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专题十六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中考新风向
高频考点·释疑难
必备知识·夯根基
真题精练·提素能
中考新风向
学业质量 标准 1.阅读新闻报道、说明性文字以及非连续性文本,能区分事实与观点
2.能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3.能利用掌握的多种证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与可信度,能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具体问题
山东中考 备考建议 1.非连续性文本渐成中考新趋势,要引起重视
2.非连续性文本选材贴近生活,社会热点、地域特色或传统文化较为常见,需要多加关注
3.平时注意训练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学会转换和转述
必备知识·夯根基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指围绕一个事物或主题,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提供多维度的诸如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事物或者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必须综合地表达意义。
二、非连续性文本的独特性
在内容上,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画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密不可分。
在文体上,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本、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当今时代已进入读图时代、媒体时代,大量信息以碎片形式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将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能力之一。
高频考点·释疑难
考场阅读步骤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般分为三步:
第一步:整体阅读(3分钟)
非连续性文本整体阅读不会像连续性文本那样既要把握内容又要厘清思路,其阅读快捷简洁,那就是由“言”到“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快速浏览,找出多则文本的中心话题(或事件)。
2.单则略读,以抓关键词形式找出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或角度、方面)。对于单则材料为图表的,还需根据图表标题和内容,大致把握其重点。
3.绝不可忽视的一点:关注文本出处信息,大体判断其所属的文体类别及暗示信息。
第二步:带题阅读(6分钟)
1.认真审题,把握题干重点信息,理解题意和考点,找准解题方向。
2.带着问题回读文章,在文中寻找答题范围或对应语句,认真分析,写出答案。
第三步:验证阅读(2分钟)
就题目要求进行定向阅读,验证答案。
考点方法指导
考点一 信息概括提取
1.抓关键语句法
抓住总起句、结尾句或提问式语句,抓住给出概念或解说的句子,抓住进行比较或分析后得出结论的句子等。
2.抓关键词法
抓住诸如“首先”“其次”“另外”“还有”“也”“除此之外”等提示性词语或者标点符号来筛选信息。
3.“点面结合”法
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多个材料中,这就要求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
考点二 信息梳理辨析
1.一审——审题干,明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
2.二找——在文中找出与选项相对应的内容。
3.三比——选项切片,找出关键词(如代词、对象、限制词、修饰词),与原文仔细比对。选择题设题常见的错误类型有:以偏概全、范围失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因果混乱、主次颠倒、表述绝对。
4.四判断——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答案。
考点三 图文转换
一、表格图形类
首先要学会阅读图表,然后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准确、条理表达。
就阅读图表来说,需要关注标题、分类、图表数据变化、注释等:
1.标题。标题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2.分类。统计图表首先要确定统计的类型,常见的统计图表有表格、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等。要注意看横轴、纵轴的分类情况,这样能迅速地得知图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3.数据。图表以数据变化来反映问题,解读时要注意横向、纵向比较。
4.注释。注释性文字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图表传达的重要信息。
类型 关注点
表格 纵横驰骋看变化
柱状图 上下左右看趋势
饼状图 阴晴圆缺看大小
曲线图 边边角角看拐点
二、漫画徽标类
1.审题:明确答题的方向。
2.看文字:配图文字、标题往往会暗示主题和观点。
3.看图的构成要素:画面中的数字、线条、色彩、人物的穿着装饰与表情动作都要观察,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说明。
4.联系社会现实,体会意蕴。
考点四 评价探究
1.谈观点、看法时,要简洁清晰,可采用总分结构,即“我认为……,理由是……”。
2.谈对策、建议时,要立足于文本,根据存在的“问题”找到具体的“对策”,给出合理的“建议”。
3.回答启示类问题时,要注意联系文本的主题思想,看文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针对文中出现的问题、现象,着重回答应该怎么做。
4.题目如果要求结合生活实际回答,要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或一种现象,注意也要与材料相关,陈述理由要能自圆其说。
山东真题组
一、(2024·山东中考改编)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地理、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各具特色,饮食也呈现独特的风格,如鲁菜的香醇、川菜的麻辣、粤菜的鲜美等。
中国饮食尤其讲究“食以材为先”,注重食材的天然味道和营养价值。烹饪过程注重食材的合理搭配,利用多种烹饪方法,如炒、煮、蒸、炸等,以达到色、香、味、形、养俱佳的效果。这既增强了口感,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材的营养成分。
中国人还会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追求味道醇厚,多煲炖焖煨;夏天讲究清淡爽口,多凉拌冷拼。
真题精练·提素能
饮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需求,也是一种社交活动。在宴请宾客、庆贺喜事等场合,人们通过餐桌上的礼仪来表达友谊、团结、礼貌和尊重。
中国饮食文化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千百年来,食材、烹饪技艺等多种元素相互融合,不断丰富着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并爱上了中国美食,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做“美食直播”。在新的时代,中国饮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融合性发展和创新性传播,从而在世界舞台上更显魅力。
(摘编自《中国饮食文化》)
材料二
不同的食物在与口腔的碰撞之中,会产生不一样的味道刺激与感受,这种感受便被称为“味”。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人对饮食的追求本质上是对“味”的追求。从酸甜、咸香到麻辣、香辣,即便是同一种食材在中国厨师的手中也能千变万化出多种味道,红烧、醋溜、清蒸……这种在“味”上的追求与独到成就,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味”是食物的灵魂。如果说,茹毛饮血只是人类之初为满足生存需求而产生的最原始的饮食行为,那么当调味品进入生活时,人类才逐渐享受到食物带来的真正愉悦。众多调料的创制与融合,让中国味道在苦、甘、辛、咸之上推陈出新。酸甜酥嫩的“糖醋鲤鱼”、麻辣鲜香的“水煮肉片”,都充分吸收了多种调料的味道,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
(摘编自《我国饮食的调味艺术》)
材料三
张骞通西域,将西域与中原联系了起来,此举被太史公司马迁称为“凿空”,而张骞“凿空”西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凿通”的效果。伴随着军政、经贸的往来与文化传播,物产在汉唐丝绸之路的辉煌进程中得到交流。中原本土的梨、桃等得到西传,现在被誉为“果中王子”的库尔勒香梨,据考证,就是张骞通西域时带到新疆种植并不断改良而成的,葡萄、石榴、胡瓜、胡萝卜等得到东进,孜然、茴香、胡椒等香辛料也一举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记忆。
多元交流中的灵感撞击,带来了植物栽培与食材处理的融会贯通。植物的交流,本质也是文化的开放与融合,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物种的传播、资源的丰富,更是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共赢。
(摘编自《张骞通西域的历史馈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凝聚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饮食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变迁。
B.同一种食材在中国厨师手中变化出多种味道,体现中国人饮食上对“味”的追求。
C.调味品的出现,让人类从最原始的为生存而饮食,直接进入享受食物的阶段。
D.孜然等香辛料传入后,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对中国菜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C
2.下列诗句,可体现材料三“物产在汉唐丝绸之路的辉煌进程中得到交流”的一
项是( )
A.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B.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C.姜宜山茗留闲啜,豉下湖莼喜共烹。
D.桂江霜鲫长如许,绝似松江一尺鲈。
B
3.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饮食的特点,完成下图。
答: ①注重食材的天然味道和营养价值 ②食材合理搭配,采用多种烹饪方法 ③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
4.材料三提到“凿通”的效果。请结合材料,简述“凿通”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体现。
答: 示例:张骞通西域带来了物产交流,如葡萄、石榴等的传入,中原本土的梨、桃等西传,丰富了食材种类;香辛料的传入改变了中国菜的味道记忆,推动了中国菜的发展;物产交流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创新发展,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这种交流本质上也是文化的开放与融合,促进了文明的共赢。
二、(2024·济宁中考)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近年来,几乎每一年都会有几个传统文化类作品不断刷屏成为大爆款(通常指能够引发全民热议、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如今,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养分,通过恰当的方式将其呈现在新创作的作品中。从“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让人们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唯美动人的一面,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让世界惊叹于“中国式浪漫”,当下的文艺工作者更加明确地意识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
传统文化类作品频出爆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满足了观众新的审美需求。新世纪的中国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日益增强,对有深度、有内涵的文艺作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从《长安三万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精品影视剧,到《唐宫夜宴》《国色天香》等爆款舞台节目,无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述者”“代言者”,可以说,观众审美的变化正在对作品的选择中得以体现。
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类作品频出爆款,离不开新型传播媒介的助力。以《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作品为例,虽然首次播出就引发了强烈反响,但是后续的二次传播才是真正促使其成为爆款的重要原因。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回看功能、评论互动功能、个性化传播功能会带来作品关注量、观看量的几何级增长,推动作品“火上加火”。
(摘编自《传统文化类作品缘何频出爆款》,《光明日报》2024—04—03)
【材料二】在现象级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中,舞者身体在“天地圆环”的舞台和光影效果中形成绵延不绝的青绿色“山峦”。这种效果的营造正是依托舞台正上方的六块环形屏幕,它们随叙事与场景变换,一方面使得舞蹈语言所特有的时空运动特征得到了全新呈现,另一方面将时空交错的神奇之感与虚实相生的梦幻之感表现到极致。科技手段的运用直接决定了文艺作品的形态,运用得好能有效提升作品的表达效果。
(摘编自《科技时代,舞蹈何以“众乐乐”》,《光明日报》2024—05—22)
【材料三】纵观传统文化类作品,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个别节目的同质化,“抄作业”抄不好反而有东施效颦之弊。还有一些节目过分依赖科技而忽视了内容,除了炫酷,看完缺乏记忆点。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正如《只此青绿》《忆江南》,以及去年的《唐宫夜宴》,它们的出圈在于舞者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名画或舞俑的写意之处、唯美之处,技术的助力并未脱离作品内容。总之,我们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的新境界。
(摘编自《国风节目再出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文艺创新源泉》,光明网2022—02—23)
1.从【材料一】看,近年来传统文化类作品频出爆款的原因有哪些
答: 文艺工作者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养分,通过恰当的方式将其呈现在新创作的作品中;传统文化类作品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新的审美需求;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传播媒介的助力,如新媒体的回看功能、评论互动功能、个性化传播功能等,为传统文化类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便捷的方式,推动了作品的广泛传播,提高了其受欢迎程度。
2.【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作品《只此青绿》,其作用有何不同
答: 示例:【材料一】提到《只此青绿》主要是为了说明互联网时代新型传播媒介对传统文化类作品成为爆款的助力作用。【材料二】提到《只此青绿》则是为了强调科技手段在文艺作品中的运用对提升作品表达效果的重要性。
3.分析【材料三】的论证思路。
答: 首先指出传统文化类作品存在的问题,即同质化严重、过分依赖科技而忽视内容;接着强调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举例证明;最后得出结论,我们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的新境界。
全国视野真题组
一、(2024·安徽中考)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五一”假期期间,众多小城市受到游客青睐。不少游客竞相“逆向奔赴”,回归小乡村、小城镇,到山乡田野里走一走,住一住。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出行目的地中,小城市更受欢迎,三线以下城市旅游订单的增幅高于一、二线城市。
(摘编自《“小城故事多”宝藏小城旅游为经济增长添活力》,人民网2024年5月7日)
材料二:
(以上数据来源于《宝藏小城也能有文旅大作为 县域经济新引擎点燃》,新华网2024年5月14日)
材料三:
如今的游客更在意体验一种有趣有益的生活方式。对于常年处于快节奏都市生活的人来说,更加向往可以让自己慢下来的地方。亲近自然的县域地带,无疑是另一方治愈心灵的小世界,诸如登山、漂流、骑行、露营等户外运动的开展,也更容易实现。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以来,10个省份共新增127家4A景区,其中65%分布于县或县级市。县域旅游,在经济上更有性价比,在体验上更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再加上诸多“宠客”措施,县城和游客的双向奔赴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相比大城市,县城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一些“后起之秀”还应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道路、厕所等配套设施,积极营造透明、诚信的旅游消费环境。迎得进人,也要留得住心。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相信更多的县城,也已经在路上。
(摘编自《小县城跑赢大都市!旅游“出圈秘籍”是啥 》,央视新闻网2024年5月9日)
材料四:
“小地方”旅游要有“大作为”,取决于两个关键的基础条件。
一是旅游需求持续、大规模爆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加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需求开始向更高的精神层面拓展。旅游需求作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最直接有效的形式,迎来快速扩张区间。如此巨大的需求,显然不是几个老牌知名景区、景点所能消化的,也不是几个大城市或核心城市所能承载的,这为不同区域、各个层次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发展机会。
二是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与出行方式的变革,为拓展旅游出行空间、探索更多未知可能创造了条件。随着国内高等级公路里程的拓展以及自驾游出行方式的盛行,过往依靠火车、飞机和大巴等的主流出行方式逐渐被自主可控的自助出行所取代。服务于热门旅游目的地和景区的基础设施,逐渐向不知名地区、县城或乡村扩展,一些过往不被关注、交通不便的地区,逐渐被挖掘、追捧。“小地方”的舒适、松弛和新奇感,更容易让人满足,进而让这些地方“出圈”。
(摘编自《下沉式旅游为“宝藏小城”提供出彩机会》,《中国旅游报》2024年5月7日)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4年“五一”假期期间,一、二线城市旅游订单的增幅要低于三线以下城市。
B.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安徽省占有三席,数量位居全国前十。
C.县域地带之所以能成为治愈心灵的小世界,主要是因为这里可以开展户外运动。
D.随着国内高等级公路里程的拓展和自驾游的盛行,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2.结合材料三,解释加点词语“双向奔赴”在文中的含义。
答: 一方面,游客主动奔赴县城,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另一方面,县城采取多种方式吸引游客。
C
3.下图是对材料四第二段行文思路的梳理,请在图中①②处填入相应内容。
答: ①旅游需求迎来快速扩张区间
②不同区域、各个层次的旅游目的地获得发展机会
4.请结合以上材料,就如何发展县域旅游提出三点建议。
答: ①加强县域旅游资源的开发。②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③完善基础设施。④积极营造透明、诚信的旅游消费环境。⑤加强宣传力度。(任选三条即可)
二、(2024·苏州中考)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能和支撑。
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广袤的乡土,既有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选自2024年3月2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低级别文物是相比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高级别文物而言,主要包括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低级别文物并不那么吸引人。它们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或散落在民间村落中,默默地等待着岁月的流逝,但它们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脉的基石。
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对这些风雨飘摇的低级别文物的保护,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选自2024年5月13日中国经济网,有删改)
材料三:
走进郴州市桂阳县和谐村,古朴悠然的老屋一字排开,夕阳映得瓦片一片金黄,不时从中传来的琅琅读书声在田间回响。村中曾经的废弃老屋如今蝶变为种类丰富的“非遗研学基地”,正焕发着新的生机。
“老屋不仅蕴含着建筑美学,与其所属的传统村落世代相传,更寄托了无数人的乡愁。”郴州市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郴州启动“唤醒老屋”试点计划,在保护老屋的同时唤醒沉睡的文旅资源。
在郴州、湘西等地,一幢幢长期无人居住的老屋经过抢修保护和合理利用,旧貌换新颜,转变为民宿、研学基地、村史展览馆等,为村庄带来更多人气,也激活了乡村振兴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选自2024年5月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放眼如今的苏州,从城市到古镇再到乡村,新兴旅游目的地和多元业态不断涌现。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的旅游体验,让苏州旅游焕发出新的魅力。
甪直古镇的沉浸式夜游项目以具有江南特色的风景、园林、非遗等载体搭建演绎场景,将古街、廊桥等设施进行了艺术亮化提升改造,同时利用激光投影等多媒体技术,重现千年古镇繁华夜景,给游客带来沉浸式游园体验。
随着旅游的生活化、体验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及交通和公共设施的日益完善,叠加游客避免人挤人、追求性价比的心态,县域旅游加速崛起,许多“小城”不知不觉中成了游客向往的目的地。五一期间,昆山举办第九届昆剧艺术节,6大类17场配套活动同期举办,吸引了大批游客。除了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另外3个县级市同样越来越火。常熟接待游客144.07万人次,同比增长53.17%;太仓接待游客87.25万人次,同比增长30.1%,其中乡村游接待游客25.98万人次;张家港以“来小城、漫漫游”为主题,举办了140余场文体旅活动,吸引游客61.26万人次。高铁张家港站假期发送旅客超10万人次,客流增长率为65.9%。
(选自2024年5月17日《中国旅游报》,有删改)
1.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广袤乡土中,不但有民间艺术等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古村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B.低级别文物都分布在偏远地区,且散落于民间村落,默默地等待着岁月的流逝。
C.在苏州,县域旅游加速崛起与游客避免人挤人、追求性价比的心态有一定关系。
D.今年五一期间,常熟、太仓、张家港等县级市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均超过50%。
C
2.有人认为,一些年代久远的古建筑散落在村落里,破旧不堪,维修成本较大,没有修缮利用的价值。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答: 示例:我认为散落在村落里古建筑有修缮利用的价值。首先这些古建筑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脉的基石,且不可再生,不可替代,属于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加以保护。其次,这些古建筑不仅蕴含着建筑美学,与其所属的传统村落世代相传,更寄托了无数人的乡愁,能激发人们的家国情怀。第三,修复后的古建筑可以增加旅游目的地,让旅游呈现多元业态,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能和支撑,激活生机和活力。
3.在文旅部门开展的“我为乡村文旅献计策”活动中,同学们提了以下建议,不合适的一项是( )
A.摸清当地乡村旅游资源现状,唤醒沉睡的文物。
B.将古建筑拆除并集中新建,打造特色旅游街区。
C.利用当地古村闲置古建筑,建设文化研学基地。
D.用科技手段赋能乡村旅游,让乡村游“潮”起来。
B
三、(2024·福建中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木刻属于木板画,也称作板画或刻画,普通就称作木刻。
木刻的材料当然是木材。木材以梨、枣、白杨最为合适。这几种木材的质地都比较细密。
木刻最主要的工具当然是刻刀。刻刀大致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偏刀,一种是角刀。偏刀用来刻凸起的线条,把大片的木质铲去,剩下凸起的线条。角刀是三角形的,为了使用的方便,又有大小宽狭各种形式,都用来刻凹陷的线条。
有了木板和刀,就可以动手刻了。木板有时候该用横断面的,有时候该用纵剖面的,大凡刻精细的画,就得用横断面的。因为横断面的木纹比较细。普通木刻就用纵剖面的。前者称为木口木刻,后者称为木面木刻。
木板先要磨光,涂上一层墨,又用铅笔在上面把画稿打好,然后动刀。
把图画直接画在纸上,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经过刻木的手续 这不是浪费吗 不,木刻非但不浪费,还具备着更经济的条件。普通一张图画,常常为一个人独占,供少数人欣赏。木刻画却可以拓成许多许多张,供许多许多人欣赏。另一方面,木刻画具有明快、朴素、有力的特色,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价值。
(摘编自叶圣陶《木刻》)
材料二:
学生在创作一幅完整木刻版画之前,首先要绘制作品的初稿,通过“镜像”的形式把初稿画到木刻板上,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绘制结束以后,需要刻制图形,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刀具,刻制不同的图案和形象,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刻制结束后,需要把图形印制到纸张上,同样的图形,不同的压力,可以呈现出的形象、纹理和细节效果完全不同,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选择能力。
(摘编自罗公染《刀笔刻绘新时代》)
材料三:
《回忆延安》是古元(1919—1996)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原拓木刻套色纸本版画,长方形,宽60厘米,长80厘米,画面主题色调为黄色、蓝色和绿色,生动精细地展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宝塔山下、延河之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史诗般画卷。
美术老师要求摹刻古元版画《回忆延安》。请你完成以下相关的语文任务。
任务一:把握内容
1.根据下面三个关键词,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这幅版画的情境。
关键词:宝塔山 延河 抗战军民
答: 示例一:远处高高的宝塔山庄严肃穆,近处清澈的延河水静静地流淌,抗日军民热情高涨,有的在运送粮食,有的在河边洗衣,有的在骑马巡逻,一派繁忙景象。
示例二:清澈的延河水倒映着雄伟的宝塔山,在革命圣地延安城下缓缓淌过。意气风发的骑兵连出城巡逻,运粮队满载而归,抗战军民欢快的歌声响彻云天。远处,我仿佛看到一队燃烧着希望的青年,正走向这城门。
任务二:说明意义
2.在你看来,摹刻这幅版画有什么意义 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分析。
答: ①能够进一步体会木刻之美;②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③使人们亲敬革命圣地延安,感受并传承革命精神。
任务三:明确工序
3.下列有关版画《回忆延安》摹刻工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版画的线条特点选用适当的刀具。
B.动刀前把临摹的画稿画在磨光的木板上。
C.选择木面木刻技法在木板纵剖面刻制。
D.把图形拓印到纸上要选好颜色,控制好压力。
C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