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县高一2024年11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声音
张炜
芦青河口那围遭儿树多。大片大片的树林子,里面横一条小路,竖一条小路,非把人走迷了不可。因此河边的各家老人都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姑娘:没事儿,千万不要往林子深处走!
可二兰子倒蛮不在乎,她常钻到林子深处割牛草。大弟弟忙着复习考大学,小弟弟要进重点班,唯独她不被看重,忙里忙外,出工前还得去割一大早的牛草。割就割吧,她没上几天学,管“大”念“太”,常常忽略中间那“一点儿”,还不得割牛草吗?好在二兰子还从没有迷过路。
早晨,还是很早的时候就进林子了。地上的草叶儿嫩极了,一簇一簇,顶着露珠儿,闪着亮儿,二兰子还不割吗?不割!不割!她继续往前走着……地上的草叶儿墨绿墨绿,又深又密,简直连成片儿了,二兰子还不割吗?不割!不割!她还是往前走……又穿过几排杨树,跨进了杂树林子。看吧,这里的草叶儿才叫好呢!青青一片,崭新崭新的。叶片儿宽板板,长溜溜,就像初夏的麦苗儿。二兰子举起手里那把雪亮亮的镰刀,镰力刃儿锃亮锃亮,反射着阳光,耀得她眯起了眼。四周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她脸儿红红的,四面儿瞧瞧,心里一热,不知怎么脱口喊了一声:“大刀唻——,小刀唻——……”二兰子听到自己那声音了,听那尾音儿,这尾音拖得特别的长。
奇怪的是,它好像飞到了老远的地方,又从那儿折回来。声音已经变了。二兰子听着愣住了!
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分辨着:是哪个小伙子在老远的地方接着喊哩!听听,他还在喊哩——
“大姑娘唻——小姑娘唻——!”
二兰子赶紧藏到了一丛灌木后边。她听出那声音是从远远的河西岸传过来的,听那调儿,还是喊的普通话。二兰子小声骂一句“该死的”,就弯下身子割草了。
这天晚上,二兰子回家后怎么也睡不着。这都怨那月亮太亮了些,把个窗外的树叶照得绿莹莹的,怎么能让二兰子不去想那树林子、那树林子里的草?她想:“割吧,割吧,割到找婆家!”她想来想去,竟觉得河西岸那青草一准会比河东岸的多——河东岸那青草原来不算多,也不算嫩!……
天亮以后,她踏过一条独木小桥,进了对岸的林子了。林子里的鸟儿也许吵累了,四周静得很,空荡荡的林子里,只有她那挥动镰刀的嚓嚓声。割了一会儿,她听到了有人在不远的地方喊了一声。她不知怎么有些慌乱,绕过了几丛灌木,偷偷地趴在树枝下看着。她终于看到一棵皮黑如铁的老弯榆下,正有个人面向河东,用力地喊着。“是他了!是他了!”二兰子心里叫了一声,随手用镰刀狠劲儿扫了一下跟前的灌木丛。树丛发出了一阵“啪啦啦”的响声。
那个人赶紧转回身来。二兰子看真切了,也差点儿喊叫出来——这哪里是个小伙子啊:矮矮的个子,瘦干干的脸;一双眼睛陷得有点深,使上眼皮和眉骨处有一道深纹儿。他挺直身子站立着,那头颅也要往前探出一截儿——他是个罗锅儿!二兰子大失所望,觉得他就和身边那棵老弯榆差不多。他大概有二十八九岁了吧,她惊讶得嘴巴张得老大。
罗锅儿看到了二兰子,一下子怔住了!他把身子久久地贴到老弯榆上,让粗粗的树干挡住自己的脸。呆了好长时间,他才不得不从树后走出来。
他们都默默地割牛草,谁都不说什么话。小罗锅儿敢藏在树丛里喊“大姑娘”,“大姑娘”真的来了,他却怕羞似的一个人跑到一边割着草。……也只是不一会儿的时间,他就割了好大的一堆,速度快得简直让二兰子吃惊。他异常麻利地将草捆儿打好,然后就倚在草捆上,掏出个小本本看了起来,嘴里不停地咕咕哝哝……
几天过去了,二兰子看小罗锅儿还算老实,她就上前搭讪着说起话来了,“你读的什么?”他翻动着书页,头也不抬地说:“没什么,一本书……听说公社工艺制品厂要招懂外语的,这会儿正物色人呢……不过已经有好多懂外语的来报过名了,厂里决定通过考试取两名……”
“哎呀,才取两名!”
“就是取一名,我也要去应考的!”小罗锅声音低沉,但却非常有力量。
二兰子敬佩地看着他,点点头说:“你行唻,你去制品厂呗,你是不该割牛草……咱不行,咱连个字儿也不识。咱割牛草,割到找婆家。”
小罗锅听了,猛地转过身来,直直地仰脸望着她,那神情里有惊愕、有惋惜,甚至还有不能抑止的愤怒:“你不行吗?哎哟,你十九岁活灵灵,怎么能不行?!听你那嗓子,你能唱戏哩……哎哎,你怎么?!你平常不知道照镜子、照大镜子吗?”他说着,两个按在膝盖上的手掌微微抖动。
二兰子惊住了!她呆呆地望着他,一动不动地望着。望着望着,她竟“呜呜”地哭出了声音,她哭啊哭啊,泪水把花衫儿都打湿了。
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林子,那树干,那草地,到处都在闪光啊。树林子到了喧闹的时候:风声、鸟声、远方的人声……“二兰子,你听咧!你听这大林子里多热闹啊!风在吹箫,树叶儿奏琴,小鸟在歌唱……我们就不该给这林子添上一种声音吗?我们也有自己的嗓子,我们怎么就不该喊出自己的声音来呢?”
这天,他们谈了很久,分手时已经很晚了。二兰子直盯着他的背影,看着他消失在一片浓浓的绿色里……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她突然心上不由得一紧,两眼不知不觉涌上了一汪汪水。她扳开跟前的灌木,紧跑几步,向前放开声音喊着:
“大刀唻——,小刀唻——!”
二兰子喊完,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她这样等了一会儿,终于听到了从远远的林间送来的声音——
“大姑娘唻——小姑娘唻——”
那尾声悠悠不绝,无边的树林在鸣响。这声音扩展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里,起落、震荡,交织成一个力的回响。深沉、昂扬,像乐章里表现“崇高”和“严峻”的和声……
1982年3月于济南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兰子作为女性在家不受重视,两次说“割到找婆家”,可见她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认知存在一定局限。
B.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二兰子、小罗锅的“呼喊”,这两次呼喊都是激越的,蕴含着相同的情感。
C.受到小罗锅责备后,二兰子“惊住了”并“呜呜”地哭了起来,这哭声是她被启蒙后复杂情绪的爆发。
D.二兰子与《哦,香雪》中的香雪都是纯真善良的农村少女,有着复杂微妙的情绪波动,都经历了心灵的成长。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生机盎然的美景与主人公青春激情的喷发和生命力的张扬融合,使小说含蓄蕴藉。
B.文章在小罗锅正式现身前先写其歌声,设置悬念,增加神秘感,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C.“出工”“公社”等词巧妙交代了时代背景,暗示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不易这一主旨。
D.小说中“罗锅儿”的外形与内在形成的强烈反差,表现出他的自励自强,自我超越。
3.小说的标题“声音”有着丰富的含意,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4.作者认为“比较明显的、强烈的诗性,这极有可能是当代所有好小说所必备的品格”。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是如何体现“诗性”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初到上海
1915年夏天,20岁的徐悲鸿穿着件蓝布长袍和一双戴孝的布鞋,带着家乡的泥土气息,来到了不夜之城——上海。
烦闷而炎热的夏季在焦虑中过去了。为了消磨时间,找不到职业的悲鸿常去商务印书馆门市部站读。夜晚,他在旅店的昏暗灯光下,①忧郁地怀念着家乡,思念母亲和弟妹。
秋风起了,街道两旁葱绿的树叶渐渐变黄,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地上,寒冷和饥饿开始威胁着他。他踏着落叶,徘徊在街头,悲伤地感到人生的道路是多么艰难和狭窄。正在彷徨无计时,忽然接到徐子明先生从北京来信,嘱咐他去见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的编辑恽铁樵先生,请他帮助谋个小职。这飞来的希望使悲鸿振奋起来。他立即挟上自己的画和徐子明的信,来到恽铁樵先生的办公室。悲鸿恳切地向他说明自己的境况十分窘迫,有燃眉之急。恽铁樵留下了悲鸿的画,答应尽力帮忙,嘱他过几天来听回音。
②稠密的秋雨绵绵不断地下着,仿佛要给大地织起一个阴冷的密网。悲鸿没有雨伞,只好冒雨去打听回音。这时,街上锣鼓喧天,到处扎着五彩缤纷的牌楼,许多人在欢天喜地迎接国庆。悲鸿被雨淋得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当他站在恽铁樵面前时,雨水沿着他浓密的黑发直往下流淌。恽铁樵先生见到悲鸿,便立即快活而兴奋地说:“事情已经办成了!商务印书馆同意让你担任给中小学教科书画插图的工作,日内便可以搬到商务印书馆宿舍里住宿。”
一阵温暖的感觉顿时涌到悲鸿的心里,他觉得呼吸变得均匀了,血液又开始在他身上畅流。当他踩着湿漉漉的街道走回旅店时,虽然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寒风卷着冷雨扑打着他的头发、面孔和全身,但他却满意地、几乎是快乐地望着这风雨的帘幕,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他已暂时忘记了饥饿和寒冷。
当他迈着轻快的脚步回到旅店,正打算脱衣休息时,忽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叩门声。他慌忙打开门,看见恽铁樵先生站在门前,手里拿了一个纸包,神色仓皇地说:“事情绝望了!”
悲鸿接过纸包,急忙打开,只见里面除了自己的画以外,还附有一份批札:“徐悲鸿的画不合用。”
悲鸿感到全身都在颤栗,心好像突然裂开了,血不断地涌出来。一种难以遏制的痛苦和失望强烈地攫住了他,他不顾一切地狂奔到黄浦江边。沦落上海的苦闷,找不到职业的烦恼,饥寒交迫的痛苦,已经把悲鸿折磨得精疲力竭;而这一次,突然降临的希望又这样突然破灭,使这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再也忍受不了。
他濒于绝望,准备在这滚滚不息的黄浦江里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奔腾而混浊的江水汹涌地冲击着江岸,发出沉重的响声。③外国商船和兵舰遍布在远近的江面,汽笛尖锐地吼叫着。悲鸿感到呼吸困难,浑身像着了火,有一种燃烧般的痛楚。他猛力扯开衣襟,让无情的风雨打在他的胸脯上。当一阵寒冷的颤栗从他的脚跟,慢慢传布到全身时,他才清醒过来。他想起了父亲临终时的教导,想起了自己的责任和曾经有过的壮志,也想起了母亲和弟妹……他低声对自己说:“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才不算懦弱呵!”
他徘徊在潮湿而阴冷的街头,异常苦恼地想着:现在,我到什么地方去呢?他茫然四顾,包围他的,只是一片沉沉的黑夜。他的脚步本能地向故乡走去。
④妃亭桥畔那所小屋依旧顽强地屹立在风雨之中,但是,这个家却更加贫困了。弟妹们都失学,在田地里劳动,母亲那裹在粗布衣服里的身子也更加瘦削了。悲鸿不愿对母亲说出自己的苦恼。然而,悲鸿那颗年轻的心没有屈服,犹如路边被践踏的小草一样,它仍旧要向广阔的天空,向着阳光和雨露探出头来。他把自己的悲哀和忧郁,向镇上一位和善的民间医生法德生先生倾诉。善良的医生十分爱惜悲鸿的才华,他邀集了镇上的一些朋友,那些朴实的小手工业者,拼凑了一笔钱,送给悲鸿。
悲鸿含着眼泪接过这笔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深知这些乡亲们的生活也十分艰难,但是为了他,都慷慨地伸出了援助的手,他应当怎样刻苦努力,才能报答乡亲们的关怀和爱护呢?他暗暗下定决心:决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摘编自《徐悲鸿的一生》,作者廖静文,徐悲鸿夫人。原文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求职商务印书馆失败给了徐悲鸿沉重的打击,因为值得信赖的人言而无信,让他彻底对未来失去信心。
B.文章多次出现景物描写,这些描写沉重压抑,与徐悲鸿复杂的心路历程相呼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C.徐悲鸿无奈中返回故乡,在得到同乡、朋友的资助后,更坚定了要通过刻苦努力实现人生追求的信念。
D.本文记叙了徐悲鸿在上海的一段经历,文字质朴而充满深情,表现了主人公矢志不渝、不弃追求的情怀。
6.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忧郁”一词,可以看出徐悲鸿内心的焦虑,他急需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家境的窘迫。
B.句子②运用比喻修辞,“秋雨”的描写阴沉、萧索,烘托了人物焦躁、伤感的内心。
C.句子③这一细节描写,将徐悲鸿的不幸命运融于时代大背景之中,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D.句子④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屋傲然的姿态,表现了徐悲鸿虽经历挫折但依然精神振奋。
7.徐悲鸿初次到上海经历了怎样的挫折和打击?请简要概括。
8.徐悲鸿认为“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才不算懦弱呵”。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理解?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①。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太尉桥玄,世名知人,睹太祖而异之,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由是声名益重。
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长吏受取贪饕,依倚贵势,历前相不见举;闻太祖至,咸皆举免,小大震怖,奸宄(guǐ)遁逃,窜入他郡。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初,城阳景王刘章以有功于汉,故其国为立祠,青州诸郡转相仿效,济南尤盛,至六百余祠。贾人或假二千石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民坐贫穷,历世长吏无敢禁绝者。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兴平元年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兴平二年,吕布、陈宫率万人袭。太祖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屯营不固。太祖乃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谓曰:“曹操多谲,勿入伏中。”引军屯南十余里。明日复来,太祖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布益进,乃令轻兵挑战,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骑并进,大破之,获其鼓车,追至其营而还。
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平?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节选自《三国志·曹操传》有改动)
【注】①:败面喎(wāi)口:指嘴歪眼斜的样子。
9.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止绝官吏A民不得祠祀B及至秉政C遂除奸邪D鬼神之事E世之F淫祀由此G遂绝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古代用以对先祖称谓,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文中的太祖指的是曹操。
B.迁,常用作官职调动,多表示升官,也可以表示贬谪、降职。如:迁放、迁逐等。本句中指“升迁”。
C.征,有“出征、征伐”之意,也可以用来表示皇上对臣子的任用,表“征召”之意。本句中指“征伐”。
D.兖州,九州之一。从夏朝开始,为了便于管理,中原腹地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后以“九州”代指中国。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年少时放荡不羁,不务正业。但梁国桥玄却认为只有曹操能安社稷,并把妻儿托付给曹操,侧面肯定了曹操的能力。
B.曹操到任济南后大刀阔斧,惩治贪官污吏,禁止不合礼制的祭祀,拆毁全部橱屋,充分地显示了其治世之才能。
C.荫操借父亲在琅邪避难为陶谦所杀之事,征讨陶谦,一路攻城掠地,大破曹豹与刘备的拦截,可以说所向披靡。
D.吕布、陈宫突袭,曹操城内兵力空虚,只能组织妇女一起在城外设伏,但结果大败了敌军,显示了曹操的军事才能。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2)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归阻雪
[唐]孟浩然
我行滞宛许①,日夕望京豫②。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十上③耻还家,裴回④守归路。
【注】①宛许:泛指今南阳许昌一带。②京豫:指东都洛阳。③十上:多次上京,此处指科考落第。④裴回:一作“徘徊”。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滞宛许”“望京豫”点明诗人滞留的地点及遥望之所,照应了标题的“南归”。
B.“旷野”“孤烟”“归雁”等意象既勾勒出苍茫的环境,又暗指诗人的心境。
C.“饥鹰捉寒兔”,貌似写鹰在积雪天的饥饿难耐,实则还隐喻了诗人自身境况。
D.“少年”句,诗人为自己少年时只知舞文弄墨、专注于诗词歌赋而心有悔意。
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15.理解性默写题。
(1)《沁园春·长沙》中“ , ”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2)《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手法写出诗人脱离官场、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 , 。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李白性格的句子是: , 。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台儿沟是这样的吗 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16.下列选项中的引号,与“这样的”中引号用法使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钟扬的学生们“各显神通”,有做科学研究的,有做科普的,有自己创业的。
B.热情的“北京话”还告诉她,他爱人有个亲戚就住在站上。
C.“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
D.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17.文中画横线句子,如果写成:“大山、月亮、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18.文中一连用了七个“她”,属于用第三人称叙事,说说这种第三人称叙事方式的好处。
六、作文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快乐……
高中生活的酸甜苦辣,大千世界的纷繁复杂,有多少事、多少想法藏在你的心里,从个人解不开的疙瘩到浩茫连广宇的思虑,请以“心事”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B 2.C 3.①林子里美好而富有生命力的自然之声,如风声、鸟声、树声;
②蕴含着主人公复杂情绪的呼喊声,如二兰子和小罗锅的相互应和;
③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觉醒之声,如结尾青春心灵的碰撞形成深沉昂扬的回响。
4.①意境优美:墨绿的森林、晶莹的露珠、鸟儿的歌唱、青翠的草地等意象,营造出充满诗意的氛围。
②人物形象纯真:二兰子、小罗锅朴实真挚,自我意识觉醒,具有诗性特质。
③语言富有节奏感:运用叠词、反复、排比等手法,使语言具有诗意韵味。
④抒彩浓郁: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5.A 6.D 7.①找不到工作,衣食无着,内心忧郁烦躁。
②画作得不到认可,处境绝望。
③走投无路,一度选择自杀。 8.①徐悲鸿敢于搏击坎坷命运,在困境中不动摇意志,不放弃希望,这是他能够最终成长为一代大师的重要因素。
②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甚至不幸,面对坎坷,有人丧失信心,放弃努力,甚至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这是懦弱的表现。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挫折,积极寻求战胜挫折的方法,热爱生活,磨练意志,从逆境中奋起,做生活的强者。
9.BCE 10.C 11.D 12.(1)天下将乱,不是闻名于世的人不能挽救局势啊!能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只有您了!
(2)一个人能尽孝于父母,难道不会尽忠于君主吗?我所渴求的正是这样的人。
13.D 14.①对前途的失落和迷惘,前四句诗人因风雪滞留异乡,抬头四望却只见一片苍茫,不禁流露出对前途的失落和迷惘;
②归途滞留的悲凉萧索,中间四句诗人借 “孤烟”“归雁”“积雪”“饥鹰”勾勒出苍茫之景,表达了他此刻归途难进处境不堪的悲凉萧索;
③屡试不第,失落还乡的羞愧,后四句诗人通过对比壮志在胸的少年和屡遭挫败的现状,抒发了屡试不第,失落还乡的羞愧之情。
15.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16.A 17.①因为原文用的是排比句式,强调了香雪对大山、月亮、核桃树有了全新的认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关怀,增强语势和情感表达;
②而改写的句子则无强调意味,不能深入表达香雪此时此刻的细腻感受。 18.
①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可以自由叙述香雪的经历和故事,
②更能客观、直接地展现香雪当时的心理,和她对未来的期盼;
③能自由灵活地刻画香雪的形象,反映当时社会生活。
19.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