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14 19:0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题名称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年级 七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能够绘制并解读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通过观察、绘图、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能够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互助学习,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引导学生认识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 难点 绘制并解读降水量柱状图,理解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归纳世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理解其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雨神“萧敬腾”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降水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雨神“萧敬腾”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降水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将“雨神”这一流行文化元素与地理学中降水的变化和分布这一抽象概念相结合,创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巧妙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降水这一主题上,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讲授: 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概念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 、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和降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教师:降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从古至今皆是如此,我国古诗词中有所记载。 【设计意图】通过解释降水的定义和主要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对降水的基本认识。同时,通过引入古诗词中关于降水的描写,增加课堂的文化气息,激发学生对降水等级划分的好奇心,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教师:通过品读古诗词中“小雨”“中雨”“大雨”的描写,同学们应该对降水等级如何划分感到好奇。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0页“思与学”,概况古人是如何观测、衡量及记录降水的。 2.降水的测量 (1)仪器:雨量器。 (2)单位:毫米(mm)。 某地一日(一月、一年)降水量之和,就是该地的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雨量器和降水量的测量单位(毫米),以及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的概念,使学生了解降水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单位。这为后续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3.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根据降水观测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学生:听老师讲解并记录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并尝试动手补全课本图4.20.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动手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绘制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加深对降水变化特点的理解。 4.判读降水量柱状图 根据绘制的图4.20思考: (1)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 (2)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3)年降水量多少毫米? (4)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降水量柱状图,帮助他们掌握从柱状图中提取信息的方法,并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这些问题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降水的分布 合作探究:阅读课本图4.21,结合图例分小组讨论: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 学生:赤道附近的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200毫米以下。 教师: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比较赤道附近和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帮助他们认识到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同时这一环节也培养了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比较: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 学生:尝试总结,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较少,东岸降水较多。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引导学生探究降水量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探究精神。 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思考:以亚欧大陆为例,比较中纬度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年降水量。 学生: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教师:展示图片世界的“干极”和“雨极”。感受降水对景观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中纬度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年降水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降水分布规律的理解。 教师:展示世界降水量分布图,找到拉萨和乞拉朋齐两地。拉萨与乞拉朋齐虽然只有一山之隔,可拉萨的降水却并不多。为什么会这样呢? 三、巩固提升: 【设计意图】过一系列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确保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降水的概念,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分析区域降水的特点。同学们还学会了运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总结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学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既呼应了前面所学的天气,也联系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能为后面学习世界气候打好基础。
教学反思 导入环节生动有趣,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抽象知识直观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分学生在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在讨论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时,部分学生的发言不够深入,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