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至第四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普通的太阳能电池板都是固定的。某科技公司研发制造的“追日型”太阳能电池板可随太阳升落的轨迹进行上下、左右“追日”旋转,保证电池板以最佳角度朝向太阳,以提高太阳能利用率。该设备可在我国光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广泛推广。下图为“追日型”太阳能光伏产业园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追日型”太阳能电池板
A.夏季的水平旋转角度小于冬季 B.夏季的垂直旋转角度小于冬季
C.夏季拉萨的垂直旋转角度比西宁更小 D.夏季拉萨的水平旋转角度比西宁更小
2.若新疆和田(37°N,80°E)的居民家安装了“追日型”太阳能电池板,当北京时间12时时,太阳能电池板朝向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澳大利亚亚洛克风电场是我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并购太平洋水电公司后在境外开发的首个绿地项目,这标志着国家电投品牌正式进入澳大利亚能源市场。下图为澳大利亚亚洛克风电场位置及澳大利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澳大利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状况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纬度 C.地形 D.大气污染
4.亚洛克风电场选址的自然优势有
A.信风迎风地带 B.狭管效应明显 C.风速常年稳定 D.输电成本较低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汐的规律,赶在适当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下图示意通过手机小程序查询到的2024年10月9日(农历九月初七)青岛港海域的潮汐表。据此完成5—6题。
5.该日最适合赶海的时间段为
A.2时—4时 B.6时—8时 C.13时—15时 D.20时—22时
6.与该日相比,10月17日青岛港海域的潮汐
A.高潮更高,低潮更低 B.高潮更低,低潮更高 C.高潮和低潮均更高 D.高潮和低潮均更低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在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区域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洲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的消融区。下图示意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州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监测站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据此完成7—9题。
7.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特征为
A.海平面上升,陆面下降 B.海平面下降,陆面下降
C.海平面上升,陆面上升 D.海平面下降,陆面上升
8.甲监测站区域与乙监测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及原因为
①甲—向陆,陆面上升幅度>海平面上升幅度
②甲—向海,陆面上升幅度>海平面上升幅度
③乙—向陆,陆面上升幅度<海平面上升幅度
④乙—向海,陆面上升幅度<海平面上升幅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甲监测站区域与乙监测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幅度差异及原因为
A.甲>乙,甲监测站区域受板块张裂影响 B.甲>乙,甲监测站区域为基岩海岸
C.甲<乙,乙监测站区域海浪侵蚀强烈 D.甲<乙,乙监测站区域流水沉积显著
新石器时代以后,今洞庭湖地区一直在沉降。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为河网交错、局部有小湖分布的平原地貌景观。东晋至南朝期间,受长江荆江段兴筑堤坝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水分两股进入该地区,干扰该地区水系,在该地区迅速形成大湖景观。之后洞庭湖不断扩张,在宋代达到历史最深水位。研究表明,宋代以来,长江含沙量持续增加。下列左图示意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水系,右图示意明末清初该地区水系。据此完成10—12题。
10.根据新石器时代与汉代遗址的分布状况,可推测该地区
A.新石器时代河湖众多 B.新石器时代聚落级别低,数量多
C.汉代河网湖沼广布 D.汉代聚落选址受河湖制约减弱
11.荆江堤坝修筑致荆江河床相对堤外不断增高,其原因有
①荆江河段地处平原,河道宽阔 ②荆江河段筑堤束水,流速加快,内外高差增大 ③荆江河段多曲流,水流缓慢 ④荆江江水搬运能力增强,泥沙在堤内大量淤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宋代以后洞庭湖深度发生变化,推测其原因为
A.洞庭湖流域面积扩大 B.筑堤导致入湖江水减少
C.洞庭湖地区地壳沉降 D.长江流域开发强度加大
早期,广西境内右江断裂带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影响形成盆地,后随着造山运动及高原的隆起,盆地经历多次抬升,逐渐形成多级河流阶地,同时构造运动将百色盆地与布兵盆地分开,形成了如今两个盆地的格局。研究发现,右江断裂带所在区域有湖相沉积物出露。下图示意布兵盆地地质构造。据此完成13—14题。
13.推测该区域湖相沉积物的形成及出露过程为
A.板块挤压断陷—地壳抬升—湖泊沉积—湖水外泄
B.板块挤压断陷—湖泊沉积—地壳抬升—湖水外泄
C.板块张裂—湖泊沉积—地壳抬升—湖水外泄
D.板块张裂—地壳抬升—盆地分离—湖泊沉积
14.两盆地分开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板块挤压 B.右江分隔 C.断层差异抬升 D.河流阶地隆起
风蚀强度是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的土壤风蚀量。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中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下图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相对于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据此完成15—16题。
15.风蚀强度与风蚀粗化指数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①风蚀强度增大,风蚀粗化指数增大 ②风蚀强度增大,风蚀粗化指数减小 ③风蚀粗化指数增大,风蚀强度增大 ④风蚀粗化指数增大,风蚀强度减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6.耕作导致风蚀粗化指数
A.增大 B.减小 C.基本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伊犁河谷位于新疆西北部,北、东、南三面环山,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是我国西部最富饶的土地之一。伊犁河谷气候温和湿润,是新疆主要的小麦产区。伊犁河谷内花草遍布,生长其间的野百合又名顶冰花(下列左图),因顶着冰雪开放而得名。在伊犁河谷,顶冰花盛开预示着一个新季节的到来。下列右图示意新疆伊犁河谷及周边部分地区。
(1)说明地形对伊犁河谷小麦安全越冬的影响。(6分)
(2)简述伊犁河谷花草遍布的地理条件。(4分)
(3)推测在海拔低的伊犁河谷,欣赏顶冰花的最佳季节及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岱崮地貌是我国山东省西部沂蒙山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其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渐平缓的山坡。崮的物质组成来源于寒武纪的厚层灰岩和页岩层。在后期的构造运动中,岩层内部产生断裂和节理。组成崮的地层露出地表后,不断受到外力的侵蚀,逐步形成了特有的伞状结构。崩塌是岱崮地貌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研究发现,崮顶植被发育状况优于崮坡。下列左图为典型岱崮地貌景观图,右图为岱崮地貌崩塌形成示意图。
(1)指出形成岱崮地貌的沉积岩层应具备的条件。(6分)
(2)在构造运动稳定的情况下,推测崮底规模的变化趋势,并描述演化过程。(6分)
(3)推测崮顶植被发育优于崮坡的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波斯湾是北印度洋高盐水团的生成源地。霍尔木兹海峡连接波斯湾和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海水运动受密度流的影响,海峡两侧海水的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海水流动。下列左图为霍尔木兹海峡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为研究密度流的形成机制,某学校地理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模拟因密度差异而形成的洋流。
实验器材:自来水、透明水槽、塑料隔板、食盐、红墨水、蓝墨水。
实验步骤:①……
②……
③抽掉隔板,观察表层与深层水体的运动方向,记录现象并分析。
下列右图为实验记录单中的模拟实验示意图。
(1)分析波斯湾成为北印度洋高盐水团生成源地的原因。(6分)
(2)指出霍尔木兹海峡海水运动的方向,并说明理由。(6分)
(3)利用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补充必要的模拟实验步骤,并在实验示意图中的合适位置用箭头标注出密度流的流动方向。(6分)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D 【解析】“追日型”太阳能电池板的水平旋转受太阳视运动方位及白昼运转角度影响,昼长越长,水平旋转角度越大;夏季昼长水平旋转角度大于冬季;夏季拉萨昼长短于西宁,水平旋转角度小;“追日型”太阳能电池板的垂直旋转受太阳高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垂直旋转角度越大;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垂直旋转角度大于冬季;夏季拉萨正午太阳高度大于西宁,垂直旋转角度大于西宁。故D选项正确。
2.A 【解析】当北京时间12时时,和田地方时大约为9:20,此时太阳位于当地东南天空,即太阳能电池板朝向东南方。故A选项正确。
3.A 【解析】澳大利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特征为自北、东、南向西降低,与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日照时数受大气环流控制下的降水条件影响。故A选项正确。
4.B 【解析】据图可知,亚洛克风电场位于大分水岭南段山区,可能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明显。当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冬半年受西风控制。故B选项正确。
5.C 【解析】赶海的最佳时机为落潮水位最低时段。故C选项正确。
6.A 【解析】10月17日为农历十五,此期间受日、月引潮力共同影响,形成天文大潮,潮汐的涨落幅度大,即高潮与低潮的潮差大。故A选项正确。
7.C 【解析】冰盖消融后入海,海平面上升;消融区因冰盖重力导致岩层形变恢复,即陆面上升。故C选项正确。
8.D 【解析】据上题分析可知,冰盖消融导致相应区域海平面上升,陆面上升。若陆面上升幅度大于海平面上升幅度,则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变化,即发生海退。若陆面上升幅度小于海平面上升幅度,则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即发生海侵。据图可知,甲站海平面相对下降,即海退;乙站海平面相对上升,即海侵。故D选项正确。
9.D 【解析】甲监测站区域为基岩海岸,坡度较大,因此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小。乙监测站区域为三角洲海岸(沉积海岸),坡度较小,因此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大。故D选项正确。
10.C 【解析】该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广布,表明适宜人类居住的范围较广。若河湖众多,则会影响聚落的广泛分布。仅从分布状况来看,无法确定当时的聚落级别。而汉代仅见少量遗址散布于西部,表明河网湖沼广布,导致居住范围缩小。故C选项正确。
11.C 【解析】荆江河段地处平原,曲流多,河道展宽,江流缓慢,属沉积河段,河床淤积抬高,导致荆江段逐步形成“地上河”,与堤外高差增大。一般情况下,筑堤束水会导致水流加快,侵蚀增强,不利于河床抬升;材料显示,修筑堤坝可促进洞庭湖的形成,改变了原本河网交错的景观,是因为堤坝修筑未改变荆江泥沙淤积的状况,且约束了江水,缩小了洪水期长江泛滥的范围。在上述原因的综合作用下,荆江河床抬高,增大了上下游落差,江水顺利注入洞庭湖,扩展了湖面面积。荆江流水搬运能力越强,泥沙淤积量越小。故C选项正确。
12.D 【解析】据材料可知,宋代以后,洞庭湖水深变浅。湖水变浅应综合考虑泥沙沉积和湖盆沉降两方面的影响。流域开发强度增大会导致入湖泥沙增加,使湖水变浅。单一考虑湖盆沉降,会导致湖水变深。荆江段筑堤后,江水注入增加,导致大湖形成,因此筑堤未限制入湖水量。材料未涉及洞庭湖流域范围发生变化。故D选项正确。
13.B 【解析】右江断裂带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在板块挤压作用下地壳断裂下陷,洼地积水成湖后发生沉积作用;后期地壳抬升,湖水外泄,将湖泊沉积物暴露出来。故B选项正确。
14.C 【解析】板块挤压为该区域地貌演化的宏观背景,并非两盆地分开的直接原因。右江位于盆地内部,无法分隔开两盆地。断裂带内部发育有多个断层,会导致地壳差异抬升,两盆地中间断层抬升后将二者分隔开。故C选项正确。
15.C 【解析】据图可知,随着风蚀过程的进行,地表细颗粒流失,风蚀强度增大;粗颗粒在表层聚集,风蚀粗化指数增大。在风蚀后期,地表基本被粗颗粒覆盖,风力对这些粗颗粒已经无能为力,风蚀强度很小。表层粗化是强烈风蚀的结果,而风蚀粗化形成地表保护层,风蚀强度变小。故C选项正确。
16.C 【解析】风蚀粗化指数是表层和浅层粗、细颗粒含量之比。耕作导致表层和浅层充分混合,两层粗细颗粒差别极小,因此耕作的结果是粗化指数基本不变。耕作虽使粗化指数稳定,但会不断破坏表面保护层,导致风蚀强度持续较大。故C选项正确。
17.(1)三面环山,谷地向西开敞,有利于西风进入,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影响,多地形雨,增加了河谷地区降水,保证了土壤水分;北侧高山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和减弱了南下寒冷气流;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地带,气流下沉增温,冬季相对温暖。(6分)
(2)伊犁河谷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气候较为湿润,水热组合条件较好;山地垂直高差大,水热条件差异大,花草种类丰富,分布广泛。(4分)
(3)最佳季节:春季。(2分)原因:顶冰花顶着冰雪开放,应是气温有所回升的季节;海拔低的伊犁河谷气温与同纬度平原地区一致,入春时节气温回升,即可欣赏到花朵顶冰开放。(4分)
18.(1)岩层呈水平分布,产状平缓;岩层岩性上硬下软;岩层节理发育。(6分)
(2)变化趋势:崮底规模会逐渐变大。演化过程:前期,崮顶垂直裂隙发育明显,上部的岩体易风化、崩塌,其崩解碎屑物在崮底堆积,形成“上窄下宽”的形态;中、后期,上、下部差异风化、崩塌和堆积持续、反复,导致下部基岩堆积物整体逐渐变大。(6分)
(3)崮顶坡度平缓,坡面水流流速慢,侵蚀作用弱,土层更厚,水分条件更好;崮顶较为封闭,受人类活动干扰少。(6分)
19.(1)气温高,海水蒸发量大;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降水少,陆上径流汇入少;波斯湾海域较封闭,海水与外部海域交换作用弱。(6分)
(2)运动方向:表层海水自阿曼湾流向波斯湾,深层海水自波斯湾流向阿曼湾。(2分)
理由:波斯湾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密度大,水位较低,阿曼湾海水从表层流入波斯湾;在补偿作用下,深层海水从波斯湾流至阿曼湾。(4分)
(3)①在透明水槽中插入隔板,再在隔板两侧分别注入温度相同、浓度不同的盐水。②向隔板两侧分别添加红、蓝墨水,以便清楚地显示实验现象。(4分)
流动方向:表层由密度小的流向密度大的,深层由密度大的流向密度小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