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学科试卷(理备)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题2分)
1.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文化遗存发现了成堆的稻谷、谷壳、稻秆,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发掘出的夹碳黑陶则是由掺有碎叶、稻壳的陶土烧制而成;该遗存还发现了成排颇具工艺的卯榫结构的木构建筑。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 )
A.人们生活逐渐稳定B.早期国家已经形成
C.稻粟种植开始出现D.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2.“王和帝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黄帝的帝和帝尧、帝舜的帝一样,实际上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军事首长的称谓;而夏、商、周的王则是奴隶社会的专制君主”。导致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主要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度
3.晋国在献公以前,贵族主要依靠分封获取土地,分封的标准不是看功劳大小、能力高低,而是看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但到了晋文公时分封的原则变成了“尚贤使能”“论功行赏”。据此可知,晋文公时期( )
A.官僚政治得以正式确立 B.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
C.尚贤标准得到普遍认可 D.均田制度已渐趋崩溃
4.古人常把一些技艺方法用与食物相关的惯用语来表达。比如,“治大国如烹小鲜”,将治理国家比作烹饪。在烹饪“小鲜”的时候,不能随意翻动,否则容易使其破碎。同样,治理国家也不能随意干预,决策要谨慎,要尊重社会的自然规律和民心民意。下列与“治大国如烹小鲜”理念相似的是( )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墨家的“非攻”思想
C.儒家的“仁政”思想 D.道家的“无为”思想
5.先秦时期,秦国被封于西北,长期与戎狄杂处;楚国地处江汉,周昭王曾三次率诸侯伐楚。但秦人和楚人都称自己是颛顼(传说为黄帝之孙)的后代,并积极参加中原诸侯的会盟,楚武王甚至宣称楚国的先祖曾率领军队辅佐过文王。这一现象( )
A.体现了中华文明同源同向性的特征 B.表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C.表明传统华夷观念已退出历史舞台 D.反映出华夏认同感的加强
6.“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里“重新建构”的本质是( )
A.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 B.从强调礼治到重视法治
C.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D.从内外服制到分封制度
7.《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史料反映了皇帝制度的基本特点有( )
①皇权至上 ②皇帝独尊 ③皇权专制 ④皇位世袭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他意在说明郡县制( )
A.使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适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 D.能够消除内乱
9.有学者指出: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对旧王室念念不忘,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感到不满,平民百姓多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徭役负担。该学者的这一言论反映出秦朝( )
A.不施仁政改变了王朝的命运 B.统一六国缺乏民意支持
C.政权速亡的原因具有多元性 D.国家治理模式较为落后
10.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承秦末之弊,国家财用不足、人民饥馑,天子的车驾无法备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相大臣只能乘坐牛车。在此背景下,汉朝廷所采取的措施是( )
A.“事征四夷”“图制匈奴” B.“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察茂才尤异孝廉之吏”
11.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 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12.汉初,御史、丞相使监察,察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创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对朝廷在地方上的命官仅限于郡国二千石。由此可见,汉武帝创立刺史制度( )
A.扩大了监察官权力 B.拓展了监察范围
C.强化了地方独立性 D.规范了监察行为
13.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主张,使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
A.吸取了秦“焚书坑儒”的教训 B.汉代重视对礼仪观念的传承
C.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
14.一同学绘制了中国某一时期的朝代结构图,请判断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A.社会大变革与民族认同的形成 B.文化多元与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专制强化与社会停滞
15.北魏孝文帝将都城南迁千余里。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按士族划分门第,鼓励一等高门的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些措施( )
A.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 B.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C.消除了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 D.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16.随着大运河的开通,扬州等城市在唐代便“当南北大冲”而“百货所集,城市繁荣异常”,宋时更是“自淮南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汉,十一路百州之迁徙贸易之人,舟车日夜灌输京师,居天下之十七”。这表明( )
A.扬州成为南方经济重心 B.交通改善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C.京师地区完全依赖南方 D.大运河取代了传统交通要道
17.据杜佑《通典》记载:“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据此可知,隋朝()
A.经济管理体系健全 B.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C.社会秩序较为稳定 D.民众生活保障充足
18.安史之乱后,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藩镇大多依旧服从中央政府,向中央缴纳赋税。而河北一带的藩镇,在割据一方的同时,又尊奉朝廷,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且仍“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这表明当时唐朝( )
A.藩镇实力壮大完全脱离朝廷 B.藩镇难以立足
C.中央对地方仍有一定影响力 D.政府财赋增多
19.唐太宗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这说明唐代门下省的设立意在( )
A.缓和君相矛盾 B.实现分权制衡
C.提高行政效率 D.减少决策失误
20.“中正”是九品中正制中对人才进行品评的官员。据学者统计,西晋时期担任各级中正且门第可考者共29人,其中出身自高门士族、一般士族者占总数的72.4%,东晋时期这一比例增加至93.5%。据此可知,当时( )
A.官员素质提高 B.阶层流动受限
C.门第观念淡化 D.中央集权加强
21.“它毕竟在中华大地上点燃了一种快速蔓延的希望之火,使无数真正和自认的人才陡然振奋,接受竞争和挑选。国家行政机构与广大民众产生了一种空前的亲和关系。”促成这种“亲和关系”的是( )
A.三省六部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22.下表反映中国古代赋税的演变趋势是( )
时期 赋税制度 内容
北魏 租调徭役 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
隋至唐中期 租庸调制 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
唐中后期 两税法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A.农民负担不断加重 B.土地兼并愈发严重
C.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D.政府赋税剥削沉重
23.魏晋时期,佛教徒充分肯定儒家的纲常伦理,以佛教的内容比附儒家的名词概念,如把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相配。这一做法( )
A.推动佛学取得文化主导地位 B.促成三教合一局面最终形成
C.有助于减少佛学传播的阻力 D.反映儒佛思想内涵本质相同
24.盛唐的边塞诗有丰富的意象,较为常见的有大漠、霜雪、天山、玉门关、阴山、黄河、金鼓、旌旗、烽火、长云、羌笛、琵琶、雁飞鹰扬、马鸣风萧等。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豪迈昂扬的社会风尚 B.藩镇割据的负面影响
C.中外文化交流较频繁 D.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25.唐代承南北朝之后,以中国文化为主流,并收纳了北方胡人及外面输入的文化因素。外来人才亦颇有发挥余地,高丽人高仙芝可为将,越南人姜公辅可任宰相,日本人晁衡可服务朝廷。这表明唐代( )
A.社会开明开放 B.科技领先世界 C.产生华夏认同 D.经济交流频繁
26.宋朝政府规定地方官不得自行征辟僚佐,本地人不得任本地官,任期一般是三年。这些规定旨在( )
A.抑制武将势力膨胀B.维护政权稳定C.防范三司结党营私D.分散机构权力
27.宋朝经常用暂停榷场的方法来使西夏屈服。如西夏王元昊称帝后,屡次与宋朝交战,宋朝索性关闭榷场,使得西夏民生凋敝,后来“元昊请称臣,数遣使求复互市”,与宋朝保持和平状态。由此可见,当时( )
A.榷场贸易具有政治价值 B.北宋国力强大使西夏臣服
C.宋夏凭借榷场互通有无 D.西夏人民要求采用汉文化
28.绍兴十年,金军再度南下,受到南宋军队的重挫。南宋军队先后取得了顺昌、郾城、柘皋等战役的胜利。但此时,南宋尚不足以打败金朝。这一史料可以佐证( )
A.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
B.绍兴和议是南宋统治集团无能的结果
C.南宋前期的失利与宋高宗的投降路线有关
D.南宋崇文抑武的国策已经发生转变
29.辽、夏、金、元在学习中原制度的基础上呈现出“因俗而治”的特点,他们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
A.完全传承了汉人的政治制度 B.达到了巩固国家统一的目的
C.体现了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 D.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
30.《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说明元朝对边疆统治的特点是( )
A.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 B.采用“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C.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倾向 D.推行中原地区传统的典章制度
31.元朝时很多回族人在各地任官,他们外任时往往有一批回族百姓跟随,定居后仍长期保持自身的文化风俗。这一现象的深远影响表现在( )
A.人口迁徙激化了不同社会习俗的矛盾B.回族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特色
C.定居后回族人和当地民族逐渐相融合D.加强周边民族与中原内地的文化联系
32.元朝行省在财赋、刑名等庶务方面具有一定自主权,但有专家认为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这种制度设计( )
A.不利于地方政治稳定 B.避免政府决策失误的出现
C.容易造成国家的分裂 D.兼顾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
33.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34.宋代江南绍兴、宁波、苏州等一些城市,是富甲一方的全国性通都大邑。如宁波“万里之舶,五方之贾,南金大贝,委积市肆,不可数知。呜呼盛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江南( )
A.市民阶层兴起 B.农业生产发达 C.娱乐活动丰富 D.城市经济繁荣
35.据记载,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向包括参与经商活动、应募参军、出家为僧道等内容,部分乡民在农闲时节兼职商贩、雇工,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这说明当时
A.基层治理较为松散 B. 租佃关系发展普遍
C. 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D. 社会的流动性加强
36.元代大运河裁弯取直,使运河的格局、路线、重要性等方面都异于前代,改变了隋唐形成的运河格局,运河漕运开始进入全新时期。元代运河改道主要是为了
A.加强大都作为政治中心的经济基础 B.带动沿线城市经济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运河文化传播和民族文化交融 D.缩短运河的距离和南北往来时间
37.下表为唐至清朝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据此可知( )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经济水平影响文化教育 B.南北经济发展渐趋平衡
C.政治局势决定教育发展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38.下表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理学家( )
思想家 观点
程颐 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朱熹 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
A.主张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 B.研究历史注重史料搜集整理
C.通过探究万物获取历史真相 D.借助历史事实领悟心学理念
39.南宋时期,“担当”一词不仅被理学大师们接受、使用,而且士人、大臣也经常引用。文天祥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天下有事,凡能担当开拓排难解纷,惟其才耳。”这表明( )
A.重文轻武理念的推广 B.程朱理学得以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封建等级观念的强化 D.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
40.明太祖曾作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诗中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明太祖( )
A.罢黜百家 B.设置行省制度 C.废除宰相 D.实行八股取士
41.1421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永乐皇帝在诏令中规定“赍敕及锦绮、纱罗、绫绢等物,赐诸国王”,并为他的船队提供了银两铜钱等,以便在印度洋国家进行贸易;明人王圻曾说:“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这表明明朝的对外交往( )
A.旨在维护发展宗藩体系 B.实施了开明开放的政策
C.具有政治经济双重性质 D.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42.明末兵书《武备志》载:“海之有防自本朝始也……日本……狡然有启疆之虑……而其要在拒之于海……因按胡宗宪、郑若曾绘分合诸图,而并按其戍守之险要、兵力,以永示来者焉。”据材料可知
A.时人海权观念以御寇为核心B.明朝国防由边防转向海防
C.中国人海洋意识产生于明朝D.明朝的海防建设成效显著
43.奏折是清朝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上行文书,始于康熙,而成型于雍正。乾隆时期,具折言事的人员范围及奏事内容都有了进一步的增加。乾隆帝还对臣下进折过少的现象加以批评,而处理奏折成了乾隆帝处理政务的重要内容。清代奏折制度()
A.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 B.强化了皇帝对政务的控制
C.提升了军机大臣的地位 D.确保了朝廷决策的合理性
44.有学者指出,皇帝亲自下发公文的情况历代均有,唐宋时期,不经中书、门下程序的制敕(称为墨敕或中旨)是不合法的;皇帝的秘密谕旨不经正常程序发布,在明代开始较多使用,但是到了清代才开始制度化。这说明( )
A.三省体制有利于公文正规化 B.权力集中促进公文制度演化
C.明代公文体系缺乏制度建设 D.中央集权加强改变公文发布
45.中国古代国家中枢机构由位高权重的三公,到品秩较低、集体负责的三省,再到非正式机构的内阁、军机处。这一演变过程反映了( )
A.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B.行政中枢运转的成熟
C.决策机制的逐渐完善 D.国家治理理念的提升
46.在将准噶尔势力驱逐出西藏之后,康熙皇帝对西藏地方政府“噶厦”进行改组,任用藏地上层人物协助达赖、班禅治藏,并继续尊崇黄教(藏传佛教宗派之一)。这些做法( )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 B.首次实现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D.加剧了西藏地区的宗教矛盾
47.《商品帝国》一书中,作者举例谈道,仅番薯这样一种作物,在传入中国后就使得承载的人口大幅增长,还让农村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参与到培育蚕丝、采摘茶叶、种植糖料作物之中,生产中国明朝后期和清代用来出口的商品。这说明该时期( )
A.列强通过丝路贸易掠夺中国 B.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主动权 D.世界市场的拓展影响明清对外贸易
48.1834年,英国派律劳卑为驻华商务第一监督。负责通商事务的两广总督卢坤,未究诘其来华目的,却震怒以“平行款式”递交文件。1838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递交文书,封面上无“禀”字,两广总督邓廷桢即“原封掷还”。这揭示出清政府
A.极力维护国家主权 B.推行盲目排外政策
C.注重对外交往细节 D.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49.晚明时代,社会一时尽弃实学,谈良知者满天下,出现了士大夫阶层公开蔑视传统礼法和忠君节义观念的现象。“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学说被不断发扬光大,甚至出现了“君父可以不恤,名义可以不顾”的思想主张。这一变化所依托的主要条件是( )
A.专制皇权的强化 B.社会主流思想的嬗变
C.社会经济的变迁 D.知识精英阶层的觉醒
50.明朝末期,除了徐光启和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内地的儒生学者也陆续跟进,形成了一种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风气。“关西夫子”李二曲在开列《体用全学》必读书目时,也将《泰西水法》等西书列入其中。这说明当时( )
A.社会思想转型源于西方科学传播 B.民族危机冲击了国人传统认知
C.国人传统的夷夏观念已发生剧变 D.西学东渐给社会注入一定活力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C
【知识拓展】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由商鞅变法时正式确立。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将国家划分为若干个郡和县,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进行治理,从而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与之前的分封制相比,郡县制大大削弱了地方贵族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B
17.【答案】B
18.【答案】C
19.【答案】D
20.【答案】B
21.【答案】D
22.【答案】C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是一个不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逐步简化和优化的过程。这一演变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了社会矛盾。
23.【答案】C
24.【答案】A
25.【答案】A
26.【答案】B
27.【答案】A
28.【答案】A
29.【答案】C
30.【答案】C
31.【答案】D
32.【答案】D
33.【答案】C
34.【答案】D
【史料释义】万里之舶,五方之贾,南金大贝,委积市肆,不可数知。呜呼盛哉!
来自万里之外的商船,各地的商人,很多金钱和贵重物品都在市场集聚,数不胜数,多么兴盛啊!
35.【答案】D
36.【答案】A
37.【答案】A
【知识拓展】科举制度既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也是推动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激发了广大士子对文化教育的热情和追求,从而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同时,科举制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政治局势的变化。
38.【答案】A
39.【答案】D
40.【答案】C
【回归教材】中国古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的表现
汉朝 中外朝制,削弱宰相的决策权
隋唐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将相权一分为三
宋朝 二府三司制,进一步分化了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明朝 废丞相,设内阁
清朝 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41.【答案】C
42.【答案】A
43.【答案】B
44.【答案】B
45.【答案】A
46.【答案】A
47.【答案】D
48.【答案】D
49.【答案】C
50.【答案】D
第 页,共 页 第 页,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