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选择性必修一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历选择性必修一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4 08:5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1.宋徽宗时期,官方编订了一部国家礼典《政和五礼新仪》,其中除了皇族和王公大臣仪制以外,首次出现了庶人婚仪、冠仪和丧仪。礼典“首次”意味着官方( )
A.首次否定传统严格的等级制度 B.顺应城乡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将国家礼典提升为法制的高度 D.开始推动礼仪文化向民间发展
2.战国时期儒法相争,形同水火;但是魏晋时期法术之学却转而与儒学联手并肩。这一变化意在( )
A.维护官僚政治的稳定性 B.限制门阀士族的势力
C.促进“依法治国”发展 D.抵制道家思想的侵蚀
3.唐律规定,家主享有教令权、主婚权以及家庭财产权,还享有大事决断权,而其他成员只能服从,还规定了允许重刑犯尽孝道的“存留养亲”制度。这反映了唐代( )
A.刑罚比较随意 B.儒学具有法律效力
C.注重司法公正 D.注重礼与法的结合
4.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用儒家经义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量刑的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断方式,董仲舒曾收集整理了232个案例,指导律吏,称《春秋决狱比》。这表明汉代( )
A.已出现律令儒家化 B.关注人情冷暖
C.弱化宗法观念 D.强化法制体系
5.宋人笔下涌现出诸多“好孩子”形象。比如,赵令赫“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这表明宋代( )
A.儒学逐渐向基层渗透 B.律令儒家化特征明显
C.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D.政府对社会控制松弛
6.成文法的出现是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下列关于古代成文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古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B.中国古代最早的成文法是《九邢》
C.古希腊克里特岛早在公元前7世纪已经出现成文法
D.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
7.睡虎地秦简中有记载:,贼人甲室,贼伤甲,甲号寇,其四邻、典(闾里长官)、老(三老,负责一乡的教化)虽不存,不闻号寇”,在审判时则四邻无罪,而典、老需要受罚。由此可知,秦朝( )
A.法律严酷 B.基层组织严密 C.吏治严苛 D.法律体系完备
8.唐朝提倡礼治,颁行了《大唐开元礼》,该法典( )
A.包含吉、宾、军、嘉、凶五礼 B.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C.集中魏晋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精华 D.标志中华法系的确立
9.我国古代将“亲亲相隐”制度称为“亲亲得相首匿”、“同居相为隐”等,是法律规定中一种互相隐瞒和包庇的制度,告发被视为不孝不亲和伤情败法的行为,要对其进行惩罚。这表明( )
A.人伦关系会影响到法律 B.中国古代史上缺乏成文法
C.统治者忽视法律制度建设 D.判案依据道德而不是法律
10.'它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和完备的标志。它是( )
A.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 B.唐太宗时期的《唐律疏议》
C.唐高宗时期的《永徽律疏》 D.天一阁所藏的《天圣令》
11.律学是中国古代官办法律教育机构,其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具有法律知识的普通文官和培训法律专门人才。律学存在于魏晋至北宋,到南宋几近消亡。与律学几近消亡有关的是( )
A.科举考试科目变动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主流价值观的重塑 D.乡约与法律合流
12.《大明律》是明朝最重要的基本法典,在朱元璋的亲自主持下,历30年经多次修改而成,充分体现了君主专制的意志。下列关于这部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唐律为蓝本 ②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
③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④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A.①②④ B.①④ C.① D.③④
13.《秦律》在量刑上根据不同的犯罪情节和认罪情况实行从重从轻原则,教唆类犯罪、集团犯罪、累犯、预谋犯罪往往从重,案发前自首、主动消除犯罪后果者从轻,并且区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这表明秦律( )
A.在法条中渗透-定的理性倾向 B.立足于“轻罪重罚”的量刑原则
C.推动法律由野蛮逐渐走向文明 D.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仁政”理念
14.《吕氏乡约》提出了“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项原则,其中包括教子弟、教后生、事父兄、居家和睦、敬事长上等重要内容。乡约章程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其内容与家训著作相近,但更针对乡村基层社会。关于北宋乡约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的表现 B.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C.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D.朱熹是乡约的创造者
15.《管子》一书记载:“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解也、角量也,谓之法”;“不知亲硫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据此可知,管子认为( )
A.法是行为规范的标准 B.君主可以超越法律
C.法治和德治要相结合 D.法治是治国的前提
16.北魏确立了“存留养亲”条款:死罪之人,若家中有七十以上的祖父母或父母无人照顾,而犯罪者又是家中的独子“单丁”,律则网开一面,可奏请皇帝予以宽宥;《唐律》对存留养亲制度又作了详细规定,该制度一直保留到清代。“存留养亲”的规定( )
A.凌驾于国家的法律之上 B.开创了律例合编新体例
C.标志着法律开始儒家化 D.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17.列宁指出:“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晋律首次确立了“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所谓“五服”,是指依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而确定的五种丧服的服制。中国历史上父系家族血鲸亲属的范围,通常包括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世系,统称九族。在此范围内的直系血亲与旁系姻亲,有为死者服丧的义务,因此均为有服亲属。“准五服以制罪”是指有服亲属之间的相互侵害行为,依据五服所表示的远近亲疏关系定罪量刑。亲属相盗的处理原则和人身侵犯的处理原则恰好相反,亲等越近,处罚越轻。
——摘编自马小红等《中国法律史教程》
材料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殷周时期在法律思想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逐渐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董仲舒神化皇权、改造新儒学,契合了统治者加强统治、维护大一统的需要。《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标志着礼法结合的全面完成,自此历朝均沿袭不变,并对后世传统法制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付银《中国近代法律观念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晋律的特色,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特色形成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唐律疏议》的历史意义。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曾统计,魏晋南北朝时的敦煌、吐鲁番及黑水城文书中,共有儒经文本近40种,其中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孝经》、《毛诗》(《诗经》)、《论语》。敦煌的识字书中,大都贯穿着儒经中的相关观念,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千字文》和《开蒙要训》。魏晋至唐,《列女传》《女诫》《女孝经》《女论语》等书不断涌现,皆为三从四德等观念影响士女及庶民的反映。
——摘编自楼劲《魏晋南北朝儒学的发展》
材料二 唐高祖李渊下诏推行“兴化崇儒”的教化政策。唐太宗果断提出“以文治国”的大政方针,决心用儒家的经典思想来作为施德治、行仁政、倡教化的指导思想,以净化社会风气,使社会民风淳厚、民心纯正。唐玄宗统治时期,在社会人文教化中,强调“以孝治天下”的主张。中唐以后,统治者在社会人文教化中,特别是在实施政治教化中,强调“忠君爱国”的教化思想,用“忠”来取代盛唐时期倡导的“孝”的教化思想,使“忠君爱国”教化思想成为中唐以后社会教化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主张舍孝而尽忠。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西域及敦煌地区社会教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前期统治者进行社会教化的主要方式,并简析中唐以后统治者提倡“忠君爱国”思想的原因。
1.D
【详解】根据材料“,其中除了皇族和王公大臣仪制以外,首次出现了庶人婚仪、冠仪和丧仪”可知,北宋末年,庶人也开始按照国家礼典举办仪式,说明官方开始推动礼仪文化向民间发展,D项正确;“首次否定”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城乡商品经济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礼典,并未涉及其提升到了法制高度,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魏晋时期法术之学却转而与儒学联手并肩”信息并结合所学课本知识可以得出,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魏明帝时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此后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这有利于稳定当时的官僚政治,A项正确;魏晋时期正是门阀士族的势力大发展之时,不存在“限制”之说,“限制门阀士族的势力”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儒法关系的变化”,“促进‘依法治国’发展”与此不符合,排除C项;儒法联手的主要目的在于其间自身的吸引,而非“抵制道家思想的侵蚀”,况且此时应该说是“道教”思想更为贴切,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律中对家主权力的规定,体现了古代家族的家长权,同时允许重刑犯尽孝道的“存留养亲”制度,也体现了对孝道的重视,这反映了唐代注重礼与法的结合,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唐代刑罚比较随意,排除A项;材料强调唐代注重礼与法的结合,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司法公正,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依据材料“是用儒家经义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量刑的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可知,汉代用儒家思想来解释法律问题,这表明汉代的律令儒家化,A项正确;“用儒家经义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量刑”是外儒内法的体现,并不是关注人情冷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汉代律令儒家化,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C项;“用儒家经义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量刑”体现的是律令儒家化,而非强化法制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经》《论语》以及赵令赫的孝顺,这些都是儒家思想渗透的体现,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与法律相关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没有与乡约相关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对社会控制松弛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最早的成文法是《刑书》,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古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十二铜表法》,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古希腊克里特岛早在公元前7世纪已经出现成文法,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有贼入甲家,伤了甲,甲呼喊有贼,其四邻、里典、伍老都外出,没有听到呼喊。在论处的时候,四邻外出,可以不受责罚;里典、伍老即便不在,也不能免责。材料没有强调追究四邻的责任,而是强调里典、伍老维持地方治安的责任,说明秦律吏治严苛,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秦律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基层组织严密、法律体系完备,排除BD项。故选C项。
8.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朝提倡礼治,颁行了《大唐开元礼》,该法典包含吉、宾、军、嘉、凶五礼,A项正确;礼法结合的典范是《唐律疏议》,排除B项;《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排除C项;《唐律疏议》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法系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告发被视为不孝不亲和伤情败法的行为,要对其进行惩罚”信息可知,这个古代法律中有许多关于亲属容隐的规定,这体现出伦理道德对古代法律的影响,A项正确;中国古代从来就不缺乏成文法,而且也不符合题干材料的主旨内容,排除B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比较重视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且从材料中无法得出“统治者忽视法律制度建设”的判断,排除C项;“判案依据道德而不是法律”的说法是错误的,而且从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唐高宗时期的《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和完备的标志。C项正确;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宋朝,排除A项;唐高宗时期的《唐律疏议》,排除B项;天一阁所藏的《天圣令》是宋代,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中,统治者无论侧重于宣传哪种流派的思想,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选拔官员,借以巩固统治,而律学的同样与此相关。南宋时期,理学占据主导地位,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科举考试科目变动,排除A项;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会导致律学几近消亡,排除B项;乡约不具备法律效力,且材料没有体现乡约与法律合流,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了《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①④正确,B项正确,排除C项;《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排除②③,排除A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根据材料“《秦律》在量刑上根据不同的犯罪情节和认罪情况实行从重从轻原则,教唆类犯罪、集团犯罪、累犯、预谋犯罪往往从重,案发前自首、主动消除犯罪后果者从轻,并且区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可知,《秦律》在量刑上区分考虑不同状况,因此体现出一定的理性特点和倾向,A项正确;立足于“轻罪重罚”的量刑原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推动法律由野蛮逐渐走向文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仁政”理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A项正确;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排除B项;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明清以后,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排除C项;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根据材料“不知亲硫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可知管子认为治世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不分亲疏、远近、贵贱和美丑,一切都用法度来判断,这说明管子认为法治和德治要相结合,C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法对行为规范的特殊意义,排除A项;君主可以超越法律与“以度量(法)断之”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法治和德治要相结合,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根据材料“死罪的人,若家中有七十以上的祖父母或父母无人照顾,而犯罪者又是家中的独子‘单丁’,律则网开一面,可奏请皇帝予以宽宥”可得出“存留养亲”主要是受到儒学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给犯罪之人留下后代,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D项正确;“存留养亲”的规定说明法律受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不等于凌驾于国家的法律之上,排除A项;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排除B项;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逐渐走上儒家化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
17.(1)特色:法律的儒家化(或儒家思想渗透法律内容);用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礼法结合。原因: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魏明帝设置律博士的影响。
(2)特点:源远流长(或历史悠久);礼法结合;律令儒家化;以维护专制统治(或维护大一统)为目。历史意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备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成为此后历代王朝创制法律的蓝本。
【详解】(1)特色:根据材料一中“晋律首次确立了‘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可知,法律的儒家化(或儒家思想渗透法律内容);根据“有服亲属之间的相互侵害行为,依据五服所表示的远近亲疏关系定罪量刑”等信息可知,用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礼法结合。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主客观等方面分析可知,当时儒家思想已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和魏明帝设置律博士的影响。
(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殷周时期在法律思想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可知,源远流长(或历史悠久);根据“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逐渐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可知,礼法结合,律令儒家化;根据“契合了统治者加强统治、维护大一统的需要”可知,以维护专制统治(或维护大一统)为目的。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二中“(《唐律疏议》)标志着礼法结合的全面完成,自此历朝均沿袭不变,并对后世传统法制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备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成为此后历代王朝创制法律的蓝本。
18.(1)特点: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以儒学为主;范围广泛;儒经常识化(世俗化、平民化);注重传承与创作。
(2)主要方式:崇儒;践行以文治国方针;行孝治。
原因: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导致国势衰弱,皇权旁落;唐朝统治者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商品经济对传统伦理的冲击。
【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敦煌的识字书中,大都贯穿着儒经中的相关观念”,得出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以儒学为主;依据材料“有学者曾统计,魏晋南北朝时的敦煌、吐鲁番及黑水城文书中,共有儒经文本近40种”,得出范围广泛;依据材料“大都贯穿着儒经中的相关观念,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千字文》和《开蒙要训》”,得出儒经常识化(世俗化、平民化);依据材料“魏晋至唐,《列女传》《女诫》《女孝经》《女论语》等书不断涌现,皆为三从四德等观念影响士女及庶民的反映。”,得出注重传承与创作。
(2)主要方式:依据材料“兴化崇儒”,得出崇儒;依据材料“以文治国”,得出践行以文治国方针;依据材料“以孝治天下”,得出行孝治。
原因:从当时的政局分析,得出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导致国势衰弱,皇权旁落;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分析,得出唐朝统治者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从商品经济的发展角度分析,得出商品经济对传统伦理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