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带解析】
一、单选题 (共15题)
1. 汉字中许多形声、会意字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如读下图这个“耕”字,我们可以确知【出处:21教育名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土地私有得到发展 B.精耕细作开始确立
C.小农独立经营普遍 D.生产力水平较低下
2. 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 ( http: / / 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 下面图1到图2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 B.农业耕作方式的进步
C.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D.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
4. 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这一农具是
A.灌溉工具 B.播种工具
C.除草工具 D.耕土工具
5.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www-2-1-cnjy-com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6.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各类农具中占主要地位。能够佐证这一说法的最有力证据是( )
A.古籍文献中关于“铁”的记载
B.《史记》等史学著作记载流传的故事
C.战国时期的历史遗迹中出土的铁农具远远多于其他材质农具
D.当代学者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的验证
7.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二郎神是秦国李冰次子,因与父一起修筑某项重大水利工程造福一方而受到人们的崇拜,该工程应该是 www.21-cn-jy.com
A.郑国渠 B.井渠
C.都江堰 D.灵渠
8. 《新唐书·地理志》载中唐以后全国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修水利工程83项次,南方有71项次,其中江南一道即独占50项次,据考察唐代长江中游地区兴修水利工程项次远不止于此。上述材料表明唐代 21·cn·jy·com
A.南方粮食产量超过北方 B.长江中游经济最发达
C.重视江南的水陆交通发展 D.重视南方水利工程建设
9.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历了成形、扩展、深入发展的几个阶段。下列各项与成形期密切相关的有
①石斧、木耒、骨耜为基本农具 ②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建
③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及推广 ④曲辕犁等农具被广泛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以下史料能够佐佂这一观点的有
①《吕代春秋》:“凡农之道,厚(候)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宝。”
②《农书》:“用粪犹用药也。”
③《商君书》:“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
④《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 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12. 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13. 《论贵粟疏》载:“四时之间,亡日休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该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2-1-c-n-j-y
A.脆弱性 B.自足性 C.顽强性 D.封闭性
14. 杜甫《石壕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则材料直接反映了
A.唐朝均田制遭到破坏 B.唐朝小农的兵役和徭役沉重
C.唐朝的租佃关系发展 D.唐朝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严重
15. “伴随着封建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那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页)教材此处同时使用“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两个概念;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2·1·c·n·j·y
A.两个概念的含义完全相同
B.两个概念没有关联
C.前者偏重生产结构,后者偏重生产结果
D.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
二、综合题
16. (20分)(1)我国传统中以“吉祥”为主题的图案巧妙地运用动植物、人物、器物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把莲花和金鱼放在一起,寓意为“连年有余”,把麦穗与花瓶结合在一起,寓意为“岁岁平安”等。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任选三幅图分别用四字词组概括每幅图的寓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2)小农经济背景下,反映 “吉祥”内容的词句非常丰富,试举两例。(比如:瑞雪兆丰年。每条2分,共4分)21教育网
(3)简述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6分)
(4)如何看待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祈求吉祥的现象?(2分)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答案解析】
1. 答案:D
【分析】图中这个“耕”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有一个“井”字构成;而右旁的“耒”字,意思是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井田用古老的农具来耕作,所以生产力水平很低下,故答案选D。
2.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信息,解读图片,可知,图片中的“石器”、“耒耜”、“铁农具”、“曲辕犁”均是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而且是一个不短渐进、革新的过程。结合选项,分析可知,只有B.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其余表述与题干意思无关,排除ACD三项。
3.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图1是松土工具——耒耜;图2是铁犁牛耕。这反映的是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的变化。因此选择B。
4.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两足中虚”“中置耧斗”“所盛种粒的信息,可判断出该工具是耧车,属于播种工具,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5. 答案:B
【分析】题干中所涉及的时间是战国时期,根据“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可以得出铁农具在当时已经应用较多,这对于农业精耕细作很有帮助,成套铁农具会更加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故选B。
6.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研究。依据所学可知,历史遗存是第一手资料,是最可靠的佐证材料;A、B、D均带有主观色彩。C属于第一手资料,最为可信。所以应选C。
7.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水力工程建设。依据所学可知,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所以选C。
8.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唐代时期北方的战乱多,南方的战乱少,南方发展经济的环境要好于北方,再加上经济中心不断的南移,所以,政府在唐代也就重视南方水利工程建设。
9.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精耕细作的农业成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形成和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有关:铁力牛耕的使用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①是原始社会时期的生产工具,④是唐朝时期的生产工具,因此排除①④,②③都是春秋战国时期,与精耕细作的农业形成有关。故B符合题意。
10. 答案:C
【分析】《吕代春秋》中内容表明的是农业生产要守农时,《农书》的内容是用肥的观点,《齐民要术》反映的是农业种植的时间问题,这三项都体现了农业生产上的精耕细作的特点,《商君书》的话内容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故答案选择C项。
11.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是古文,对学生难度较大,原文的大意为:高旱田要把庄稼种在凹下之处,而不种在高出的亩上;下湿田要把庄稼种在高处,而不种在凹下的小沟里。播种前要耕五次地,之后要锄五次地,一定要仔细地做彻底。种植深浅的标准,用润泽的土为宜,不许滋生杂草,不许有螟蜮一类的害虫出现。材料中原文论述了如何耕作土地,如何种植农作物,描述了我国战国时期垄作法的耕作模式和优点, 是精耕细作的表现,结合史实可以知道 B 项表述正确,符合材料涵义。A项内容出现在汉代,C、D项说法材料没有体现。
12.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小农经济一锄、一镰……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可知,这讲的是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所以答案选B。
13.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抗击打能力不强,稍微有些自然灾害、税收沉重就会导致经济的瘫痪,运转不灵,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A。
14. 答案:B
【分析】“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反映的是兵役的沉重;“……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反映的是徭役沉重。故此题应选B项。21cnjy.com
【点评】封建土地私有制有两个特点:即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私人所有(区别与西欧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可以买卖或转让。因为这个特点,导致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不可根治的弊病,封建政府的各种措施都不能真正抑制兼并。 21*cnjy*com
15. 答案:C
【分析】本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的信息可以看出小农经济强调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即生产结构;从“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可以看出自然经济主要强调自己自足,即生产的结果,故C项正确;A项明显与材料表述不符,排除;从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是存在密切关系的,故B项错误;D项理解错误,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排除。
16. 答案:
(1)图一:松鹤延年或松鹤长春;图二:喜上眉梢或双喜临门;图三:四季平安或月月平安;图四:吉祥如意或如意吉祥(每个2分,8分)
(2)五谷丰登、家和万事兴、风调雨顺;人勤春来早,家合喜事多。等(每条2分,意思符合,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4分)
(3)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单位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精耕细作、铁犁牛耕(每点2分,共6分)
(4)反映了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它是一种精神寄托。(言之成理,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2分)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能力和概括能力。在传统文化里松鹤代表长寿,因此图一:松鹤延年或松鹤长春;图二中有喜鹊和梅花,因此图二:喜上眉(梅谐音)梢或双喜临门;图三为花瓶与月季花,因此图三:四季(月季)平(瓶谐音)安或月月平安;图四大象与玉如意,因此吉祥(象,谐音)如意或如意吉祥。
(2)题目要求写反映小农经济的吉祥词语,因此要围绕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有关的因素来写。如五谷丰登、家和万事兴、风调雨顺;人勤春来早,家合喜事多等。
(3)本小问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小农经济有如下特征: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单位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铁犁牛耕等。
(4)小农经济因其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因此具有脆弱性。小农破产就会使生活陷入困境,因此人们就希望以这种方式希望生活美满幸福。所以这种现象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它是一种精神寄托。
【来源: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4张PPT)
经济史
历史必修2
生产力: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反映的是在生产活动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它反映的是在生产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其中生产关系中最本质的是经济关系。
社会经济结构,指一定社会的各种经济成分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也称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经济结构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经济关系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结构主要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来表现。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
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
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
至于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现的,它首先发轫于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国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
史学观点介绍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水利灌溉
原始社会
商周
春秋战国
两汉
石刀
石斧
刀耕
火种
粟
水稻
耒耜、石锄
石斧、少量的青铜农具
排水除草
沤肥治虫
黍稷稻麦桑麻粟
粟
稷
黍
麦
稻
五谷丰登
商周时期,中国农业虽说总体上处于原始阶段,但已开始向传统农业过渡,主要的表现何在?
请
您
思
考
jié桔槔gāo
被道路和沟渠分割开来的井田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水利灌溉
原始社会
商周
春秋战国
两汉
石刀
石斧
刀耕
火种
粟
水稻
耒耜、石锄
石斧、少量的青铜农具
排水除草
沤肥治虫
黍稷稻麦桑麻粟
铁农具
牛耕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是耕作方式上的一场革命呢?
新石器时代的石犁
战国时期的铁犁
战国时期的铁锄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使得铁犁牛耕从此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水利灌溉
原始社会
商周
春秋战国
两汉
石刀
石斧
刀耕
火种
粟
水稻
耒耜、石锄
石斧、少量的青铜农具
排水除草
沤肥治虫
黍稷稻麦桑麻粟
铁农具
牛耕
垄作法
都江堰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水利灌溉
原始社会
商周
春秋战国
两汉
石刀
石斧
刀耕
火种
粟
水稻
耒耜、石锄
石斧、少量的青铜农具
排水除草
沤肥治虫
黍稷稻麦桑麻粟
铁农具
牛耕
垄作法
都江堰
耦犁
有犁壁
西藏的两牛抬杠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水利灌溉
原始社会
商周
春秋战国
两汉
石刀
石斧
刀耕
火种
粟
水稻
耒耜、石锄
石斧、少量的青铜农具
排水除草
沤肥治虫
黍稷稻麦桑麻粟
铁农具
牛耕
垄作法
都江堰
耦犁
有犁壁
代田法
一年一熟
漕渠白渠
龙首渠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水利灌溉
魏晋南北
隋唐
宋朝
明清
耕耙(耱)
技术
翻车
曲辕犁
并有犁评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水利灌溉
魏晋南北
隋唐
宋朝
明清
耕耙(耱)
技术
翻车
曲辕犁
并有犁评
筒车
高转
筒车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风力
水车
曲辕犁的出现对农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何谓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等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问题探究
请
您
思
考
思考: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生产工具的革新
耕作技术的进步
水利工程的兴修
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1)商周时期:
假如你是商王盘庚,你的王国内的农业生产情况怎样?(提示:从土地所有制、耕作方式、劳动者的地位、产品的归属及分配等方面来思考?)
A、土地所有制:
土地国有制
B、耕作方式:
集体耕作
C、产品归属:
产品及劳动者被奴隶主无偿占有
D:评价:
在当时,集体耕作有利于提高工效。
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2)春秋战国以后
A、土地所有制:
B、耕作方式:
C、生产目的:
土地私有制
个体农耕(男耕女织)
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缴纳赋税
什么是小农经济?
我们现在使用的“小农经济”的概念来自马克思。马克思把小农经济视为历史上小生产的一种方式,即农业领域中的小生产。马克思明确指出:“这种小生产者包括手工业者,但主要是农民,因为总的说来,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状态中,只要这种状态允许独立的单个小生产者存在,农民阶级必然是这种小生产者的大多数。”
小农经济的特点
1、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的;或者说,它把生产和消费统一于个体家庭之中。
2、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为男耕女织。
3、与此相联系的是生产的孤立、分散和自给自足的性质。
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其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在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地区的农村,也大量存在着这种经济现象。
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
有人认为,从商周时期的集体耕作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个体劳作的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你怎么认为?
2、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与商周时期的奴隶劳动者相比,小农经济下的农民的情况怎样?(提示:可以从生产资料、耕作方式、生产目的、生产规模、生产积极性等方面来思考)
悯农诗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你如何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
赋税沉重
怎样评价小农经济?
翻开中国历史,我们不难看到,不论是农业的生产工具发明与推广,还是农业的耕作技术发展与更新,不论是水利工程的兴修与应用,还是农作物的引进和培育,不论是农作物的品种逐渐丰富还是农作物的产量的提高,中国都对世界农业有所贡献并总体上领先于世界。
怎样评价小农经济?
有一天一位贫农在叙述皇帝豁免田赋的时候说道:“如果我是皇帝,我将成天都吃大饼,吃饱了就躺下休息。”这就是贫农对生活享受的最高理想。
另一个贫苦的农民也这样说过:“如果我是皇帝,我随时可以把面条吃一个饱。”对于这样的农民来说,毫无限制地吃上面条,就是一种理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