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石钟山记》课件(共4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石钟山记》课件(共4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4 15:2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1《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掀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鸣叫,何况是石头呢! 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模糊,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悠扬,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响亮声音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惟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课前通译
2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大儿子苏迈将要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 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其中的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响。我当然觉得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独自和苏迈乘坐着小船,到陡峭的崖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隼,听到人声也受到惊吓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课前通译
我正内心惊恐想要回去,忽然从水上传来巨大的声音,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击钟鼓的声音。船夫很惊恐。 我慢慢地观察,于是发现山下都是石穴和裂缝,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流涌入那里面,水波激荡冲击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相互吞吐,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就像音乐在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课前通译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任何事情没有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却凭主观臆断它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乘坐小船在夜里停泊在陡峭崖壁的下面,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却不能用文字描述。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 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课前通译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回顾
直抒胸臆
白描
想象
虚实结合
对写
以景结情
比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回顾
赤 壁 赋
苏 轼
回顾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回顾
贬至杭州,
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至黄州,
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至惠州,
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至儋州,
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为官四十年,被贬三十年。
回顾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回顾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的三位。
林语堂:旷古奇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
苏轼工诗善词,开词中豪放一派,对后代有深远影响。散文汪洋肆恣,明白畅达,想象丰富,成就卓越,因而有“浑涵光芒,雄视百代”的美誉。
作者简介
1.作家简介。苏轼(1037—1101),字 ,号 ,四川眉山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 ”之一,有《苏东坡集》和《东坡乐府》传世。
文学成就:散文——“ ”之一,与 并称“欧苏”,又与其父 、其弟 合称“三苏”;诗歌——开宋代诗歌新风,与 并称“苏黄”;词——豪放词派创始人,与 并称“苏辛”;书法——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苏轼平生最讲究求实,早年他针对北宋危机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神宗时代,他认为熙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派一边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底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留新法的合理内容。即使遭贬,也不“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不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阐发。《石钟山记》就是在深入调查后总结的事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石钟山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千米。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
面临深潭。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 000米。
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
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
合称“双钟山”。 
解题
解题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关于它命名的原因历来有三种意见:
(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就是持此说。
(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
(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1《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解析第一段
1《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掀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鸣叫,何况是石头呢!
解析第一段
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模糊,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悠扬,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响亮声音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惟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解析第一段
解析第一段
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作者为什么对二人的说法提出质疑?
人物 得名由来 作 者 态 度 作者依据
郦 道 元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常 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 渤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质疑
2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解析第二段
2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大儿子苏迈将要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 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其中的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响。我当然觉得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独自和苏迈乘坐着小船,到陡峭的崖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隼,听到人声也受到惊吓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解析第二段
我正内心惊恐想要回去,忽然从水上传来巨大的声音,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击钟鼓的声音。船夫很惊恐。 我慢慢地观察,于是发现山下都是石穴和裂缝,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流涌入那里面,水波激荡冲击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相互吞吐,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就像音乐在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解析第二段
解析第二段
1.找出作者着力描写月夜绝壁之景语句,思考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
解析第二段
2.文中两次写作者的笑:“余固笑而不信也”“因笑谓迈曰”。结合语境思考作者为什么笑?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解析第三段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任何事情没有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却凭主观臆断它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乘坐小船在夜里停泊在陡峭崖壁的下面,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却不能用文字描述。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 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解析第三段
解析第三段
1. 苏轼为什么要笑李渤
解析第三段
2.本文体现了苏轼哪些科学精神?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解析第三段
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综观全文
1.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在空缺处填出相应的内容。
①以石钟山得名的由来 
②扣石发声 
③风水吞吐发声 
④叹之简
综观全文
2.本文第一段,作者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意?
综观全文
3.“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至暮夜月明……或曰此鹳鹤也。”
(2)表现了作者凡事要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的思想感情。
综观全文
4.苏轼自己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请分析他这一论断内在的逻辑思路。
综观全文
5.作为游记,苏轼对夜游石钟山情景的描写很有特色,请列举两例,简要说明其运用的表达技巧。
梳理积累
通假字
句子 通假字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同“含糊”,指声音重浊模糊
梳理积累
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空中 空中而多窍 古义:中间是空的。
今义:天空中;属性词,指通过无线电信号传播而形成的。
其实 自以为得其实 古义:其,代词,那;实,名词,事情的真相。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心动 余方心动欲还 古义:内心惊恐。
今义:内心有所触动。
风水 与风水相吞吐 古义:风和水。
今义: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
梳理积累
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鼓 微风鼓浪 动词,激荡,掀动
噌吰如钟鼓不绝 名词,一种打击乐器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动词,击鼓
殆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副词,大概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形容词,危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同“怠”,形容词,懈怠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副词,几乎,近于
梳理积累
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名 而此独以钟名 名词作动词,命名
下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名词作状语,在下面
舟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名词作状语,坐船
目、耳 事不目见耳闻 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
夜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侧 大石侧立千尺 名词作状语,倾斜地
鸣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鸣叫
梳理积累
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判断句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者……也”表判断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者……也”表判断
此鹳鹤也 “也”表判断
此世所以不传也 “也”表判断
宾语 前置句 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是动词“欺”的宾语
余是以记之 “是”是介词“以”的宾语
梳理积累
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 得双石于潭上 “于潭上”是修饰“得”的状语
而大声发于水上 “于水上”是修饰“发”的状语
定语后置句 石之铿然有声者 “铿然有声”是修饰“石”的定语
梳理积累
文化常识
(1)《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水经》:是魏晋时期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仅1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后来被郦道元改编为《水经注》。《水经注》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梳理积累
文化常识
(2)今以钟磬置水中
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无射: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国语·周语下》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大钟,因钟声符合无射音律,故名。
(4)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襄公十一年》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2),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魏庄子,魏绛谥“庄”,故名。歌钟,古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