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选择性必修一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历选择性必修一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4 09:0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1.史学界研究发现,明清时期国家对乡村的治理主要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基层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这表明( )
A.乡里组织是明清时期成立的乡村自治组织
B.国家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严重弱化
C.宗族、士绅阶层成为动摇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
D.国家控制与乡村自我管理相结合,共同维护基层社会秩序
2.北魏在均田制的实施过程中,荫附户问题突出。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冲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应效法古制,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年无过失者则升一等”。多数农民拥护新制度,“于是海内安之”。据此推断,三长制的推行( )
A.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 B.有利于使租庸调制得到推广
C.加速了北方的民族交融趋势 D.有利于加强国家的基层治理
3.唐朝陆贽说:“汉置常平之仓,隋氏立制,始创社仓,终于开皇,人不饥馑。除赈百姓外,一切不得贷便支用。每遇灾荒,即以赈给。”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
A.重视积谷备荒 B.政府鼓励农业生产
C.民间借贷活跃 D.救济制度较为完备
4.《隋书》中记载,据长孙平奏请,朝廷让民间每年秋收时每家拿出一石以下的粮食,贫少出,富多出,储存在乡里,用来防备荒年、名叫"义仓”。据此可知,“义仓”( )
A.在隋朝之前已经广泛设置 B.主要用于保障朝廷粮食供给
C.具有民间赈灾自救的作用 D.满足了百姓荒年的粮食需求
5.秦汉时期,简册书写不便,更因形体繁重,运输保管不易,户籍只能在乡制作,最高仅呈报至县。魏晋之际,纸张代替简册后,户籍上移至县廷制作,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政府。这反映( )
A.书写载体变化促进赋税改革 B.书写载体与户籍制度相伴相生
C.书写载体变化推动人口流动 D.技术进步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
6.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凡各处田禾遇有水旱灾伤,所在官司踏勘明白,具实奏闻。仍申合干上司,转达户部立案,具奏。差官前往灾所覆勘是实,将被灾人户姓名、田地顷亩、该征税粮,数目造册缴报本部立案,开写灾伤缘由具奏。”由此可见( )
A.救灾措施精准到位 B.注重对灾情的核实
C.救灾过程公开透明 D.灾情统计规范高效
7.明朝把全国人口按职业分为民、军、匠三类进行造册登记小军户提供兵役;民户提供赋役;匠户名目繁多,有灶户(煮盐业)乐户(娱乐业)等。各种户籍世袭固定,严禁私自逃亡换籍。这些措施( )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
C.有利于社会管理 D.减缓了人口增长趋势
8.秦汉王朝规定:农村不许同姓聚居,农村都是杂姓村。“乡”“里”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户口数量,并随着户口的增减而不断进行调整。秦汉的上述举措( )
A.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B.有利于削弱地方强宗大族
C.破坏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D.加速了宗法制度的瓦解
9.顺治年间在黄河流域设置乡约,负责朔望讲读圣谕、宣教化。康熙年间乡约行政组织化后“仅劾奔走供使令而已”。这一变化( )
A.削弱了乡约的教化功能 B.继承了明朝的乡约管理模式
C.促进了大清律令的传播 D.有效惩治了不遵乡约的百姓
10.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贞观八年,太宗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 )
A.源远流长历代延续 B.因地制宜注重方法 C.分类精准成效显著 D.政府主导手段增多
11.洪武元年(1368年)的《大明令》规定:凡鳏寡孤独,每月官给粮米三斗,每岁给绵布一匹,务在存恤。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常加体察。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的法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财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反映了明代初期( )
A.民主法治体系日渐完善 B.弱势群体获得了有效救助
C.社会秩序稳定备受重视 D.社会救济完全由官府负责
12.明中叶以后,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被迫放弃许多固有的行政职能,而许多本该政府承担的地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比如水利、教育、交通、慈善救济、地方治安等等,地方政府也无力承担,只好转移给地方乡绅和地方宗族等乡族力量来承办。明代地方政府的这些做法( )
A.利于基层社会的自治并减轻政府负担 B.加剧了政府吏治的腐败
C.标志着宗族关系已经成为执政的基础 D.是强化君主专制的产物
13.南宋慈幼制度不断发展,其得以持续运行的关键在于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田产,使之能够连续不断地获得钱谷,再由地方社会乡贤、乡大夫对其进行管理,从而持续资助贫户抚养孩子。这体现了( )
A.人地关系紧张情势的缓解 B.南宋重视土地的再分配
C.官民协调推动了地方治理 D.人口短缺影响社会发展
14.唐代基层管理实行的是乡、里、村三级制。以里正为主、村正为其辅贰。唐代武德时期即已通过颁布正式律令规定,“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里及坊皆有正,以司督察”。对唐代乡里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乡里是最基层的地方行政机构 B.里正、坊正、村正由中央任命
C.乡里制度日益规范化、制度化 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15.《礼记·王制》中记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逸周书·文传篇》也说,“天有四缺,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集聚,何以备之”。这些反映了中国古代( )
A.社会救济体系发展完备 B.自然灾害现象十分严重
C.国家的职能是救济灾民 D.备荒救灾思想历史悠久
16.东晋政府为了照顾侨户“流寓江左,庶有旋反之期”的心理,没有把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在南方的侨户编入当地土著户籍,“不以黄籍籍之,而以白籍,谓以白纸为籍,以别于江左旧来土著也”。这一状况( )
A.说明户籍体制的混乱 B.导致中央权力的削弱
C.带来赋役制度的瓦解 D.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历朝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秦汉时期,乡里制度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朝基层官吏的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权力也在逐步弱化。唐朝推行“村”制度,橙子辅导对城邑之外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是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自宋神宗熙宁年间直至清朝,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以体现族权的宗族组织为基础,以拥有绅权的士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乡村自治政治。进入20世纪后,清王朝被迫于宣统五年实行新政,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摘编自唐鸣等《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材料二 民国时期,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和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得乡村社会的矛盾愈演愈烈,乡村问题日趋恶化。对此,一些地方精英认识到改造中国必须从农村着手,通过乡村治理实现改造中国的目标,掀起了一股乡村建设运动的高潮。其中最典型的有: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开展的“以教育为中心”的地方建设;橙子辅导梁漱溟领导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县推行的“以自卫为中心”的乡村建设;卢作孚领导的“乡村现代化模式”在重庆北碎进行的“以经济为中心”的乡村现代化建设。这些地方知识精英开展的乡村建设实验主要是来自他们对乡村社会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实现乡村社会复兴。
——摘编自苏海新、吴家庆《论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演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特点并指出其变迁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由于田制不立,“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占田极少的自耕农户或沦为佃农,或涌入城市成为流民。北宋政府规定,农村占田20亩以下的五等户、城市家财50贯以下者为“贫下之民”,灾害的检视、赋税的免除到劳役的征发皆以此为准。除了传统的常平仓等救荒措施外,北宋先后出台济贫的法律,并设立福田院和居养院等机构,收养老病贫乏不能自存者。新兴的富民阶层也在地方设立经常性的机构,赈济邻里、兴教助学等。但纵观整个北宋,民间救济的地位和效果都难以和政府相提并论。
——摘编自张文《论两宋社会保障体系的演变脉络》
材料二 在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的英国(英格兰),贫困流浪人口逐年增加,其中一部分成为前工业时代的廉价劳动力,其余则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随着英国宗教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新教徒们认为贫穷是懒惰造成的,是可耻的;他们认定只有辛勤工作才能创作财富。1495年,英国颁布第一项关于贫困的法令,规定健壮的流浪穷人一旦被捕则须罚监禁数日,其间只供应水和面包,之后则强制遣返至出生地;如再次被捕则加重惩罚,甚至要遭受鞭刑;儿童流浪者必须充当学徒至成年。部分英国人文主义者则强调贫穷的社会因素,他们推动了英国议会济贫观念的转向。1572年,英国出台济贫法令,强调为健壮的流浪穷人提供工作;1598年,英国设立了贫民监督官办公处,负责征收济贫税和为健康的穷人提供工作。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北宋济贫事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政府对贫民态度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明清时期国家对乡村的治理主要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基层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可知材料中的含义是国家对地方的管理,除了正常的地方行政机构外,还特别重视借助于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等力量管理地方,可见国家控制与乡村自我管理相结合,共同维护基层社会秩序,D项正确;材料中的“乡村的治理主要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表明A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A项;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管理乡村并未削弱中央集权,反而有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巩固了封建统治,排除B项;材料中“明清时期国家对乡村的治理主要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说明宗族、士绅阶层成为国家维护地方统治的重要力量,而不是破坏力量,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政府为顺利推行均田制,解决荫附户,控制更多人口,实行三长制,得到多数农民拥护,导致“海内安之”,反映出三长制的推行有利于加强国家的基层治理,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并非三长制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进程,排除A项;孝文帝改革推行的是租调制,没有庸,排除B项;三长制得到多数农民拥护,“于是海内安之”等,不能得出其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趋势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汉置常平之仓,隋氏立制,始创社仓”、“每遇灾荒,即以赈给”可知,古代社仓在丰收之时储存粮食,灾荒之时,可以提供给百姓一定粮食,反映了古代重视积谷备荒,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生产,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古代有着社仓,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说明救济制度完备,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根据材料“朝廷让民间每年秋收时每家拿出一石以下的粮食,贫少出,富多出,储存在乡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的“义仓”是指民间百姓出一部分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荒年,具有自救的作用,C项正确;A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义仓”是将粮食储存以备荒年,与朝廷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义仓”满足了百姓荒年的粮食需求,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材料“户籍只能在乡制作,副本仅皇报至县”到“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户部”反映的是中国对地方户籍管理的加强,体现的是因造纸术的发明而使户籍管理更加有效,加强了基层治理,D项正确;造纸术的进步使书写载体发生革命性变化,但与赋税改革无关,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不能体现相伴而生,排除B项;书写载体变化与推动人口流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由材料中“所在官司……具实奏闻”“户部立案,具奏”“差官……报本部立案……具奏”可知,对灾情的准确信息是关注的焦点,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救灾的措施,排除A、C项;材料强调的是如何统计灾情,统计规范高效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把全国人民按职业分类并登记造册,严禁逃亡换籍,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的严格控制,这有利于社会管理,C项正确;材料措施与抑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A项;材料措施固化了社会各阶层,排除B项;材料措施不会减缓人口增长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汉王朝受“分异令”的影响,农村实行杂居;地方基层组织“乡”“里”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户口数量,并随着户口的增减而不断进行调整。秦汉的这些举措,淡化了血缘关系的纽带,有利于削弱地方强宗大族的势力,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伴随铁犁牛耕的出现,小农经济已经形成,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民间组织反抗力量,有利于社会稳定,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已经瓦解,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初设置乡约职能是读圣谕、宣教化,可是康熙年间乡约“仅动奔走供使令而已”,教化功能遭到削弱,A项正确;材料揭示了清代前期乡约的变化,并非对明朝乡约制度的继承,排除B项;“乡约行政组织化”不一定是传播大清律令,排除C项;“有效惩治了不遵乡约的百姓”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依据材料“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分行四方,延问疾苦”,“宋代多行招商赈济……”,可以看出汉代、唐代以及宋代政府主持下进行救济,同时还有民间的救助,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汉代、唐代以及宋代的救助,排除A项;材料不能得出因地制宜,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救助的成果,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十分重视“鳏寡孤独”的生活情况,并采取各种惩戒措施,因为这涉及到社会矛盾的激化与社会的稳定,说明社会秩序稳定备受重视,C项正确;明朝并没有民主体系,排除A项;“有效”错误,排除B项;D项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被迫放弃许多固有的行政职能”、“地方政府也无力承担,只好转移给地方乡绅和地方宗族等乡族力量来承办”等信息可以得出,这些做法利于基层社会的自治并减轻政府负担,A项正确;材料主干描述的是“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被迫放弃许多固有的行政职能”,并未涉及“政府吏治”问题,题干题支中心词不一致,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利用乡族力量承办一些公共公益事务,仅根据这些信息不能得出“宗族关系已经成为执政的基础”,排除C项;题干材料涉及到的地方政府放权是因为财政困难导致的,不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依据材料“南宋慈幼制度不断发展……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田产……再由地方社会乡贤、乡大夫对其进行管理,从而持续资助贫户抚养孩子”,可以看出国家提供田产,地方负责管理,共同促进慈幼制度的发展,进而推动地方的治理,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地关系紧张,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南宋的慈幼制度发展,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南宋人口的短缺,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根据材料唐代通过颁布正式律令对乡里进行规定可知,乡里制度日益规范化、制度化,C项正确;中国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地方行政机构,排除A项;里正、坊正、村正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并非中央直接任命,排除B项;乡里制度带有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中央并不直接控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思想。根据材料中《礼记·王制》和《逸周书·文传篇》的记载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已经产生备荒救灾思想,说明备荒救灾思想历史悠久,D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救灾思想的出现,不能得出社会救济体系发展完备,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国古代自然灾害严重,排除B项;国家的主要职能是维护统治者统治,救济灾民也是为了维护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16.B
【详解】根据材料“没有把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在南方的侨户编入当地土著户籍”可知,中央政府为了安抚侨户放松了对他们的户籍管理,而户籍是中央管理地方的重要依据,因此此举会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从而削弱中央集权,B项正确;材料只是表明政府对侨户的户籍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政策,并不能对整个户籍制度产生影响,因此不能说户籍体制的混乱,排除A项;赋役制度瓦解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历史发展趋势是经济重心南移,北民南迁,这种户籍制度没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排除D项。故选B项。
17.(1)特点:①历代统治者都重视;②起步早,历史悠久;③具有阶段性,逐渐完善;④行政职能与社会功能相结合;⑤乡村自治色彩逐渐淡化。(或国家对乡村的控制逐渐强化)。(任答四点)
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发展需要。
(2)评价:性质: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在内优外患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地方知识精英发起的复兴乡村社会进而实现改造中国的一场乡村社会改造运动。
进步性:有利于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农村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推动农村近代化;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后世提供借鉴。
局限性:效果有限,没能解决农村的根本问题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社会,历朝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可概括出历代统治者都重视;根据材料“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可概括出起步早,历史悠久;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古代乡村治理经历了夏商周、秦汉、隋唐、明清以及近代,体现了乡村治理的阶段性并逐渐完善;根据材料“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是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族权的宗族组织为基础”等信息可概括出行政职能与社会功能相结合;根据材料“对城邑之外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是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可概括出乡村自治色彩逐渐淡化。(或国家对乡村的控制逐渐强化)。
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乡村治理是处于维护封建制度的需要。
(2)评价:根据材料“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和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得乡村社会的矛盾愈演愈烈,乡村问题日趋恶化。对此,一些地方精英认识到改造中国必须从农村着手,通过乡村治理实现改造中国的目标,掀起了一股乡村建设运动的高潮”可概括出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在内优外患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地方知识精英发起的复兴乡村社会进而实现改造中国的一场乡村社会改造运动;
进步性:根据材料乡村建设运动的内容即“以教育为中心”“以自卫为中心”“乡村现代化模式”“以经济为中心”等信息可概括出有利于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农村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推动农村近代化;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后世提供借鉴。
局限性:结合所学可知,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方知识精英开展的乡村建设主要是处于试验阶段,实际效果非常有限,没能解决农村的根本问题。
18.(1)特点:分城乡划定贫困标准;法律法规引领;在继承中有所创新;政府为主,民间为辅。
历史背景:土地兼并严重,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生产力发展,富民阶层兴起;宋政府统治基础的扩大(庶族地主广泛参与政权);儒学复兴,“仁政”思想得到发扬。
(2)转变:由粗暴惩罚到帮助其回归社会。
作用:为工场手工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客观上促进了农村贫民向城市流动;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为近代英国济贫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建立积累了经验。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北宋政府规定,农村占田20亩以下的五等户、城市家财50贯以下者为‘贫下之民’”可分析得出分城乡划定贫困标准;根据材料“北宋先后出台济贫的法律”可分析得出法律法规引领;根据材料“除了传统的常平仓等救荒措施外,北宋先后出台济贫的法律,并设立福田院和居养院等机构”可分析得出在继承中有所创新;根据材料“但纵观整个北宋,民间救济的地位和效果都难以和政府相提并论”可分析得出政府为主,民间为辅。背景:根据材料“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占田极少的自耕农户或沦为佃农,或涌入城市成为流民”可分析得出土地兼并严重,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根据材料“新兴的富民阶层也在地方设立经常性的机构”可分析得出生产力发展,富民阶层兴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兴的富民阶层也就是庶族地主,他们广泛参与政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济贫行为属于关注民生行为,是“仁政”思想的体现。
(2)转变:根据材料“部分英国人文主义者则强调贫穷的社会因素,他们推动了英国议会济贫观念的转向。1572年,英国出台济贫法令,强调为健壮的流浪穷人提供工作;1598年,英国设立了贫民监督官办公处,负责征收济贫税和为健康的穷人提供工作”可分析得出,由粗暴惩罚到帮助其回归社会。作用:根据材料“贫困流浪人口逐年增加,其中一部分成为前工业时代的廉价劳动力”可分析得出为工场手工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廉价劳动力是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政府对贫民态度的转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流浪人口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政府对贫民态度的转变,为近代英国济贫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建立积累了经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