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八重宝函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公元589年,经过东晋南北朝近300年的分裂后,天下重归一统。古老的大陆迎来了隋唐盛世,瑰丽的华夏文化与先进的政治制度吸引了万国来朝。
导入
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程标准:
1.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
2.认识隋唐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隋朝兴亡
大唐盛世
落日挽歌
目录
隋朝兴盛的表现与灭亡的原因
唐朝繁荣的原因、表现与民族关系
安史之乱
755年
618年
907年 朱温废唐
贞观
之治
武周政治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黄巢起义
581年
开皇之治
唐朝
建立
隋朝
建立
589年完成统一
960年
北宋
建立
隋
唐
五代十国
时空坐标
短
盛
乱
875年
隋朝兴亡
1、隋朝建立
(1)原因:
民族交融、胡汉士族的结合
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
(2)建立: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
589年,隋灭陈,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关陇集团是活跃于关陇地区,胡汉结合的政治军事集团。最早源自宇文泰府兵制的八柱国,由北魏六镇武将、代北武川的鲜卑贵族和关陇地区豪族组成。杨坚建隋、李渊建唐,都与关陇集团的支持密不可分。
宫体诗大家——陈叔宝
隋文帝杨坚
2、隋朝的兴盛
(1)广设仓库,储备粮食,赈济救灾(义仓)
(2)兴建大兴城、洛阳城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赐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来降之未有。”
——[唐]杜佑《通典》卷七《食货志》
含嘉仓
义仓主要用来储粮备荒,
起到保障民生的功效。
兴建东都洛阳:加强对关东、江南控制;摆脱关陇集团控制:解决粮食供应问题
2、隋朝的兴盛
(3)修建大运河
利:
经济:①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②促进运河沿岸城市发展
政治:③维护国家统一,巩固中央集权
弊: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
3、隋朝的灭亡
(1)隋炀帝的暴政: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
(2)国家初创,根基尚未稳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
时间 大事 民役数量
605年三月 营建东都 每月200万人
605年三月 开凿通济渠 100多万人
605年四月 开凿邗沟 10多万人
605年五月 营建西苑 170多万人
606年七月 巡幸江南 40多万人
607年八月 修筑长城 100多万人
608年正月 开凿永济渠 100多万人
608年七月 再修长城 20多万人
612年正月 远征高丽 300多万人
是时(隋朝末年)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稿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王咨臣《历代食货志今译》
赋税徭役繁重
土地兼并
1、大唐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政治开明。
女皇帝武则天
武举、殿试
经济持续发展
唐玄宗李隆基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发展生产,大兴文治,
改革兵制。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2、经济繁荣
农业 曲辕犁,耕犁技术完善;兴修水利
手工业 丝织业、制瓷业(唐三彩,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造纸业
商业 出现固定商品交易场所市(坊市分离);柜坊、飞钱;开元通宝
城市发展:长安、洛阳
开元通宝
筒车
曲辕犁
3、民族交融
(1)方式:军事征服、设置机构、册封、和亲、会盟
(2)特点:灵活多样、以和为主、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民族平等、开明包容
(3)意义: ①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②有利于祖国边疆的开发与管理;③促进民族交融合;④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军事征服设置机构
册封
和亲 会盟
册封
天可汗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其首领为都督或刺史,让其继续统辖,但必须由中央任命。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管理权。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在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羁縻府州制度。……这些羁糜府州的建署大多以各少数民族的部落为单位,府州官不由朝廷派遣,多由其首领担任,实行世袭制,一般不征收赋税,他们只是定期向朝廷贡纳一定的财物。这样,唐政府于内地州府实行郡县制,在少数民族地区保留奴隶制度,这就构成了唐朝的“一国两制”。体现了唐代对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政策和松散管理方针,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和自然融合。
——《唐代羁縻府州研究》
隋唐帝国在其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表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不仅达到中国历史上的新高峰,就世界范围来看也称得上最富庶、最文明的国度。
——张帆《辉煌与成熟: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文明》
《忆昔》(节选)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请概括隋唐盛世的表现,并试着分析出现的原因
特点: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政局稳定;国力强大(包括军事实力);文化昌盛;民族和睦团结等。
政治:统治者改革吏治、选贤任能、虚怀纳谏;有民本理念。吸取总结前朝经验。
经济:统治者注重发展生产,规范赋税徭役制度;
文化:统治者大兴文治,兴学重教;
民族: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边疆安定。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落日挽歌
1、安史之乱
(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
朕(唐玄宗)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
——《资治通鉴·唐纪》
卢龙
(1)原因:地方节度使势力扩大,外重内轻;
唐玄宗怠政享乐,任人唯亲,政治腐败。
(2)影响:极大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破坏了北方经济,迫使北方民众南迁,客观促进了南方进一步开发
材料 (安史乱后的)藩镇是一种帝国为化解安史危机相当理性的举措…在与藩镇的博弈之中,唐帝国通过不断学习与调整,重新树立起对藩镇的权威与控制力,延续时间比代表“盛唐”气质的帝国前期还要长。
——《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影响:唐代藩镇一方面削弱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结合教材38页 史料阅读,分析藩镇割据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因平定安史之乱,唐朝新增许多节度使;节度使拥兵自重;中央对藩镇势力的姑息纵容。
特征:政权林立,大小不一;父死子继,自行任免官吏;相互争夺兼并,无视天子权威。
2、宦官专权与牛李党争
科举出身
庶族地主
门荫出身
世家大族
唐玄宗宠信高力士;唐代宗时期,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先后典掌禁军;唐宪宗时期,设立执掌机要的枢密使,由宦官担任,宦官正式参与国家政事。
3、黄巢起义
(1)背景:唐后期,唐玄宗日渐昏庸,朝政腐败;
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2)影响:沉重打击唐王朝的统治;(非推翻)
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3、黄巢起义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南方地区先后出现的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陕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隋朝兴亡
建立与统一
隋的建设
黄巢起义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五代十国
隋朝的灭亡
安史之乱
五代十国
广建仓库、建设两都、大运河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朝的繁荣
开明的民族政策
民族交融
藩镇割据
唐朝衰亡
1.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习题精练
2.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3.(2024·徐州)唐以来“士人登第必展欢宴,谓之‘烧尾’”;许多地方修建了“文峰塔”“文昌阁”,还修建了题名碑和牌坊彰显功名荣耀。这些现象可以说明( )
A.崇文抑武成为治国方针
B.民间向学风气日益浓厚
C.社会风俗受到科举影响
D.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
4.(2024·衡阳)唐代举子在考试前的请托宣传和达官闻人的荐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通过著书立传提升名气,并且形成了特有的“行卷”风气。唐代著名人物如韩愈、杜牧、皮日休等人都有“行卷”的经历,有些还成为科场和文坛佳话。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促进了唐朝文化的繁荣
C.削弱了门第观念的影响
D.反映当时社会文化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