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单元框架
导入
“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
——《大国崛起》解说词
思考
英国人“陶醉”的是什么?“新的太阳”在美洲升起指的是?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5、6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部编版·九下大单元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追根溯源——工业革命的酝酿)
思考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开展的原因。
材料一:“蒸汽机的吼声使欧、北美、亚三大洲发生变革,以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这次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自然科学研究得到了巨大突破,推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摘自王斯徳《世界近代史》
政治上:俄、美、日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经济上: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科学上: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市场上: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904年美国为炫耀国威,在圣路易斯举办世界博览会,孙中山称赞此会为“新球开辟以来的一大会”
如果让你担任这次博览会展馆的策划人,针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本届世博会展出哪些产品?
要求:
1.展品按照以下三个展区来设计
「电气馆」
「内燃机和交通运输工具馆」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馆」
2.阐述你陈列这一展品的理由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地开花——工业文明的成果)
电气馆
1831 电磁感应
法拉第 英国
1876 电话
贝尔 美国
1870 电动机
格拉姆 比利时
1896 无线电报
马可尼 意大利
1866 发电机
西门子 德国
1879 电灯
爱迪生 美国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标志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地开花——工业文明的成果)
内燃机与交通运输工具馆
1885 汽车
卡尔·本茨 德国
1885 两轮摩托车
戴姆勒 德国
1885 四轮汽车
戴姆勒 德国
1903 飞机
莱特兄弟 美国
1883 汽油机
戴姆勒 德国
1897 柴油机
狄塞尔 德国
1908 流水线生产
亨利 福特 美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地开花——工业文明的成果)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馆
1884年 人造纤维
夏尔多内 法国
人造染料
19世纪60—80年代
1869年 赛璐珞
海厄特 美国
1867年 现代炸药
诺贝尔 瑞典
表1: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一览表 表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一览表 类别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成果 类别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成果
棉纺织业 哈格里夫斯(纺织工) 英国 珍妮纺纱机 能源 西门子(电气工程学家) 德国 发电机
阿克莱特(理发师) 英国 水力纺纱机 格拉姆(物理学家) 比利时 电动机
克隆普顿(纺纱工人) 英国 骡机 奥托(发明家) 德国 煤气内燃机
动力 瓦特(仪器修理工) 英国 联动式蒸汽机 爱迪生(发明家) 美国 第一座中心发电厂
交通运输 富尔顿(工程师) 美国 汽船 狄塞尔(物理学家) 德国 柴油内燃机
斯蒂芬森(煤矿工人) 英国 蒸汽机车 交通 本茨(工程师) 德国 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家) 美国 飞机
化工新材料 诺贝尔(化学家) 瑞典 现代炸药
海厄特(化学家) 美国 赛璐珞
夏尔多内(化学家) 法国 人造纤维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地开花——工业文明的成果)
思考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显著特点?
特点1:在几个资本主国家同时发生,美德领先
特点2: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相结合
特点3:以重工业为主
动力
石油新能源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翻天覆地的变化)
思考
这场科技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一:1970年—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8.1倍,年增长率为4.3%;英国增长1.3倍,年增长率2.2%;法国增长1.9掊,年增长率为1.6;德国年增长率为2.9%(从1871年起)。
——《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
材料二:垄断组织 美国 美孚石油公司 德国 钢业联盟 英国 盐业联合公司 法国
亚麻辛迪加
掌握全国石油产量的90% 垄断全国钢铁产量的98% 控制全国91%的食盐生产 控制全国90%的麻织品
①对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美孚石油公司疯狂并购其他公司(漫画)
对内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对外扩张
②对生产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翻天覆地的变化)
思考
这场科技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有更多的国家、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争霸。争霸不可避免地导致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四:从1860年到1910年的半个世纪,城市如何后春等般在美国各成长起来……商人、经记人、律师、银行家,制论商控制了越案超多的城市财密,他们为了透避城市中心区成的喧器,唱杂和脏乱,搬进坐落于富人区的宽藏作宅,穷人作宅区内刘处堆满垃报。
——原租杰《相道在城市:19世纪美国城市问题探源》
③对世界格局: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引发一战。
④消极影响:造成了新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如贫富分化和环境污染。
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进步)
思考
两次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
——舒小昀《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①人口增长(美国、德国较快)
大量劳动力,反向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进步)
思考
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职业结构变化
(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上升)
妇女地位有所提高(女权运动兴起)
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进步)
思考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进,对劳动力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呢?
19世记初,德国( 普鲁士)颁布法律实行了强制性的初等义郭教育制并迅速发属了中等教育。此外,还办起许多工艺学校。德回的高高等教育发展得相当快,为德国培养了19世纪欧洲最优秀科学家。
——《近现代德国教育》
建立一个统一集中的国家教育行政系统.....中等教育由国家管理,并列入国家教育系统,促进国立中学和市、镇中学的建立与发展。
——1802年法国《公共教育基本法》
英国政府在1870年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它规定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管权对5-12岁儿童实施强制初等教育.....等等,初步实现了义务教育和免费初等教育。
——《格莱斯顿的社会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都是由国家颁布法令来推进;都关注初等教育的发展
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进步)
近代英国乡村课堂
近代法国课堂
1802年拿破仑在法国颁行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学
近代英国乡村课堂
初等教育的普及,②实现了大众教育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生活在当时的城市还是乡村呢?
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进步)
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1959年)
③推动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问题)
思考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会产生哪些问题?
1867年英国不同阶层家庭在总
人口和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图
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首领称为卢德王,故名。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
“卢德分子”破坏机器的场景漫画
环境污染
贫富分化
阶级矛盾严重
工业革命
人口变化
城市化
社会问题
大众教育普及
人口增长
劳动力结构变化
妇女地位提高
无产阶级壮大
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环境污染
贫富分化
社会矛盾激化
推动
带来
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
带来
促进
促进
促进
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思考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
②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③注意均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适时调整人口政策,合理调整好人口结构问题;
⑤解决好民工进城与治安问题;
⑥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课堂小结
当堂测评
1.(2024·河北·中考真题)在法国、德国工业革命中,政府提倡和奖励科技发明,有计划地派遣技术人员去国外考察,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政府还重视科研和教育工作,促进了科技的繁荣、新发明的推广和应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反映了促进法、德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条件是( )
A.政府的大力推动 B.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C.工人运动的发展 D.现代工厂制度建立
2.(2024·天津·中考真题)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是应用技术领域中的一项重大突破。发明了现代炸药的化学家是( )
A.爱迪生 B.狄塞尔 C.本茨 D.诺贝尔
A
D
当堂测评
3.(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17世纪,法国巴黎街道上安装了几千盏需要人工点燃的街灯,“点灯人”成为新的职业。“点灯人”曾提灯点灯,照亮了巴黎300余年。“点灯人”后来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主要是因为( )
A.启蒙运动驱散愚昧黑暗
B.现代工厂制度激化矛盾
C.工人阶级反抗剥削压迫
D.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
D
当堂测评
4.(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题)19世纪末,科学正在创造新的工业。可以说,新兴工业完全是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
A.使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扩大了蒸汽动力的使用范围
C.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D.密切了生产和市场间的联系
5.(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一些工厂企业经由纵向和横向两条途径实行联合和兼并,向巨型企业转化。这说明美国( )
A.生产和资本正日益集中 B.积极实施马歇尔计划
C.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D.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A
A
当堂测评
6.(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题)如图是德国1871-1910年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重变化情况。由此可知,当时德国( )
A.贫富分化加剧 B.人口增长迅速
C.大众教育的普及 D.城市化进程加快
7.(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飞速发展。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然而,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 B.工业革命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C.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D.工业革命带来贫富分化加剧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