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16 17:3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飞梭的使用哈格里夫斯发明“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的发明和使用,瓦特改进蒸汽机瓦特蒸汽机的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火车和铁路的出现是人类陆路运输的突变  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和影响
①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兴起,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通过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分析,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工业革命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及围绕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的物理等学科知识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了解工业革命中各生产环节是怎样相互促进的,知道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认识到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从而使学生知道要发展生产力必须要有先进的社会制度,要建立强大的国家必须要有先进的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帮助学生将爱国情感和报国情感结合起来。
②认识到工业革命中各生产环节相互影响.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懂得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知道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③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及其重要作用
工业革命的影响
处理方法: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蒸汽机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述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发明家、科学家努力拼搏的精神;通过引领学生分析史料得出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从面纺织业开始?
工厂制度的确立及意义
处理方法:这部分内容只简单讲述学生不好理解。在这一环节,通过材料教学来解决问题。用图示使学生通过数字的对比,明白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方面的进步;通过西方国家对印度和中国侵略的材料,指导学生讨论得出工业革命给东西方关系带来的影响。
教学时间:一课时
过程与设计: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引入新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展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1851年伦敦博览会》视屏资料,创设课堂教学情景,以提问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工业革命
播放:《英国工业革命》视屏
工业革命的含义:指导学生看教材导言框中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初步了解工业革命的含义。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和条件:课件出示资料,帮助学生通过逐条分析资料,小组讨论,找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前提和条件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珍妮机的发明(哈格里夫斯):创设情境“如果你是一名工场主,已经调动了厂里所有人加班加点工作的时候,你收到了在伦敦的经纪人给你发来的这样一封”你会怎么办?使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开始的必然性和各环节之间的连带关系。多媒体出示图片,简介珍妮机的发明过程。
2.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学生活动
1).假如你是美国独立前的一位老板要想建一座织布厂,你会把工厂布局在哪里?独立后,根据美国宪法政府鼓励投资办厂,你会选择在哪里?为什么?
通过创设情境问题探究,使学生更感性地认识到蒸汽机的改进及广泛应用在工业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理解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2).讲一个有关瓦特的故事。
体会发明家、科学家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的作用,认识到普通人通过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同样可以成功,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勇于探索的精神、创新的思想和科学的态度。
3.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工厂越建越多,产品堆积如山,原来的畜力车、人力车能不能满足运输的需要?应该怎么办?教师层层推进地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循序作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学生知道有关轮船、火车发明的基本史实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后,铁路交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无时无地不在享受火车为我们提供的便利,除此以外,铁路给人类社会还带来了哪些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出示材料《1740年、1800年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1764年、1840年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生产力的论述、英国对中国的殖民侵略等资料,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从而理解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巨大影响,并由此得出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启示。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于18世纪首先发生在英国不是偶然的,1689年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首先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的经过及其伟大意义,然后结合一些材料进行了拓展。
18世纪中后期到十九世纪初期的英国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工业革命把人类从手工时代带入了机器时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生产力迅猛发展,它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是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英国棉纺织业生产和煤炭消耗量的图标引导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然后引导分析工业革命虽然不像法国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那样轰轰烈烈,但仍然被成为"革命"就是因为它对整个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绝不亚于资产阶级革命,通过分析,使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积极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然后结合“冒烟的火车头”和“高大的浓烟滚滚的工厂”等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再通过材料是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使工人受到更为严重的剥削,让学生对于工业革命的影响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水到渠成。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参与率不高,回答问题口语化严重等,这些都有待于以后逐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