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张居正要求六部把要办的公事一条一条登记造册,一式三份:一本留部,一本送六科监察,再一本交内阁查考。由内阁牵头,一件一件研究,根据事情轻重缓急,限令各部和各地按期完成。每月考核,逐年总结,完成之后一一注销,如有欺瞒不实之处,经监察官员查出,必定严办。然后根据考核结果,评定官员政绩,决定升降。 张居正此举( )
A.有利后续改革政令的畅通 B.彻底扭转官场执政懒散风气
C.首创中央考核官员的制度 D.带动内阁地位发生根本转变
2.家学在唐代童蒙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下表可知( )
人物 相关记载
刘知几 其父授《左氏》,刘知几“遂通览群史”“与兄知柔俱以善文词知名”,最后擢进士第
牛僧孺 “为母所训,遂习先业”,后登进士科,官至宰相
元稹 “其母郑夫人,贤明妇人也,家贫,为稹自授书,教之书学。稹九岁能属文。十五两经擢第”
A.家学教育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 B.家学中母亲教诲子弟最为常见
C.童蒙教育侧重实践而忽视经学 D.童蒙教育不满足科举考试需要
3.康熙皇帝曾谕令在乡试、会试将.浮饰八股文章永行停止",改试策、论、表、判。五年后,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乾隆皇帝时,朝臣中也有废除八股文的声浪,却也最终作罢。这表明当时( )
A.选官制度变革势在必行 B.西学思想的影响日益广泛
C.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 D.八股取士有深厚社会基础
4.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材料所反映的选官制度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④“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5.严密的考核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整肃吏治的重要措施。《明史`选举志》:“令称职者升,平常者复职,不称职者降,贪污者付法司罪之,阘茸者免为民。”反映了古代官员考核的哪一特点( )
A.考核重德尚能 B.重视考核结果奖惩激励
C.考核方法完善 D.重视对考核过程的监察监督
6.清初,地方官员入京面见皇帝的较少。清中期,乾隆皇帝分批调各地现任提督与总兵前来觐见,后将觐见范围扩大到道府官员、参将和部分知县。对各地官员的各种考核,皇帝亲自过问。这些措施有利于( )
A.杜绝官吏失职渎职 B.削弱军机处的权力
C.严密控制思想文化 D.增强对地方的控制
7.白居易27岁中进士时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其慈恩塔下 的“题名”缘于( )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8.“师爷”之名,起自明,盛于清代,是帮助官员办理事务的文人学士。因师爷为幕主出谋划策,参与机要;起草文稿,代拟奏疏;处理案卷,裁行批复;奉命出使,联络官场等特殊身份,故府内衙役、仆从尊主官为“老爷”,其宾友为“师爷”。由此可知明清时期( )
A.冗官冗费现象严重 B.唯才是举的导向
C.八股取士的弊端严重 D.选官制度走向完备
9.汉武帝时期,政府以“德”“文”“能”为标准,让各郡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这种选官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
10.古代科举各级考试都由相应级别政府的主要首长主持。清代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考试的省学政,身份等于钦差,地位与总督巡抚平等;乡试正副主考均由皇帝任命,各省总督、巡抚为监临官,负责考场事务。这反映了科举考试( )
A.选拔相对公平 B.体现国家意志
C.扩大官吏来源 D.提高官员素质
11.自汉武帝以来,西汉不少官员都是孝廉出身。当时全社会形成一种“在家为孝子,入仕为廉吏”的氛围和舆论。这反映出西汉( )
A.选官制度趋于公平公正 B.统治集团注意笼络民心
C.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巩固 D.社会基层治理较为严密
12.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收入。据此可知( )
A.唐代御史未起到对地方官吏的巨大威慑作用
B.唐代的台谏合一制度导致地方官吏日益腐败
C.唐代对于地方官吏的监察制度依然存在漏洞
D.白居易的记载不符合唐代地方官吏收入实际
13.汉宣帝刘询曾指出当时地方所上的计簿,是虚假不实的具文。因此他命令( )
A.郡国汇总计簿时仅考核县官德行 B.每三年一次对地方官员考满审计
C.御史要加强对计簿的查对和核实 D.六科给事中分别考查京内外官员
14.九品中正运行之初,品第人物必须提供三个项目:一曰世,二曰状,三曰品。“世”指家世,“状”指政绩才能,“品”指言行品德。据此可知,当时的九品中正制( )
A.扩大了选官范围 B.重在维护士族的特权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适应了政治军事需要
15.相对于科举及第者而言,落第者们更贴近下层民众,他们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共事务,成为乡里文化的普及者、基层社会活动的组织者。这表明科举制度( )
A.推动了基层自治 B.促进了阶层流动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有益于社会教化
16.《晋书·卫瓘传》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由此可见,九品中正制( )
A.完善了官员选拔制度 B.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
C.瓦解了士族门阀垄断 D.适应了当时政治需求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察举,通俗的解释就是察廉举孝,大致说来就是“四科举士”——孝廉、贤良方正、太学博士弟子和特科特举。其中以孝廉最有影响。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等
材料三220年,曹丕继位后,为了吸收人才,争取世家大族支持,采纳颍川士族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摘编自读史笔记
材料四北大历史教授张希清对科举制的定义:“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渊源流长,起始于隋,发展于唐,变化于宋,定型于明。
——摘编自张希清《中国古代科举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周、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及其标准。
(2)根据材料二、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相比察举制的进步性。
18.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谏议制度比较完善的时代,谏议形式走向多样,颇具特色。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自古以来,大臣进言,皆先具奏疏(本、简),唐人亦如此。所以,唐代谏官进谏,肯定必书于纸。而且从其它文献中可以得知,唐代谏官所用之纸是专用的,时称“谏纸”,且有“月给谏纸”的制度。正如官员月给俸禄一样,谏官也要“月给谏纸”。唐代谏官“上封事”,也基本上以一月为单元。如唐肃宗《令谏官言事制》云:“所设谏曹,欲闻讽议,允副从绳之望,须成削稿之书。其谏官令每月一上封事,指陈时政得失。若不举职事,当别有处分。”又代宗亦要求“谏官每月上封事,无所回避”。
——傅绍良《唐诗中的“谏纸”“谏书”“谏草”与唐代谏议规范》
材料二 在唐代相对开明和开放的政治环境下,讽喻诗便被唐代诗人应用得“前无古人”。因而,也具有了明显的“谏言”性质。之所以这样说,不仅因为唐代文人不是在事后利用诗歌做一些亡羊补牢式的无力嘲弄,而在于他们在事态萌发之前就能一针见血地指陈政治得失;……白居易曾强调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时而作,不为文而作”,正体现了唐代的诗歌风貌。
——程遂营《唐代文人的“言谏”与“诗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月给谏纸”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诗谏”盛行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张居正要求六部把要办的公事一条一条登记造册……一件一件研究,根据事情轻重缓急,限令各部和各地按期完成每月考核,逐年总结,完成之后一一注销”可分析得出,这有利于之后改革措施的传达与落实,保证了政令的畅通,A项正确;改革有利于改变官场懒散的工作作风,但不能彻底扭转懒散风气,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王朝一直注重对官员的考核,排除C项;张居正此举,加强了内阁的权力,这主要得益于最高统治者的信任与支持,并不能改变内阁顾问的性质,明朝内阁一直不是正式的一级国家权力机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几位知名人物通过家学进行童蒙教育,最后顺利通过了科举考试,有人甚至官至宰相,这说明家学教育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给出了两人由母亲教诲子弟,但不能得出“最为常见”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无法看出童蒙教育侧重实践,排除C项;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材料体现了康熙、乾隆年间都有关于科举制下八股文的存废争议及实践,但最终都只能恢复八股取土。据“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可知八股取士有深厚的社会基础,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选官制度变革势在必行,排除A项;西学此时在中国影响力有限,排除B项;八股文具有一定的选拔功能,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察举制,为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②为九品中正制,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③为秦朝的选官制度,④为科举制,隋唐到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其时间先后顺序为③①②④,C项正确;ABD项时间先后顺序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根据题干“令称职者升,平常者复职,不称职者降,贪污者付法司罪之”可知古代官员考核中注重考核结果奖惩激励,根据考核结果的称职、平常、不称职和贪污进行不同的奖励和惩罚,B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考核的标准,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考核方法的完善,排除C项;题干只说明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并未体现对考核过程的监察监督,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根据“清中期,乾隆皇帝分批调各地现任提督与总兵前来觐见,后将觐见范围扩大到道府官员、参将和部分知县。对各地官员的各种考核,皇帝亲自过问。”可得出清代皇帝通过让各地官员进京述职的方式,了解地方的情况,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针对军机处,而且军机处也没有实权,排除B项;材料与思想控制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并结合所学可知,白居易诗句描述的是“雁塔题名”。在唐代,“雁塔题名”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由此可知,“雁塔题名”缘于科举制,D项正确;世卿世禄制的官员选拔是世袭的,排除A项;察举制是汉代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排除B项;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其选官的标准是门第,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根据材料“师爷......起自明,盛于清代,是帮助官员办理事务的文人学士......为幕主出谋划策,参与机要;起草文稿,代拟奏疏;处理案卷,裁行批复;奉命出使,联络官场等特殊身份”可知,“师爷”帮助官员办理大多数事务,这是由于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盛行,科举入仕的官员缺乏应有的行政办事能力,C项正确;冗官冗费现象严重是在宋朝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唯才是举,排除B项;选官制度走向完备是科举制,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汉武帝时期,政府以‘德’‘文’‘能’为标准,让各郡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察举制,察举制以品行为选官依据,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B项正确;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主要是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实行,排除A项;科举制开始于隋唐时期,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世袭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清代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考试的省学政,身份等于钦差,地位与总督巡抚平等;乡试正副主考均由皇帝任命,各省总督、巡抚为监临官,负责考场事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考试体现了国家意志,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选拔相对公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扩大官吏来源”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官员的素质”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根据“在家为孝子,入仕为廉吏”可得出西汉的选官以察举为主,考查孝廉,这体现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公平公正,排除A项;BD项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材料反映了唐朝中期白居易记载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且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说明地方官吏俸禄存在不载于法令的收入,体现了地方势力坐大的隐患,反映了唐代对于地方官吏的监察制度依然存在漏洞 ,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唐代御史未起到对地方官吏的巨大威慑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台谏合一制度是宋代开始实行的监察制度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白居易的记载可作为研究唐代地方官吏收入实际的资料,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记载不符合唐代地方官吏收入实际,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根据材料“汉宣帝刘询曾指出当时地方所上的计簿,是虚假不实的具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宣帝针对计薄的虚假不实,命令御史要加强查对和核实,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薄,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每三年一次对地方官员考满审计”发生在明清时期,这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六科给事中设置于明朝,这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结合所学,东汉末年到曹魏建立时,汉代州郡察举制度已经腐败不堪,再则汉末户口流离,察举制已不适用,九品中正制顾及乡闾评定的旧传统,又适应了人士流移的新环境,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一客观标准,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为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适应了政治军事需要,D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并没有扩大选官范围,也并非重在维护士族的特权,排除AB项;题干信息主要涉及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标准,看不出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落地者凭借他们为科考而积累的才学,在民众中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共事务,成为乡里文化的普及者、基层社会活动的组织者。他们的活动促进了基层社会的发展,这表明科举制度有益于社会教化,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基层自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落第者们的行为,不能体现阶层流动,也不能扩大统治基础,排除B、C项。故选D项。
16.D
【详解】根据材料“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可知,反映了在政治局势的影响下,战乱纷争致使大量人才流离失所,从而设立九品中正制适应曹魏政权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完善了选官制度的完善,联系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到后期被世家大族所控制,阻碍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九品中正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的信息,排除B项;选项瓦解了士族门阀垄断,表述有误,联系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到后期被世家大族所控制,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排除C项。故选D项。
17.(1)西周选官制度:世官制(或世卿世禄制);标准:血缘;
魏晋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标准:家世(门第)。
(2)科举制的进步性: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或回答“选拔相对公开公平”亦可);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新教材角度)(如考生从促进阶层流动、推动重学风气、巩固统一等角度作答也同等给分)
【详解】(1)选官制度:根据材料一中的“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可得出“世官制”;根据材料三中的“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可得出“九品中正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世官制的选官标准是“血缘”;根据材料三“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家世(门第)”。
(2)根据材料二中的“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科举制相比察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四中的“士人可以自由报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扩大了统治基础”;根据材料四中的“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选拔相对公开公平”;结合所学知识学生还可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巩固统一等角度作答。
18.(1)特点:进谏纸张专用;谏官须每月上封,指陈时政得失;谏官未尽职事会有处罚;奏事不需回避。
(2)原因:
社会:唐代的社会环境比较开明开放;
制度:谏议制度的发展;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思想文化: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经世致用”风气的盛行,文化教育繁荣。
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防止君主过失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推动唐朝政治清明和社会进步;对后世谏议风气有一定积极影响。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所用之纸是专用的”可知进谏纸张专用;根据材料一“基本上以一月为单元”“指陈时政得失”可知谏官须每月上封,指陈时政得失;根据材料一“若不举职事,当别有处分”可知谏官未尽职事会有处罚;根据材料一“‘谏官每月上封事,无所回避’”可知奏事不需回避。
(2)原因:根据材料二“相对开明和开放的政治环境下”可知唐代的社会环境比较开明开放;结合所学,从谏议制度的发展、科举制度、经世致用风气的盛行、文化教育繁盛、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等角度分析说明。影响:结合所学,从对君主的监督与约束、政治清明、后世谏议制度的影响等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