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选择性必修一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历选择性必修一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4 08:5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
1.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引自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A.百日维新 B.清末“新政” C.《钦定宪法大纲》 D.《皇族内阁》
2.日俄战争的胜负,以实例向中国人“证明”了立宪优于专制,也就结束了以俄国还是日本为学习典范的长期争议。据此可知,日俄战争( )
A.改变了东亚政治的权势格局 B.加快了清末“新政”的进程
C.推动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 D.否定了清王朝执政的合法性
3.范仲淹在任时提拔的李觏,在担任太学直讲时,一直痛骂当下,鼓吹变法,与范仲淹一唱一和。胡适在《记李觏的学说》中说,李觏是“一个不曾得君行道的王安石”,“是王安石的先导”。这说明王安石变法( )
A.得到了太学的支持 B.意在实现富国强兵
C.缺乏宽松文化氛围 D.有一定的舆论基础
4.自1979年以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办学形式————短期职业大学。这种大学实行“收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推荐”的办学原则,坚持为地方服务,具有地方性、职业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等鲜明特色。短期职业大学的兴起( )
A.拓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B.响应了“三个面向”的要求
C.开始引领教育领域拨乱反正 D.得益于高校内部结构的调整
5.1956年3月8日,刘少奇在听取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陈克寒、刘芝明、夏衍等人的汇报时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但“出新”不能勉强。文艺改革必须经过一定努力,没有怀孕就要生孩子,这是不可能的。百花齐放,就允许并存,各搞各的。比如洋的土的都可以搞嘛。刘少奇的讲话( )
A.折射出国家对文艺创作干预过多 B.批评了文艺界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C.显示推行“双百”方针初显成效 D.反映当时文艺作品内容枯燥单一
6.根据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化,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可见,第一个五年计划( )
A.体现了国家重大决策的民主化 B.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C.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D.完全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7.在百日维新中,前后发布变法命令110多道。包括废除八股文,改考策论(对国家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筹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创设中国银行、矿物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各地设商务局、丝茶公司等,提倡实业,广办邮政,兴修铁路,允许私人办兵工厂;奖励新著作、新发明;设立译书局,提倡学习西学,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自由开设报馆,报纸一律免税;准许自由组织各种学会。这些举措( )
A.危及统治者根本利益 B.有效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C.具有鲜明的近代气息 D.有利于改革螺旋式渐进
8.熙宁三年,王安石推行保甲法。规定十家为一小保,设保长。十小保为一大保,设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设都保长。一家有两个男丁以上的,抽出一人为保丁,农闲时组织起来武装训练,维护治安。同保内有犯法的,知情不报要连坐。发现来历不明的人,不举报也要惩罚。可见,保甲法的推行( )
A.彻底消弭了社会矛盾 B.具有兵农合一色彩
C.开创了全新管理制度 D.意在实现富国强兵
9.赵雍倡导胡服骑射以前,中原地区的战争与交通一般都采用马拉车。胡服骑射之后,中原的骑兵发展起来,马车渐渐用于骑乘。这一变化( )
A.促进了民族的认同 B.标志兵车时代结束
C.确立赵国霸主地位 D.导致传统礼制消亡
10.吴起在楚国看到楚弱的原因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因此他向楚悼王建议( )
A.仿效秦国商鞅之法开始全面改革 B.推行郡县制以达到中央集权目的
C.力行分科考试破除传统血缘世袭 D.强迫旧贵族迁徙至人烟稀少之地
11.李悝曾任魏文侯师,他“撰次诸国法”,著《法经》6篇,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律始于《盗》、《贼》。”可见李悝改革的首要任务是( )
A.维护统治秩序 B.实现法治社会
C.保护国家财产 D.实行君主专制
12.《国语·齐语》“相地而衰征”,韦昭注云∶“相,视也。衰,差也。视土地之美恶及所生出,以差征赋之轻重也。”。这说明“相地而衰征”( )
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B.减轻了国人赋税负担
C.减少了国家赋税收入 D.彻底瓦解了传统田制
13.下表为战国时期部分国家改革变法的概况。据此表可知,该时期( )
国家(改革者) 部分内容
魏国(李悝) 颁行《法经》,严厉惩罚侵犯私有权、反抗君主统治的行为。
楚国(吴起) 封君子孙传三世者即收其爵禄,优待为国报效的“战斗之士”。
韩国(申不害) 加强对臣下的控制,实行以“术”为核心内容的君主集权统治。
秦国(商鞅) 奖励军功,严禁私斗;废井田,开阡陌;普遍推行县制等。
A.社会转型成为时代潮流 B.专制集权制度正式建立
C.土地制度成为变革核心 D.宗法分封制度彻底解体
14.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这说明( )
A.迁都为移风易俗准备条件 B.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是迁都
C.孝文帝改革之心非常迫切 D.孝文帝改革进程比较顺利
15.在中国,改名换姓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这一举动( )
A.消除了纷繁复杂的胡汉矛盾 B.促进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C.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D.统一了长期分裂的多民族国家
16.梁启超在著作《戊戌政变记》中,对戊戌维新进行评论,“变法而不变人,则与不变同耳。故先生(指康有为)所条陈章奏众多……皆主齐力并举,不能枝枝节节而为之……无如下有老耄守旧之大臣,屡经严责而不恤,上有揽权猜忌之西后,一切请命而不行。故皇上康先生之所欲改革者,百分未得其一焉!使不然者,则此三月之中,旧弊当已尽革,新政当已尽行……而天下肃然向风矣。”对梁启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变法的众多措施同时实行 ②变法受到了保守势力的阻碍
③变法亡于改革家的急功近利 ④梁启超正确认识到了变法失败的根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变法的启蒙教育和舆论准备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早期维新派,后来的戊戌维新的变法理论,基本上是对早期维新变法主张的发展和深化,到1898年前后,在全国范围形成了一股旨在变法强国的戊戌维新思潮。维新派先后提出了“仿洋改制”、“托古改制”的主张,同时引进了西方“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平等自由观”并进行了加工改造,使变法理论具有中国特色,逐步形成了一套以民权、平等和变革为核心内容的变法理论,使变法运动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维新派通过对封建顽固派的批判,提出了以进化论为基础的“必变”理论;通过对洋务派的批判,提出了以统筹全局和重点突破的“全变”和“变本”理论。这些都丰富和完善了维新派的变法理论,有力地促进了变法总体方案的制定。维新派靠着光绪皇帝的御笔,把变法方案中的措施,一项一项地变为“上谕”,发向全国,开始进行一系列具体的变革,由此形成了“百日维新”这场声势浩大的实际变法运动。
——梁昱庆:《试论“戊戌变法”的特点及其历史启示》
材料二 作为清末新政的领导者,是慈禧开启了新政改革的闸门,此时,顽固派的抵制非常微弱,革新派可以放开手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1903年10月,慈禧批准了张之洞、袁世凯的会奏,以十年为期,废除科举制。废除科举制度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创举。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一千多年,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人才都以科举考试为重要途径,可以说废除科举制使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它体现了清政府改革的决心。当立宪派向慈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时,也得到了慈禧的积极回应,虽然慈禧准备实行的立宪是保守的二元君主立宪政体,但是,对于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体制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杜以同等《论慈禧的改革与守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戊戌变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慈禧在“新政”中的作用,综合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对你的启示。
18.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伴随着国家政权和国家制度的重构,明确农村地区的土地产权关系成为逐步理顺农村工作的前提。同时,党和人民政府通过废除保甲制度、颁布《婚姻法》等治理举措,崩解了农村社会原有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旧政治权威。1950年,政务院颁布了《乡(行政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和《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村政府与乡政府并立为基层政权。
——摘编自丁云《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发展变迁》
材料二 1958年,《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按此决议,原有的几十甚至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均的合作社合并为一个农村人民公社,将一切生产资料上交给人民公社,统一分配。人民公社不仅要管生产、管政权,还要管社员生活,形成一种“政社合一”模式。直至土地承包到户之后,农民才开始从高度集体化的治理体制中脱嵌出来,家户重新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农村社会重归分散,“政社合一”模式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经济基础,1983年,全新的乡镇基层政权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同时,伴随农村经济活力的充分调动,多元利益主体纷纷出现,村委会成为群众自治组织,也是整合农村社会的组织。
——摘编自祝传佳《新中国成立70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重构乡村秩序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的演变。并结合所学,分析不同阶段的治理体制产生的主要背景。
1.A
【详解】根据材料“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政府腐败无能,孙中山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毅然决然走上革命的道路。根据材料“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可知以下选项中有利于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的是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反之对于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没有起到作用的,是符合材料主旨的选项。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所以A项有利于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清廷力图在军事、官制、法律、商业、教育和社会方面进行一系列系统性改革,改革也波及了内地和东北、蒙古、西北和西藏各地,由于改革政策的“支离、拖沓”和一些官员的“敷衍”,没有取得太大进展,但“新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也为辛亥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准备条件。B项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一日(1908年8月27日)中国晚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由宪政编查馆参照1889年由明治天皇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制定,删去了日本宪法中限制君权的有关条款,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立法旨意。彼时光绪帝因戊戌变法失败被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所以是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布。C项只是名义颁布,没有实施,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庆亲王内阁,又称皇族内阁,是清末的责任内阁。成立于清朝宣统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8日),结束于同年的九月十一日(11月1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内阁,由庆亲王奕劻组阁。清末责任内阁的出台,皇族占大多数。皇族大量涌上政坛,从表面上看是显示了皇族力量的强大,但在实际上却未必有利于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因为皇族庞大,就难免参与到权力的角逐之中,造成皇族从深层分裂。D项加速了清政府倒台,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题干显示,日俄战争显示立宪优于专制,促使中国结束了以俄国还是日本为学习典范的长期争议,加快了中国推行立宪的进程,B项正确;题干没有显示日俄战争影响东亚政治权势格局的信息,排除A项;日俄战争发生于1905年,推动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的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排除C项;面对日俄战争,作为战场主人的中国宣布了“局外中立”,这在中国人民以及西方人眼中,这一行为否定了清王朝执政的合法性,但题干没有强调这一点,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题干显示,北宋知识分子批判现实,要求变法的呼声,成为“王安石的先导”,说明王安石变法顺应了当时变法呼声的要求,D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太学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信息,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排除B项;北宋知识分子能够痛骂当下,鼓吹变法,得益于宋朝重文抑武,尊重知识分子,有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新的办学方式,短期职业大学强调择优推荐,突出职业性、多样性与灵活性,给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方向与渠道,A项正确;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方针是在1983年,排除B项;引领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是1977年的科教工作座谈会,排除C项;短期职业大学的兴起有利于推动高校内部结构的调整,并非高校内部结构调整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A项。
5.A
【详解】题干显示,刘少奇强调,文艺创作“出新”不能勉强,“文艺改革必须经过一定努力,没有怀孕就要生孩子,这是不可能的。”,这说明之前国家对文艺创作干预过多,A项正确;题干显示,刘少奇强调:百花齐放,就允许并存,各搞各的。比如洋的土的都可以搞。这说明文艺创作存在开放包容的作风,排除B项;“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4月,排除C项;题干没有显示当时文艺作品内容枯燥单一,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题干显示,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工业化建设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化建设总体上属于发展生产力的范畴,“三大改造”总体上属于变革生产关系的范畴,“一化”与“三改”同时进行体现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B项正确;题干未提及一五计划决策过程,看不出民主化,排除A项;过渡时期总路线在1953年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时间是1956年底,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一五计划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但并未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题干显示,这些措施涉及选官、教育、经济、宣传媒体等方面,都透露出向西方学习的动机,具有明显的近代气息,C项正确;这些措施没有触动统治者的根本利益,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日维新时间很短,由于中央到地方顽固势力的阻挠,实施效果并不明显,排除B项;题干显示,在百日维新中,前后发布变法命令110多道,而且涉及面很广,反映出改革者急于求成的心态,说明改革不是渐进的、而是急进的,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题干显示,保丁农时从事农耕,农闲时为兵,组织起来进行武装训练,具有兵农合一性质,B项正确;保甲法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压制农民聚众起义,维护社会稳定,但不能彻底消除社会矛盾,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保甲法与商鞅推行的连坐法是一脉相承的,排除C项;保甲法的目的是强兵,达不到富国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赵雍胡服骑射的改革使得马车渐渐用于骑乘,这加快了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而促进了民族融合,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胡服骑射促进了兵车时代向骑兵时代的转型,但不是兵车时代的结束,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胡服骑射的改革,增强了赵国的军事实力,但没有确立赵国的霸主地位,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胡服骑射改革后,胡服的优势逐渐被中原地区民众所接受,这冲击了传统礼制,但并不意味着传统礼制消亡,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可知,吴起认为,楚国贫国弱兵的原因是旧贵族势力太强,以致威胁君主的统治,残害百姓,所以吴起建议强迫旧贵族迁徙至人烟稀少之地,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86年,排除A项;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分科考试开始于隋朝,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题干显示,李悝认为国家治理“莫急于盗贼”,也就是铲除盗贼,所以先制定了《盗》、《贼》两部法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盗贼损害了民众的私有财物,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制定法律来维护社会稳定,A项正确;李悝改革的根本动机是实现富国强兵,它有利于礼制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但没有实现这一转变,排除B项;题干材料并未体现保护国家财产,排除C项;题干没有显示实行君主专制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选项。
12.A
【详解】材料显示,“相地而衰征”是按照土地的肥沃程度来确定赋税轻重,不考虑土地所有制问题,这就事实上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A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减轻了国人赋税负担”的结论,排除B项;“相地而衰征”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所采取的措施,排除C项;“相地而衰征”推动了传统田制——井田制的瓦解,但井田制彻底瓦解是战国时期,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推行强化君主权威、打击贵族特权和加强中央集权等措施,反映出社会转型成为当时的时代潮流,A项正确;专制集权制度正式建立是在秦朝建立以后,排除B项;材料只介绍了商鞅对土地制度的变革,不能说明土地制度是战国时期的变革核心,排除C项;彻底解体的表述不符合春秋战国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根据材料“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认为迁都大大有利于移风易俗的改革,进而说明迁都为移风易俗准备条件,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是迁都,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孝文帝改革之心非常迫切,排除C项;“孝文帝改革进程比较顺利”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根据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可知,反映了孝文帝汉化改革的的内容,有助于民族之间交融,C项正确;消除了纷繁复杂的胡汉矛盾,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统一了长期分裂的多民族国家,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16.A
【详解】根据题干中“所条陈章奏众多……皆主齐力并举,不能枝枝节节而为之”可知梁启超主张变法的众多措施同时实行,①正确,根据题干中“无如下有老耄守旧之大臣,屡经严责而不恤,上有揽权猜忌之西后,一切请命而不行”可知,变法受到了保守势力的阻碍,②正确,A选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变法亡于改革家的急功近利,③错误,排除B项;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题干中并没有体现梁启超认识到变法失败的根源,④错误,排除CD项。故选A项。
17.(1)特点:①变法前作了较为充分的舆论准备;②理论建设注重横向比较借鉴与纵向探索改造相结合;③通过与其他派别的论争,不断丰富理论;④自上而下将变法理论变为实践。
作用:①充分的舆论准备,为变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和社会基础;②理论建设为变法运动提供了指导思想;③理论的不断丰富,促进了变法总体方案的制定;④自上而下将变法理论变为实践,推动了声势浩大的变法运动。
(2)作用:慈禧开启了新政改革的闸门,为革新派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说明:因为慈禧是清末统治阶层的实力派事实上的“领袖”,她成为新政的领导者,必然会极大地削弱顽固派的抵制力量,从而有利于“新政”的推动。如。1903年10月,慈禧批准了张之洞、袁世凯的会奏,以十年为期,废除科举制,终于使影响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启示:自上而下的改革,必须有强有力的后盾为保障,否则,改革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详解】(1)特点:①据材料“变法的启蒙教育和舆论准备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早期维新派,后来的戊戌维新的变法理论,基本上是对早期维新变法主张的发展和深化,到1898年前后,在全国范围形成了一股旨在变法强国的戊戌维新思潮。”,可推断出变法前作了较为充分的舆论准备;②据材料“维新派先后提出了‘仿洋改制’、‘托古改制’的主张”,可推断出理论建设注重横向比较借鉴。据材料“同时引进了西方‘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平等自由观’并进行了加工改造”,可推断出理论建设注重纵向探索改造,综合起来得出理论建设注重横向比较借鉴与纵向探索改造相结合;③据材料“维新派通过对封建顽固派的批判,提出了以进化论为基础的‘必变’理论,通过对洋务派的批判,提出了以统筹全局和重点突破的‘全变’和‘变本’理论,这些都丰富和完善了维新派的变法理论”,可推断出通过与其他派别的论争,不断丰富理论;④据材料“维新派靠着光绪皇帝的御笔,把变法方案中的措施,一项一项地变为‘上谕’,发向全国,开始进行一系列具体的变革”,可推断出自上而下将变法理论变为实践。这必然推动了声势浩大的变法运动。
作用:①结合所学可知,充分的舆论准备,为变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和社会基础;② 据材料“维新派先后提出了‘仿洋改制’、‘托古改制’的主张”可知,理论建设为变法运动提供了指导思想;③结合所学可知,理论的不断丰富,促进了变法总体方案的制定;④结合维新变法的史实可知,自上而下将变法理论变为实践,推动了声势浩大的变法运动。
(2)作用:据材料“是慈禧开启了新政改革的闸门,此时,顽固派的抵制非常微弱,革新派可以放开手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可推断出慈禧开启了新政改革的闸门,为革新派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说明:慈禧作为清末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她对改革的进程及效果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启示:戊戌变法的最高统治者光绪帝是没有实权的,这与戊戌变法的失败有一定的影响;清末新政取得一定的成效,与慈禧的支持密不可分。所以得出自上而下的改革,必须有强有力的后盾为保障,否则,改革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18.(1)措施:明确农村地区的土地产权关系;废除封建旧制度的遗留如保甲制度,通过颁布新法律来化解原有的就政治权威和秩序;建立基层政权。影响: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党的统治;有利于废除封建制度的遗留,促进新风气、新风尚的确立;有利于实现村民自治,促进基层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2)演变:成立人民公社,统一分配生产资料,管理生产和生活、政权,“政社合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高度集体化中脱嵌出来;基层政权体系逐步在全国推广,村委会成为群众自治组织,也是整合农村社会的组织。背景:第一阶段的背景是人民公社、大跃进运动的开展;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三阶段属于改革开放逐渐深入阶段。
【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伴随着国家政权和国家制度的重构,明确农村地区的土地产权关系成为逐步理顺农村工作的前提”可概括出明确农村地区的土地产权关系;根据材料“党和人民政府通过废除保甲制度、颁布《婚姻法》等治理举措”可概括出废除封建旧制度的遗留如保甲制度,通过颁布新法律来化解原有的就政治权威和秩序;根据材料“村政府与乡政府并立为基层政权”可概括出建立基层政权。影响:结合所学,可从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党的统治;有利于废除封建制度的遗留,促进新风气、新风尚的确立;有利于实现村民自治,促进基层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等方面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人民公社不仅要管生产、管政权,还要管社员生活”“政社合一”可概括出成立人民公社,统一分配生产资料,管理生产和生活、政权,“政社合一”;根据材料“直至土地承包到户之后,农民才开始从高度集体化的治理体制中脱嵌出来,家户重新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农村社会重归分散”可概括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高度集体化中脱嵌出来;根据材料“伴随农村经济活力的充分调动,多元利益主体纷纷出现,村委会成为群众自治组织,也是整合农村社会的组织”可概括出基层政权体系逐步在全国推广,村委会成为群众自治组织,也是整合农村社会的组织。背景:结合所学,从1958年、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深入三个阶段的背景进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