“九月份”这个特定的时节,写出由夏入秋的各种变化。要写得具体明确,比如你的感受是“秋高气爽”,就要用特定的景物把这个感觉描绘出来。
2.范文点评
秋是金风徐徐、树叶飘落的季节。我静静地坐在树下,用手去接那一片片飘落的黄叶,忽然发现它们的纹理如此清晰,一种未经修饰而天成的美让人无法诠释。是啊,一些美丽的东西恰恰是容易被忽视的。你可曾为路边的一只蝴蝶而驻足?你可曾为天空中一声雁唳而翘首?①如果曾有过,那么忙碌的生活便有了淡淡的点缀,生命中也多了一段美好的回忆。我的希望更邈远了,只想休息一下,去感受一下,去寻回一些逝去的友谊。叶儿就这样飘落着,飘落在两位相互搀扶的老人身上,衬着夕阳的光皱巴巴的,他们沧桑的眼神似乎在寻觅曾经逝去的美好季节。②
批注:①连用两个问句,情感充沛。
②用落叶映衬老人。本段描写很有画面感。
3.名师点评
这段文字抓住了秋天落叶的特点来写,同时用落叶映衬老人,深化主题。语言形象生动,寓感情于描写之中,很有诗情画意。
总结写景的方法:
1.抓住特征巧观景
2.按照顺序巧布景
3.调动感官巧感景
4.运用修辞巧美景
5.注入感情巧活景
(二)、升入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见闻吧 试着做一番观察,拿起笔,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写下来,字数不限。
1.方法指导
见闻、感受和想法可能很多,建议围绕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来写。以下话题可供参考: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
我是初中生了,感觉真棒
我的新同桌真幽默
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
范文点评
步入初中的第一节语文课①
转眼间,六年的小学生活结束了,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年——七年级。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它是那么有趣,那么令人难忘。②
那节课我们并没有学习课文,而是和老师一起聊起了语文。③我们聊的第一个话题是语文的“趣”。
“同学们,我们首先来聊一聊语文的乐趣吧。” ④老师发话了。“我觉得汉字的字形很有趣。”有的同学发言了。“好,那么请同学们写一写‘急躁’的‘躁’和‘干燥’的‘燥’字。”我们一听,兴致盎然地写了起来。过了一会,老师又问:“大家看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呢?”“部首不同呗。”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对,这就是造字的妙处。不同的部首往往决定了字的不同意思,这是汉字构造的基本特点之一。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汉字很有趣呢?” ⑤老师一口气讲了这么多,说得我们一个劲地点头。
接着,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白字法官的故事。这个故事特别有趣,讲的是一个白字法官因弄错囚犯名字而闹出笑话的故事。⑥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但笑完之后仔细一想,这不就是因没学好语文而闹出的笑话吗?⑦
最后,老师又与我们一起聊起了学好语文的意义。⑧大家七嘴八舌地聊起来:“我觉得学好语文可以使我们跟外界的交流更通畅、方便。”“我觉得学好语文可以提高个人修养与综合素质。”“我觉得……”大家聊得热火朝天,精彩至极。
不知不觉,我步入初中的第一节语文课,就在这兴致勃勃的“聊”中结束了。这堂语文课,让我真正领悟了语文的魅力,体会到了语文的乐趣。⑨
批注:①题目交代了主要事件。
②点题,同时点明初中第一节语文课的有趣和难忘。
③第一堂语文课,不是讲课文,而是聊语文,够新鲜!
④从语文的“乐趣”开始“聊”,意在激趣。
⑤典型的语言描写,刻画出一个循循善诱的语文老师形象。
⑥看似在讲笑话,实则与语文关系密切,再次显示了语文老师的教育智慧。
⑦运用反问句式,强调笑话与语文的关系,也说明“我”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好学生。
⑧至此才点明学习语文的意义,水到渠成。
⑨收束全文,自然扣题,简洁明了。
名师点评
本文选择了“我”步入初中以来的第一堂语文课来写,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没有按照通常的写法写老师如何生动地讲课,而是写老师与“我们”“聊”起了语文,构思巧妙,立意新颖。典型的语言描写,刻画出一个幽默风趣却又满怀教育智慧的语文老师的形象,读来让人赞叹不已。
(三)、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事情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 回忆当时的情景,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1.方法指导
回忆你成长经历中最受触动、印象最深的事,选定其中一件落笔。
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写出时间、地点、人物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结尾处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比如你受到了怎样的触动,它在你的成长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迹等,可起到点题的作用。
范文点评
成长的烦恼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是辛弃疾对少年的烦恼的理解。也有很多人用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这样的词来形容年少的时光。是的,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享受着来自家庭、社会的太多偏爱,然而我心中的烦恼却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①
放学后,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耷拉着脑袋,推开门,把书包放在房间去洗了个手。刚想坐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就听到了来自妈妈的碎碎念。“作业写完了吗,快去写作业吧!你知道吗?你岳阿姨家的小哥哥,上个月月考又考了年组前十,人家那是重点中学啊!你能不能也给我争点气,哪怕考个班级前十,也让我体会一下那是什么滋味啊……”②
我急忙坐到书桌前,打开课本,小心翼翼地说:“妈,我们老师说最好在安静的环境下写作业。”打开数学卷纸,鲜明的“叉号”布满了我的眼帘,这些数学公式简直就像天书一样。我既分不清数学单项式与多项式,又证明不出来三角形为何全等。
“唉,用尺一量不就能算出全等吗?为什么还要证明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妈妈找到了正在上大学的表姐,来帮助我补习数学。同时她还告诉妈妈,不要太过关注我的成绩,这样会使我焦虑。我也听从了表姐的建议,在学习上一个又一个的攻克难关,在生活上,学会多和妈妈沟通。渐渐地,妈妈似乎不再那么唠叨了,就算是偶尔絮叨几句,我也把它当成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交流,我的数学成绩也慢慢地赶了上来。③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当我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一切时,就会发现所到之处都是艳阳满天。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你再次被烦恼裹挟,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熬不下去的时候,告诉自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④
批注:①开篇点题,引出“我”的烦恼。
②运用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妈妈的“碎碎念”。
③文段详细地描述了面对烦恼时,“我”的变化,文章结构富有层次。
④结尾抒发了“我”内心的感受和触动,引用诗句,文学色彩浓厚。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名师点评
本文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整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简洁明了。语言生动幽默,使读者读来忍俊不禁。
拓展延伸
【故事驿站】
锦囊
唐代诗人李贺,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背上饭兜、锦囊,骑上一匹瘦马,沿着一条小溪漫游。
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了解自然风物,即景吟诗,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就这样从早到晚坚持积累生活素材,勤奋地进行诗歌创作。
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精雕细琢,才使得他的诗篇千年传颂。
诗袋
宋代著名的诗人梅尧臣,凡外出游玩或访亲会友时,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号称“诗袋”的布袋。看到什么新鲜的事或美丽的风景,有的得句,有的成诗,立即用笔在纸上记下,把它投入袋中。长此以往,梅尧臣的诗作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课后作业】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懂”的过程。了解一种知识、一种事物、一种技能,理解一个道理、一种情感、一个人物,明白一种心意、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人懂的多了,便长大了。
请以“懂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师:1.解题:“懂” :“情”主要有亲情、友情、爱情,其中我们接触最早的也最能够打动我们的是亲情;“理”范围很广,人生哲理等都可以。
2.选材:写记叙文,可写自己对父亲母亲的爱由不懂到懂的过程,描写要有故事情节,注意详略得当,抒发真情实感。也可以写对真理由不懂到懂的过程,对事情由不懂到懂的过程。
3.注意:写完多默读几遍,检查语言是否简洁、表意是否准确。
【教师小结】
作文成功者的秘诀:
有一双慧眼,有一颗敏感的心,
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
捕捉生活细节,
从中选择贴切的材料,
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