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题(卷)
七年级历史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姓
名
准考证号
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
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观察下图可看出,我国主要古人类遗址的分布特点是
北草人
顶为
T村人
蓝田人●
即县人
和县人
马坝人
元人
珠江
南,海
●直立人●早明帮人●晚期智人o首福一·一四界传阳中版要种A器
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A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
B.材料最齐全
C.主要分布于大江大河附近
D.内涵最丰富
2.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证据。下列可用于研究“北京人会用火和保存火
种”最可信的史料是
A.北京人头盖骨
B.北京人使
C.北京人用火
D.北京人遗址出
化石(复制品)
用的石器
场景想象图
土的灰烬层
I,m工hP丽1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猫APD
3.下面是大汶口墓葬群中两组墓葬随葬品数量和种类的比较表,由此可看
出当时
第一组
随葬品数量百余件,有成套的陶器,精美的玉器等。
第二组
随葬品共17件,多为陶器、纺轮、獐牙等。
A.贫富分化显著
B.盛行物件随葬
C.有审美的意识
D.制陶工艺高超
4,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的玉琮文物,是我国古代作为祭祀用的器物,它们
共同印证了中华文明
浙江良渚遗址·玉琮
山西陶寺遗址·玉踪
三星堆遗址·玉琮
A.世界领先
B.未曾中断
C.多元一体
D.源远流长
5.2024年清明节,以“溯源、寻根、凝心、铸魂”为主旨的甲辰年清明
公祭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县祭祀广场举行。这一活动
A.见证了传说人物的真实性
B.见证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C.增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D.突出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6.右图是良渚古城遗址。遗址考古发现非常丰富,出现了超大规模都邑、
被称作“王陵”的高等级墓地,以及标志王权和军权的豪华玉钺等,这
些考古发现证实了当时长江下游地区
A.玉器领先于世界
B.农业的起源发展
C.出现了早期国家
D.城市规划的完美
7.二里头遗址出土了用于祭祀等礼仪的精美玉器和乐器、青铜酒器、镶嵌
绿松石的龙形器,这些大都是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它们反映了
A.夏朝的等级界限
B.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C.夏朝统治的残暴
D.奴隶制王朝一夏朝建立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猫AP8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A C C C B A D C B D B C A
16.(1)智慧: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无坝引水;综合性强,功能多样;选址科学,因地制
宜;设计巧妙,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工程质量高,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等。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两点即可得 4 分。
精神品质: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因地制宜,善于创新;勤劳为
民;奉献担当等。
评分说明:言之有理即可得 2 分。
(2)老子:主张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
互相转化等;孔子:提出“仁”,仁者爱人;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自己不希望的事情,
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实行德政等;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等。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韩非:主张治国要靠法令,以使臣民慑服;强调以
法治国;惩罚奖赏不因地位而区别对待等。
评分说明:任选三位,每位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共 6 分。
(3)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实用性强;设计新颖等。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两点即可得 4 分。
17.(1)磨制石器的使用;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过上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等。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三点即可得 6 分。
(2)春秋时期。(2 分)影响: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
高;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明
显增长;使人口不断增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等。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两点即可得 4 分。
(3)主张: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等。(2 分)
效果: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人民安心农业生产,生活安定;
人口增长;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等。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
18.(1)原因: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壮大;各诸侯国发展不平衡;为了掠夺土地和人口;
为了追逐自身利益等。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
影响: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加强了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民族的初
步交融打下了基础等。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两点即可得 4 分。
(2)生产工具: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2 分)
战争工具: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2 分)
作用: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改变;使秦国综合国力大为
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等。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
(3)突破:百家争鸣。(2 分)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
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
影响;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基因等。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
19.(1)战国时期国家很多,秦朝完成了统一;从分裂到统一;战国时期实行分封制,
秦朝实行郡县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边境都建有长城,秦朝统一后,原中原腹地的长城
拆除,为抵御匈奴,在北方诸侯国长城连接起来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的长城等。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方面即可得 4 分,共 8 分。
(2)图三:建立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中央推行三公九卿
制等。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
图四: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
图五: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
共同作用:有利于巩固对全国的统治;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
的交流和发展等。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
(3)秦朝徭役和兵役繁重;(2 分)秦朝的法律残酷;(2 分)由于秦的暴政(或秦朝
徭役兵役繁重、法律残酷),最终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