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埃及
教学内容
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72—75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地跨两洲、沙漠广布、文明古国、发展中的工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开罗。知道埃及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自然环境特点说出埃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知道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说出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
根据资料说出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
本节内容的教学,学生每人一机,在教学中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让学生运用电脑,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能够很好地合作共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埃及经济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为全人类灿烂的文明而感到自豪。使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独立自主发展经济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唯一出路。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在交流、合作中学会相信自己和尊重他人;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尼罗河、苏伊士运河与埃及经济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
埃及经济发展及其与自然、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学突破
本节课充分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把信息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作为学习资料的来源、认识的工具、交流的平台。安排在电脑房进行,学生每人一机,且可访问互联网。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在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制作成“地理小报”,或制作成多媒体演示作品,以小组成员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示、讲解自己的作品,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学生参与操作,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兴趣。尝试和其他人合作学习的方法,真正体验“思维激荡”;提炼自己观点,证明自己观点和宣传自己观点的能力;向别人学习的机会和帮助别人的机会。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埃及网页。
2.具备一定的多学科整合能力,会熟练操作多媒体器材。
学生准备
查找收集埃及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思考对埃及的所知所疑。
2.游船定位。 2.学生读地图分析埃及地理位置。
3.读地图了解沙漠,串联绿色走廊。 3.学生读图掌握。
4.分析经济特点。 4.学生利用网页自主阅读了解。
5.指导纠正错误游记。 5.学生互相检测掌握情况。
一、地跨两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显示“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尼罗河风光”等图片,配以画外音:尼罗河,亿万年宁静地流淌,用全身心的乳汁积淀着一个曾经辉煌的国度;在那一片黝黑肥沃的土地旁,撒哈拉大沙漠用纯净的黄沙簇拥着一座座对天地膜拜的金字塔。这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着神奇的地方,召唤着人们感受她神秘的千年的气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一个国度--埃及。打开预先制作好的网页,对每部分内容用鼠标点击即可进入。 1.学生欣赏图片,吸引注意力,激发兴奋点,感受埃及的神秘,唤起强烈求知欲及参与意识,思考对埃及的所知所疑。 学生被跳动的画面吸引注意,有效调动学习兴趣。
2.显示:世界地图,设计路线:假如贝贝一家乘船去埃及旅游。从青岛出发漂洋过海来到了苏伊士运河。经过哪些海洋、海峡?显示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3.教师点击“埃及概况”。点击“埃及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图”。贝贝站在船头甲板上,看着来来往往挂着世界各国旗帜的大小船泊,想到就要到达神秘的金字塔之国,有点兴奋过度,分不清东南西北,哪是哪了?你能告诉他吗?4.点击“填图”显示:埃及空白图,把亚洲、非洲、红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西奈半岛、尼罗河、开罗、亚历山大、北回归线的标记用鼠标拖到图中相应位置。5.指导学生利用网页查找:埃及概况埃及领土面积、人口、民族、宗教、语言、和首都开罗。 2.学生读图积极思考。自我获得青岛和埃及的位置,设计乘船路线。一名学生利用网络广播功能演示路线,其他学生判断正误。3.学生运用地图想像自己站在船头甲板上面,根据屏幕地形图自我获取埃及位置,范围概况,确定船的方位。发展形象思维。4.学生在机器上演示,明确埃及的地理位置。鼠标拖的位置不对会得到提示。5.学生点击“埃及概况”,自我阅读了解,学会自主学习。
二、沙漠广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读图过渡:同学们在读地形图时,注意到没有,埃及地形图的沙漠符号,反映埃及自然环境有何特点?1.进一步启发学生想象埃及的景观和居民的生活特点。启发为什么?2.点击“社会生活”显示:民居、生活等有关图片及资料。3.点击“气候”显示“非洲气候图”,引导学生找出埃及气候类型。4.问: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有何特点?显示: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两幅气候资料图。培养学生演绎思维的能力。过渡:埃及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和现代的生产发展、文明进步,都同尼罗河有着密切的关系。5.串联绿色走廊点击“尼罗河和埃及地图”问:尼罗河的发源地?入海口? 想象在飞机俯瞰埃及大地上的尼罗河的自然景观如何? 为何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三角洲是怎样形成的?沿尼罗河找出阿斯旺大坝和下游的开罗。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1.学生阅读地形图找出沙漠的名称回答。估算沙漠占埃及国土面积的大致比例。2.学生阅读了解,增强形象认识。3.学生找出并回答。明确沙漠气候为主。4.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两种气候有何不同。5.学生阅读图,分析,互助讨论,各小组选出代表回答。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过渡: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古代埃及人,它也是现代埃及经济发展的浇灌者。1.问:根据对埃及地理状况的了解,你认为埃及发展经济的优势有哪些?2.点击:“经济特点”。通过网络广播功能显示:传统农业、现代经济支柱。3.引导学生联系埃及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分析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4.点击:“现代经济支柱”显示:石油、旅游、运河、侨汇。进一步点击,可出现详细资料。5.找错误:给出一篇贝贝写的关于埃及的文章“埃及之旅”,请同学们找存在错误的地方,以达到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1.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像,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互助回答。2.学生阅读思考。3.学生根据图例找出长绒棉的分布,加深棉花沿尼罗河分布的印象。4.学生逐一点击,进入,自主阅读了解。学会独立自学,学会独立思考。5.学生整理思路,讨论完成。
附:埃及之旅
埃及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非洲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埃及的东部是非洲,西部是红海;苏伊士运河是埃及的边境河流,沟通了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大大缩短了亚洲到非洲的航程,因而被马克思誉为"东方伟大的航道",对埃及经济发展有特殊意义。
埃及气候具有炎热多雨的特点,植被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密,世界第二长河尼罗河像一条绿色走廊从北到南流向地中海。尼罗河谷孕育了古埃及文明,首都开罗就坐落在尼罗河中游,是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埃及最大的城市,也是非洲第二大的城市。阿斯旺大坝和纳赛尔水库像巨大翡翠镶嵌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
本课总结
本节课利用网页了解了埃及。埃及所处的纬度位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定了埃及的自然条件是沙漠广布,而自然条件又影响了她的现代经济和历史。纵贯埃及南北的尼罗河,影响了现代城市和农业的分布。
板书设计
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
地跨两洲
1.亚洲与非洲、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
2.民族、宗教、语言、首都开罗
二、沙漠广布
沙漠之国——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1.工业成为经济中的主要部门
2.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3.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四、文明古国(第二课时自主学习)
1.历史遗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2.古代文化:象形文字、天文立法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古人留下的巨大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象形文字等无不深深吸引着后人去猜测、探究其背后的秘密。
金子塔是如何建造的这个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人一直争论不休,甚至有人将其归功于外星人。请你以考古学家的身份探究一下,金字塔到底是如何建造起来的?与同学交流一下。
教学步骤(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1.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在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制作成“地理小报”,或制作成多媒体演示作品。
2.讨论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2.各小组选出代表,将本小组的研究成果向大家汇报,以小组成员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示、讲解自己的作品。
3.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生一起对埃及文明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 3.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归纳学习成果。
四、文明古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将学习内容分成两个专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古代文化和历史遗迹,结合微机教室里的小组把学生分成不同的专题小组。让每个专题小组的学生自愿组成次一级的小组,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分工收集图像资料、文字资料。2.推荐网站。3.在学生中进行巡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指导。4.讨论交流,展示研究成果。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制作的地理小报或制作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媒体演示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作品做适当的点评,尽可能肯定其积极的一面,同时对出现的知识性错误及时纠正;以鼓励、表扬为主。让学生能够有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5.师生互动,归纳学习成果。在各组研究成果展示的基础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讨论。利用网络广播和学生一起对埃及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附相关网站http://www.http://www.lidicity.com/world/http://travel.http://www.cbe21.com 1.学生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对中心发言人的发言适时补充。组长要起到带领同学们发言,引导同学们讨论的作用。)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商讨,迅速确定本小组研究性课题,然后进行分工合作。3.学生根据所在小组的研究课题及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的分到的任务,检索或查阅与课题有关信息,访问相关网站,将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归类、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中,或复制、粘贴到Word文件中,有的同学甚至制成PowerPoint文件。4.各小组选出代表,将本小组的研究成果向大家汇报,以小组成员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示、讲解自己的作品。并请其他同学予以补充。5.和老师一起梳理相关知识。
本课总结
正是埃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埃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的寻幽访古的游客。埃及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发展经济,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非洲的尼罗河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角洲、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在古代,这些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悠数千年过去了,这四大地区的自然面貌却失去了当年的风采。现在,埃及90%以上的国土是沙漠,同时,还受着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威胁。思考一下,埃及的自然环境为何今非昔比呢?与同学交流一下。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埃及既是 之间的陆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道要冲,还是 洋和 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路线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苏伊士运河是联结 海和 海,沟通 洋和 洋,也是 洲和 洲的分界线。
3. 河谷和三角洲地区是埃及最重要的农业区,主要生产 等,埃及人民盛赞该河是他们的母亲河。
埃及以阿拉伯人为主,主要信封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及的旅游业非常发达,主要得益于
A优美的自然风光 B重要的地理位置
C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灿烂的古代文化 D发达的工农业
埃及的矿产资源主要是
A石油 B铜矿 C铝矿 D金矿
7.有关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埃及大部分地区为沙漠 B尼罗河发源于埃及
C埃及大部分地区为地中海气候 D埃及的阿拉伯人是黑色人种
8.关于埃及首都开罗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最大的城市 B著名的海港
C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 D濒临地中海
9.埃及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的产品是
A长绒棉 B石油 C羊毛 D地毯
个性练习设计
读右图完成填空
A是 河,古代和现代埃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生产发展、文明进步都同它有密切关系 ,这里居住着埃及人口的 ,此河自 向 方向流向B 海,其沿岸气候为 类型
C是 河,它沟通了 洋和 洋,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运河之一。
D是 半岛,它属于 洲。
F是 沙漠的一部分,该地气候类型 气候。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节课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精神。就是要充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会想问题,会自己设计问题,会自己解决问题。本课第二课时试图在此方面作一点小小的尝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使教学变知识传授为问题探究,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又加深了知识印象,并促进了学生学习区域地理能力的培养。
补充资料
亚历山大灯塔
世界公认的古代建筑七大奇迹有两个在埃及,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是名列七大奇迹之首的吉萨金字塔,另一个就是名列第七位的亚历山大灯塔。亚历山大灯塔的遗址在埃及亚历山大城边的法罗斯岛上。公元前330年,不可一世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埃及,并在尼罗河三角洲西北端即地中海南岸,建立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这是一座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城市,在以后的100年间,它成了埃及的首都,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而且也是整个地中海世界和中东地区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国际转运港。
继亚历山大之后,新埃及国王托 ( http: / / www.21cnjy.com )勒密二世鉴于港口附近航道十分危险,下令在最大港口的入口处,修建导航灯塔。经过40年的努力,到公元前280年,一座雄伟壮观的灯塔竖立在法罗斯岛的东端。它立于距岛岸7米处的石礁上,人们称它为“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
亚历山大灯塔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度约135米。从此,夜里在海中来往的航船,有了明确的航向。 这座灯塔高约一百二十米,一共分为四层。下面是方形的底座,约高七十米;第二层是八角形的塔墙,高三十八米,这两层都有窗子。第三层是圆塔,雕刻着半人半鱼的像。最上一层是信号房,雕刻着一个威武雄壮、手持渔叉的海神像。整个灯塔有梯子直通顶部。 亚历山大港灯塔有两个特点。一是为了使大理石的塔身结构牢固,石缝全用熔铅粘合。二是为了使信号灯能被遥远的航船看到,在塔顶安置了一只大火炉,每天夜里燃烧起熊熊烈火,再用巨大的青铜镜反射,把火光射到五十公里以外的海域。
这座无以伦比的灯塔,夜夜灯火通明,兢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业为入港船只导航,它给舵手带来了一种安全感。而公元956、1303及1323年的三次大地震将这座亚历山大忠诚的卫士全部毁掉。公元1480年,遗址的大理石块更被改用来兴建碉堡,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亦步其他已被摧毁的五个遗迹的后尘,成为除了现存的金字塔外,最后一个消失的奇观。亚历山大港灯塔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灯塔,一直使用了一千六百年左右。七大奇迹中,有六个都是帝王花园、陵墓或祭神的偶像,只有亚历山大港灯塔,才是唯一造福于人民的建筑物。
社会生活
民居:传统住宅分城市和农村两大类型。城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宅以砖、瓦、木、石为建筑材料,除个别是两层楼建筑外,其余都是平房。住户多数为独家独院,习惯上门前建影壁墙,锁门用木闩,门闩上有特制的闩钉插入,只有相应的带闩钉的“钥匙”才能开启。房顶是平的,平日人们常在屋顶上晾衣服晒东西。
此外,城镇居民大多数屋内修葺都比外部讲究、漂 ( http: / / www.21cnjy.com )亮,据说,这是由于历史上长期专制暴政造成的。因为豪华阔气的房屋会引起赃官歹徒的贪念,会招来灾祸,所以一般人在建房时设法使房子外观简陋一些。至于农村住宅,大都是土房。到了近代,埃及人住宅虽受西方影响发生不少变化,但不少传统特点依然被保留下来。
社交:见面一般握手寒暄,有时为了表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友好,会拥抱客人,并在其脸颊上亲吻,在上流社会,每逢喜庆,人们相见时常以触鼻为礼;与人打招呼通常直呼其名,但要冠以“先生”、“夫人”,埃及人在打招呼时往往用头衔(如“博士”等)称呼对方;交谈忌讳宗教及政治敏感问题等。
生活:埃及人视足球为国球,西奈半岛的贝都因人每逢节假日都举行骆驼比赛;埃及节假日主要分三类:法定节假日、伊斯兰教假期及基督教假期等。
阿斯旺水坝
阿斯旺高坝是埃及人民当代创造的伟业,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为“堪与法老时代的金字塔并列的埃及世纪性工程”。高坝始建于1960年,历时10年,耗资近10亿美元,动用土石4300万立方米。坝高111米,长3830米,坝底宽980米,顶部宽40米。高坝呈弧形,气势磅礴,犹如横跨尼罗河上的巨大彩虹。高坝以南是著名的纳赛尔水库,逶迤南去,一直越过埃苏(丹)边界,长约500千米,东西宽度平均12千米,水库容量为1640亿立方米。阿斯旺高坝工程兼有发电、防洪、灌溉、养鱼、航运、旅游等多项功能,为埃及带来了巨大利益。12台涡轮发电机,按原设计总共率为21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发电量的一半。防止了水旱灾害保证了尼罗河下游约477万公顷农田常年灌溉,上埃及盆地由一年一熟改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并为政府节约了大笔防洪开支。水库养鱼,每年增收水产品2.5万吨。改善了尼罗河的通航条件。然而随着高坝的建成,问题也随之产生。大坝建成后,虽防止了下游洪水泛滥,但也使尼罗河携带至下游和入海的泥沙大大减少。下游失去了天然的肥料。现在农业要靠灌溉和施肥。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加之海浪侵蚀,海岸遭到侵蚀后退,三角洲面积在缩小。另外下游失去了天然肥料河口外海域内的沙丁鱼因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部。但是埃及认为从整体效益看,大坝修建是利大于弊。这说明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必须对环境改变的后果有一分为二的考虑。阿斯旺水坝修建的经验教训可为我国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