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寓言四则》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寓言四则》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3 17:56:44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课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学习目标
自主阅读,了解寓言的寓意。
01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多角度理解寓意。
02
积累常见的文言字词。
03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不少论述思想的作品中都善于用寓言来劝谕或讽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两则,希望通过这两则古代寓言的学习,进一步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感受寓言的现实意义

文本感知
寓言四则之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闻之于宋君
得一人之使
《穿井得一人》
词语注释
01
浇灌、灌溉。
从井里取水。
待,等到。
讲述。
应答,回答。
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古义:挖掘、开凿
今义:破、透
《穿井得一人》
古今异义
02
穿井得一人
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
国人道之
《穿井得一人》
自由朗读《穿井得一人》,注意停顿。你对题目中穿井得一人是怎么理解的?
04
穿井得一人
《穿井得一人》
断句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课文。老师范读,学生画出节奏线,试着翻译全文。
05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
《穿井得一人》
断句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课文。老师范读,学生画出节奏线,试着翻译全文。
05
译文: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浇田、打水,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穿井得一人》
再读《穿井得一人》,请你概述这则寓言故事并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06
故事概述:宋国丁家打井,如同得到一个劳力,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一人。
寓意: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小 结
现在我们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是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动力,而不是从井中得到了一人。
《穿井得一人》
研读寓言,梳理情节
07
【开端】
(1)再次读寓言,概括情节,思考情节和寓意之间的关系。
宋国丁家打了一口井,省了一个劳动力,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
【发展】
在传播的过程中就变成了“丁家挖井挖出一个人来”。
【结局】
国君调查
弄清真相
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后一句作者发表议论,点出了寓意,这个寓意从反面告诉我们不要怎么做,但是从肯定的角度如何做呢?
《穿井得一人》
研读寓言,梳理情节
07
《穿井得一人》
研读寓言,梳理情节
07
(2)从寓言中找出国人和宋君面对传闻的做法,想想它的作用。
国人的“闻而传”的做法即听到并传播。
宋君“令人问”,调查研究才能获得真相。
作 用
这两处的描写,写出了国人和宋君面对传闻的不同做法。它告诉我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穿井得一人》
关注人物,多元解读寓意
08
你想对国人和丁氏说些什么呢?
从国人的角度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千万不要轻信流言蜚语,切忌道听途说。更不要听到传闻就往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
从丁氏的角度
语言表达必须做到准确、清楚,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穿井得一人》
我们通过文意把握内容,分析情节理解寓意,还可以从多角度帮助理解寓意。
小 结
寓言四则之
《杞人忧天》
《列子》
《杞人忧天》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自由读《杞人忧天》,借助课下的注释,把课文读通顺。
01
《杞人忧天》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积聚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个地方,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也非常高兴。
自由读《杞人忧天》,借助课下的注释,把课文读通顺。
01
故事概述
《杞人忧天》
再读《杞人忧天》,疏通文意并说说它的寓意
02
《杞人忧天》讲述杞国有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后来在晓之者的劝导下才放下心的故事。
寓意
告诉人们不要为毫无根据的事忧虑和担心,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开端:
《杞人忧天》
梳理情节,突显寓意
03
杞人忧天
发展:
晓知者释忧
结局:
杞人和晓之者皆舍然大喜
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认同哪一种的理解?
《杞人忧天》
多角度解读寓意
04
任何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似的做法大可不必,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恼忧愁也在所难免,看你怎样更好的化解忧愁,笑对人生。
小 结

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小故事,懂得大道理。不要人云亦云,轻易轻信传言,盲目传播,也不必要杞人忧天,天天郁郁寡欢。相信大家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会有所感悟和启迪!
课堂小结
推荐阅读钱钟书写的一篇文章
作业布置
《读伊索寓言》(共31张PPT)
《寓言四则》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
- Yu – Yan – Si – Ze -
学习目标
- Yu – Yan – Si – Ze -
自主阅读,了解寓言的寓意。
1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多角度理解寓意。
2
第一课时
- Di – Yi – Ke – Shi -
- 1 -
新课导入
- Xin – Ke – Dao – Ru -
· NO.1 ·
安徒生的童话,希腊的寓言,这都是人类文化史上闪亮的明珠。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欣赏希腊的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狮子和蚊子》。
自主学习
- Zi – Zhu – Xue – Xi -
· NO.2 ·
作者简介
- Zuo – Zhe – Jian – Jie -
伊索(约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寓言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
形象生动,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因而在古代希腊
流传很广,经常为人称引。
文体知识
- Wen – Ti – Zhi – Shi -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
- fable -
读准字音
- Du – Zhun – Zi – Yin -
雕 像
赫 拉
宙 斯
庇 护
粘 住
diāo

zhòu
b
zhān
用竞赛的方式比较本领、实力的高低。
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宙斯之妻,掌管婚姻和家庭。
指买东西时商家为促销而额外赠送给顾客的东西。
词语理解
- Ci – Yu – Li – Jie -
庇护:
添头:
赫拉:
较量:
袒护,保护。
寓言感知
- Yu – Yan – Gan – Zhi -
· NO.3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寓言四则之
- Yu – Yan – Gan – Zhi -
寓言感知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自由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划出故事中的人物,借助课文下方的注释理解。
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尔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 Yu – Yan – Gan – Zhi -
寓言感知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2.同桌合作概括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说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主要内容
爱慕虚荣的赫耳墨斯在雕像者店里询问自己雕像的价格,没想到自己的雕像竟然被当做“添头”的故事。
讲述了
寓意
讽刺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讽刺了
- Yu – Yan – Gan – Zhi -
寓言感知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再读课文,概括情节,思考情节和寓意间的关系?
开端
写了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想得到人间的尊重。
发展
写他确信自己有把握会胜过宙斯和赫拉。
结局
出乎他的预料,他的雕像最不值钱。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寓意
文章通过开端和发展层层铺垫,并与结局形成鲜明对比,来表现寓意。
- Yu – Yan – Gan – Zhi -
4.梳理文中的人物关系
寓言感知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宙斯
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第三代众神之王。
赫拉
希腊神话中的第三代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家庭。
赫耳墨斯
宙斯与迈亚的儿子。他是商业、旅行、牧畜、竞技、演说等的庇护神。
- Yu – Yan – Gan – Zhi -
本则寓言采用对话描写展示故事情节。故事情节主要由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之间的三问三答构成。请把对话中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补充完整,体会人物的性格,并尝试读出人物的心理变化。
寓言感知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5.品读细节,理解寓意
- Yu – Yan – Gan – Zhi -
第一问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 )问道:
试探地
“一个银元。”
寓言感知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值多少钱?”
- Yu – Yan – Gan – Zhi -
第二问
赫耳墨斯又笑着( )问道:
得意地
寓言感知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
“还要贵一点儿。”
- Yu – Yan – Gan – Zhi -
第三问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 )问道:
急切地
寓言感知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这个值多少钱?”
“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什么?添头!我是商人庇护神啊,为什么会这样?真是自讨没趣啊!
- Yu – Yan – Gan – Zhi -
不要盲目自高自大,否则会让你遭遇尴尬。
不要在乎雕像的价格,得到别人的尊重才是最重要的。
寓言感知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6.在洞悉了赫耳墨斯地心理活动之后,你想对赫耳墨斯说什么呢?
这篇寓言有很浓的讽刺意味,通过抓住寓言的细节进行揣摩分析,把握寓言的讽刺意义,深刻理解寓意。
小结
《蚊 子和狮 子》
寓言四则之
- Yu – Yan – Gan – Zhi -
寓言感知
——《蚊子和狮子》
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不妨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被吃掉时,叹息说:“我同最强大的动物都战胜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1.自由读《蚊子和狮子》,用一句话概括故事。
蚊子战胜了狮子,却败给了蜘蛛。
- Yu – Yan – Gan – Zhi -
2.把握情节,建立情节和寓意之间的关系。
开端
写蚊子向狮子挑战,要同狮子“比一比”。
寓言感知
——《蚊子和狮子》
发展
写蚊子与狮子的战斗。蚊子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使狮子之长无法发挥,从而战胜狮子。
结局
写蚊子胜利后的悲剧。
告诫人们: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寓意
- Yu – Yan – Gan – Zhi -
不畏惧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善于动脑,利用自己长处来智胜强者,但也要不要太骄傲,骄兵必败。
寓言感知
——《蚊子和狮子》
3.读了这则寓言,你想说些什么?(可以对蚊子、狮子或蜘蛛)
遇事要动脑,不要鲁莽,气急败坏,即使再强的实力也时无济于事。
我想对蜘蛛说,抓住时机就能一招制敌。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强者,强与弱只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换。
小结
寓言改编
- Yu – Yan – Gai – Bian -
· NO.4 ·
- Yu – Yan – Gai – Bian -
寓言改编
——改写情节、改变寓意
《蚊子和狮子》这个故事的部分内容做出改动,如蚊子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战胜了狮子,它的寓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 Yu – Yan – Gai – Bian -
寓言改编
——改写情节、改变寓意
《蚊子和狮子》这个故事的部分内容做出改动,如蚊子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战胜了狮子,它的寓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去掉了蚊子和狮子宣战时的话语,和取胜后的得意,还删去了结尾撞在蜘蛛网的的情节,原本中的讽刺蚊子之意也就没有了。
寓意变成:以大取胜靠智取。
课堂小结
· NO.5 ·
- Ke – Tang – Xiao – Jie -
- Ke – Tang – Xiao – Jie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寓言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讲道理,可以通过品味细节,分析故事情节,体会寓言的寓意。
课堂小结
- Bu – Zhi – Zuo – Ye -
如果赫耳墨斯来到店里,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呢?寓意会是怎样的?请展开想象,改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赋予其新的寓意。
想象合理,构建故事情节。
运用描写、拟人修辞的方法。
寓意明确。
要求
布置作业寓言四则
学习目标:
自主阅读,了解寓言的寓意。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多角度理解寓意。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安徒生的童话,希腊的寓言,这都是人类文化史上闪亮的明珠。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欣赏希腊的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狮子和蚊子》。
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伊索(约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寓言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因而在古代希腊流传很广,经常为人称引。
文体知识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读准字音
雕像diāo 赫拉hè 宙斯zh u 庇护 b 粘住zhān
词语理解
庇护:袒护,保护。
添头:指买东西时商家为促销而额外赠送给顾客的东西。
赫拉: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宙斯之妻,掌管婚姻和家庭。
较量:用竞赛的方式比较本领、实力的高低。
寓言感知
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自由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划出故事中的人物,借助课文下方的注释理解。(赫耳墨斯、雕像者)
同桌合作概括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说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主要内容:这则寓言讲述了爱慕虚荣的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店里询问自己雕像的价格,没想到自己的雕像竟然被当做“添头”的故事。
寓意:讽刺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3、再读课文,概括情节,思考情节和寓意间的关系?
开端:写了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想得到人间的
尊重。
发展:写他确信自己有把握会胜过宙斯和赫拉。
结局:出乎他的预料,他的雕像最不值钱。
寓意: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小结:文章的开端和发展层层铺垫,并与结局形成鲜明对比,来表现寓意。
4、梳理文中的人物关系。
宙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第三代众神之王。
赫拉:希腊神话中的第三代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家庭。
赫耳墨斯:他是宙斯与迈亚的儿子。他是商业、旅行、牧畜、竞技、演说等的庇护神。
5、品读细节,理解寓意
本则寓言采用对话描写展示故事情节。故事情节主要由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之间的三问三答构成。请把对话中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补充完整,体会人物的性格,并尝试读出人物的心理变化。
(一问)他看见宙斯的雕像,(试探地)问道:"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二问)赫耳墨斯又笑着(得意地)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
(三问)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
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急切地)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什么 ?添头 !我是商人的庇护神啊,为什么会这样?真是自讨没趣啊!)
追问:在洞悉了赫耳墨斯地心理活动之后,你想对赫耳墨斯说什么呢?
预设1:不要盲目自高自大,否则会让你遭遇尴尬。
预设2:不要在乎雕像的价格,得到别人的尊重才是最重要的。
小结:这篇寓言有很浓的讽刺的意味,通过抓住寓言的细节进行揣摩分析,把握寓言的讽刺意义,深刻理解寓意。
学习《蚊子和狮子》
自由读《蚊子和狮子》,用一句话概括故事。
明确:蚊子战胜了狮子,却败给了蜘蛛。
把握情节,建立情节和寓意之间的关系。
开端:写蚊子向狮子挑战,要同狮子“比一比”
发展:写蚊子与狮子的战斗。蚊子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使狮子之长无法发挥,从而战胜狮子。
结局:写蚊子胜利后的悲剧。
寓意:告诫人们: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读了这则寓言,你想说些什么?(可以对蚊子、狮子或蜘蛛)
预设1:我想对蚊子说,不畏惧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善于动脑,利用自己长处来智胜强者,但也要不要太骄傲,骄兵必败。
预设2:我想对狮子说,遇事要动脑,不要鲁莽,气急败坏,即使再强的实力也时无济于事。
预设3:我想对蜘蛛说,抓住时机就能一招制敌。
小结: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强者,强与弱只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换。
改写情节、改变寓意
《蚊子和狮子》这个故事的部分内容做出改动,如蚊子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战胜了狮子,它的寓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自由改写。
指名展示。
出示改写后《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去掉了蚊子和狮子宣战时的话语,和取胜后的得意,还删去了结尾撞在蜘蛛网的的情节,原本中的讽刺蚊子之意也就没有了。
寓意:以大取胜靠智取。
五、布置作业。
如果赫耳墨斯来到店里,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呢?寓意会是怎样的?请展开想象,改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赋予其新的寓意。
要求:
1.想象合理,构建故事情节。
2.运用描写、拟人修辞的方法。
3.寓意明确。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寓言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讲道理,可以通过品味细节,分析故事情节,体会寓言的寓意。寓言四则
学习目标:
自主阅读,了解寓言的寓意。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多角度理解寓意。
积累常见的文言字词。
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不少论述思想的作品中中都善于用寓言来劝谕或讽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两则,希望通过这两则古代寓言的学习,进一步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感受寓言的现实意义。
文本感知
(一)学习《穿井得一人》
借助课下注释,解决疑难句意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及(待,等到)
道(讲述)
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对(应答,回答)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古今异义
(1)穿:穿井得一人
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国:国人道之
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助词“之”的理解
宋之丁氏,家无井:助词,的。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有闻而传之者曰: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标志。
4、自由朗读《穿井得一人》,注意停顿。你对题目中穿井得一人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自由说,师不作点评)
5、断句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课文。老师范读,学生画出节奏线,试着翻译全文。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浇田、打水,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6、再读《穿井得一人》,请你概述这则寓言故事并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故事概述:宋国丁家打井,如同得到一个劳力,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一人。
寓意: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小结:现在我们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是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动力,而不是从井中得到了一人。
7、研读寓言,梳理情节
再次读寓言,概括情节,思考情节和寓意之间的关系。
开端:宋国丁家打了一口井,省了一个劳动力,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
发展:在传播的过程中就变成了“丁家挖井挖出一个人来”。
结局:国君调查,弄清真相。
过渡: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后一句作者发表议论,点出了寓意,这个寓意从反面告诉我们不要怎么做,但是从肯定的角度如何做呢?
从寓言中找出国人和宋君面对传闻的做法,想想它的作用?
明确:国人的“闻而传”的做法即听到并传播。宋君“令人问”,调查研究才能获得真相。
作用:这两处的描写,写出了国人和宋君面对传闻的不同做法。它告诉我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8、关注人物,多元解读寓意
你想对国人和丁氏说些什么呢?
从国人的角度: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千万不要轻信流言蜚语,切忌道听途说。更不要听到传闻就往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
从丁氏的角度:语言表达必须做到准确、清楚,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小结:我们通过文意把握内容,分析情节理解寓意,还可以从多角度帮助理解寓意。
(二)学习《杞人忧天》
根据《穿井得一人》的方法,学习《杞人忧天》。
自由读《杞人忧天》,借助课下的注释,把课文读通顺。理解“亡、晓、积气、行止”等词语,试着翻译寓言的意思。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积聚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个地方,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再读《杞人忧天》,疏通文意并说说它的寓意。
故事概述:《杞人忧天》讲述杞国有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后来在晓之者的劝导下才放下心的故事。
寓意:告诉人们不要为毫无根据的事忧虑和担心,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梳理情节,突显寓意
开端:杞人忧天
发展:晓知者释忧
结局:杞人和晓之者皆舍然大喜
多角度解读寓意
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认同哪一种的理解?(指名说说自己的理解)
小结:任何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杞人忧天似的做法大可不必,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恼忧愁也在所难免,看你怎样更好的化解忧愁,笑对人生。
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小故事,懂得大道理。不要人云亦云,轻易轻信传言,盲目传播,也不必要杞人忧天,天天郁郁寡欢。相信大家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会有所感悟和启迪。
作业布置
推荐阅读钱钟书写的文章《读伊索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