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课后训练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课后训练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1-13 21:0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课后训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18题)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陶瓷烧制 B.活字印刷 C.粮食酿醋 D.火药使用
2、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包含化学变化,而“绳锯木断”则不包含化学变化
D.“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发生了化学反应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
A.Na与O2  B.NaOH与CO2 C.Na2O2与CO2 D.C与O2
4、下列关于氯气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久置后酸性增强
B.氯气在常温下能与铁反应,故不能用铁罐存放液氯
C.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是因为氯水中含有次氯酸
D.新制备的氯水可使蓝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5、将固体X投入过量的Y中,能生成白色沉淀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能燃烧,不易溶于水,则X和Y分别可能是( )
A.钠和氯化铝溶液 B.铝和烧碱溶液
C.过氧化钠和氯化亚铁 D.锌和稀硫酸
6、同温同压下,质量忽略不计的两个气球A和B,分别充入X气体和Y气体,且两气球的体积相同。若相同条件下,A气球放在CO中静止不动,B气球放在CO中上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气球的质量大于B气球的质量
B.X可能是N2 ,Y可能是CH4
C.X气体的密度大于Y气体的密度
D.A气球内分子数小于B气球内分子数
7、下列溶液中,与200mL0.5mol/LNa2SO4溶液所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200mL0.25mol/LNaCl溶液 B.100mL1mol/LNaCl溶液
C.100mL0.5mol/LNaOH溶液 D.100mL2mol/LNaOH溶液
8、1个某种氯原子的质量是a g,1个12C原子的质量是b 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b ②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NA) mol ③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 ④a 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7 mol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9、用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 80mL 2.5mol/L的稀硫酸, 需要使用的量筒为( )
A.5mL 量筒 B.10mL量筒 C.25mL量筒 D.50mL量筒
10、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小
B.钠钾合金的熔点、硬度比各成分金属都高
C.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
D.将4.6g钠放入稀盐酸中,生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11、下列有关化学科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会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B.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C.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下列物质均为a g,将它们在氧气中完全氧化的产物全部通入到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过氧化钠固体增重为a g,符合条件的物质种类有( )
①CO ②H2 ③CH4
④HCHO ⑤CH3COOH ⑥HCOOH
A.4 种 B.5 种 C.6种 D.2种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32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 l mol 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8NA
C. 4.6 gNa与足量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D. 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O—H键的数目为0.2NA
14、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0.8 mol O2
B.标准状况下11.2 L H2
C.5.4 g H2O(H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1)
D.0.6 NA个CO(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5、某探究学习小组成员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 0.2 mol·L-1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仪器有三种是不需要的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可能导致NaClO的浓度偏低
D.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约为7.5 g
16、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工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生产玻璃、水泥以及用铁矿石冶炼铁,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B.CO会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可将中毒病人放入高压氧舱中解毒,其解毒原理符合平衡移动原理
C.2011年5月份起,面粉中禁止添加CaO2、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CaO2属于碱性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
D.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可以减少SO2和烟尘的排放,且燃烧效率提高,有利于节能减排
17、把2.3 g钠投入38.8 g水中,发生化学反应。假设水蒸发损失1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4.6% B.7.7% C.10.0% D.8.0%
18、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Mr(Y)= 0.5M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条件下,三种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是X
B. 分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Y
C. 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 mol
D. 20℃时,若2 mol Y与1 mol Z体积相等,则Y、Z气体所承受的压强比为1:2
二、填空题。(3题)
19、民以食为天,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我国90%以上的食品中含有添加剂。
(1)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在沥青公路上的翻晒粮食;②火腿中加过量亚硝酸钠可调味、增色和防腐;③用无烟煤直接烧烤鸡、鸭;④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喂养生猪;⑤用小苏打作发酵粉制面包;⑥用乙烯催熟水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卫生部印发首批非法食品添加剂名单。下列在食物中的添加剂(括号内物质)不属于非法食品添加剂的是________。
A.海参(甲醛) B.白酒(甲醇)
C.奶粉(三聚氰胺) D.食盐(KIO3)
(3)下列食品添加剂与其作用错误的是________。
A.维生素C在食品中的作用是增加食物的营养及防止食物氧化变质
B.在食品中适量增加胡萝卜素可以改善食品的外观
C.在食品中加入少量亚硝酸钠可以防止食物变质
D.在制作膨化食品时可以用洗衣粉作食品膨松剂
20、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可利用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注:可以与、发生反应):
(1)装置Ⅳ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规定气体的气流方向从左到右,则组合实验装置时各仪器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按从左到右顺序写明仪器的编号Ⅰ、Ⅱ…),各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空气进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填字母序号)。
(3)装置Ⅱ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中通空气和加热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21、常温下,将10.0mL 2.0mol/L 的HNO3溶液加水稀释到400mL,所得H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若从稀释后的溶液中取出100mL溶液,则溶液中含有HNO3的质量为 g,这100mL HNO3溶液能中和 mL 0.08 mol/L NaOH溶液。
三、实验题。(2题)
22、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取一小块金属钠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最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________ 。
(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中钠所发生的有关变化,试说明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目的:________ 。
23、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两个重要认识视角。图为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所以通常将其保存在_______中。
(2)写出淡黄色固体②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3)从核心元素价态的视角看,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从H元素的价态分析,NaH常用作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4)纯碱和小苏打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①只根据图I、II所示实验,能够达到鉴别目的的是_______(填装置序号)。
②图III、IV中_______能更好说明二者的稳定性(填装置序号)。IV中A处盛放的物质为:_______(写化学式)。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课后训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18题)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陶瓷烧制 B.活字印刷 C.粮食酿醋 D.火药使用
【答案】B
2、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包含化学变化,而“绳锯木断”则不包含化学变化
D.“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发生了化学反应
【答案】D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
A.Na与O2  B.NaOH与CO2 C.Na2O2与CO2 D.C与O2
【答案】C
4、下列关于氯气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久置后酸性增强
B.氯气在常温下能与铁反应,故不能用铁罐存放液氯
C.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是因为氯水中含有次氯酸
D.新制备的氯水可使蓝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B 
5、将固体X投入过量的Y中,能生成白色沉淀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能燃烧,不易溶于水,则X和Y分别可能是( )
A.钠和氯化铝溶液 B.铝和烧碱溶液
C.过氧化钠和氯化亚铁 D.锌和稀硫酸
【答案】A
6、同温同压下,质量忽略不计的两个气球A和B,分别充入X气体和Y气体,且两气球的体积相同。若相同条件下,A气球放在CO中静止不动,B气球放在CO中上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气球的质量大于B气球的质量
B.X可能是N2 ,Y可能是CH4
C.X气体的密度大于Y气体的密度
D.A气球内分子数小于B气球内分子数
【答案】D
7、下列溶液中,与200mL0.5mol/LNa2SO4溶液所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200mL0.25mol/LNaCl溶液 B.100mL1mol/LNaCl溶液
C.100mL0.5mol/LNaOH溶液 D.100mL2mol/LNaOH溶液
【答案】B
8、1个某种氯原子的质量是a g,1个12C原子的质量是b 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b ②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NA) mol ③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 ④a 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7 mol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 A
9、用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 80mL 2.5mol/L的稀硫酸, 需要使用的量筒为( )
A.5mL 量筒 B.10mL量筒 C.25mL量筒 D.50mL量筒
【答案】C
10、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小
B.钠钾合金的熔点、硬度比各成分金属都高
C.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
D.将4.6g钠放入稀盐酸中,生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答案】B
11、下列有关化学科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会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B.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C.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答案】B
12、下列物质均为a g,将它们在氧气中完全氧化的产物全部通入到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过氧化钠固体增重为a g,符合条件的物质种类有( )
①CO ②H2 ③CH4
④HCHO ⑤CH3COOH ⑥HCOOH
A.4 种 B.5 种 C.6种 D.2种
【答案】A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32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 l mol 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8NA
C. 4.6 gNa与足量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D. 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O—H键的数目为0.2NA
【答案】 A
14、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0.8 mol O2
B.标准状况下11.2 L H2
C.5.4 g H2O(H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1)
D.0.6 NA个CO(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答案】A
15、某探究学习小组成员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 0.2 mol·L-1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仪器有三种是不需要的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可能导致NaClO的浓度偏低
D.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约为7.5 g
【答案】D
16、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工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生产玻璃、水泥以及用铁矿石冶炼铁,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B.CO会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可将中毒病人放入高压氧舱中解毒,其解毒原理符合平衡移动原理
C.2011年5月份起,面粉中禁止添加CaO2、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CaO2属于碱性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
D.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可以减少SO2和烟尘的排放,且燃烧效率提高,有利于节能减排
【答案】C
17、把2.3 g钠投入38.8 g水中,发生化学反应。假设水蒸发损失1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4.6% B.7.7% C.10.0% D.8.0%
【答案】C
18、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Mr(Y)= 0.5M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条件下,三种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是X
B. 分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Y
C. 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 mol
D. 20℃时,若2 mol Y与1 mol Z体积相等,则Y、Z气体所承受的压强比为1:2
【答案】 A
二、填空题。(3题)
19、民以食为天,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我国90%以上的食品中含有添加剂。
(1)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在沥青公路上的翻晒粮食;②火腿中加过量亚硝酸钠可调味、增色和防腐;③用无烟煤直接烧烤鸡、鸭;④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喂养生猪;⑤用小苏打作发酵粉制面包;⑥用乙烯催熟水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卫生部印发首批非法食品添加剂名单。下列在食物中的添加剂(括号内物质)不属于非法食品添加剂的是________。
A.海参(甲醛) B.白酒(甲醇)
C.奶粉(三聚氰胺) D.食盐(KIO3)
(3)下列食品添加剂与其作用错误的是________。
A.维生素C在食品中的作用是增加食物的营养及防止食物氧化变质
B.在食品中适量增加胡萝卜素可以改善食品的外观
C.在食品中加入少量亚硝酸钠可以防止食物变质
D.在制作膨化食品时可以用洗衣粉作食品膨松剂
【答案】A D D
20、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可利用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注:可以与、发生反应):
(1)装置Ⅳ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规定气体的气流方向从左到右,则组合实验装置时各仪器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按从左到右顺序写明仪器的编号Ⅰ、Ⅱ…),各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空气进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填字母序号)。
(3)装置Ⅱ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中通空气和加热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答案】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通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Ⅳ、Ⅲ、Ⅰ、Ⅱ
h g f e a b c d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Ⅰ 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后再加热装置Ⅰ
21、常温下,将10.0mL 2.0mol/L 的HNO3溶液加水稀释到400mL,所得H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若从稀释后的溶液中取出100mL溶液,则溶液中含有HNO3的质量为 g,这100mL HNO3溶液能中和 mL 0.08 mol/L NaOH溶液。
【答案】0.05 0.315 62.5
三、实验题。(2题)
22、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取一小块金属钠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最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________ 。
(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中钠所发生的有关变化,试说明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目的:________ 。
【答案】(1)钠块表面由银白色变为暗灰色;
(2)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
(3)
(4)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
23、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两个重要认识视角。图为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所以通常将其保存在_______中。
(2)写出淡黄色固体②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3)从核心元素价态的视角看,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从H元素的价态分析,NaH常用作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4)纯碱和小苏打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①只根据图I、II所示实验,能够达到鉴别目的的是_______(填装置序号)。
②图III、IV中_______能更好说明二者的稳定性(填装置序号)。IV中A处盛放的物质为:_______(写化学式)。
【答案】(1) 煤油
(2)2Na2O2+2CO2=2Na2CO3+O2
(3) -1 还原剂
(4) II IV Na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