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画作中的动物是什么?
这种动物在明代被称为什么?它是怎么来到中国的?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知道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加强君主专制,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明末农民起义和清军入关、明清易代等史实。
通过研读史料、合作探究,理解明朝加强皇权带来的影响,理解郑和下西洋在加强中国和亚非等地人民友好交往的同时,也带来了财政压力巨大等负面影响,最终明朝退出了历史舞台。
认识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专制制度加强和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的政治腐败。
通过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认识郑和下西洋为海上丝路的开拓、为中国和亚非人民的友好交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行动彰显了中华民族好儿女的爱国精神,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加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通过明清易代,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规律,加深对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认识,认清只有改革才能解决社会矛盾。
01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明朝的建立
(1)背景: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的势力逐渐强大。
(2)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同年,元朝结束。
材料一 据几乎所有的明朝正史和野史来看,胡都是一个有野心、专横跋扈、结党营私之人。“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独相数岁,生杀黜涉,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
——张增江:《朱元璋杀戮元勋宿将原因之我见》,载《安徽史学》
材料二 胡惟庸的本身品格,据明人诸书所记是一个枭滑阴险专权树党的人。以明太祖这样一个十足地自私惨刻的怪杰自然是不能相处在一起。一方面深虑身后子懦孙弱,生怕和他自己并肩起事的一般功臣宿将不受制驭,因示意廷臣,有主张地施行一系列的大屠杀,胡案先起,继以李案,晚年太子死复继以蓝案。胡惟庸的被诛,不过是这一大屠杀的开端。
——樊树志:《国史概要》
根据材料一、二,说一说朱元璋诛杀胡惟庸的原因有哪些。
胡惟庸个人专权跋扈;朱元璋个人性格的自私惨刻;为了子孙统治的安全等
材料三 1380年,即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和他的党羽陈宁和涂节以及几千名忠实的追随者都一起被处死。中书省被废除,同时被废除的还有御史台和大都督府。
——[美]牟复礼、[英]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
材料四 朱元璋的理想是,公卿互相牵制,大权集于皇帝。但明初的中书丞相,实际上是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这一制度与朱元璋的理念有很大反差,所以,明初主持中书省省务的大臣无一善终。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后来,还把不许设相的规定写进了《祖训》。
——肖立军:《明代内阁的设立、职掌及地位》,载《历史教学》
通过材料找出朱元璋诛杀胡惟庸的深层次原因。
中书省制下,相权过大,威胁到专制皇权。
2.废除宰相制度
(1)原因
根本原因:加强皇权的需要。
历史原因:在中国君主专制体制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现实原因:宰相胡惟庸骄橫跋扈,擅权乱政。
前朝教训: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
(2)内容: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
(3)影响:加强了皇权,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五 “十五年,仿宋,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学士。”
——《明史 职官一》
(1)奠基——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
(2)确立——明成祖确立内阁制。
(3)发展——明宣宗内阁地位日益提高。
①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建议权)。
②明神宗时,阁权一度压倒部权。
3.设立内阁
材料六 明成祖即位时,就对这种过于集中的度进行了改善,他下令侍读解缙、编修黄淮入直文渊阁。寻命侍读胡广,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胡俨同入直,并预机务。
——《明史 本纪第五》
职责
日常工作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这一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材料七 祖宗设立阁臣四,不过文学待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其委任之权力,与前代宰相绝不相同。夫以无权之官,而欲强作有权之事,则势固必败;以有权之事,而必责于无权之官,其望更难酬。此从来阁臣之所以无完名也。
——《明神宗实录》卷511载叶向高奏疏
内阁有哪些职责?
地位变化:拥有票拟权,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优势:阁臣大多具有进士资格,政治素养高,处事能力强,协调能力好。
意义:缓冲皇帝与国家机构之间的矛盾,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材料八 从明代内阁制度发展与演变过程来看,内阁是有议政权的,……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解除君主的政务负担;又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自永乐直至明亡,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是宰相,……万历《明会典》所开列“文职衙门”名目,竞未专列内阁这一机构。仅在《翰林院》一卷中予以附带介绍。
——杜志明《明代内阁制度的宰相化及其终结》
材料九 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内阁成员只是黄帝顾问没有实权。在宰相制下,宰相在率领百官为皇帝效忠的同时又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而内阁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权限和影响。
内阁制与宰相制有何异同?
材料十 明宣宗即位后规定: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可以根据内阁所拟字样,按皇帝的旨意,用朱笔批行,称“批红”。他废除祖禁,首次在宫中设内书堂,派大学士教习年幼的宦官。从此宦官多通文墨、晓古今。
材料十一 祁镇即位,王振得宠,被任为司礼监太监,管理内外奏章和中央的行政、司法、军事及特务机构。同时在各省遍设镇守太监,以控制地方政府。为名正言顺地掌权,王振在正统七年公然毁去朱元璋禁宦官干政的铁牌。
4.宦官专权
宦官专权的原因及表现。
原因:明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宦官机构的完备。
表现: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材料十二 锦衣卫是明朝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东厂,明代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地点位于京师(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02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材料十三 明朝建立后,由于太祖采取了怀柔远人的政策,在贡船免税的情形下,诸蕃国也纷纷摆脱周围强国的束缚,独自遗使入明,改向明朝朝贡。太祖而后成祖诸帝均采取了积极的方式,因而从永乐以迄宣德年间,南海诸蕃国入贡的情形,呈现爆炸性的风貌,形成朝贡贸易的新局面。
——张英聘:《中外关系史研究的新成果——(明帝国与南海诸蕃国关系的演变)评价》载《史学集刊》
1.郑和下西洋
材料十四 “共享太平之福”,就是“和为贵”在大明天子处理对外关系中的基本理念,也就是郑和及其追随者伟大远航活动的基本理念。当大明帝国崛起于雄强之际,它拥有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力——郑和远航船队,追求的乃是一种文明的理想,是止戈为武,是和平,是“共享太平之福”。
——何芳川:《文明视角下的郑和远航》,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政策:怀柔远人。
特征:以和为贵,奉行和平外交等,如洪武二十八年(1395)刊布于世的《皇明祖训》首章中,明确朝鲜、日本和大、小琉球国等15国为“不征”之国。
根据上述材料,说一说明朝对外交往采取了什么政策及其主要表现 并归纳这一政策的基本特征。
材料十五: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并欲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
——清著《明史·郑和传》
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十六:郑和的船以规模巨大,船只上百,多时在200艘以上,其中长达44.4丈的大船有60余艘,满载瓷器、丝绸、铁器等货物,被称为“宝船”。随行人员27000余人,包括官员、水手、军士、工匠、翻译、医生等各类专业人员。
材料十七:另一方面,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其贸易并非等价交换,往往入不敷出,所得又多为奢侈品、珍禽异兽等物,而航行成本巨大,颇有劳民伤财之弊。
思考:郑和下西洋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影响:积极:加强了中国和沿线国家、地区的联系,宣扬了国威,扩大了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
消极: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未能持续。
朝贡贸易
明朝前期,海外贸易唯一的合法途径是“朝贡贸易”。明政府现定,外国贡使来华朝贡,除携带贡品外,准许附带商品货物进行贸易。对于贡品,朝廷照例以数倍的代价作为补偿(即薄来厚住),附带的货物则由贡使携至京师,在指定地点开市数日,国内居民可在官方监督下与之交易。朝贡贸易不以经济上的获利为目的,而是在政治上制造外国“称藩入贡”的局面,致使国家财政无法长期维系。
2.抗倭斗争
材料十八:嘉靖时期,随着东南沿海一带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沿海一带私人经营的海上贸易也十分活跃。一些海商大贾、浙闽大姓为了牟取暴利,不顾朝廷的海禁命令,和“番舶夷商”相互贩卖货物,他们成群分党,形成海上武装走私集团,有的甚至亡命海外,勾结日本各岛的倭寇,于沿海劫掠。这些海盗商人如王直、徐海等,与倭寇勾结,使得倭患愈演愈烈。同时一些明朝官僚也与这些寇盗建立了联系。
思考:倭寇猖獗的原因。
原因: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海防松弛;日本国内政局的变动;东南沿海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发达,私人海上贸易活跃;官商勾结情形严重;海禁政策。
材料十九: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有名的抗倭名将,同时还是发明家。在抗击倭寇期间发明不少对抗倭寇的武器,比如戚氏军刀,狼筅,火炮等等,自己也练就一支精锐部专门对付倭寇,非常骁勇善战,后世称为戚家军!
材料二十:俞大猷,福建泉州人,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他与戚家军被并成为“俞龙戚虎”,而他招募训练出的水师与戚家军相互配合,直接就是对倭寇的毁灭性打击。
英雄人物:戚继光、俞大猷
事迹: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抗倭;后来政府逐渐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
3.欧洲殖民者的入侵
材料二十一:明朝后期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将荷兰称为“红毛夷”,并且记载当时荷兰的火器制造技术已经明显领先于中国:红毛夷自古不通中国,亦不知其国何名,其地在何所当此夷初至内地,海上官军素不习见,且状貌服饰非向来诸岛所有,亦未晓其技能,辄以平日所持火器遥攻之。彼姑以舟中所贮相酬答,第见青烟一缕,此即应手糜烂,无声迹可寻。徐徐扬帆去,不折一镞,而官军死者已无算。海上惊怖,以其须发通赤,遂呼为红毛夷云……自此夷通市,遂得彼所用诸炮,因仿其式并方制造,即未能尽传其精奥,已足凭为长城矣。
找出欧洲殖民者入侵的原因及表现。
原因:武器技术的进步;新航路的开辟;明朝军队素质不及殖民者。
表现:16世纪中期,葡萄牙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
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
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03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明朝的边疆关系
材料二十二 明朝自洪武时起便存在着来自北方蒙古诸部的城胁。蒙古贵族的侵扰,几乎与明朝相始终。明初,主要是对北元的征讨,明中期以后,由于国力衰退,军备废酏,明朝廷处于全面防御态势。与此同时,在北方,明廷还建立了一整套防御体系,并以封王、通贡、互市等手段,牵制蒙古诸部。
(1)与蒙古的关系
表现: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为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
明中期,鞑靼和瓦剌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
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材料二十三 明朝中央对元代的官职名称、品秩,大都保留原状。在今西藏中部和东部分别设立“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与“朵甘行都指挥使司”,隶属于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相当于行省级军区机构,兼理民政。
材料二十四 西藏西部阿里另设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这些机构的负责官员均由中央任命。
材料二十五 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1403—1424年在位),以西藏佛教和政治合为一体,大小派别各踞一方,为有利于治理,给西藏各地宗教领袖封以“法王”、“王”、“灌顶国师”等名号。王位的继承必须经皇帝批准,遣使册封,新王才能即位。按照朝廷的规定,每年元旦,王须遣使或亲自来京参加朝贺典礼,呈递贺表贡物。
(2)与藏族地区的关系
表现: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与东北地区的关系
表现: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2.明朝的灭亡
材料二十六 明朝第一个皇帝朱元障废除了丞相制度,使国家的六部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成立内阁机构皇帝集行政权、军权、监察权于一身。从中央到地方,是一个庞大体系的官僚集团。
材料二十七 明中期之后时常发生农民起事,崇祯时期朝政混乱与官员贪污昏庸:与后金的战争带来大量辽饷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夺;以及因为小冰期气候变冷,农业减产带来全国性饥荒,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负担。
材料二十八 科举制造成的权力结构导致增加农业税难;导致明代晚期,工商业高度发展,工商业阶层无比富裕,而国家的赋税收入仍引旧是依赖农业。这种和经济结构严重脱节的税收结构,使得更多农业人口流失,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根本原因:明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社会制度。
直接原因:明朝后期百姓负担过重,造成经济和生活危机的恶性循环。
明朝灭亡的过程
过程: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材料二十九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入关后20年时间里,清朝先后灭亡大顺、大西和南明等政权,基本统一全国。
(1)清朝建立
①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②1616年,称汗,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
③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
(2)清军入关
①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迁都北京。
②此后又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清军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3.清朝建立
明清易代的原因有哪些?
1.清军入关并确立起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必然性,明代后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2.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
3.清朝积极吸收汉族文化,具备了入主中原的条件。
4.正确的战略决策:在入主中原前,先征服蒙古各部,对北京形成包围之势,同时,对山海关的吴三桂进行笼络。
5.笼络汉族官僚、地主,以减少入关的阻力,并联合对抗农民起义军。
1.明初,朱元璋在科举考试的内容中增加了自己的著作《御制大诰》,一度下令删除《孟子》中约三分之一的章节,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并将孟子牌位逐出文庙,令其不得配享。朱元璋此举旨在( )
A.削弱儒学的主导地位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选拔实用型政治人才 D.完善科举考试制度
B
2.“成祖……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材料说明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拓展贸易,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B.宣扬国威,加强对外交往和联系
C.征服异域,扩展大明帝国的疆域 D.开辟市场,扩大中国丝绸的外销
B
3.明朝嘉靖年间,政府征发永顺、保靖、西阳等土司家族参与东南沿海抗倭战争;明末土司秦良玉也受命参与镇压张献忠农民起义的战争,冉氏土司将治下的重庆酉阳李溪官坝、铜鼓潭等称为“忠孝坝”,土司衙署称“忠孝堂”“忠义堂”。这反映出当时( )
A.汉族与其他民族间的隔阂消除 B.儒家伦理治国思想的确立
C.国家认同的文化心理不断加强 D.朝廷注重提高土司的地位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