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
说明: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将第II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请上交答题卡和第II卷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Na:23 Fe:56 Cu:64 Al:27
Ca:40 Zn:60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及汽车尾气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
B.冬天严禁在窗门紧闭的室内用煤饼炉取暖,因为生成的CO、SO2等容易引起中毒
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D.氯气泄露时,应用蘸有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疏散到安全地带
2.下列化学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Na2O常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氧化镁用作耐火材料
C.利用NaHCO3治疗胃酸过多 D.FeCl3溶液可用于刻制印刷铜电路板
3.实验室中下列实验药品的保存和事故处理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慎把浓硫酸沾在手上,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B.少量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C.氢氟酸、浓硝酸、氯水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D.漂白粉应密封保存
4.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SO2、SO3、CO2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氨气均为电解质
D.氨水、漂白粉、氢氟酸、小苏打均为纯净物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的水溶液导电性良好,所以氯气是强电解质
B.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
C.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它一定被还原
D.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6.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
A.CO2 B.SO2 C.NaHCO3 D.Fe2O3
7.下列现象与胶体知识无关的是( )
A.向豆浆中加入石膏制得可口的豆腐
B.蒸发饱和食盐水析出氯化钠晶体
C.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得到红褐色透明的分散系
D.氢氧化铁溶胶、淀粉溶液、云雾等均具有丁达尔现象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NA个水分子
B.常温常压下,28gCO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C.如果11.2LN2中含有n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一定为2n
D.1mo1/L的AlC13溶液中,C1-离子的数目为3NA
9.实验室里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NaC1+N2↑+2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NO2是氧化剂 B.每生成1mol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C.NH4C1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0.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11.在强碱性的无色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Na+、NO3-、Cl- B.K+、Ba2+、Cl-、NO3-
C.K+、Na+、H+、SO42- D.Na+、Cu2+、Cl-、NO3-
12.实验室需要配制0.1mol/LNaOH溶液48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1.92g
B.将NaOH固体在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后立即倒入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
C.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 Ca2++H2O+CO2═CaCO3↓+2H+
B.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O2-+2H+═H2O
C.碳酸钡与盐酸反应:BaCO3+2H+═Ba2++CO2↑+H2O
D.将氯气通入碱溶液中:Cl2+OH-═Cl-+ClO-+H2O
14.右图为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A.SO2和H2O
B.CO2和NaOH溶液
C.NH3和H2O
D.NO和H2O
15.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断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C.Fe与稀HNO3溶液、稀H2SO4溶液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两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D.加热分别盛有氯化铵和碘的两支试管,试管底部固体均减少,说明二者均发生升华
16.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5.0g,与足量氯气反应,共用去0.1mol氯气,则该合金可能的组成是( )
A.铝和铁 B.锌和铜 C.钠和铝 D.钙和铜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说明:请将第Ⅱ卷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卷上。)
17.(8分)(1)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2 ②铜 ③酒精 ④CO2 ⑤H2SO4 ⑥Ba(OH)2
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 ⑧氨水 ⑨HCl ⑩Al2(SO4)3
(ⅰ)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ⅱ)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H++OH-=H2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工生产中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ⅰ)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分类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
(ⅱ)“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有气体产生的一个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8.(10分)近日,菏泽空气质量堪忧,研究SO2、NOx等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①NOx能形成酸雨,由NO2形成的酸雨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_____________。
②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①在含硫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起到固硫的作用,燃烧过程中,硫元素转化成其最高价态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②下列物质中,可用于吸收烟气中的SO2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Na2CO3 b.H2SO4 c.NaHSO3 d.NH3·H2O
(3)取某空气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液,其中所含的离子及其浓度如下:
离子
K+
Na+
NH4+
H+
SO42-
NO3-
Cl-
浓度/mol?L-1
4×10-6
6×10-6
2×10-5
a
4×10-5
3×10-5
2×10-5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a=___________mol/L。
19.(10分)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的复合剂,可能含有钠、镁、钙、铁等元素。某同学为了确认其中的金属元素,取部分该制剂作为试液,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溶液pH=4时,Fe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现象1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试液中含有Na+。
(2)现象3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3)溶液A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实验,可以推断出此葡萄糖酸盐的复合剂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20.(10分)A、B、C、D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ABCD。
(1)若A、D的水溶液均呈酸性,且D为强酸。
①则A、D分别为A:____,D: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
②简述检验B物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D的浓溶液和Cu在加热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若A金属,D为强碱,则
①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等物质的量的B和C中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____(填写相等或不相等)。
②在C→D的化学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1摩尔C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1.(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右图装置研究硝酸的性质。
实验一:甲组同学用右图一装置来证实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
(1)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硝酸的操作:应先______活塞A,然后从右管的漏斗中向U形管中逐渐注入稀硝酸。当注满后,应______活塞A,此时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待反应一会后若打开活塞A,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收集NO气体,下列收集装置中合适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4)在100mL混合溶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
实验二:乙组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完成浓硝酸与铜的反应
(5)乙组同学发现实验室里有几瓶浓硝酸呈黄色,请用简单的文字和方程式解释这种现象_____。
(6)同学们发现浓硝酸与铜反应后的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NO2气体所致。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3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多选不给分)
①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②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③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C
A
D
C
B
B
A
C
B
C
C
D
B
D
17.(1)(i)⑤⑥⑨⑩(2分,漏选1个得1分)(ii)2HCl+Ba(OH)2==BaCl2+2H2O(2分)
(2)(i)纯碱(或Na2CO3)(2分)(ii)CO32-+2H+==H2O+CO2↑(2分)
19.(1)不能(2分)(2)CaCO3(2分) (3)将Fe2+氧化为Fe3+,便于检验。(2分)
(4)Ca、Fe(2分);Mg(2分)
20.(1)①H2S(1分);H2SO4(1分) ②将B通入到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为红色(2分) ③2H2SO4(浓)+CuCuSO4+2H2O+SO2↑(2分)
(2)①Na2O2(1分);相等(1分)②Na2O2(1分);1mol(1分)
21.(1)干燥管(1分)(2)打开(1分);关闭(1分);U型管左管中,铜表面有无色气体生成,液面下降,溶液逐渐变为蓝色;(2分);在干燥管中看到气体变为红棕色,左管液面上升。(2分)
(3)C、E(2分)(4)0.225mol/L(2分)
(5)浓硝酸受热或见光易分解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4HNO3==4NO2↑+O2↑+2H2O),该气体溶于浓硝酸中,而使溶液变为黄色。(2分) (6)①(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