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选择性必修一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历选择性必修一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4 08:4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明朝呈现出文官系统、武将系统、宦官系统“三轨”并立的政治格局。中央宦官与正将、文官三种政治势力长期保持斗争与合作的双向关系。地方各级宦官,主要负责监军,承担皇帝耳目的功能,对于地方军政事务虽有干涉,但基本尊重文武官员的军政权力。据此可知明朝宦官系统( )
A.没有掌握国家实权 B.严重威胁君主专制
C.维持明朝政治稳定 D.成为官僚体系核心
2.汉武帝常避开丞相府而直接通过尚书来裁决军政大事;东汉光武帝时“虽置三公,政归台阁”。上述现象说明( )
A.行政效率降低 B.三公九卿制度瓦解
C.地方权力削弱 D.行政中枢制度演变
3.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保持皇权在中央的专制地位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秦代设置了三公九卿来辅佐皇帝组成中央政府,其中“三公”包括( )。
A.司徒、司马、司空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中书令、尚书令、侍中 D.宰相、枢密使、三司使
4.首次实现对西藏和台湾进行有效管辖的大一统王朝是( )
A.秦朝 B.汉朝 C.宋朝 D.元朝
5.既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又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的制度是( )
A.刺史制度 B.内外朝 C.三省六部制度 D.内阁制
6.“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的“九鼎”象征的是( )
A.九姓诸侯 B.祖先意志 C.九州四方 D.统治权力
7.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
A.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B.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D.是中央了解地方的最有效途径
8.周幽王为博得爱妃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各地诸侯以为犬戎进攻,带兵马急来救驾,得知事情原委后愤然而归,史称“烽火戏诸侯”。这反映出当时( )
A.周天子拥有绝对权威 B.分封制尚可以维持
C.中央集权制已经形成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9.西周时期,天子每十二年巡狩诸侯国一次,然后与诸侯“盟于方岳之下,同好恶,奖王室”,周王将其统治意志贯彻于诸侯国。诸侯之间不能私自结盟,若要举行会盟,也须由王室批准或主持: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
A.凡宗法血缘关系淡化 B.君主专制逐渐发展
C.家国同构局面强化 D.集权政治意识凸显
10.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其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负责皇城警卫……宗正负责皇室事务、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少府掌皇家财政。秦朝中央官制的突出特征是( )
A.决策严谨,提升效率 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11.在唐代,出于三省行政的职能不同,不同部门官员的工作诉求难以统一,经常出现三省官员相互之间“日有争论,纷纭不决”的现象。为此,乃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国其政。据此可知,政事堂宰相集议的设立( )
A.破坏了三省六部制 B.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C.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避免了决策的失误
12.农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正月”,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正月”改为“端月”。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皇位世袭,代代相传 C.与天文历法相联系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13.《唐律》规定:“处理农民逃亡问题是地方政府应尽的职责。”而在武则天末年出现了括逃使。括逃使以中央派员身份,专门处理户口脱籍问题。所谓“开元已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为使则重,为官则轻”。唐代官职体系的调整意在( )
A.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B.处理地方事务
C.完善官僚制度体系 D.加强中央集权
14.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
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 B.王权的自我神化
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 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15.汉代对致仕官员的身体条件、政治和经济待遇、退休年龄等有具体、详尽的明文规定。有学者认为,正是这一制度的普遍推行,新旧官员才能实现顺利更替,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才有了保障。这反映了汉代( )
A.官僚政治渐趋成熟 B.选官制度逐步完善
C.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君主权力不断强化
16.元朝时期,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兼领吐蕃之地。宣政院下属的地方机构分为三道,官员皆由宣政院或帝师荐举,皇帝予以任命;低级地方官员可由当地僧俗首领按本地习俗自相传袭。朝廷这一做法( )
A.旨在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B.导致地方的实际权力增大
C.有效地缓和了民族矛盾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时疆域辽阔,交通网遍布全国,文书邮传道路畅通,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书驿传管理系统。秦汉时的丞相府与尚书台只是名义上总理全国邮驿事务的首脑机构。具体负责邮驿事务的中央政府机构,在汉成帝以前是典属国及其属官;汉成帝以后,这一职能被并入大鸿胪;东汉精简机构后,邮驿事务又归太尉府下的法曹掌管。秦汉时,文书驿传的方式按是否使用交通工具,分为以邮行、以次行、轻足行;按使用交通工具的类型,分为以车行、以马行。“以邮行”是指派遣邮人通过设于交通线上的各个“邮”对文书进行递送;“以次行”则是指公文以县为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传递;轻足行指步行。秦汉时还有使用“符信”的凭证制度,汉朝时更严。符信是邮差的身份证明和通行许可证,邮差和驿站的检查者各持一份,邮差经过时将自己的符信与驿站检查者的核对,一致时方可通过。
——摘编自王云庆、毕牧《秦汉与罗马帝国文书驿传制度比较研究》
材料二罗马帝国时期,从奥古斯都设立国家邮驿系统开始,国家邮驿系统就由大区长官负责管辖,他们负责管理罗马一条或者几条的道路以及沿路设的驿站,监督着直接管理每个驿站的承包商的遴选工作。公元2世纪以后,哈德良在大区长官下设立了运输官,开始启用运输官直接管理国家邮驿系统,间接架空了大区长官管理国家邮驿系统的实际权力。罗马帝国文书传递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沿军用大道每隔一定的短距离配备年轻人(信使)传递消息。第二种是通过“驿站马车”传递信件,一名信使就可以从起始点到终点。第二种方法使得国家邮驿系统后来具备了国家运输这一经济职能,但是这种传递方法也有缺点,那就是传递速度,这也说明奥古斯都关心的不是速度问题,而是急件和对情报的及时了解。
——摘编自王玉玲《罗马帝国早期的“国家邮驿系统”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时期文书驿传制度设立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与秦汉时期的中国文书驿传制度的异同。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唐因隋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易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摘编自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
材料二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救,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帷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遥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摘编自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三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论者徒就君相权力表面之分划而谓唐制为汉制之退步,恐未得设立制度之真情。
——据孙国栋《唐宋史论从》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的中央官制,并概述其组织形式。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唐朝中央官制运行方式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明朝呈现出文官系统、武将系统、宦官系统“三轨”并立的政治格局......中央宦官与正将、文官三种政治势力长期保持斗争与合作的双向关系。地方各级宦官......地方各级宦官,主要负责监军,承担皇帝耳目的功能,对于地方军政事务虽有干涉,但基本尊重文武官员的军政权力”可得知明朝宦官系统维持明朝政治稳定,C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央宦官与正将、文官三种政治势力长期保持斗争与合作的双向关系.....地方各级宦官,主要负责监军”可得知明朝宦官系统有一定的实权,排除A项;根据材料“地方各级宦官,主要负责监军,承担皇帝耳目的功能”可得知明朝宦官系统并未威胁君主专制,排除B项;根据材料“明朝呈现出文官系统、武将系统、宦官系统“三轨”并立的政治格局”可得知明朝宦官系统不是官僚体系核心,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根据材料“汉武帝常避开丞相府而直接通过尚书来裁决军政大事”、“东汉光武帝时‘虽置三公,政归台阁’”可知,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外朝的权力,东汉光武帝时政归台阁,转移了相权,由此可知行政中枢制度演变,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行政效率,排除A项;两汉仍然实行三公九卿制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行政中枢制度演变,与地方权力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代中央政府中辅佐皇帝“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项正确;司徒、司马、司空并非秦朝三公名称,排除A项;中书令、尚书令、侍中为唐朝三省长官名称,排除C项;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为宋代中央官职,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首次实现对西藏和台湾进行有效管辖的大一统王朝是元朝。元朝设立宣政院,负责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元朝在隶属福建晋江的澎湖设置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D项正确;秦朝、汉朝都未曾对西藏和台湾进行有效管辖,排除A、B项;宋朝不是大一统王朝,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最终决策权集中于皇帝。三省六部制既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又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C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实行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每州设刺史一名,负责监察地方诸侯王和高官,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实行内外朝制度,皇帝直接掌控中朝,削弱了相权,但不能体现“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排除B项;明朝内阁制凸显的是皇权专制,且当时丞相制度已经被废除了,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根据材料“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并结合所学可知,夏朝、商朝、周朝将“九鼎”奉为传国之宝,是统治权力的象征,D项正确;相传,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象征王权至高无上,所以“九姓诸侯”、“祖先意志”和 “九州四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据材料“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结合所学可知,密折制度的设立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密折制和军机处均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二者并不矛盾,而且密折制始终未取代军机处的职能,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清朝中央了解地方的最有效途径依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中央集权制度,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依据材料“周幽王为博得爱妃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各地诸侯以为犬戎进攻,带兵马急来救驾……”,可知西周晚期,周幽王点燃烽火台后,各地诸侯纷纷带兵马急来救驾,说明周天子仍有相当影响力,B项正确;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排除A项;西周时期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中央集权制并未形成,排除C项;君主专制指君主独裁的政治制度,秦朝才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时期,天子定期巡狩诸侯国,周王室垄断会盟权,这体现了集权政治意识,D项正确:西周时期宗法血缘关系强化,排除A项;西周时期君主专制尚未建立,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家族与国家组织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其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负责皇城警卫……宗正负责皇室事务、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少府掌皇家财政。结合所学可知,九卿中有官员专门负责管理皇室事务,这反映出“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突出了秦朝中央官制“化国为家,君权至上”的突出特征,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决策问题,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官员众多,政务繁杂”,排除B项;“选贤举能,唯才是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唐代时,因为三省职能不同、诉求不一,引发争论,影响决策,为此设立了政事堂,三省长官在政事堂集体讨论政务,这样方便三省沟通,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项正确;政事堂的出现是对三省制六部的补充和优化,并没有破坏三省六部制,排除A项;政事堂的设立改变的是宰相的议事和决策方式,对宰相权力的增减没有直接影响,排除B项;宰相集体商议,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但不能完全避免决策的失误,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依据材料“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正月改为端月”,可以看出皇帝制度之下,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皇帝的独尊地位,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神权,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皇权至上、皇帝独尊而非皇位世袭,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皇帝制度与天文历法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材料强调了面对地方出现的新问题,原有政府机构无力解决,唐朝遂设置了括逃使等临时官员,这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地方问题,加强对地方基层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陷入藩镇割据,A项表述错误,排除;处理地方事务不是最终目的,B项错误,排除B项;完善官僚制度体系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错误,排除。故选D项。
14.B
【详解】根据材料“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可得知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体现了王权的自我神化,B项正确;材料中是商代君主以天干为名,不能说明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排除A项;董仲舒是汉朝的儒学家,排除C项;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材料“正是这一制度的普遍推行,新旧官员才能实现顺利更替,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才有了保障。”可知,汉代“致仕”制度不仅可以缓解“致仕”官员的后顾之忧,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有助于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说明官僚政治渐趋成熟,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选官制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汉代商品经济没有迅速发展,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君主权力不断强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6.D
【详解】根据材料“元朝时期,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兼领吐蕃之地,宣政院下属的地方机构分为三道,官员皆由宣政院或帝师荐举,皇帝予以任命;低级地方官员可由当地僧俗首领按本地习俗自相传袭”及所学知识元朝时宣政院属于中央机构,可得知宣政院的设置及下属地方机构官员的任命方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宣政院的设置是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管理西藏地区,并非要建立政教合一国家,排除A项;宣政院的地方机构官员由皇帝任命,只是低级地方官员由当地僧俗首领按本地习俗自相传袭,并没有导致地方的实际权力增大,排除B项;蒙古族和藏族都信仰佛教,并没有强烈的民族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
17.(1)历史作用∶保证了中央集权制度的运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密切了各地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有利于民族交融。(答出三点即可)
(2)同∶管理系统完备;建立了以国都为中心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目的都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重视对邮驿的监督。(答出两点即可)
秦汉∶驿站、道路的维修责任属于地方郡县长吏;邮亭都承担文书驿传的任务;传递方式多样;注重时效性。
罗马帝国∶驿站维修的真正承担者是当地居民;驿站有大、小之分,规模、提供的服务都不同;邮传方式比较简单;轻视时效性。
【详解】(1)历史作用∶ 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保证了中央集权制度的运行;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根据材料“秦汉时疆域辽阔,交通网遍布全国,文书邮传道路畅通”可分析出密切了各地间的政治经济联系;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有利于民族交融。(答出三点即可)
(2)同∶ 根据材料“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书驿传管理系统”可分析出管理系统完备;根据材料“交通网遍布全国,文书邮传道路畅通”可分析出建立了以国都为中心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结合所学可分析出目的都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根据材料“符信是邮差的身份证明和通行许可证,邮差和驿站的检查者各持一份,邮差经过时将自己的符信与驿站检查者的核对,一致时方可通过”可分析出重视对邮驿的监督。(答出两点即可)
秦汉∶ 根据材料“邮驿事务又归太尉府下的法曹掌”可分析出驿站、道路的维修责任属于地方郡县长吏;根据材料“公文以县为单位”可分析出邮亭都承担文书驿传的任务;根据材料“文书驿传的方式按是否使用交通工具,分为以邮行、以次行、轻足行;按使用交通工具的类型,分为以车行、以马行”可分析出传递方式多样;结合材料可分析出注重时效性。
罗马帝国∶ 根据材料“运输官直接管理国家邮驿系统”可分析出驿站维修的真正承担者是当地居民;根据材料“哈德良在大区长官下设立了运输官,开始启用运输官直接管理国家邮驿系”可分析出驿站有大、小之分,规模、提供的服务都不同;根据材料“一名信使就可以从起始点到终点”可分析出邮传方式比较简单;根据材料“奥古斯都关心的不是速度问题”可分析出轻视时效性。
18.(1)官制:三省六部制。组织形式:三省是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集体议政;常以其他官吏行使宰相职权。
(2)利: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对君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因素:君相矛盾;原有体制的弊端;社会发展,政事增多。
【详解】(1)官制:根据材料一中“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初的中央官制为三省六部制。组织形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初期中央政府的组织形式为,三省是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六部分管具体事务;根据材料一中“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可知,三省长官都是宰相,集体议政,常以其他官吏行使宰相职权。
(2)利:根据材料二中“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救,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可知,唐朝中央官制运行方式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根据材料三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可知,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对君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因素:根据材料一中“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等信息可知,君相矛盾;根据材料三中“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可知,原有体制的弊端;根据“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可知,社会发展,政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