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学科及年级 历史 高二
课标模块 历史选择性必修2.4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使用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教学单元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单元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程标准内容要求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居民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单元主题及依据 一、主题名称: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二、确立依据:(一)课标分析1.宏观分析:《课标》对高中历史课程教育功能的表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为主线,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中观分析:揭示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中外不同人群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从而使学生认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3.微观分析:通过了解居住条件和环境与民居的关系、古代民众的居住问题及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的居住问题,学生能够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意义。4.整体把握:以人类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从古至今的变迁为主线,关注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二)教材分析1.宏观分析:世界通史中的定位2、中观分析:单元内容结构分析3.微观分析:单课内容结构分析第10课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古代史上由村落到集镇再到城市的演变过程,以及各自的形态、特点、功能;二是古代世界各地的民居。居住条件与居住环境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需要,人类的聚居地从村落到集镇到城市不断演化,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聚居规模不断扩大,聚居地的功能不断增多。在各种聚落中,形成了世界各地各具特色的民居,体现了不同地域和时代下人类的生存智慧。11课主要讲述近代以来伴随工业革命后集中出现的城市化现象以及随之带来的变化。本课教材编排分为四个子目,分别是“城市化的演进”、“居住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城市化是工业革命以来经济迅速腾飞,人、财、物不断积聚的结果。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成为社会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城市化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出现了无法避免的城市病问题,提示人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单元主旨 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早期人类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大多是穴居。到农耕时代,居民受自然条件的制约采用建筑材料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民居建筑特征。伴随着村落与城镇出现,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加剧。通过人类居住条件和环境的变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经济与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变化轨迹,理解历史上社会生活中居住方面的变化与延续及其意义。并通过学习各国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进一步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
核心概念 村落,集镇,城市化
学情分析
学习环境 提供多媒体互动式课堂,以历史学习小组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
单元目标 了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和近代以来城市化演进的进程;了解人类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好的变迁。通过选取各类史料,分析古代中外城市布局的差异、近代中外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差异,对这些差异做出历史解释,认识生产力发展是其共同原因。通过了解中西民居差异,认识中国民居特色;通过对比世界近代以来城市发展的不同,认识今天中国城市发展的成就。
重难点 1.了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和近代以来城市化演进的进程;了解人类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好的变迁。2.通过选取各类史料,分析古代中外城市布局的差异、近代中外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差异,对这些差异做出历史解释,认识生产力发展是其共同原因。
教学实施 一、原则:以任务驱动为抓手,落实用教材教的原则。二、策略:问题引导自主学习过程,制作时间地图梳理时空脉络,材料探究追溯原因与影响。三、教学设计:(一)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教学立意本课以挖掘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入手,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不同民居美美与共的理念,中国民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记忆,是民族的根,是中国的根,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传承守护中国传统建筑。本课明线:古代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和世界各地民居。本课暗线:“时序上的共性”及“空间上的个性”,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不同民居美美与共的理念。教学重难点:重点: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的特点;近代以来城市发展历程;古代世界各地民居多元化特征及原因。难点:。古代村落、集镇与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认识人类居住形式的变迁因素及影响。教学目标:通过不同时期历史遗迹遗址、历史文物等考古资料和传世文献、当世文献的印证与解读,知道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基本功能及其演变。了解不同地区村落、集镇和城市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从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不同角度理解村落、集镇和城市产生及其功能演变的原因,感受人类民居形式多元化及其凝聚的人类智慧,体会生产活动及经济发展水平对人类居住形式的影响。教学环节:自学感知,夯实基础——自主阅读本课教材,解决以下问题:(1)结合教材分析古代先民居住形式经历了怎样的演变。(2)根据教材,梳理村落的概念、功能。(3)根据教材,梳理中国古代的集镇的发展概况和集镇功能变化。(4)结合教材梳理世界主要民居的概况。设计意图:教科书是一种学习历史的史料或文本,要学会借助教材,完成一些自主、探究的学习任务。通过有层次的学习任务,引领学生自主研习不同呈现方式的史料或内容,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明晰历史事实:使学生能依据教材,对主要的名词概念进行初步了解,对教材栏日中的问题做出初步回答,并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证据意识和问题意识,达成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 将此环节设置为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以减轻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压力。2.时空定位,加强理解——利用时间轴与地图,进行下列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时间轴,梳理村落、集镇和城市演进历程,引导学生把握相关史事时间和空间的联系,对于历史问题能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分析探究,以培养学生时空观念。(2)带领学生从汉口的位置图以及汉口镇的详细地图中获取信息,概括汉口镇商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有利于商业发展的因素。再通过补充上海青龙镇的材料,从时空观念上深化理解城市功能的转变。(3)通过中西方城市布局图,引导学生归纳中西方城市特点,并概括中西城市存在的差异。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考察历史事件时间、空间动态的变化,将特定的时空与相应的史事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对思想解放运动过程中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从而发现各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差异和共性,把握历史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整体性趋势、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认识过程,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方法基础上,深化历史理解,提升抽象思维能力。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辅助栏目的功能,促使学生在情境中,以教科书为“学材”进行探究学习,达成第二层次的教学目标。3.材料探究,追溯因果——整体分析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变迁原因与影响。(1)教师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思想、自然等角度分析造成中西城市差异的原因。(2)利用教材“学习聚焦”以及世界民居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探究世界民居多样性的原因。设计意图:通过理清时空脉络,在整体理解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语境,归纳历史原因。引导学生认识生产活动和经济发展对人类居住形式的影响,深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达成第三层次的教学目标。4.合作探究,建构历史解释——合作学习,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 考工记》材料二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 材料三 隋唐两朝是史家津津乐道的中国城市发展的黄金时期,雄伟的长安城内外三重城墙,周围八十余里,相当于今夭西安城的九倍还多。宫殿、官署都被围在宫城和皇城的高墙之中,坊区排列纵横有序,被南北十四条大街和东西十一条大街分割成棋盘状,市区则被固定在东西两区,有墙隔断,与坊区分开。按规定,坊区是居住区,市区为商业区,一切商业活动都规定在市区进行。 ——摘自《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墙》材料四(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府志》材料五 11—12世纪,除原来罗马帝国时期的老城市外,西欧各地在城堡、主教堂、大修道院附近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城镇。第一类城市如英国的约克和法国的奥尔良等,它们的产品主要满足地方市场的需要;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是第二类城市的典型,它们主要生产和经营某些专业产品,与国内外市场都有密切的联系;第三类城市如意大利的热那亚等,它们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一些城市中,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还建立了大学,成为著名的大学城。 ——摘编自侯建新《西欧城市的兴起》任务一: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功能。任务二: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功能。任务三: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方中世纪城市有何新发展设计意图: 通过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知道对同一个历史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观点,并能对形成观点背后的价值标准和逻辑方法进行辩析。引导学生独立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评析本课主题内容,从而提升运用唯物史观进行历史解释的基本能力,完成意义建构,达成第四层次的教学目标。课后作业1986年4月—1991年4月,我国先后发行了21枚“民居”系列普通邮票,展示了我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民居。结合邮票或自己的旅游经历,任选一种民居进行介绍,用导游解说词形式上台展示。设计意图:情境教学,文字是穿越时间重现历史,旅游是在空间维度阅读历史,展示学生旅游照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或课本内容,任选一种民居进行介绍,用导游解说词形式上台展示,给学生创作展示的空间,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二)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学目标:1、通过表格,时间轴,地图理清近代以来城市化的演进历程,培养学生知识归纳概括能力,树立整体意识,培养时空观念。2、通过阅读材料,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城市化演进的特点及原因,掌握城市化发展态势,进而涵养学生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素养。3、结合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发展的史料,理解城市化的推进在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环境、社会问题以及应对等。通过分析归纳、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辩证的、全面的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4、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现状,通过任务驱动学习正确理解城市化的进步意义及存在问题,理性分析城市化所面临的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环节1.自学感知,夯实基础——自主阅读本课教材,概括城市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设计意图:教科书是一种学习历史的史料或文本,要学会借助教材,完成一些自主、探究的学习任务。通过有层次的学习任务,引领学生自主研习不同呈现方式的史料或内容,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明晰历史事实:使学生能依据教材,对主要的名词概念进行初步了解,并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证据意识和问题意识,达成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 将此环节设置为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以减轻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压力。学以致用,加强理解——利用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1:依据教材64-65页的内容,概括城市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问题2:根据以下材料和教材66页的内容,概述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问题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人们的应对城市化问题的策略。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考察历史事件时间、空间动态的变化,将特定的时空与相应的史事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对城市化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从而发现差异和共性,把握历史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整体性趋势、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认识过程。通过认识其他国家解决城市化问题的经验教训,引导学生思考以唐山为例如何解决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方法基础上,深化历史理解,提升抽象思维能力,达成第二层次的教学目标。3.合作探究,追溯因果——全面分析中英城市化的成因及影响。材料1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材料2:六十年至八十年以前,英国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城市很小,只有很少而且简单的工业,人口稀疏而且多半是农业人口。现在它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一样了:有居民达250万人的首都,有巨大的工厂城市,有向全世界供给产品而且几乎全部都是用极复杂的机器生产的工业,有勤劳智慧的稠密的人口,这些人口有三分之二从事工业。材料3: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替代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图,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保 尔 ·芒图著 ,扬人根等译《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一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材料4材料5: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材料6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化的兴起的原因及特点。问题2:根据材料,归纳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其原因。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探究问题, 引导学生独立运用辩证法方法认识中国和英国的城市化的特点及原因。从而提升运用唯物史观进行历史解释的基本能力,完成意义建构,达成第三层次的教学目标。辩证认识,情感升华——直观感受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温度,引发学生思考。设计意图:升华课程立意,让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产生心理认同与情感共鸣。感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和生活充满温度,涵养家国情怀。5.作业设计:请同学们结合唐山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如何将唐山打造成为你心目中的城市”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设计意图:延伸课堂所学,让学生动笔写作,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散发和强化当代学生责任感使命感,涵养家国情怀。
评价与反思 评价建议1.采用自评、师评、他评相结合,保障评价主体多元化;2.利用课堂提问,成果展示,小论文等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归纳概括并准确表达历史认识的能力。3.教学评价应该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教学反思1.从整体设计看:单元主题教学依据课标、紧扣单元主线知识,围绕主线知识分解出不同问题,逐一引导学生进行学习。2.从教学过程看: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和文字史料,以时间为线索,选取典型地区展开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村落→集镇→城市以及城市化进程产生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3.从学生活动看,围绕单元主题知识设计学生活动探究,帮助学生通过人类居住环境的变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历史解释和关心人与社会发展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