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3 21:5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级高一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六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何谓“意象”?人们对此言人人殊,本文试图运用“意象”这个概念对唐诗作一些具体的分析,为免缠夹,本文择取前人定义中最为平实的一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意象”,必须兼有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两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中国古典诗歌是极其精炼的语言艺术,言约而意丰是历代诗人共同的追求目标。刘勰云:“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古典诗歌的篇幅相当有限,而作者又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内承载更多的意蕴,所以不能容忍芜辞赘句的存在。从意象的角度来思考这种原则,显然会推导出对于意象密度的追求。假如同样长短的诗句或诗篇中包含的意象或多或少,也就是意象的密度或密或疏,当然前者所承载的意蕴更加丰富,或者说所传达的信息量更大,如此更可能达到言约意丰的效果。
我们看一组关于绝句的例子:
县依陶令想嫌迂,营畔将军即大粗。此日与君除万恨,数篇风调更应无。(薛能《柳枝四首》之三)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白居易《杨柳枝八首》之二)
两首诗都是咏杨柳,也都用了五柳先生陶渊明和周亚夫细柳营的典故,然而白诗风姿绰约,含情宛转,薛诗却丑陋笨拙,毫无动人之处。若从意象的角度来看,其关键在于二者的意象密度不同。即使把意蕴含混的“县”及“营畔”也算作意象,薛诗中也只有五个意象,而白诗却有九个意象。这样,白诗中的杨柳显得形象生动,意蕴丰富,而薛诗中的杨柳却只是干巴巴的概念。
与绝句相比,律诗的篇幅扩大了一倍,似乎不必像绝句那样关注意象的密度。其实不然。由于律诗中对仗艺术的重要性非常突出,而对句最适宜密集意象的安排,所以唐代律诗的意象密度并不比绝句低。
但是,是不是意象密集的诗一定是好诗呢?或者说,是不是意象密度越大的诗就越好呢?让我们以五律为例来做些分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后人的赞扬之词甚多。但是它也招致了一些贬议,清人沈德潜就说:“中二联不宜纯乎写景……景象虽工,讵为模楷?”虽然仅是针对“写景”而言,但其实正是指此诗意象过于单一、密集。那么,为什么意象过于单一、密集也会是一种缺点呢?简单地说,原因在于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显得堆垛、板滞。王维此诗在这方面尚不严重,因为诗中多用动态意象,从而有助于意脉的流动。
如果说一首诗作中意象过密在王维诗中只是白璧微瑕,那么在李商隐、李贺等人笔下就是较严重的缺点了,如李商隐的《燕台四首》、李贺的《天上谣》等诗。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缺点的主要因素就是意象密度太大,以至于字句繁密而意脉欠畅,雕缋满眼而真趣不足。
对于诗句来说,意象密集往往会产生精警的名句;对于诗篇来说,意象密集则是利弊参半的,有些作品因意象密集而见胜,有些作品却因意象过密而受损。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般说来,凡是万口传诵的名句都具备某种独立的价值,即使把名句从原诗中彻底剥离出来,它们的价值也几乎不受损伤。既然名句字数寥寥,要想在如此短小的篇幅内表达充沛的意蕴和完整的意境,意象较为密集便是一个基本条件。
盛唐诗人刘湾的《出塞曲》中有句云:“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晚唐诗人曹松的《己亥岁二首》之一中有句云:“一将功成万骨枯。”二者的意思非常接近,不同之处仅在后者的意象密度更大,从而更加精警。
假如一首诗通篇意象密集,也许对意境并无妨害,但对意脉肯定会造成损害,这种损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象太密会造成诗意的芜杂和主题的破碎,正像一幅景象太密的图画容易产生构图零乱之病;二是意象太密会阻碍意脉的流动,正像一条塞满了乱石和杂草的溪流很难顺畅地流淌一样。
那么,对于诗篇来说,什么样的意象密度才恰到好处呢?笔者认为一首诗中的意象密度最好是“疏密相半”,也即有疏有密,疏密相济,才能恰到好处。事实上唐代的优秀诗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在创作实践中很好地贯彻了这种精神。
如,李白《渡荆门送别》中间二联,意象密度都不小,但是它们所展现的是一幅幅动态的画面,句中的意象都呈流动之姿,故毫无板实之弊。首联与尾联的意象密度都比较小,而且全诗都是顺着时间的次序逐步推进,意脉非常流畅。
唐诗名句的意象密度大多较高,这是唐代诗人写诗时精雕细琢的自然结果。唐诗名篇的意象则以疏密相济为普遍规律,唐代的优秀诗人有意无意地把诗歌意象的密度控制在比较合理的程度,从而写出许多疏密有致的佳作。
(摘编自莫砺锋《论唐诗意象的密度》)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典诗歌的篇幅相当有限,诗人应在诗中纳入尽可能多的意象,来达到言约意丰的效果。
B.在篇幅上,律诗比绝句大,能承载更多的意蕴,律诗不必同绝句那样关注意向密度。
C.沈德潜指出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存在意象过于单一、密集的问题,但还不严重。
D.“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句与“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两句意思相近,而前者更加精警。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们对“意象”的理解各有不同,而本文则主张意象是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意的统一体。
B.刘勰重视语言的精炼,认为可以删去的字句应当删去,这一观点得到了本文的赞同。
C.李商隐、李贺的诗存在的真趣不足的问题,在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也有所体现。
D.唐诗名句意象密集,意蕴丰富,意境完整,即使脱离原诗,价值也几乎不受损失。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从概念入手,明确“意象”的内涵,使后文的论证逻辑更加清晰。
B.文章对比薛能和白居易的咏柳绝句,是为了证明白居易更擅长写作咏物诗。
C.文章从诗篇和诗句两个方面论述了唐诗的意向密度,论证全面,深入浅出。
D.文章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有理有据。
4.运用本文中的观点,简要分析“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诗的妙处。(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他回来了
柯岗
这是一九四七年九月中旬的一个夜晚。①山里实在黑,走在白马后边的人,往往当自己的胸脯碰上了马屁股的时候,才知自己并没有掉队。
二十一团在这一夜的行军序列中,是全军的后卫。队伍不断地跑跑停停,这是因为天黑,路滑,常常有人不自觉地拉长了距离的缘故。虽然前面不断地传来“跟上!”“跟上!”的口令,然而这种现象始终很难消灭。
后面有人压着嗓子吵起来:
“快走!快走!你怎么不跟上呢?”
“掉进田里啦!你急啥?”
“可不敢掉队呵!后面有敌人,你没看队伍走多快?”
“谁掉队啦?”管理主任一面往后走,一面问。
“供给处的挑夫王德胜。”不知是谁这样顺口回答着。管理主任仍旧向后走。
“王德胜!爬起来了没有?担动担不动?”管理主任拉长嗓音问。
“起来了,担动了!你放心走吧!”王德胜回答着,开始用尽吃奶的力气,拼命追赶队伍,小担子在肩膀上咯吱咯吱地响着,好像有人在他的耳朵边低声说:“王德胜:你是好战士,你是翻身农民,大家相信你,叫你挑着公家的财物。”于是他越发着急了,他觉得他肩上的担子几乎完全失掉了重量,只是路太小,太滑,天太黑,差不多走不到五十米,就要有一只脚掉进田埂下面的淤泥里。就这样,他一气跑了十几里路以后,实在累了,打算坐下来休息两三分钟再走。但当他把担子放下之后,忽然静得可怕,一点也听不见“跟上,跟上!”的命令了,连马蹄踩进泥坑里的声音也没有了,他发现自己掉队走错了路。
细雨迷蒙着漆黑的山道,雨丝在桐子叶上聚成了水珠,“滴嗒,滴嗒”地滑落下来。
往哪里去找队伍呢?他确实有些着急了。他担心两包钱会淋湿,心里也明白要想马上找到一个村子是不可能的。他很想找到一座小庙,哪怕是小得连人也进不去,只要能把两包钱放进去就行;要不然,这样淋到天明,都会湿透的。但,小庙又到哪里去找呢?
他无可奈何地把担子上那用油布包得方方正正的两包钱取下来,并排放在路边,然后又用自己的袖子把油布上面的水擦了一下,便一屁股坐在钱包上,两手紧紧握着扁担的中间,笔直地竖在脸前,接着就把脑袋往手上一靠,“反正我现在是不能走了,索性等天明,但是千万不能把钱湿透!”
这一夜,王德胜觉得比一年还长。
黎明的时候,雨停了,阴云渐渐炸开缝来,东方泛起鱼肚白。他现在知道他昨夜把方向走错了,本来是向南的,可是他向了东。他挑起了担子,离开了道路,向左穿过没腰的荒草,攀登着生满小树的高山。在一座浓密的杉树林里,他找到一个相当隐蔽的石缝。他把扁担和钱包都放在石缝的顶里边,迅速用石块盖起来,然后自己坐在口上。他决定等到下午再下山,免得碰到敌人和土匪,晚上顺公路走。
他感到困得很,想睡觉,但又怕有土顽来,怎么办呢?他用双手扶着额角想了半天,然后把两颗炸弹的火索统统拉出来,挂在衬衣钮子上,把炸弹挂在胸膛上,用外衣包着,再用皮带在外面拴起来,而后侧身睡了。他想:如果土顽在他没有醒来的时候到了跟前,只要他们一拉他的衣裳,炸弹就会响的,叫他们也不能活。
就在这种情况下,王德胜甜蜜蜜地睡熟了。太阳从杉树的叶子上滑过去,在他那湿透了的军衣和帽子上,在他那圆脸、宽肩和露在袖口外的棒棰似的粗胳膊上,划着一条条的花纹。
确实,这一天,全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王德胜带着这么一担子公款,在这里得到了平安的睡眠。他做了一个梦:他已经回到了团里,管理主任把他挑的钱拿出来,买了好几头肥猪,大家在会餐,许多人和平时一样,把一些实在太腻人的肥肉块子,都往他的碗里送,他张着大嘴不停地嚼着。但忽然一不小心,自己咬住了自己的舌头。他醒来了,太阳已经偏西。
王德胜弄好担子,束紧皮带,顺着公路往南赶。突然啪的一声,一颗子弹从头顶飞过,两个着便衣持步枪的土顽从树林里窜了出来,冲到王德胜身边。
“不准动!”他们之中的一个,用枪威胁着王德胜,就动手解他的外衣,待另一个家伙正要解皮带的时候,那个解衣服的人突然连声喊着:“炸弹!炸弹!”回头就跑。解皮带的家伙并不知道炸弹在哪里,也跑了。王德胜趁势抽出一颗炸弹,朝他们的屁股投去,然后迅速冲向树林深处,在一条十分曲折的羊肠小道上继续向南行进。
②转眼工夫天就黑了,他加快了行进速度,一气走了八十里。
拂晓,他饿得有些不能支撑,坐下去几乎起不来。刚咬牙站起,前边忽然打起机关枪来,声音很近,子弹嗦嗦地穿着树枝。他已经发现,前边山根下就是公路,路东是自己的队伍,路西是白军。从这里下去,过了公路,跳进田里,就能回到自己的队伍。王德胜丢掉竹扁担,把两包钱捆在一起,像背包一样紧紧地绑在背上。弄好了鞋带子,拴紧了皮带,右手提着炸弹,火索已经挂在指头上,弯着身子走到小路转弯处,顺着没有路的山坡冲下去。
天大亮的时候,王德胜像泥人一样,被这里的警戒部队护送到自己的团部里来。他站在管理主任的门口,用他那高亢的鲁西口音喊着:“报告!”刚把右脚跨进门槛,他就大声说道:
“担子丢了,可是三百七十万零三十二元五角六分全在这里!”
管理主任马上拉住了他那沾着很多汗泥的双手。
(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德胜挑着公款跟着队伍前行,多次摔倒后,与队伍拉开了距离,他全力追赶,但却走错了方向。
B.王德胜担心担子上的两包钱被淋湿,于是就在包着钱的油布包上坐了一个晚上,用身体挡住雨水。
C.王德胜熟悉当地的情况,于是离开道路,爬上“生满小树的高山”,在山上“甜蜜蜜地睡熟了”。
D.王德胜向管理主任报出了公款的具体数额,让管理主任放心,表现出他完成任务后的愉快心情。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描写王德胜与战友们的对话时,多处使用感叹号,写出了战士们语气的急切,反映出当时紧张的氛围。
B.王德胜跑十几里路打算休息时,才感到周围“静得可怕”,可见他一心想着赶路,表现了他内心的着急。
C.小说写了王德胜的梦境,表现出王德胜想要赶上队伍、回到团里的愿望,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D.小说使用了“累”“困”“饿”等字眼,这些对王德胜身体状况的描绘,隐喻了当时中国社会贫弱的状况。
7.文章画横线处都写到了“天黑”,请简要分析两句的作用。(4分)
8.小说塑造了王德胜战士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材料一: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仓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材料二: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本无可师,强聚道路交臂之人,曰师、曰弟子云者,曾不如童子之师习其句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授以艺术者之有其实也。传道受业解惑,既无所籍于师,则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亦非过也。遂以为古之师弟子皆然,而使师之为道,出于童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下,则是为师者之罪也。
(节选自黄宗羲《续师说》)
9.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非独A见病B亦以病C吾子D然雪与日E岂有F过哉G顾吠者H犬耳!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众人,一般人,与《师说》中“今之众人”的“众人”意思相同。
B.因,于是,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的“因”意思不同。
C.居,住、处,与《琵琶行并序》中“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居”意思相同。
D.然,这样,与《劝学》中“輮使之然也”的“然”意思不同。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韦中立写信给柳宗元,请求拜他为师,柳宗元有拒绝之意,令柳宗元没想到的是,韦中立竟然从京师来到蛮夷之地,向他求教。
B.柳宗元指出,当时人们不拜师的风气由来已久,但韩愈不顾时俗,招收后辈学生,这一行为遭到了世人的指责。
C.柳宗元曾对蜀犬吠日、粤犬吠雪这两个传闻感到怀疑,但是当他亲眼见到这些事实后,就不再怀疑了,并从中领悟到违逆时俗的危害。
D.黄宗羲赞同韩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一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老师如果不能解惑,就不是真正的老师。
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4分)
(2)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寄崔侍御①
李白
宛溪②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③,过客难登谢朓楼④。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注】①本诗是天宝十二年(753)李白自宣城前往金陵时创作的。②宛溪:在安徽宣城。③陈蕃榻:东汉陈蕃为太守时,在郡不接宾客,唯徐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后以“陈蕃榻”为礼贤下士之典。④谢朓楼:在安徽宣城,南朝谢朓担任宣城太守时,在此修建一楼。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以哀景衬哀情,深秋之夜,霜飞凄寒,猿声悲戚,衬托诗人的愁绪。
B.诗人自比为“不系舟”,并用“长”字来形容,凸显了他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C.颈联写崔侍御多次以礼招待诗人,但诗人行色匆匆,没有机会登上谢朓楼。
D.树叶到秋天就会凋零,诗人由此想到,人世没有长相聚,别离终将到来。
14.《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于745年,本诗作于753年,两首诗表现出了李白对仕宦的不同态度,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诗经·郑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贤才的心愿。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家畜、家禽的日常生活情态的描写,来表现他归隐田园的生活。
(3)数字入诗隐含着古人的时空观和生命体验,比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两句数字对举,拓展了时间和空间。
(4)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两句,以“木”和“金”为喻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5)韩愈在《师说》中说明从师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四)课内基础知识(本题共4小题,8分)
16.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圣人无常师 常:长久的 B.而绝江河 绝:横渡
C.君子不齿 齿:并列 D.金石可镂 镂:雕刻
1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歌以赠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其可怪也欤
C.顺风而呼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D.而寒于水 师不必贤于弟子
18.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非能水也 吾师道也 B.非利足也 小学而大遗
C.下饮黄泉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愚益愚 不耻相师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家乡,三月的草,是有灵性的。三月的柔软,先是从土地开始的。三月,随手抓起一把土,是松软的,有一种近乎体温的暖。春风暖暖地一吹,春雨细细地飘落后,草儿便有了回应。起初,它们是小心翼翼的,探头探脑,仿佛是和人们捉迷藏一般,它们躲在枯草根下,躲在墙角,躲在石缝间。可仔细地观察,还是能发现那些柔弱的星星点点。“______”,是初春里草的神韵。春草是不需要任何搅扰的,它们毫不张扬,安静地蓄积力量,等待着一夜间的绿遍山野。
三月的草,裹挟着生命的力量。在乡村,草是春天的使者,是春天的布景。草绿了,鸟儿也就来了,叽叽喳喳的,一个个珠圆玉润。这时,水清了,亮了,流动了,欢快了,像珍珠落在玉盘里似的。在乡村,草的一丁点儿绿都逃不过牛羊们的眼睛。此时,吃了一冬干草料的牛羊们眼里柔柔的,它们都分明嗅到了青草的气息,听到了草儿们的呼唤。草是不惧怕牛羊的,我甚至相信,在千万年的对视中,牛羊们早已和草儿达成了某种默契,不是生与死的对立,而是彼此对生命的敬畏。
20.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草色遥看近却无 B.草色人心相与闲
C.嫩绿柔香远更浓 D.浅草才能没马蹄
21.下列句子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我就不信我学不会。 B.送他上车,我就回来了。
C.昨天就他没来。 D.你不同意就算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
哀牢山,位于我国云南省,以古代哀牢部落在此繁衍生息而得名。【甲】“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形象地描述了哀牢山的景象。这里密林重重,沟壑纵横,信号空白,当地百姓称其为【乙】“死亡森林”。哀牢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横亘在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分界线上绵延数百公里的群山。这里保存了世界同纬度面积最大、人为干扰最少、最完整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哀牢山腹地山高林密,山坡坡度较大且多悬崖峭壁,无可供正常通行的道路。①这里常出现暴雨、暴雪、冰雹等。②在雨雾天气下,③森林在晚上会大量二氧化碳释放,④人如果长时间停留在山中,⑤就有可能因为缺氧而消失意识。
23.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双引号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2分)
24.文中标序号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分)
四、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学不可以已”,任何时代的人都需要学习,否则就难以进步,难以推动时代的发展。在不同的时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会有所不同。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在学习中又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
请你针对互联网时代学习中存在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问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级高一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A项,“诗人应在诗中纳入尽可能多的意象”错,原文指出诗篇的意向密度应该要疏密参半,不能过于密集。B项,“律诗不必同绝句那样关注意向密度”错,根据原文“由于律诗中对仗艺术的重要性非常突出,而对句最适宜密集意象的安排,所以唐代律诗的意象密度并不比绝句低”可知,律诗同样需要关注意象密度。C项,“沈德潜指出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存在意象过于单一、密集的问题,但还不严重”错,根据原文中沈德潜“中二联不宜纯乎写景……景象虽工,讵为模楷”的观点,沈德潜没有说问题不严重,问题不严重是本文的观点。)
2.C(李商隐、李贺的一些诗由于意象过密,而真趣不足,李白《渡荆门送别》的意象则疏密参半,没有这种问题。)
3.B(“是为了证明白居易更擅长写作咏物诗”错,文章对比薛能和白居易的咏柳绝句,是为了论证绝句的意象密度越大,传达的信息越多,更可能达到言约意丰的效果。)
4.①这两句诗写了“风”“天”“猿”“渚”“沙”“鸟”六个意象,意象密度高,内涵丰富。②这两句诗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角度写景,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张有弛,意脉流畅,毫无堆砌之感。③这两句诗的意象共同描绘出了三峡地区的深秋景象,透露出凄凉悲哀的情感,表达充沛的意蕴和完整的意境。(每点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5.C(“王德胜熟悉当地的情况”错,文中没有提到。)
6.D(“隐喻了当时中国社会贫弱的状况”过度解读,小说中“累”“困”“饿”是对王德胜身体状况的描绘,这是阻碍王德胜追赶队伍的负面因素,小说描写这一内容,更能凸显王德胜的人物形象。)
7.①句中,“实在”一词凸显了“山里天黑”的状况,反映出部队行军的艰难,为后文写王德胜掉队埋下伏笔。
②句写出了时间的变化,使叙事速度加快,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引出了后面的情节。(每点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8.①王德胜为了护送公款,奋不顾身,是一位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的战士。②王德胜面对敌人的威胁,积极准备,果断抗击,是一位富有经验、有勇有谋的战士。③王德胜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圆满完成任务,是一位意志坚定、顽强不屈的战士。(每点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9.BDG(原文标点为: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
10.D(两个“然”都是这样的意思。)
11.C(“柳宗元曾对蜀犬吠日、粤犬吠雪这两个传闻感到怀疑”错,柳宗元听过蜀犬吠日的传闻,他感到怀疑,但是当他到岭南看到粤犬吠雪的情景,就不再怀疑传闻了。)
12.(1)我估量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即使有可取之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自卜”“固”“假令”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尊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下来,难道仅仅是学生的过错吗?(“师道”“特”“过”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3.D(选项对尾联的理解有误,尾联以落叶为喻,点明了诗人明天要与友人分别。)
14.①《梦游天姥吟留别》表达了诗人希望饱览山水和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从中透露出对仕途的心灰意冷。其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直接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和对仕途的厌弃。②本诗首联写“愁”,“去国”,即远离长安,是诗人“愁”的重要原因;颔联写诗人对孤雁南飞感到怜悯,对双溪北流羡慕不已,表现出诗人想要回到长安的愿望。诗人对长安的眷恋,反映了他对仕宦的渴望。(每点3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15.(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2)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4)(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5)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给分)
16.A(常:固定的。)
17.D(A项,代词,她/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代词,它的/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C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D项,介词,比。)
18.B(例句与B项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定语后置句。C项,判断句。D项,宾语前置句。)
19.A(A项,“水”,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师”,名词活用为动词,学习。B项,“利”,使动用法,使……走得快;“小”,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C项,“下”,名词活用为状语,向下。“下”,名词活用为动词,低于。D项,“愚”,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愚人;“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20.A(根据文中“它们躲在枯草根下……还是能发现那些柔弱的星星点点”可知,初春的草较少,填“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恰当。)
21.B(文中加点的“就”与B项加点的“就”都是副词,表示两件事情紧接着发生。A项,副词,表示意志坚决,不容改变。C项,副词,只。D项,副词,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22.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语句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流水的动态,表现作者的欢喜之情。(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23.甲处双引号表示直接引用。乙处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每处1分,意对即可)
24.句①改为:这里常出现暴雨、暴雪、冰雹等(恶劣)天气;句③改为:森林在晚上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句⑤改为:就有可能因为缺氧而失去意识。(改对一处给1分,如有其他修改方法,修改正确即可给分)
25.【写作指导】材料首先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提及了古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当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材料使用了“在互联网时代”这个短语进行限定,写作要求再次提到了“互联网时代”,这是审题的要点。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便利我们学习,又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有的同学沉迷网络世界而荒废学习,有的同学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困扰而耽误了学习,有的同学得到海量信息而难以选择,有的同学被困在互联网的“信息茧房”之中……在写作时,不能仅仅摆出事实,更要讲道理,提方法。
【参考立意】①始终坚持为了学习的宗旨去使用互联网,避免沉迷网络;②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决抵制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③以线下学习为主,以线上学习为辅。
参照2024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取法。我估量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即使有可取之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
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屈原的赋里说:“城镇中的狗成群地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我过去听说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话。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像狗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来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呢?
材料二:
呜呼!尊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下来,难道仅仅是学生的过错吗?同样也是老师造成的。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不懂得道理,不精通学业,有疑惑却不能解答,那么就没有资格称之为老师。本来没有什么可教授,强行聚集道路上擦肩之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还不如童子之师,教给他们句读,或是巫医、乐师、百工这类人,传授学生实际的技术、技能。传道授业解惑,既然没有什么要依靠老师的,那么老师活着时不关心他,老师死了不为他办丧事,也就不是过错了。我认为古代的老师学生都是这样,如果说老师对于道理的传授,甚至比不上童子之师、巫医、乐师、百工,那么这就是当老师的过错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