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16 17:4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②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③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④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历史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②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
③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进步的现代意识。
3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②通过充分发挥历史地图、图画、资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多动手查资料,勤用脑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③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运用史实分析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分组学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四 。教学过程
1、背景: 生阅读教材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又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
教师总结: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期,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出示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
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870年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比重 32% 13% 10% 23%
1913年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提问)结合图表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总结: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决不满意仅仅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他们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
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总结2、大战爆发的原因:a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分割世界日趋激烈。(根本原因)
b、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形成和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
(提问)在战前,国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而局势最紧张最敏感的地区是哪里?
[师]巴尔干半岛。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从这里点燃的。(用计算机出示地图:《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就像一个充满了炸药的火药桶,只要有一点火星,就足以引起整个欧洲的大爆炸。(置疑)为什么巴尔干半岛会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肥肉和大战的火药桶呢?
简介巴尔干半岛的状况
到大战爆发的前夕,欧洲的巴尔干半岛成了随时可以爆炸的火药桶。那么什么事件成为了大战的借口呢?
2导火线:讲述萨拉热窝事件。提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普林西普等人的刺杀行动?回答后教师总结 (民族主义既是天使又是魔鬼)
在学习萨拉热窝事件时,要注意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搞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人类社会在每个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游戏规则,但在政治生活和国际交往中反对搞暗杀等恐怖活动是共同的准则。因此,在学习这段历史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以暗杀为主要形式的突发事件。尤其是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更应引起我们对突发事件严重威胁世界和平的高度重视和警惕。过去那种认为,不论有没有突发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会爆发,因而对萨拉热窝事件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的想法是错误的。一场世界大战的爆发固然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国际背景,但导火线,即突发的偶然事件的严重危害也不可低估,更不可把暗杀者视为民族英雄,否则我们就会再一次陷入战争不可避免的认识误区和民族英雄与人类罪人共
3、大战开始:1914.7
4、交战的双方
同盟国:德、奥匈
协约国:英、法、俄、意
各大国参战时间表(1914年)
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7月30日 俄国宣布支持塞尔维亚,下令总动员。
8月1日 法国实行总动员。
8月1日 德国对俄国宣战。
8月3日 德国对法国宣战。
8月4日 英国宣布英德处于战争状态。
8月6日 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提问] 从这一张时间表中,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
帝国主义列强在十天内先后参战,蓄谋已久,求战若渴。
大战的进程
1、欧洲的三条战线 西线 东线 南线
2、大战中的几个重大战役
1914.9马恩河会战(西线)——相持阶段(介绍东线的战况)
凡尔登战役:1916.2(学生简介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1916.7(学生简介索姆河战役)
1916年的这两次战役持续时间长,造成的破坏的损失巨大,战争虽未决出胜负,但在补充人力、物力损失方面,德国比协约国更困难。战争的形势发展更趋向有利于协约国方面。
三、加速大战结束的大事
(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并回答后总结)
1、俄国革命和俄国退出战争
2 美国和中国的参战
美国中立原因
①政治:美国人民反战情绪高涨
②经济:忙于做生意,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③军事:军事力量不足
④外交:坐收渔人之利
3、各交战国发生革命运动
得出结论: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大战的结束:1918.11
2、大战的性质
(分组讨论:为什么说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3、大战的后果及其影响给:A、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参战国家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在英德两国正式开战的那个晚上,望着伦敦政府行政区点点灯火悲叹:
“全欧洲的灯火都要灭了。我们这一辈子是看不到它再亮起来了。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
参战国家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3000多万(军人死亡850万)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摧毁了俄罗斯、德意志、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等帝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被削弱;美日成为最大的赢家。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 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扩张海外市场 日本基本上由农业国变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五 教师小结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产物,但其中各个国家对这场战争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历史责任不是完全相同的,其中德国、俄国应负的责任更大些。至于为什么这两个国家应负更大的责任,可以从这两个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它们在资本主义列强中所处的地位上找到答案。由于这两个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类型不同,在瓜分世界的争夺中处于后来者的地位,因而其侵略性、野蛮性表现得更加突出,对挑起战争负有更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