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1.(2024四上·宝安月考)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答案】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振动。
2.(2024四上·宝安月考) 声音可以在气体、 和固体中传播。
【答案】液体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向周围发出声波的振动系统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
故答案为:液体。
3.(2024四上·宝安月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 不同。
【答案】强弱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音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4.(2024四上·宝安月考)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答案】音调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故答案为:音调。
5.(2024四上·宝安月考) 人的耳朵结构有外耳、中耳和 。
【答案】内耳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故答案为:内耳。
6.(2024四上·宝安月考) 我们周围充满各种不同的声音,风声、雨声、雷声都是自然界的声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我们周围的声音有风声、水声、雷声、脚步声等。风声是由空气发出的,水声是由水发出的,雷声是由空气发出的,脚步声是由地面发出的。风声、水声、雷声等都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人们的说话声、演奏乐器的声音、车辆发动机的轰鸣声、喇叭声、工地或工厂里各种机器的响声、集贸市场的喧哗声等都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声音。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7.(2024四上·宝安月考) 我们每天都在充满噪音的环境中生活,能有效锻炼听力使其更灵敏。(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把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声音。在充满噪音的环境中生活,不能锻炼听力,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8.(2024四上·宝安月考) 我们有一个能发出声音且控制声音的器官,它是舌头。(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把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声音。 我们有一个能发出声音且控制声音的器官,是声带,不是舌头,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9.(2024四上·宝安月考) 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如电视机播放节目时没有振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电视机是因为喇叭的振动发出的,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0.(2024四上·宝安月考) 在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时,可以不用设计图,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在我们制作小乐器的时候,要熟悉乐器弦的粗细、长短与振动快慢、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要先设计图纸,再制作乐器,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1.(2024四上·宝安月考) 音乐曲谱“小星星”中的“1( do)”、“5( sol)”、“6( la)”三个音阶, 音阶最低的是 ( )。
A.1 ( do) B.5( sol) C.6 ( la)
【答案】A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越小、短、细、紧的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越大、长、粗、松的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音乐曲谱“小星星”中的“1( do)”、“5( sol)”、“6( la)”三个音阶, 音阶最低的是1( do),选项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2024四上·宝安月考) 下列方法中能让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是 ( )。
A.用手按压橡皮筋
B.拉长并弹拨
C.拉长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拉长并弹拔能让橡皮筋发出声音,选项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2024四上·宝安月考) 吹竖笛时能听到悦耳的声音,竖笛发出声音是因为( )在振动。
A.吹竖笛的人的嘴唇 B.竖笛管 C.竖笛管中的空气
【答案】C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吹竖笛时能听到悦耳的声音,竖笛发出声音是因为竖笛管中的空气在振动,选项C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2024四上·宝安月考) 关于音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用力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出声音
B.用手握住音叉,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
C.不振动的音叉也能发出较小的声音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用力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出声音,用手握住音叉,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选项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2024四上·宝安月考) 2024年7月 1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 05星发射升空,火箭发射时方圆10千米都能听到火箭升空的“隆隆”声,这一现象说明 ( )。
A.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只能朝一个方向传播
C.声音不能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2024年7月 1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 05星发射升空,火箭发射时方圆10千米都能听到火箭升空的“隆隆”声,这一现象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选项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6.(2024四上·宝安月考) 科科和文文用 10米长的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做成了“土电话”(图3),“通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 )从话筒传到听筒。
A.空气 B.棉线 C.纸杯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向周围发出声波的振动系统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 科科和文文用 10米长的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做成了“土电话”(图3),“通话”声音主要是通过棉线从话筒传到听筒,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2024四上·宝安月考) 科科把“土电话”中的棉线换成细铁丝,文文听到的声音更大了。以下猜测最合理的是 ( )。
A.铁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差
B.不同物体的传声效果相同
C.铁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向周围发出声波的振动系统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 科科把“土电话”中的棉线换成细铁丝,文文听到的声音更大了,可以发现铁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选项C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8.(2024四上·宝安月考) 如图,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中后将耳朵贴到水槽边,可以听到音叉振动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能传播声音
B.玻璃水槽对声音的传播没有作用
C.音叉振动的声音是靠空气传入耳朵的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向周围发出声波的振动系统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 如图,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中后将耳朵贴到水槽边,可以听到音叉振动的声音,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选项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9.(2024四上·宝安月考) 观察人耳结构图,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正确的是 ( )。
A.外界声音→耳郭→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B.外界声音→耳郭→鼓膜→耳道→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C.外界声音→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耳郭→耳道→鼓膜→大脑
【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选项A过程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024四上·宝安月考) 科科发现将卡纸卷成喇叭状放在耳朵上能听得更清楚,因为喇叭结构有 ( )的作用。
A.帮助收集声音 B.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C.传递振动
【答案】A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所以喇叭结构有帮助收集声音的作用,选项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1.(2024四上·宝安月考) 遇到巨大响声时,可以采用堵上耳朵或张大嘴巴这两种方法来保护耳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种方法都不能保护鼓膜
B.堵住耳朵是为了阻止声波由外耳道进入耳朵
C.张大嘴巴是为了使人的咽鼓管张开,平衡鼓膜两侧声波,让鼓膜飞速振动科科和小伙伴想要自己制作小乐器,他们开始了解关于各种乐器的知识。
【答案】B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遇到巨大响声时,可以采用堵上耳朵或张大嘴巴这两种方法来保护耳朵,堵住耳朵是为了阻止声波由外耳道进入耳朵,选项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C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2024四上·宝安月考) 编钟 是我国古代的大型打击乐,当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能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 )不同。
A.振动幅度 B.振动快慢 C.振动时长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编钟大小不同,编钟越大,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编钟越小,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编钟是我国古代的大型打击乐,当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能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振动快慢不同,选项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3.(2024四上·宝安月考) 铝片琴是常见的打击乐器,科科敲击铝片琴,发现 ( )。
A.左边音高更高 B.音高没有变化 C.右边音高更高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铝片琴是常见的打击乐器,科科敲击铝片琴,发现左边音高更高,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4.(2024四上·宝安月考) 打击乐器能产生鲜明的节奏感,科科将绿豆撒在鼓面(图10),敲击鼓面发现绿豆会跳动。轻轻敲击和大力敲击鼓面,绿豆振动的幅度用简图可表示为(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大力一点敲击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轻轻敲击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轻轻敲击和大力敲击鼓面,绿豆振动的幅度用简图可表示为选项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5.(2024四上·宝安月考) 弹奏吉他时,感觉声音有些小,想要吉他发出的声音更大一些,可以( )。
A.调节弦的松紧度 B.弹奏力度大一点 C.弹奏力度小一点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大力一点敲击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轻轻敲击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弹奏吉他时,感觉声音有些小,想要吉他发出的声音更大一些,可以弹奏力度大一点,选项B做法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6.(2024四上·宝安月考) 用一只手按住琴弦a处,另一只手拨动同一根琴弦b处,情况( )弹出的声音最高。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大力一点敲击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轻轻敲击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用一只手按住琴弦a处,另一只手拨动同一根琴弦b处,情况B弹出的声音最高,选项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7.(2024四上·宝安月考) 小提琴有4根弦,科科用相同的力度拨动它们,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
A.1号弦 B.3号弦 C.4号弦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越小、短、细、紧的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越大、长、粗、松的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小提琴有4根弦,科科用相同的力度拨动它们,发出声音最高的是4号弦,选项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8.(2024四上·宝安月考) 科科将 3 根长度相同粗细不一的橡皮筋套在盒子上做成一件简易乐器(图12),用相同的力度拨动三根橡皮筋,发现____弦振动最快,声音最____。( )
A.1号, 高 B.2号, 高 C.3号, 低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科科将 3 根长度相同粗细不一的橡皮筋套在盒子上做成一件简易乐器(图12),用相同的力度拨动三根橡皮筋,发现1号弦振动最快,声音最高,选项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9.(2024四上·宝安月考) 在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应该先完成设计环节
B.小组讨论分工合作
C.制作完不需要测试和修改
【答案】C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在我们制作小乐器的时候,要熟悉乐器弦的粗细、长短与振动快慢、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要先设计图纸,再制作乐器,制作完需要测试和修改,选项C做法错误,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0.(2024四上·宝安月考) 文文用盛水的玻璃瓶制作了一套简易乐器(图13),用筷子从左到右用同样大小的力依次敲击各玻璃瓶上圆点位置,发出的声音应该会 ( )。
A.从低到高 B.从强到弱 C.从高到低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用筷子从左到右用同样大小的力依次敲击各玻璃瓶上圆点位置,发出的声音应该会从低到高,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1.(2024四上·宝安月考) 将长短不同的管子并排在一起做成排箫,吹奏排箫时会发现 ( )。
A.长管子发出的声音高
B.短管子发出的声音高
C.音高和管子长短无关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音叉长短不同,音叉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将长短不同的管子并排在一起做成排箫,吹奏排箫时会发现短管子发出的声音高,选项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2.(2024四上·宝安月考) 噪音会损伤我们的听力,生活中应尽量控制噪音对我们的伤害,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 )。
A.在公路旁设置隔音屏障,减弱汽车噪音
B.窗户安装双层玻璃隔绝噪音
C.为了大家能听清校园广播,将音量开到最大
【答案】C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把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声音。 噪音会损伤我们的听力,生活中应尽量控制噪音对我们的伤害,在公路旁设置隔音屏障,减弱汽车噪音;窗户安装双层玻璃隔绝噪音,选项C做法错误,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3.(2024四上·宝安月考) 科科想探究钢尺音高变化与钢尺伸出桌面长度的关系。如图,将钢尺按压在桌面,用同样大小的力度拨动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每次实验重复3次,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尺子伸出桌面长度 6厘米 10厘米 14厘米 18厘米
振动的快慢 快 较快 较慢 慢
声音的高低 高 较高 较低 低
(1) 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每次弹拨钢尺时, 力度应 (选填“相同”或“不同”)。
(2) 每次实验重复3次的目的是 。
(3)根据表中实验结果推测,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时,音高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是 。
(4) 科科用粗细相同的不同材料制作了拇指“钢琴”(如图),用筷子分别敲击条状物可使其发声。当用相同的力度敲击②、③、④号钢条时, 号钢条振动频率最低; ③号钢条比②号钢条发出的声音 (选填“高”或“低”)。
(5) 想要探究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材质是否有关,他应该用筷子敲击 号和 号来研究;借助乐器调音器发现,用相同力度敲击条状物时,振动频率 (每秒钟振动次数) 分别为:①号489Hz, ②号308Hz, ③号216Hz, ④号102Hz, 要想敲击出最高音, 科科应该敲击 号条状物。
(6) 通过调音器,科科发现③号的声音还是不够高,他可以( )。
A.换一根更长的钢条
B.将钢条往左推,使伸出部分变短
C.将钢条往右拉,使伸出部分变长
【答案】(1)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
(2)减少实验误差
(3)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音高越低;钢尺伸出桌面越短,音高越高
(4)④;低
(5)①;②;①
(6)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1)分析题干,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每次弹拨钢尺时,力度应相同。
(2)结合所学可知,每次实验重复3次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3)根据表中实验结果推测,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时,音高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是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音高越低;钢尺伸出桌面越短,音高越高。
(4) 科科用粗细相同的不同材料制作了拇指“钢琴”(如图),用筷子分别敲击条状物可使其发声。当用相同的力度敲击②、③、④号钢条时④号钢条振动频率最低; ③号钢条比②号钢条发出的声音低。
(5)想要探究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材质是否有关,他应该用筷子敲击①号和②号来研究;借助乐器调音器发现,用相同力度敲击条状物时,振动频率 (每秒钟振动次数) 分别为:①号489Hz, ②号308Hz, ③号216Hz, ④号102Hz, 要想敲击出最高音, 科科应该敲击①号条状物。
(6)通过调音器,科科发现③号的声音还是不够高,他可以将钢条往左推,使伸出部分变短,选项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
(2)减少实验误差。
(3)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音高越低;钢尺伸出桌面越短,音高越高。
(4)④;低。
(5)①;②;①;
(6)B。
34.(2024四上·宝安月考) 科科制作了一套实验装置 ,模拟人耳结构。根据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将该装置中的结构和对应的耳朵结构进行连线。
(2) 科科在A装置前播放音乐时,音乐通过塑料管B到达气球皮C,薄且有弹性的气球皮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此时发现泡沫小球 。(选填“弹起来”或“没变化”)
(3) 科科加大音箱的音量时,发现泡沫小球弹起的幅度 。
【答案】(1)矿泉水瓶上部 - 耳郭;透明塑料管 - 耳道;气球皮 - 鼓膜
(2)弹起来
(3)增大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1)结合所学,对应装置中的结构与耳朵结构,如:矿泉水瓶上部对应耳廓。
(2)科科在A装置前播放音乐时,音乐通过塑料管B到达气球皮C,薄且有弹性的气球皮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此时发现泡沫小球弹起来。
(3) 科科加大音箱的音量时,发现泡沫小球弹起的幅度增大。
故答案为:(1)矿泉水瓶上部 - 耳郭;透明塑料管 - 耳道;气球皮 - 鼓膜。
(2)弹起来。
(3)增大
1 / 1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1.(2024四上·宝安月考)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2024四上·宝安月考) 声音可以在气体、 和固体中传播。
3.(2024四上·宝安月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 不同。
4.(2024四上·宝安月考)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5.(2024四上·宝安月考) 人的耳朵结构有外耳、中耳和 。
6.(2024四上·宝安月考) 我们周围充满各种不同的声音,风声、雨声、雷声都是自然界的声音。( )
7.(2024四上·宝安月考) 我们每天都在充满噪音的环境中生活,能有效锻炼听力使其更灵敏。( )
8.(2024四上·宝安月考) 我们有一个能发出声音且控制声音的器官,它是舌头。( )
9.(2024四上·宝安月考) 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如电视机播放节目时没有振动。( )
10.(2024四上·宝安月考) 在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时,可以不用设计图,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
11.(2024四上·宝安月考) 音乐曲谱“小星星”中的“1( do)”、“5( sol)”、“6( la)”三个音阶, 音阶最低的是 ( )。
A.1 ( do) B.5( sol) C.6 ( la)
12.(2024四上·宝安月考) 下列方法中能让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是 ( )。
A.用手按压橡皮筋
B.拉长并弹拨
C.拉长
13.(2024四上·宝安月考) 吹竖笛时能听到悦耳的声音,竖笛发出声音是因为( )在振动。
A.吹竖笛的人的嘴唇 B.竖笛管 C.竖笛管中的空气
14.(2024四上·宝安月考) 关于音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用力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出声音
B.用手握住音叉,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
C.不振动的音叉也能发出较小的声音
15.(2024四上·宝安月考) 2024年7月 1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 05星发射升空,火箭发射时方圆10千米都能听到火箭升空的“隆隆”声,这一现象说明 ( )。
A.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只能朝一个方向传播
C.声音不能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6.(2024四上·宝安月考) 科科和文文用 10米长的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做成了“土电话”(图3),“通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 )从话筒传到听筒。
A.空气 B.棉线 C.纸杯
17.(2024四上·宝安月考) 科科把“土电话”中的棉线换成细铁丝,文文听到的声音更大了。以下猜测最合理的是 ( )。
A.铁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差
B.不同物体的传声效果相同
C.铁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18.(2024四上·宝安月考) 如图,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中后将耳朵贴到水槽边,可以听到音叉振动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能传播声音
B.玻璃水槽对声音的传播没有作用
C.音叉振动的声音是靠空气传入耳朵的
19.(2024四上·宝安月考) 观察人耳结构图,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正确的是 ( )。
A.外界声音→耳郭→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B.外界声音→耳郭→鼓膜→耳道→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C.外界声音→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耳郭→耳道→鼓膜→大脑
20.(2024四上·宝安月考) 科科发现将卡纸卷成喇叭状放在耳朵上能听得更清楚,因为喇叭结构有 ( )的作用。
A.帮助收集声音 B.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C.传递振动
21.(2024四上·宝安月考) 遇到巨大响声时,可以采用堵上耳朵或张大嘴巴这两种方法来保护耳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种方法都不能保护鼓膜
B.堵住耳朵是为了阻止声波由外耳道进入耳朵
C.张大嘴巴是为了使人的咽鼓管张开,平衡鼓膜两侧声波,让鼓膜飞速振动科科和小伙伴想要自己制作小乐器,他们开始了解关于各种乐器的知识。
22.(2024四上·宝安月考) 编钟 是我国古代的大型打击乐,当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能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 )不同。
A.振动幅度 B.振动快慢 C.振动时长
23.(2024四上·宝安月考) 铝片琴是常见的打击乐器,科科敲击铝片琴,发现 ( )。
A.左边音高更高 B.音高没有变化 C.右边音高更高
24.(2024四上·宝安月考) 打击乐器能产生鲜明的节奏感,科科将绿豆撒在鼓面(图10),敲击鼓面发现绿豆会跳动。轻轻敲击和大力敲击鼓面,绿豆振动的幅度用简图可表示为( )。
A. B. C.
25.(2024四上·宝安月考) 弹奏吉他时,感觉声音有些小,想要吉他发出的声音更大一些,可以( )。
A.调节弦的松紧度 B.弹奏力度大一点 C.弹奏力度小一点
26.(2024四上·宝安月考) 用一只手按住琴弦a处,另一只手拨动同一根琴弦b处,情况( )弹出的声音最高。
A. B. C.
27.(2024四上·宝安月考) 小提琴有4根弦,科科用相同的力度拨动它们,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
A.1号弦 B.3号弦 C.4号弦
28.(2024四上·宝安月考) 科科将 3 根长度相同粗细不一的橡皮筋套在盒子上做成一件简易乐器(图12),用相同的力度拨动三根橡皮筋,发现____弦振动最快,声音最____。( )
A.1号, 高 B.2号, 高 C.3号, 低
29.(2024四上·宝安月考) 在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应该先完成设计环节
B.小组讨论分工合作
C.制作完不需要测试和修改
30.(2024四上·宝安月考) 文文用盛水的玻璃瓶制作了一套简易乐器(图13),用筷子从左到右用同样大小的力依次敲击各玻璃瓶上圆点位置,发出的声音应该会 ( )。
A.从低到高 B.从强到弱 C.从高到低
31.(2024四上·宝安月考) 将长短不同的管子并排在一起做成排箫,吹奏排箫时会发现 ( )。
A.长管子发出的声音高
B.短管子发出的声音高
C.音高和管子长短无关
32.(2024四上·宝安月考) 噪音会损伤我们的听力,生活中应尽量控制噪音对我们的伤害,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 )。
A.在公路旁设置隔音屏障,减弱汽车噪音
B.窗户安装双层玻璃隔绝噪音
C.为了大家能听清校园广播,将音量开到最大
33.(2024四上·宝安月考) 科科想探究钢尺音高变化与钢尺伸出桌面长度的关系。如图,将钢尺按压在桌面,用同样大小的力度拨动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每次实验重复3次,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尺子伸出桌面长度 6厘米 10厘米 14厘米 18厘米
振动的快慢 快 较快 较慢 慢
声音的高低 高 较高 较低 低
(1) 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每次弹拨钢尺时, 力度应 (选填“相同”或“不同”)。
(2) 每次实验重复3次的目的是 。
(3)根据表中实验结果推测,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时,音高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是 。
(4) 科科用粗细相同的不同材料制作了拇指“钢琴”(如图),用筷子分别敲击条状物可使其发声。当用相同的力度敲击②、③、④号钢条时, 号钢条振动频率最低; ③号钢条比②号钢条发出的声音 (选填“高”或“低”)。
(5) 想要探究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材质是否有关,他应该用筷子敲击 号和 号来研究;借助乐器调音器发现,用相同力度敲击条状物时,振动频率 (每秒钟振动次数) 分别为:①号489Hz, ②号308Hz, ③号216Hz, ④号102Hz, 要想敲击出最高音, 科科应该敲击 号条状物。
(6) 通过调音器,科科发现③号的声音还是不够高,他可以( )。
A.换一根更长的钢条
B.将钢条往左推,使伸出部分变短
C.将钢条往右拉,使伸出部分变长
34.(2024四上·宝安月考) 科科制作了一套实验装置 ,模拟人耳结构。根据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将该装置中的结构和对应的耳朵结构进行连线。
(2) 科科在A装置前播放音乐时,音乐通过塑料管B到达气球皮C,薄且有弹性的气球皮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此时发现泡沫小球 。(选填“弹起来”或“没变化”)
(3) 科科加大音箱的音量时,发现泡沫小球弹起的幅度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振动。
2.【答案】液体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向周围发出声波的振动系统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
故答案为:液体。
3.【答案】强弱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音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4.【答案】音调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故答案为:音调。
5.【答案】内耳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故答案为:内耳。
6.【答案】正确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我们周围的声音有风声、水声、雷声、脚步声等。风声是由空气发出的,水声是由水发出的,雷声是由空气发出的,脚步声是由地面发出的。风声、水声、雷声等都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人们的说话声、演奏乐器的声音、车辆发动机的轰鸣声、喇叭声、工地或工厂里各种机器的响声、集贸市场的喧哗声等都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声音。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7.【答案】错误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把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声音。在充满噪音的环境中生活,不能锻炼听力,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把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声音。 我们有一个能发出声音且控制声音的器官,是声带,不是舌头,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9.【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电视机是因为喇叭的振动发出的,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在我们制作小乐器的时候,要熟悉乐器弦的粗细、长短与振动快慢、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要先设计图纸,再制作乐器,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1.【答案】A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越小、短、细、紧的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越大、长、粗、松的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音乐曲谱“小星星”中的“1( do)”、“5( sol)”、“6( la)”三个音阶, 音阶最低的是1( do),选项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拉长并弹拔能让橡皮筋发出声音,选项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C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吹竖笛时能听到悦耳的声音,竖笛发出声音是因为竖笛管中的空气在振动,选项C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用力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出声音,用手握住音叉,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选项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2024年7月 1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 05星发射升空,火箭发射时方圆10千米都能听到火箭升空的“隆隆”声,这一现象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选项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6.【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向周围发出声波的振动系统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 科科和文文用 10米长的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做成了“土电话”(图3),“通话”声音主要是通过棉线从话筒传到听筒,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向周围发出声波的振动系统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 科科把“土电话”中的棉线换成细铁丝,文文听到的声音更大了,可以发现铁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选项C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8.【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向周围发出声波的振动系统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 如图,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中后将耳朵贴到水槽边,可以听到音叉振动的声音,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选项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9.【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选项A过程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答案】A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所以喇叭结构有帮助收集声音的作用,选项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1.【答案】B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遇到巨大响声时,可以采用堵上耳朵或张大嘴巴这两种方法来保护耳朵,堵住耳朵是为了阻止声波由外耳道进入耳朵,选项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C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编钟大小不同,编钟越大,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编钟越小,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编钟是我国古代的大型打击乐,当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能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振动快慢不同,选项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3.【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铝片琴是常见的打击乐器,科科敲击铝片琴,发现左边音高更高,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4.【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大力一点敲击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轻轻敲击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轻轻敲击和大力敲击鼓面,绿豆振动的幅度用简图可表示为选项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5.【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大力一点敲击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轻轻敲击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弹奏吉他时,感觉声音有些小,想要吉他发出的声音更大一些,可以弹奏力度大一点,选项B做法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6.【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大力一点敲击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轻轻敲击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用一只手按住琴弦a处,另一只手拨动同一根琴弦b处,情况B弹出的声音最高,选项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7.【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越小、短、细、紧的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越大、长、粗、松的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小提琴有4根弦,科科用相同的力度拨动它们,发出声音最高的是4号弦,选项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8.【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科科将 3 根长度相同粗细不一的橡皮筋套在盒子上做成一件简易乐器(图12),用相同的力度拨动三根橡皮筋,发现1号弦振动最快,声音最高,选项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9.【答案】C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在我们制作小乐器的时候,要熟悉乐器弦的粗细、长短与振动快慢、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要先设计图纸,再制作乐器,制作完需要测试和修改,选项C做法错误,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0.【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用筷子从左到右用同样大小的力依次敲击各玻璃瓶上圆点位置,发出的声音应该会从低到高,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1.【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音叉长短不同,音叉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将长短不同的管子并排在一起做成排箫,吹奏排箫时会发现短管子发出的声音高,选项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2.【答案】C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把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声音。 噪音会损伤我们的听力,生活中应尽量控制噪音对我们的伤害,在公路旁设置隔音屏障,减弱汽车噪音;窗户安装双层玻璃隔绝噪音,选项C做法错误,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3.【答案】(1)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
(2)减少实验误差
(3)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音高越低;钢尺伸出桌面越短,音高越高
(4)④;低
(5)①;②;①
(6)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1)分析题干,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每次弹拨钢尺时,力度应相同。
(2)结合所学可知,每次实验重复3次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3)根据表中实验结果推测,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时,音高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是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音高越低;钢尺伸出桌面越短,音高越高。
(4) 科科用粗细相同的不同材料制作了拇指“钢琴”(如图),用筷子分别敲击条状物可使其发声。当用相同的力度敲击②、③、④号钢条时④号钢条振动频率最低; ③号钢条比②号钢条发出的声音低。
(5)想要探究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材质是否有关,他应该用筷子敲击①号和②号来研究;借助乐器调音器发现,用相同力度敲击条状物时,振动频率 (每秒钟振动次数) 分别为:①号489Hz, ②号308Hz, ③号216Hz, ④号102Hz, 要想敲击出最高音, 科科应该敲击①号条状物。
(6)通过调音器,科科发现③号的声音还是不够高,他可以将钢条往左推,使伸出部分变短,选项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
(2)减少实验误差。
(3)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音高越低;钢尺伸出桌面越短,音高越高。
(4)④;低。
(5)①;②;①;
(6)B。
34.【答案】(1)矿泉水瓶上部 - 耳郭;透明塑料管 - 耳道;气球皮 - 鼓膜
(2)弹起来
(3)增大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1)结合所学,对应装置中的结构与耳朵结构,如:矿泉水瓶上部对应耳廓。
(2)科科在A装置前播放音乐时,音乐通过塑料管B到达气球皮C,薄且有弹性的气球皮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此时发现泡沫小球弹起来。
(3) 科科加大音箱的音量时,发现泡沫小球弹起的幅度增大。
故答案为:(1)矿泉水瓶上部 - 耳郭;透明塑料管 - 耳道;气球皮 - 鼓膜。
(2)弹起来。
(3)增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