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专题十四 说明文阅读 课件 2025年中考语文部编版一轮专题复习(山东)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部分 专题十四 说明文阅读 课件 2025年中考语文部编版一轮专题复习(山东)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4 14:5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0张PPT)
专题十四 说明文阅读
中考新风向
高频考点·释疑难
必备知识·夯根基
真题精练·提素能
中考新风向
学业质量 标准 1.阅读说明性文字,能区分事实与观点。
2.能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3.能利用掌握的多种证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与可信度,能运用文本信息
解决具体问题。
山东中考 备考建议 1.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以及常见考点的答题技巧。
2.选文的范围很广,一般侧重于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科技创新、社会
热点等,常紧跟社会步伐,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生活化,平时可有意识地进行
阅读和训练。
3.说明文以介绍知识为主要目的,说明文阅读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内容
理解,要重视信息的提取概括与分析辨别。
必备知识·夯根基
  一、说明文分类
类别 解说 举例
按说 明对 象 事物 说明文 一般是介绍某种具体事物的特征。 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
事理 说明文 一般是阐明某种现象的原因、 某种事物内在的规律、某个 深刻的道理等。 如《时间的脚印》《恐龙无
处不在》
按说 明语 言 平实性 说明文 语言平实,常常直截了当地 说明对象,不描写,不夸张。 如《中国石拱桥》
生动性 说明文 语言生动,常常用较形象的 手法来说明事物。 如《苏州园林》《大雁归来》《梦回繁华》
  二、说明对象及特征
1.说明对象
是指说明文要介绍给读者的人、事、物、景、情、理、现象等。
(1)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是某种具体事物。如《蝉》的说明对象是蝉。
(2)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是某种现象的原因、某种事物内在的规律、某个深刻的道理等。如《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2.特征
即说明对象的特点,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事物的说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态、性质、结构、成因、功用、发展变化。
  三、说明顺序
顺序 概念 举例
时间 顺序 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如法布尔的《蝉》介绍蝉卵孵化为
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中的过程,
就采用了时间顺序。
空间 顺序 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 说明。 如《梦回繁华》中对《清明上河图》
画面内容的介绍,就采用了空间顺序。
顺序 概念 举例
逻辑 顺序 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 ①由现象到本质 ②由原因到结果 ③由特点到用途 ④由整体到局部 ⑤由概括到具体 ⑥由主要到次要 如《中国石拱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首先”“其次”“再其次”,就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介绍的。
  四、说明文结构
1.总分式
包含三种形式:总—分、总—分—总、分—总。多用于事物说明文。
如《中国石拱桥》为“总—分—总”形式:先总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再分别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最后总说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和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2.递进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逐渐递进的。多用于以逻辑为顺序的说明文。
如《梦回繁华》先由北宋繁盛的商业、手工业说起,引出说明对象,再介绍《清明上河图》画卷的内容,最后介绍绘画形式、手法及作品意义,逐层深入,递进展开。
3.并列式
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平等的。多见于使用空间顺序的说明文。
如《苏州园林》的“分说”部分,“大处着眼”的四个部分之间即并列关系。
  五、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 特点 作用
下定义 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 使读者对说明对象获得清晰的概念
作诠释 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特征、事理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 具体地说明了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使说明更通俗易通
举例子 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用具体例子作例证 增加文章可信度
作比较 通过同类及相关的事物作比较,显示彼此异同 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 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作彼物,从而突出此事物 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说明方法 特点 作用
分类别 把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类,然后逐类加以介绍 将复杂事物说明得更条理清楚
画图表 是文字说明的一种辅助方法 使说明对象简明清晰
列数字 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 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引用 引用一些文献资料、名家名言、诗词、典故谚语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使说明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增加趣味性
摹状貌 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揭示事物的特征 使说明对象更具体、生动
  六、说明文语言
  1.准确性
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在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程序等方面准确无误,做到语言简明,说明严密,拥有科学性和严谨性。
2.生动性
为了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语言特点 分类 常用词语
准确性 表程度 比较、几乎、相当、更、最、很大程度上……
表估计 大约、可能、左右、也许……
表时间 当时、刚刚、迄今、目前、自古以来……
表范围 一切、部分、全部……
表频率 经常、常常、有时……
表信息来源 科学研究表明、实验结果发现……
表概数 十几、几十、左右、差不多、一两个……
生动性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高频考点·释疑难
考场阅读步骤
  说明文阅读一般分为三步:
第一步:整体阅读(3分钟)
1.快速阅读,整体感知,并对关键语句(如首括句、中心句、总结句等)进行勾画。
2.通过标题和全文梗概,明确文章的类别。
3.把握说明对象及相关特征,以及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
4.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厘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二步:带题阅读(6分钟)
1.认真审题,把握题干重点信息,理解题意和考点,找准解题方向。
2.带着问题回读文章,在文中寻找答题范围或对应语句,认真分析,写出答案。
第三步:验证阅读(2分钟)
就题目要求进行定向阅读,验证答案。
考点方法指导
考点一 判断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内容
一、判断说明对象
1.从标题入手,许多说明文的标题就是说明对象。
如果标题中不包含说明对象,也可在文中寻找高频率出现的名词性词语。
2.抓首括句(段首用以概括本段大意的句子)和中心句。
说明文开头常会引出或提出说明对象,结尾常会对本文说明内容作总结,抓住这些关键句,往往能帮助我们快速掌握说明对象及相关特征。
3.有时要求分析的说明文并无标题,中心句也不明显,那就需要认真阅读文章,逐段梳理,追本溯源,找出说明对象。
二、概括说明内容
1.答题思路
2.答题模板
(1)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特征。
(2)事理说明文:说明了……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考点二 判断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
说明方法 信息标志 作用答题模板
下定义 是、叫作,判断句 (比喻句、否定句 不是下定义) 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的定义(特征、事理),
使读者对……有了本质上的认识
作诠释 因为、由于、 是由……造成的 具体解释说明了……的特征(事理),使说明
更加通俗易懂
举例子 例如、比如、 据说、譬如等 通过列举……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
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说明方法 信息标志 作用答题模板
作比较 比、而、相对于、 较等 将……和……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
的特征(事理),使说明更具体深刻
打比方 像、如、仿佛等 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的特征(事理),使说明生动形象
分类别 一类(种)…… 一类(种)…… 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的特征(事理),
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说明方法 信息标志 作用答题模板
画图表 各种类型的图片、表格等 直观明了地说明了……的特征(事理),
使人一目了然
列数字 确数、约数、小数、 分数、百分数、度数、 倍数(注意与年代的区别) 通过具体数据,准确地说明了……的
特征(事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引用 引号等 引用……资料,充分说明了……,增强
了说服力和趣味性
考点三 明确说明顺序
厘清说明顺序“两看”
1.看语言标志
类别 标志词
时间顺序 年代:由古到今;季节:由春到冬;一天:由早到晚……
空间顺序 远—近、内—外、左—右、南—北、高—低……
逻辑顺序 首先、其次、再次、为什么、原来、因此……
  2.看说明对象
(1)事物说明文常采用时间或空间顺序;
(2)事理说明文常采用逻辑顺序。
考点四 分析标题、段落作用
一、标题作用
1.内容上:
(1)交代了文章说明对象或点明说明对象的特征;
(2)点明了文章主要内容;
(3)表达了作者情感。
2.表达效果上:
(1)活用或化用词语;引用古诗词;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等,使标题生动、别致,增添文学色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用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等句式,设置悬念或增强表达效果,引发读者思考。
二、段落作用
段落 答题模板
开头段 (1)内容上:①点明或引出说明对象;②点明说明对象的特征;
③用……的内容(手法),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中间段 (1)内容上:具体说明了……,强调了……
(2)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关于……的说明,引起下文关于……
的说明
结尾段 (1)内容上:点出说明对象的作用、用途、发展前景、发展意义等
(2)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考点五 品味说明语言
一、准确性答题模板
1.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用“××”词,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与权威性)。
2.加点字词能否删去
不能。加点词“××”意思是……,说明了……。删掉后,句子(语段)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加点词语能否替换
不能。加点词“××”的意思是……,如果换成“××”,意思就发生了变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生动性答题模板
1.表达方式角度
运用了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使……(说明对象)栩栩如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修辞角度
运用了比喻、拟人或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考点六 拓展延伸
一、谈启示或观点
1.明确题干要求,明确表达自己观点。
2.结合原文或材料,联系实际,使分析表达与原文主旨相符。
3.组织语言要条理、简洁。
二、材料探究分析
1.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是否结合文章回答。
2.分析材料,明确说明对象,提取关键词,找出所给材料间的关系,找出共同点。
3.找出材料和原文内容上的关联点,明确异同。
4.简洁条理整理答案。
山东真题组
一、(2024·烟台中考)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冬眠,动物御寒的“超能力”
李天洋
①冬天来临,当人们拿出棉衣御寒时,自然界的动植物也在用它们的方式准备过冬。冬眠,就是其中颇为特别的一种。冬眠可不是简单的睡眠,它不仅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也是前沿科学研究与应用的热门。
真题精练·提素能
挑战生理极限的冬眠
②生物学家发现,哺乳动物的冬眠历时4至7个月,为保证冬眠期间能生存下来,它们需要在入眠前以脂肪或食物的形式贮存大量能量:熊、睡鼠等动物依靠在夏、秋季积累于体内的脂肪,仓鼠、松鼠则选择在洞穴内贮存食物。
③哺乳动物冬眠时,生命体征变化明显。比如体温迅速下降、代谢率大幅度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具体来说,冬眠时,北极黄鼠体温最低能降到-3℃,极地松鼠降到5℃,而熊的体温仅降到30℃,睡鼠的体温维持在20℃。这说明,冬眠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并不一定伴随着超低体温现象的出现。但在代谢率上,哺乳动物冬眠期间降低幅度均较大,熊降低50%左右,小型哺乳动物甚至降至1%。在心率和呼吸方面,熊的心率从每分钟55次降到10次,呼吸从每分钟8次降到一两次;多纹黄鼠的心率从每分钟200至300次降到三四次,呼吸从每分钟200次降到1次,可以说是断崖式下降。这对于一个生命有机体来说,能够让各个器官的运转迅速与之相适应,是一个非常艰难又高级的系统工程。
④虽然在表象上,动物的“冬眠”和“睡眠”差不多,不吃不喝不动,但实际区别很大。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有百余种动物被证实有冬眠现象,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无脊椎类动物等。这些动物在自然常态睡眠时,代谢水平、心跳、呼吸等指标均会有所降低,但变化不大;而在冬眠时,这些指标则降幅很大,有的动物甚至降到濒临死亡的状态,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减少它们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帮助它们度过凛冽的冬季。冬眠可以说是动物通过节能方式应对“极限气候”的一种智慧和有效策略。
人类期待获得冬眠“超能力”
⑤近些年,随着癌症等医学难题陆续增多以及人类宇宙探索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迫切地对动物特别是对哺乳动物的冬眠开展深入研究。人们想知道:为什么黄鼠在秋天体重激增而不得糖尿病 熊冬眠时不排泄为什么不会肾衰竭 极地松鼠在醒来后,为什么大脑没受损伤,也没有肌肉萎缩、骨质疏松 ……科学家希望能尽快弄清楚动物冬眠的这些“超能力”,并应用到人类身上。
⑥依托于信息传播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实例的出现和研究结果的发表给了科学家很大信心:人类自身或许真的具备冬眠的潜力。
⑦2020年12月,西班牙、希腊学术研究团队在《人类学》期刊发表研究结果,他们在43万年前的人类骨骸中,找到了人类冬眠的证据,经断层扫描与显微镜观察,这些骨头与冬眠动物的骨头有相似的病变和损伤。也就是说,远古人类可能也是用冬眠的方式来度过寒冬的。尽管这个说法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但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极有可能是事实。远古人类是有冬眠的能力的,只不过后来自然环境变好,人类应对极端气候能力增强,不再需要通过冬眠这种方式过冬了,这个能力也就退化了。
⑧在这些实例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人工冬眠”的概念应运而生,并率先在科幻电影中“实现”了。人们在《太空旅客》《流浪地球》等电影中可以看到,为了让太空旅行者完成漫长的星际航行,会把他们放进太空冬眠舱,以冬眠的方式延长他们的寿命。
⑨为了让梦想尽快照进现实,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研发适用于太空以及医学方面的冬眠技术。
⑩受变温动物冬眠时体内大半液体冻结,心跳、呼吸、血液流动和大脑活动停止,几个月后又活蹦乱跳的启发,科学家研究出了“人体冷冻法”,即在-196℃的低温下保存整个人体或头部,以期未来的科学技术能够将其复活。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这种尝试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1967年,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詹姆斯·贝德福德因癌症身亡几小时后,进行了遗体的冻存处理,保存至今。但有研究者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冬眠复苏后,无法证明储存大脑信息的神经通路是否完好,因此,靠冷冻来实现人工冬眠的道路不太顺畅。
研究的成果虽然不少,但如何将基于动物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类,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未来,当科学家最终找到人类的冬眠开关时,将为人们的生命健康、星际航行带来全新的天地。
(选自《风流一代·经典文摘》,有删改)
1.为什么说“冬眠”是动物的“超能力”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
答: ①动物在冬眠时,生命体征变化明显,但能够让各个器官的运转迅速与之相适应;
②动物在冬眠时不会产生疾病;
③变温动物冬眠时体内大半液体冻结,心跳、呼吸、血液流动和大脑活动停止,几个月后又活蹦乱跳。
2.下列说法与本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冬眠”,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B.哺乳动物在冬眠时,体温都会下降,有的下降幅度较大,有的下降幅度较小。
C.人类期待获得冬眠的“超能力”是为了解决一些现在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
以及探索宇宙的需要。
D.最后一段总结概括了目前研究人类冬眠技术的成果,起到了收束全文的作用。
B
3.第④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比较 
通过对比动物在自然常
态睡眠和冬眠时的代谢水平、心跳、呼吸等指标的变化,突出强调了冬眠与常
态睡眠的区别,表现冬眠现象的特殊性及冬眠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4.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加点词的作用。
尽管这个说法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但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极有可能是事实。
答: “极有可能”指的是有很大程度的可能性,但不是一定的。在文中指的是尽管远古人类可能也是用冬眠的方式来度过寒冬的这一说法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但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有很大程度上是事实,但不一定绝对是事实。“极有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作为例子放在文中,小语认为可放在第⑥段和第⑦段之间,而小文认为可放在第⑩段和第 段之间。你同意谁的观点 说说理由。
1999年,一位挪威的滑雪者不慎掉入冰中,被救起后已没有心跳和呼吸,体温下降到13.8℃,但经过抢救,他仍然苏醒过来。2006年10月,一位攀爬雪山失踪24天才得到救援的日本人,在确认新陈代谢已经停滞的情况下,经过治疗生命复苏。
答: 我同意小语的观点。第⑥段说的是人类自身或许真的具备冬眠的潜力,第⑦段运用举例子的方法证明了这一观点,材料中的两个事例说的是掉入冰中和在雪山失踪的人在没有心跳或新陈代谢的情况下,经过抢救苏醒过来,贴合第⑥段观点,因此可放到⑥⑦段中间。 
二、(2023·聊城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缓解气候变化需要碳中和技术
明廷臻  熊寒冰
①4月11日在海南省海口举办的第三届消博会上,绿色可持续理念、低碳可降解的产品,成为各类消费精品生产企业的共同追求。
②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活动变化、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等,后者包括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大气中气溶胶浓度变化等。
③全球系统中的碳库主要有4个,分别为大气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岩石圈碳库。大气碳库是4个碳库中最小的,约700Gt(1Gt=10亿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最先引起关注。
④工业革命以来,各国大量开采和使用岩石圈中以石油、煤、天然气等形式存在的化石燃料,最终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停留在大气圈中。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可以吸收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导致全球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带北移等生态问题,也会导致森林火灾、干旱、龙卷风等气候异常。
⑤在国家政策号召下,各行各业实施减碳策略。目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手段主要分为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
⑥源头控制是指开发新能源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核电集团全年发电量为1 82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1%,创历史新高。其中采用核能形式的发电量为1 731.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1%;非核清洁能源的发电量为95.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69%。
⑦过程控制是指在温室气体排放源处设置相应技术来减排。在火力发电厂,可以利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来实施对二氧化碳的捕集,并封存地下或海底,使大气中的碳重新回归岩石圈,主要采用电化学捕获、液体吸收法和物理吸附法等。世界上最大的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工厂位于冰岛,每年可储存4000吨二氧化碳,相当于把790辆汽车的年碳排放量封入地下。目前,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成本和一些技术难关依旧限制了其规模化发展。
⑧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均是在减少向大气中直接排放二氧化碳,但无法处理那些分散的碳排放源和当前大气中现有的二氧化碳,因此需要一些末端技术来实现深层次的脱碳。常见的末端技术是生物质能的碳捕集与封存。该技术被认为是可行性最高的负碳技术,通过农作物或植物的生长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是利用该技术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可能会引起粮食、淡水危机。还有一些其他技术,包括陆地增强风化、海洋碱化,均是提升生态系统能力来去除大气中的碳。直接空气捕获与封存技术,是指通过大型风扇提供稳定的大气流动,并结合化学工艺直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土地和水源的负担,但捕获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约为600美元,成本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⑨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声明,去除大气中温室潜能值更高的甲烷,是在短时间内解决气候变化的另一有效途径。国外学者布伦奈斯将经过铜处理的沸石颗粒加热至310℃,可以百分百去除大气甲烷,这为未来使用热催化技术来对抗气候变化提供了基础。光催化技术是利用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光催化剂内形成电子——空穴对,产生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羧基活性基团,氧化大气甲烷。目前出现了一种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与光催化相结合的新系统,可实现超稀薄大气甲烷的大规模、零能耗捕集与高效降解,被最新出版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年度报告认为是新兴负排放技术。
(选自《科普时报》,有删改)
1.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太阳活动变化和人类使用化石燃料都能引起全球气候系统变化。
B.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会产生各种生态问题和气候异常。
C.减少温室气体的主要手段目前均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D.热催化和光催化技术可以百分百去除大气中的甲烷,是目前解决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D
2.根据第⑥~⑨段,概述减少温室气体的技术。
答: 减少温室气体的手段有实施源头控制,即开发新能源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的手段有实施过程控制,可以利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来实施对二氧化碳的捕集,采用电化学捕获、液体吸收法和物理吸附法等;可以实施末端控制,需要一些末端技术来实现深层次的脱碳,如负碳技术;还有热催化、光催化以及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与光催化相结合的新系统等技术。
3.简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其中采用核能形式的发电量为1 731.2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1%;非核清洁能源的发电量为95.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69%。
答: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2021年采用核能形式的发电量、非核清洁能源的发电量与2020年作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亟待通过源头控制,开发新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4.简析第⑧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但是利用该技术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可能会引起粮食、淡水危机。
答: “可能”是也许、大概的意思,表示推测、估计;这里指利用一些末端技术来实现深层次的脱碳需要大量的土地,这也许会引起粮食、淡水危机;表示一种推测、估计,并不是绝对的;所以“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5.为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在减碳减排活动中可以做什么
答: 我们可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生产、消费低碳可降解的产品;可以“低碳”生活,降低碳排放量;同时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各行各业实施减碳策略;开发新能源,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开发、利用新技术,减少碳排放。 
三、(2023·东营中考)阅读回答问题。
如果你经历一场踩踏事故
[美]科迪·卡西迪保罗·多赫蒂
①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预计,如果世界人口继续呈指数增长,几千年后,我们的地球将变成一个结实的人肉做的球,以光速朝着外太空扩张。这个结论令人兴奋,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在听下一场摇滚音乐会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踩踏事故。
②听到“踩踏事故”这几个字时,你可能想象的是成群的人在四处乱跑,就像非洲大草原上的野生动物一样,但其实踩踏事故并非如此,事实上,真正危险的踩踏事故不是发生在人们跑起来的时候——而是在他们根本动不了的时候。
③踩踏——更确切的说法是撞击——一般而言,更大的可能是因为疯狂而非惊恐,这意味着一群人是朝向他们想要的东西移动。如果你被卡在里面,你将面临几个问题。首先是,缺乏信息素。
④在稠密的人群里,情况开始变得危险。在处理人群活动时,跟蚂蚁不同,我们天生不擅长处理这种情况。当蚂蚁排队行走时,一队蚂蚁里最前面的那只可以释放出信息素,来跟后面的蚂蚁沟通。如果前面的路被堵住了,这些信息素可以告诉后面的蚂蚁,要走别的路。
⑤你没有这些信息素。如果有人绊倒了,你没法像蚂蚁那样,告诉后面的人停下来。
⑥大体上看,缺乏群体沟通成了稠密的人群里一个严重的问题。什么样的人群算是稠密的呢 当谈到规模的时候,如果人数足够多,多到可以被称为一群,那么就稠密到可以杀死你了——我们后面再谈这一点。更重要的因素是密度。人群密度可以通过每1平方米内的人数来测量。
⑦1平方米,大概有谋杀案现场警察在死者周身画的那个粉笔圈那么大。在每一个设想中的粉笔圈里容纳的人数,就是这群人的密度。
⑧如果只有2个人,就算是密集的人群——可以行走,只是有些小摩擦;如果这个数字翻倍,那就叫作拥挤的人群——会有很多小摩擦和推挤,但人们还是可以活动起来。
⑨1平方米里有6个人的时候就危险了——你总能碰到你旁边的人,移动变得几乎不可能。
⑩1平方米里有7个人的时候,就像把21个人塞进了一部正常大小的电梯里,出了踩踏事故的人群,密度一般就是这样的。
在这种密度下,人群的活动不再像人的活动了,更像液体的流动。由人构成的强大的波浪从后面往前推,随着更多的人被卷进来以获得动量——这种波浪可以让你的脚离开地面,把你带向他们走的方向。如果你身边的人倒下去了,那么将没有什么可以托住你,你也会倒下去,就像多米诺骨牌那样,旁边的人也会倒在你身上。
如果你正好身处这样的人群——通常是庆典、运动会或者音乐会——从友好的碰撞到踩踏,这种转变可以发生得非常迅速。突然之间,你会意识到你无法举起胳膊,无法逃走。你只能任由人群摆布。
倒下去自然很危险,即使没有倒下去,你也会有麻烦。如果你还站着,从两边卷过来的波浪也会穿过人群,将你钉在那里,人群里的力会升级,这种情况很快就会变得很危险。
如果有四五个人推你,就像在拥挤的电梯里那样,会使你不舒服,但不算危险。在踩踏事故里,人们通常不会以最大的力去推你,但是在上千人的人群中,这种力可以升级,给你的横膈膜以致命的打击。
你需要将你的胸部扩张几厘米,才可以呼吸,幸运的是,你的横膈膜很强壮。一个健康的人,可以在180千克的重量压在他胸部的情况下,呼吸2天后才觉得累。不幸的是,在踩踏事故里,横膈膜可能会受到重压。踩踏事故过后,调查者发现能够承受上千千克的铁栅栏断成了两截。
我们说过,每1平方米里有7个人的人群就足以致命,但是对整个人群来说,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字。在踩踏的瞬间,你被杀死的地方,密度可能已经达到1平方米里有至少10个人。不可能在没有超强外力的情况下,让那么多人用那么大的力气推搡。就像把28个人塞进一部一般大小的电梯里一样——推力之大,要么需要成千人从后面压过来,要么需要一台推土机。
如果你被人群中两个不同方向过来的力卡住了,或者如果你摔倒了而6个或更多的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在你身上,就像身处一部非常拥挤的电梯里,而一台推土机正在把人往里推。相当于有450千克或者更多的重量挤压到你的横膈膜上,而你连呼吸一口气的力气都没有。
在踩踏事故里,有450千克的重量压在你的胸口上,你会在15秒内昏过去。如果持续时间比4分钟更久,你会遭受永久性脑损伤,然后死掉。
所以艾萨克·阿西莫夫错了。我们从踩踏事故里知道,没有人可以在6个或者更多的人压在他身上时活下来,所以地球永远都不会有机会变成一个成千上万人做的球体,以光速朝着太空扩张。
这堆人的层数永远都不会大于6。
1.作者提出的造成踩踏事故的因素有哪几个
答: ①缺乏信息素;②高密度人群(达到或超过1平方米里6个人);③横膈膜受到重压导致无法呼吸。 
2.梳理文章思路,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横线上打“√”,错误的打“×”。
A.本文按照“引出假说→推理论证→否定假说→得出结论”的思路,重点说明
踩踏事故的成因和结果。_______
B.作者是遵循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说明造成踩踏事故的几个因素的。_______
C. 段和 段可以调换顺序,不影响作者说明事理的效果。________
D.让读者接受安全教育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目的。_______
 √ 
 × 
 × 
 √ 
3.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试从文中找出两种并结合有关内容说明其作用。
答: 示例:①分类别。本文从“缺乏信息素”“人群密度”“横膈膜受到重压”等方面介绍造成踩踏事故的因素,使说明文条理清楚,主次分明。
②列数字。“在踩踏事故里,有450千克的重量压在你的胸口上,你会在15秒内昏过去。如果持续时间比4分钟更久,你会遭受永久性脑损伤,然后死掉”运用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横膈膜受到重压时,对人造成伤害的时间和危害程度。
4.作者在说明踩踏事故的成因和结果时,用了大量表示假设的语句,为什么并不影响读者对其科学性的认可
答: ①作者的假设,是建立在科学知识和事实基础上的。如作者介绍健康的人能够承受多大的重量压在胸部的科学知识,以及踩踏事故后铁栅栏断成两截的事实,为后文假设踩踏发生时的情况让读者认可做了铺垫。
②作者的形象描述使读者容易接受,认可其科学性。如作者把承受重压的情况形象描述为身处拥挤的电梯里,却还要承受推土机正把人往里推的情况。
③作者以读者熟悉的事件为例进行说明。如作者以坐电梯这件读者熟悉的事情为例进行说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从而认可其科学性。
四、(2023·济南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物勒工名
①当今的“3·15”晚会让人们越来越关注产品质量问题,那么在古代也会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吗 古人又是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呢 如果你了解了物勒工名制度,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②《礼记·月令》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其中提到的“物勒工名”是我国最早的手工业管理制度。它要求手工业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从某种意义来说,物勒工名也是我国最早的问责制。
③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在青铜器上刻记人名的现象,但此时多是标明物品的所有者,并非制造者。将制造者名字刻上器物则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些器物上甚至还出现了主造人和监造人的名字。此时物勒工名制度才真正出现。到了秦朝,物勒工名制度以法定形式固定了下来。如秦简《工律》中规定:“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久之。”可以说,正因为有了这种相对比较完善的产品追溯制度,秦国才可能在列国纷争中以富国强兵之势一统天下。
④到了汉代,这种制度的实施已深入到官营手工业的各个方面。目前在一些出土的汉代器物上均发现有铭文,铭刻内容较为丰富,涉及的信息更加全面,标志着这一时期物勒工名制度已相当成熟。
⑤唐朝对该制度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一方面,政府为了确保官营手工业技术领域后继有人,为工匠设立匠籍,子弟要世袭;另一方面,政府把这一制度和工匠的培养考核结合起来,从技艺培训,到产品制造、管理等方面均有严格规定,使得这一时期涌现了大批技艺精湛的工匠和工匠家族。
⑥明清时期,政府对官营手工业的管理更加严格,勒名制度也更规范、具体,最突出的是在工程材料上都要层层勒名。南京明城墙即为典型代表,每块城墙砖背后都有工匠勒名。在一块“黄州府蕲水县”铭文城砖上刻有67个字,记录了十一级烧砖责任人,这是目前南京城墙上发现的责任层级最多的一块。据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结构严密、层次分明的质量责任体系。
⑦作为一种手工业管理制度,物勒工名既保障了产品质量,也对传统工匠精神的形成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⑧中国古代工匠极为重视生产技术的精益求精。勒名制度下,工匠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如在制作车辆时,对两个轮子沉入水中的深度是否相等这样的问题,他们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⑨物勒工名还充分体现着诚实守信精神。勒名制度要求每一件产品都有明确的责任人,政府对不合格产品的追查处理十分严格,让以次充好的行为没有生存空间,彰显了对消费者的诚信。
⑩勒名制度长期约束着工匠群体,久而久之,这种约束内化为工匠敬业专一的意识,从而演化为一种社会文明和自觉精神。
铭文无声,一刻千年。物勒工名制度反映了古人的智慧,至今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作者庄华峰,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加点字“从某种意义来说”起到限定作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第⑦段是过渡段,把物勒工名制度的发展和这一制度对工匠精神的推动作用连接起来。
C.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古代工匠极为重视生产技术的精益求精。
D.全文采用逻辑顺序,介绍了我国古代手工业管理制度———物勒工名。
C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物勒工名制度源远流长,其真正出现应该是在商周时期。
B.因为秦国国富兵强,一统天下,所以物勒工名制度得到长足发展。
C.在汉代器物铭文中,你可能会看到器物制造的地点、制造者、监造者等信息。
D.明清时期,勒名制度更加规范,南京明城墙就在每一块砖上记录了十一级烧砖责任人。
C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物勒工名制度对当今社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有何借鉴意义。(答出两点即可)
答: 建立健全产品追溯制或追责制,明确责任;培育大国工匠精神,培养优秀技术工人。 
全国视野真题组
一、(2024·广安中考)说明文阅读。
拥抱5G—A商用时代
①2019年5G技术进入商用阶段以来,全球5G用户已突破15亿,5G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通信技术更新迭代和新终端新业态不断涌现,5G—Advanced(5G—A或5.5G)应运而生。它引入通感一体、无源物联、内生智能等新技术,可使网络性能提升10倍,满足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当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快推进5G—A建设,不断激活发展潜能。
②从技术应用上来讲,对生产端而言,5G—A的连接能力大幅扩展,并走向全场景应联尽联,为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行业打开全新空间。例如在中国山东的一家工厂,运用5G—A的配电器和空开保护,加上无人机和机器人,实现了发电设备的自动化巡检、故障快速隔离和恢复供电,巡检效率提升了24倍,全年平均断电时长从5.4小时缩减到25分钟。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③对消费者而言,5G—A可以促进沉浸式业务、家庭带宽业务体验升级,为智慧家庭、智慧文旅等提供助力。网络带宽升级,可为用户收看4K/8K高清视频等提供技术支撑,促进裸眼3D、扩展现实等沉浸式业务的规模化应用,使消费者享受全新的移动互联网体验。中国杭州亚运会期间,观众就可以通过终端小程序全程沉浸式3D智能观赛。
④中国正在加速推进5G—A商用建设。中国移动宣布今年将在超过300个城市部署5G—A商用网络,目前已公布首批100个商用城市名单。中国联通打造的基于5G—A的超高清浅压缩编码制播系统,创造了制播领域全球最高上行码率纪录。中国电信也在多个省市完成了三载波聚合(3CC)百站规模部署,并在钢铁、矿山、医疗等行业探索落地5G—A关键技术。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设备商,在2023年10月发布了全球首个5G—A全系列商用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原生万兆、原生绿色、原生智能三大创新技术支撑5G—A商用发展。
⑤5G—A是5G演进到6G的关键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去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审议通过《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展示了对6G的愿景和共识。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与5G—A当前研究的标准有近70%的重叠。因此,发展5G—A也是在提前培育6G相关产业要素,为6G的落地做好产业储备。今年,全球有望实现5G—A的规模化商业应用,一个更加智能便捷的世界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选自2024年4月9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全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答: 5G—A   逻辑顺序 
2.本文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答: 举例子、列数字;举了中国在山东的一家工厂运用5G—A技术的例子,并列举了“24倍”“从5.4小时缩减到25分钟”等相关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5G—A的运用对生产端而言,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的特点。 
3.本文第⑤自然段加点的“近”字能否删去 为什么
答: 不能删去。“近”表示“接近,将近”。准确地说明了《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与5G—A当前研究的标准有接近70%的重叠。删去了就变成了“有70%的重叠”,与事实不符。“近”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 
4.下列说法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对5G—A技术进行了介绍,全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
B.文章第②③自然段分别从生产端和消费端两方面介绍了5G—A技术运用的优势,语言特点主要是生动形象。
C.本文第③自然段画线句“中国杭州亚运会期间,观众就可以通过终端小程序全程沉浸式3D智能观赛”,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5G—A不仅是对5G的发展,也是在提前培育6G相关产业要素,为6G的落地做好产业储备,所以5G—A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D
二、(2024·湖北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中国红的文化内涵
①红色,作为人类最早接触并使用的色彩之一,自远古时期开始就逐渐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根脉,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②自古以来,人们将红色区分得颇为细致。汉语中指称红色的词较多,如绛、赤、朱、丹等,它们同属红色,但颜色的深浅略有差别。“绛”是深红色。《说文解字》曰:“绛,大赤也”。“赤”比“绛”稍浅,比“朱”要暗。“朱”与“丹”颜色相近,《康熙字典》就将“丹”直接释为“以朱色涂物”。若细较起来,“朱”是红心来的颜色,是正红色,而“丹”是从红色石料中提取的,比“朱”更加艳丽。
③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尊崇要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人类以狩猎为生,猎物的血液是红色的,而人类一旦受到猎物的袭击,也会因失血过多而亡,红色与生命就产生了自然的关联。红色还是火的颜色,火的使用使人类从“茹毛饮血”步入“火燔熟食”,同时也为陶器等生产生活工具的制作提供了条件,人类对火的依赖自然表现出对红色的关注。中华文明发展至周朝,红色即为正统。《礼记·檀弓》就有“周人尚赤”的记载。此后历朝亦以红色为尊,汉初、唐宋皆尚赤,明朝的红色崇拜更是发展到顶峰。
④红色被中华文化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产生了众多的象征意义。在传统色彩观中,红色被认为是正统地位和尊贵身份的象征,如皇帝的用印叫“朱印”。在民间,红色是吉祥、喜庆的象征。红色一直是“中国年”的主色调,每逢春节,人们都会在门上挂桃木板,点红灯笼,放红鞭炮;红色同样是传统婚礼的主色调,穿红嫁衣、坐红花轿、喝女儿红等。红色还象征着忠诚。南宋文天祥的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用“丹心”指代自己的爱国之心;今天,我们仍以“红心向阳”“赤胆忠心”这些词,来表达我们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⑤到了近现代,红色被赋予“革命”意义,成为“革命”的代名词。由于巴黎公社起义的旗帜为红色。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运动便都以红色与之关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以红色为标识,称“红色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武装称“红军”,革命根据地“苏区”也称为“红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徽设计也体现了红色的革命象征,首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天安门也是通体绛红色,彰显了庄重、威严的国家形象。
⑥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在红色文化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赋予红色新的文化内涵,不断开创中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篇章。
(文/吴月朦。选自2023年11月1日《文摘报》。根据命题需要,原文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自古以来人们将红色区分得颇为细致,如绛、赤、朱、丹等同属红色,但深浅略有差别。
B.中华文明以红色为正统起始于“火的使用”,人类对火的依赖自然表现出对红色的关注。
C.红色被中华文化赋予众多象征意义,在不断延续传承的同时又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D.红色文化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
B
2.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请你依据选文补充完整。
答: (1)象征吉祥、喜庆  (2)丹心(红心、忠心) (3)革命 
3.红色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表达,如红牌、红线、满堂红、开门红等。
请为下面语段横线处选择一组恰当的词语。(   )
今年一季度农业生产已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实现全年农业生产   。
我们一定要守住耕地保护   ,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A.满堂红 红牌    B.开门红 红牌
C.开门红 红线  D.满堂红 红线
C
三、(2024·天津中考)阅读《大风车原来是这样发电》一文,回答问题。
大风车原来是这样发电
胡帆 陈海伦
①“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近些年来,山川田野间、荒漠戈壁滩、蔚蓝海面上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组拔地而起。它们在装扮风景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能源。
②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风能、建设“风车”了。公元前2世纪的波兰,人们就建有碾米的风车磨坊;元明时期,中国建有风力水车,用来灌溉农田。现代风车的雏形,则来源于1890年丹麦提出的风力发电计划,给风磨安装了发电机。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出现,让风力发电机的发展遇冷。直到20世纪下半叶,化石能源告急,生态环境恶化,风力发电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③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轮旋转,把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它和纸风车结构相似,由风轮、机舱、塔筒组成。但是,纸风车为了更漂亮可以折出很多个叶片,而风机的风轮一般为3个叶片,因为这样便于平衡,性价比更高。
④对于风力发电来说,风速达到2.5~3m/s(微风拂面)就可发电。风越大,风轮转得越快,发的电能也越多。但是当风速达到25~30m/s(狂风大作)时风机就会停止工作,进入“防御姿态”。因为这个时候的风可以拔起树木,摧毁房屋,如果风机继续工作就会损坏发电机组。
⑤随着风力发电的发展,风机的叶轮直径也逐渐增大,近15年间,叶轮直径已经从70m增大到250m。目前我国陆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处于200m水平,其扫风面积超过32 000m2,相当于4.5个标准足球场。
⑥从远处看,人们可能会觉得风机的叶片转得很慢。但事实上,由于机舱齿轮的加速作用,风机叶片的尖部线速度有时和高铁运行速度不相上下。不同功率、不同类型的风机转一圈产生的电量也不同,有的可发1.4度电,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晚上空调用电量;而有的可产生5.8度电,能供一个普通家庭用一天。
⑦与传统发电方式相比,风力发电具有很多优势。相比火力发电,风力发电没有粉尘、硫化物、二氧化碳等的排放;相比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没有库区移民问题和蓄水对地质构造的影响,建成周期短。
⑧近年来,风力发电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能源供应紧张的背景下迅速发展。比如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的用电主要是河北张家口的风力和光伏发电输入的。相信,“十四五”时期风力发电必将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
(选自“学习强国”,有删改)
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风力发电机组在装扮风景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能源。
B.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就是把风轮轴的机械能转变为风的动能。
C.由于机舱齿轮的加速作用,风机叶片尖部线速度有时和高铁运行速度不相上下。
D.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没有粉尘、硫化物、二氧化碳等的排放。
B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人类利用风能、建设“风车”的历程十分艰辛。
B.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人类利用风能、建设“风车”的历程十分艰辛。
C.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利用风能、建设“风车”了。
D.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利用风能、建设“风车”了。
C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儿歌引出说明内容,生动活泼,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个时候”是指风速达到25~30m/s(狂风大作)时。
C.第③段和第⑤段中加点词“一般”“目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D.本文采用“分——总”结构,以空间顺序重点介绍了大风车的构造和风力发电的
优势。
D
本课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