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板块六 世界现代史
第三十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和平中有动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霸权主义、地区冲突仍存在,新的国际秩序亟待形成。
发展中有挑战: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给世界带来极大进步;妇女地位提高;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网络安全、生态与人口问题仍然严峻。
2022年版课标:通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了解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
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8年2考
[九下P98—P99、P94—P95、P102-P103]
世界多极化 背景 (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一超多 强格局 (1)“一超”: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2)“多强”: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趋势 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 背景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世界各国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3)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表现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
波折 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这些问题阻碍了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社会信息化 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普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影响 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文化多样化 含义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在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文化
特点 多元共存、和而不同、融合创新、长期稳定
意义 (1)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多姿多彩,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
(2)文化多样化虽然给民族文化带来一定冲击,但总的来说,文化多样化有利于世界和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则呈现全球化趋势。
2022年版课标:知道人口、资源、环境、传染病、社会治理等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九下P105-P106]
人口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在粮食、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资源与 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2)臭氧层被破坏:化学污染破坏了臭氧层,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3)淡水短缺:污染和浪费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4)土地荒漠化: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5)热带雨林大片消失: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影响全球生态平衡
社会治 理问题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核战争威胁、国际恐怖主义和贫富差距拉大等
对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资源的矛盾问题,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反恐的力度,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年版课标:通过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认识世界各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所作出的努力;知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所作出的努力
考点1 联合国 [九下P92-P94]
成立 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主要机构 联合国大会(“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安理会”: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秘书处等
联合国旗帜
宗旨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地位 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维和方式 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派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又称“蓝盔部队”),以恢复或维持和平
作用 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考点2 世界贸易组织8年2考 [九下P94-P95]
成立时间 1995年1月1日
世界贸易
组织标志
成立背景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宗旨 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等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主要职能 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作用 (1)降低关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考点3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九下P99-P100]
不结盟 运动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各国的 努力 冷战结束后,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和平与发展需要各国人民共同维护
中国的主 张与努力 (1)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3)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4)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一、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022年版课标·教学提示
凡尔赛— 华盛顿 体系 背景 一战结束后,欧洲力量被削弱,美国和日本崛起;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形成 (1)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署了《凡尔赛条约》等一系列和约,确立起了凡尔赛体系
(2)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确立起了华盛顿体系。它同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战后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 华盛顿 体系 实质 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影响 确立了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未从根本上消除矛盾,为二战埋下了隐患
瓦解 德日意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对 中国 影响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五四运动;《九国公约》的签署,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两极 格局 背景 二战后,美苏势均力敌,美苏之间在国家战略和社会制度上存在巨大差异
形成 (1)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
(2)1949年,美国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组建北约;1955年,苏联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组建华约,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实质 美苏两国对世界霸权的争夺
影响 使世界长期处于战争的威胁之中,引发局部战争;两大集团力量均衡,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结束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对中国 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世界多极 化趋势 背景 苏联解体使由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瓦解;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实力增强;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表现 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
影响 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对中国 影响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简述影响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因素,说说中国应如何应对世界多极化趋势。
(1)因素:战争;大国实力的变化;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国家利益的驱动;地区局势的变化;等等。
(2)应对:积极顺应和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倡导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 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 [考情:2024.31T]
项目 农耕文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现代社会
生态 环境 的变 化 环境 问题 毁林开荒,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等等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城市环境变差;等等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塑料污染;酸雨;臭氧层破坏;地质灾害频发;等等 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土地荒漠化严重;全球生态失衡;等等
项目 农耕文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现代社会
生态 环境 的变 化 影响 因素 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与推广;煤炭成为主要能源,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工厂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出现;石油成为主要能源,石油化学工业产生;现代塑料工业诞生;人口过快增长 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口过快增长
项目 农耕文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现代社会
社会发展的表现 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积极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衣食住行等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化迅速发展 积极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发展,城市环境逐渐得到改善;劳动力结构变化,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员越来越多;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大众教育推广 积极方面:互联网渗透各领域,人际交流方式改变,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经济全球化
项目 农耕文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现代社会
社会发展的表现 消极方面:工人受剥削严重,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消极方面: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尖锐等 消极方面:网络安全问题;世界粮食危机;巨大环境压力;生活质量存在巨大差距 积极方面:互联网渗透各领域,人际交流方式改变,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经济全球化
请你谈谈如何平衡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
(1)加强宣传,提倡保护环境,增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对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进行惩治。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做好外来污染的防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4)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全球环境保护合作机制。
命题点一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1.(2024南平二检25T)联合国积极践行多边主义、应对全球挑战、解决全球问题,是全球治理的主力军,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力量。这表明联合国致力于( )
A.保护世界生态与环境 B.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C.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D.保证各国就业与需求增长
C
2.(2021福建30T)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已从2001年的5 098亿美元,增加到超过3.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这直接佐证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是( )
A.推动了成员方经济发展
B.提高了科技的创新水平
C.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D.加快了亚太一体化进程
A
命题点二 多极化趋势
3.(2024莆田二检28T)1991年苏联解体后,“冷战”格局最终因一极的自行崩塌而宣告结束。各种力量迅速分化,重新组合,出现了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与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和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等多个势力较强的国际力量中心并存的局面。这表明( )
A.新型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B.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C.广大发展中国家逐渐崛起
D.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
B
命题点三 科技推动社会发展
4.(2022福建23T)如图分别呈现了三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据此可知,其共同的影响是( )
19世纪早期 20世纪初福特 孩子们通
使用蒸汽机的 汽车公司的 过互联网
英国煤矿 生产流水线 学习知识
A.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
B.推动采矿和冶金业发展
C.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矛盾
D.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A
跨学科主题学习
5.(2024福建31T)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五大湖地区一度是美国制造业的骄傲,但持续了两百年的污染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目前湖中发现了30 000种在工业中常见的化合物,有500种对人体有害,其中致癌物芳香烃和能引起基因突变的诱变剂浓度很高。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等
图1 五大湖地区的工厂集群排放污
水·19世纪末
(1)根据材料一,简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4分)
原因:未做好环境保护;两次工业革命(制造业及化学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污染。(4分)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的规划。“十一五”期间,中央采取新建重大节能环保工程等举措,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
图2 “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GDP)
——摘编自刘国新《中国共产党治国社会方略研究》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为解决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并归纳其成效。(6分)
措施:调整发展规划,采取新建重大节能环保工程等举措。(3分)
成效: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国内生产总值提高。(3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分)
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建设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利条件、环境保护可以促进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等亦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