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课标内容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导入新课:
自我简介,我今天要以中国最传统的方式向大家问好。“你吃了吗?”
学生……
我们看看他们吃的什么或者说有什么可吃的。
(多媒体展示图文)
问:那时的他们最基本的目标是什么?
学生……温饱问题
教师讲述:20世纪70、80年代,为解决温饱问题农民自行进行改革,继而扩展到全国农村,农村的改革又推动了城市的改革。
(多媒体展示课题)
讲授新课
结合学案,整体感知
学生活动:把课本四目内容,以及前面的所学内容填进框架的五个定格中。再感知一下其中的逻辑关系。
过渡:框架告诉我们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农村的改革和城市的改革,我们先来学习农村的改革。
[板书]一、农村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多媒体展示图文)
第一站 安徽凤阳小岗村
凤阳简介(改革、凤阳花鼓戏)
(多媒体出示两段凤阳花鼓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滚子一住就逃荒……”
“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
问:请同学们用一词形容凤阳人的心情或状态。(穷苦、喜悦)
过渡:是什么让凤阳人由穷苦变得喜悦呢?(改革),那改革前凤阳人为什么穷苦呢,为什么凤阳地多不打粮呢?
凤阳人的穷苦
——农村改革的背景
(多媒体出示材料)
“一遍哨子不买账,两遍哨子伸头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人民公社体制下“一大二公”生产规模大、管理集中;劳动者干多干少一个样,“吃大锅”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多媒体出示材料)
“1978年安徽大旱,小岗村人均分到3.5千克小麦”
“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得想想办法”“办法就是不吃大锅饭”“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问1:是不想吃大锅饭吗?
问2:找到了一个什么办法?
(多媒体出示图文)
小岗村的“包干合同书” “合同书”的文字内容
(简介)
问1:用材料中的话回答他们要做什么?
问2:心情如何?
问3:“包干合同书”被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理由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中国农民的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过渡:事实证明,这种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做法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多媒体展示材料)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责、利、权)
(多媒体课件展示)
教师讲述:凤阳小岗村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肯定,随后,安徽、四川进行试点改革,包产到户逐步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迅速在全国推广。
[板书]家庭联产承包
过渡:农村的改革带来什么影响呢?
(多媒体展示)
农民:
农业:
农村:
(学生书写答案,教师总结)
过渡:此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到农 林 牧副 渔全方位发展,我国农业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引导:家庭联产承包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了劳动效率 →劳动力
发展农村经济→资金
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产品
引出乡镇企业
[板书]乡镇企业崛起
(多媒体展示)
简介:产值 超过农副产品的收入
邓小平赞扬是伟大创举。
过渡:农村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城市国有企业也走上了改革之路。
[板书]二、国有企业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多媒体展示)
二站 海尔集团
过渡:当年是何原因,让海尔集团走上改革之路呢?探寻为何改革
[板书]为何改革
(多媒体展示两段材料)
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上……”
材料二:“一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需采取降温要盖十一个图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面临的困境。
过渡:改革迫在眉捷,如何改革
[板书]如何改革
问:1984年中央通过了什么决定?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师讲述: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结合学案,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内容
学案材料一……
学案材料二……
问1:材料一说明国企改革后的政企关系如何?
问2:材料二中你们出的招,属于国民经济的哪种成分?(或者举例说明你身边类似的经济体系)
问3:小海工资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多建媒体展示表格)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归纳
过渡: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会遇到新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呢?
[板书]改革目标
(改革深化)
(创设情境,多媒体出示图片)
合作探究1:我们选购一家电产品,受哪些因素影响?
教师总结:这就是市场,它好比一只看不见的手,调配资源、价格等。
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海尔集团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要降低价格,提高质量,提升品质,做好宣传,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多媒体出示改革目标)
过渡:改革的成效如何呢?
[板书]三、改革成效,自主体验
事实证明,我们国家从农村到城市的改革是成功的。大江南北遍洒改革瑞雨,神州大地齐吹经济祥风。同学们是享受改革成果的一代,对于几十年前的改革,没有亲身经历。不如自己体验一下吧。布置作业 :见学案。
下面请学生结合板书小结本课
问:本课的一个主题词
学生:(改革)
教师:改革即改变、变革
问:那我们农村、城市的改革到底改了什么呢?结合课件引导(多媒体展示)
结束语:同学们,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得益于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改革,我们国家从农村到城市的改革,即大胆创新,又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放眼全球,海纳百川,立足国情,独树一帜。
(多媒体展示)
改革促发展,发展促强大
唯有改革,经济才能发展
唯有发展,祖国才能强大
只有强大,中华儿女才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圆我们的中国梦。
第11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学案)
一、知识框架
提出( )总方针
二、国有企业如何改革
材料一:海尔集团各阶段的改革措施
第一个阶段是名牌发展阶段,也是海尔发展初期。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海尔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实现了海尔的多元化发展。在海尔实现了创名牌和多元化发展后,海尔将眼光看向世界,开始实行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即管理国际化、服务国际化、 品牌国际化。
(在海尔集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引进了一批人才,小海就是其中一员)
材料二:小海一家的发财致富经
小海一家三口,小海通过应聘成为海尔集团的一名员工,,爸爸妈妈没有工作,又不愿闲着,妈妈烧得一手的好菜,随着国家政策的好转,他们似乎看到了发财的契机,又不知道做什么?请你替我出招、、、、、、
小海的工资单
基本工资 奖金 津贴 提成
1993年11月海尔股票在上海上市,海尔成为股份制集团公司 ,小海有幸持有海尔股份,到年底还参与分红。
三、布置作业
展现改革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成就
要求:自己组织小组合作完成
形式:询问长者,做好记录、深入企业调查、实物图片展示,或写首歌词等
成果以班级橱窗展现出来,让我们这一代听得到、触得到改革。
学习小贴士:制作框架、图表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的改革
农村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