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历史(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历史(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4 16:08:12

文档简介

景德镇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历 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不同地区文化遗址出土的龙的形象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鱼龙:(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鱼龙纹,距今约6800——6300年。
②鳄龙:雨水坡遗址出土的井壳堆塑的鳄龙,距今约6400年。
③鳄龙:熊墩遗址出土的河卵石摆塑的鳄龙,距今约6000年。
④猪龙:红山遗址出土的玉猪龙,距今约6000—5000年。
迅龙,陶寺遗址出土的陶盘上的龙纹,距今约4500——3900年。
⑥龙十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夏代。
⑦龙: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龙纹,商代。
A.中华文明以中原为核心 B.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趋势
C.各地区间文明交流频繁 D.中华文明起源空间范围广阔
2.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 《吕氏春秋》中也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这说明了当时
A.统一逐渐成为人们共识 B.,实行与民休息政策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 D.宗法观念荡然无存
3.某学者在叙述唐朝思想时列举了唐朝三位代表性诗人下表的诗句。该学者列举这些诗句旨在说明唐代
“我来逯真人、长跪问宝诀。桀然启玉齿, 授以炼药说”——李白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 三千弟子行”——杜甫
“因爱果生病, 从贪始觉觅, 色声非彼妄, 浮幻即吾真”——王维
A.出现儒释道三教合一现象 B.需家思想逐成为思想主流
C.多种思想流派并存与发展 D.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
4.金朝在地方设置了路、府、州、县四级。路设转运司,掌规措钱谷:府设府尹,而总管府则设兵马都总管,统领本府军民; 州分节镇州、防御州、刺史州,其职分别为镇抚地方、防御盗贼、兼治州事:县设县令,掌管本县事务。金朝这些举措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征 B.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管理
C.奠定了南下灭宋的基础 D.推动了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5.明代江南涟川地主沈氏的农事《逐月事宜》中有如下记载,“正月:蛮苏杭买粪; 苏州买烧酒; 角直买籴豆泥。四月:平望买牛壅(注:牛壅,稻草与牛粪便混合而成的特制肥料);南浔买茧黄。十月:桐乡、海宁买枯叶; 山里买柴草。十二月:嘉兴买腊猪油。”该记载反映出当地
A 农业生产技术发达 B.出现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C.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D.农村与市镇经济联系广泛
6.光绪帝颁布的“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宜示、 “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据此可知光绪帝
A.尚未摆脱中体西用的桎梏 B.企图鼓动各阶级变法改革
C.明确的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D.根本动摇了圣贤义理之学
7.民国时期废除帝王纪年,改用世界通行的公历。新年伊始,依公历确立元旦,“双十节”为全国国庆日,但在某些地方双十节的庆典,主要流行于社会政界,一般民间较为冷漠。春节与中秋节盛况不减,仍为民间最隆重的节日,这反映了
A.封建文化对习俗的影响深远 B.社会生活存在新旧并存的特征
C.共和观念缺乏深厚群众基础 D.习俗变迁蕴含了民族主义思想
8.193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宣布:国家外汇储备己达到2.5亿美金,分别存储于瑞士、伦敦与纽约。这种白银和资金外存的做法
A.避免了侵华日军的掠夺 B.赢得了英美的战时支持
C.满足了偿还外债的需求 D.支持了中国的对日抗战
9.股票认购证是指我国在1991年至T994年间,方便国内居民认购上市公司股票而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有价证券。下图为“93上海股票认购证Ⅱ”。此类股票认购证的发行反映了
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B.股份制企业的出现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商品市场趋向活跃
10.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载入党章和宪法,还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它是要在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基础上,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文化差异,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美国清洁的世界。由此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A.实现了全球治理的公平有效性 B.促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开展
C.为国际法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D.彰显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主导地位
11.马达加斯加岛靠近非洲大陆东岸岛上,居民现在使用的马达加斯加语的词汇来自梵语、班图语等,该岛还发现了9-10世纪伊斯兰教徒的坟墓和波斯风格的陶器。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环印度洋贸易的影响 B.古代语言的融合发展
C.非洲本土文化的演变 D.阿拉伯人的优势地位
12.17世纪下半叶,莫斯科发行了大量语言文法。算术、拉了语、哲学及医学等书籍,甚至出现两千余套识字课本一天售罄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A.启蒙运动的延伸 B.印刷技术的进步
C.西欧文化的扩展 D.国民教育的普及
13.图表:表2呈现的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不同时段内,西方国家政治军事同盟和协定的数量。这一数量变化表明该时期
时 间 军事同盟和协定
1870-1879 20
1880-1889 31
1890-1899 61
1900—1904 108
A.世界性国际组织涌现 B.西方各国矛盾加剧
C.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 D.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14.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写道:“马克思没有丝毫的空想主义,就是说,他没有虚构和幻想‘新社会。相反,他把从旧社会诞生新社会的过程、从前者进到后者的过渡形式,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来研究。”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与空想主义的区别在于
A.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 B.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追求
C.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 D.所针对的社会问题的差异
15.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各大公司在“联合起来对付美国巨人”口号下,签订合作协定,同美国资本展开竞争。联邦德国资本积极打入美国市场,报纸鼓吹“真正的伙伴关系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必须”加强德国公司在美国的投资来对付美国的挑战”、这反映出
A. 德美外交关系的恶化 6. 美国对欧洲政策调整
C.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D. 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
16.1974年11月,第二十九届联大确认巴勒斯坦人民有权恢复民族权利。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获得联合国观察员地位,以色列被宣布为“种族主义”。2024年5月,联大第十届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得到持续改善 B.世界多极化格局加速形成
C.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影响日益突出 D.中东和平进程的障碍解除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自王莽摄政以来的陇西“晃乱”无法不解决,严重影响东汉政府对河沟负原乃至西域的有效管理。公元35年马援被拜为陇西太守。马援到任命.即对陇右诸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决定对诸羌种群中雄傲不羁者,采取军事打击的策略; 而诸羌中愿意与汉人平等相妨者,则采用政治安抚的方针。先一举解决了先零羌种鲜骚乱陇西的问题。马援“置长党,缮城郭,起坞候,牙品水品 四丷八 致使金城百姓“郡中乐业”。安顿好汉族百姓以后,马援立即利用少数民族内部极易亲和的民俗,派遣归顺汉朝而且很有威望的“羌豪杨封说塞外羌,皆来和亲”,陇西周边的其他少数民族纷纷来投奔。马援让前来投奔的各少数民族首领保留其酋长的地位并由中央政府赐印绶,极大地增进了陇西地区的民族和睦相处和东汉西部的稳定。
——摘编自施铁靖《试论马援对古代民族地区的贡献》
材料二 1952年,为贯彻屯垦戍边的方针,中央军委命令驻新疆部队和工程建设部队的一部分将士,就地转业为农业建设部队和工程建设部队。1954年,党中央决定将这些退出现役的转业部队集中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建设兵团”。兵团在50多年的发展中,正确处理了“屯垦”和“戍边”的关系,妥善解决了兵团发展的定位问题,屯垦事业得到长星发展,到1999年,兵团先后在天山南北建立起14个师(局) 173个农牧团场,5036个工、交、商、建企业和大批科教文卫单位,成为一个拥有200万人口,规划面积近亿亩,耕地面积达1600万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垦区。
——摘自白江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边疆治理政策》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援处理陇西民族问题政策的特点。 (8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挥的作用。 (6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 梁启超早期反对保护贸易,主张自由贸易,但当他看到自由贸易理论无法解决而方列强向中国大规模倾销廉价商品及其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时,又转而主张实行保护贸易,他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工价低廉,原料充足,只要能使用各种机器,提高商品质量,降低商品成本,“则不惟在内可以为守,抑且对外而可以为战,是奖励于所出之策可用也”。因而“今日如实行所谓重商主义者于中国,其劳资必愈少,而结果必愈良”,“重商主义若移植于今日之中国,则诚救时之不二法门也。”
——摘编自翁爱云《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回顾与反思》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并日趋完善,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放的格局,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中国已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成就,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急、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以贸易大国的英姿屹立于世界经济舞台。
——摘编自尹智超、彭红枫《新中国70年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梁启超贸易保护思想。(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6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在东罗马文化发展过程中,君士坦丁堡无论从整体规划、具体建筑样式,还是内外装修、建筑材料都模仿古代建筑,使人很容易联想起古代名城雅典和罗马。东罗马人对古罗马文化的继承中清除了古罗马帝国宁决集权制度中保留的民主形式,发展出东罗马帝国君主专制官僚制度。在神学上科用东正教强化皇权统治和扩大东罗马帝国的影响,形成了保持至今的东正教世界。教会设立专门培养神职人员的学校,事实上,教会文化不可能涉及知识的所有领域,如帝国各级官吏都要求接受相应的专业培训和比较系统的教育。由于受到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冲击,西欧出现了向东地中海移民的运动,学者之间的往来、图书文献的交流也有助于东罗马文化的西传。兴起于西亚的阿拉伯人在文化上一度模仿先进的东罗马文化,哈里发国家的许多君主聘请东罗马学者前往阿拉伯国家讲学。
——摘编自王令云《试论东罗马帝国文化的特征》
材料二
年份 法律文件 保护内容
1904 《马德里大会建议》 提出“建筑纪念物的保护与修复”的六条建议, 被看作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宣言、公约的起始点。
1931 《雅典宪章》 提出了保护性修复的方法并强调了对历史纪念物及其周边地区的保护,标志着文化遗产保护开始形成国际舆识。
1964 《威尼斯宪章》 将历史古迹的范围由个体建筑扩大到城市和乡村。强调“修复过程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禽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 必须立即停止”。
1987 《华盛顿宪章》 提出通过建立缓冲地带来保护环境, 强调保护和延续历史地段人们的生活。
2005 《西安宣言》 将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扩大到遗产周边环境以及环境所包含的一切历史的、社会的、精神的、习俗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活动。
2005 保护历史性城市景观维也纳备忘录》 针对历史性城市景观中当代建筑的关键难题, 指出:“一方面要顺应发展潮流, 促进社会经济改革和增长, 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前人留下的城市景观及其大地景观布局”。
——摘编自张在靓《从国际宪章视角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发展》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罗马帝国文化的特征。 (6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和方法的演变。 (8分)
20.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世界历史整体在其运行过程中,时而稳定,时而振荡。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活动,从根本上讲,是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人类社会总体上讲是稳定发展的,但这种稳定是在动态的,不平衡条件下的稳定,停滞不前的稳定等于是僵化和死亡。我们所反对的振荡,不是冲垮僵化的振荡,而是破坏发展的振荡。如何认识世界历史上的稳定和振荡,如何看待世界历史的稳定与振荡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准确认识世界整体进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稳定与振荡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与转化的,这就是世界历史存在方式的复杂性过程。
——摘编自张一平《论世界历史的稳定与振荡》
评材料中关于世界历史运行稳定和振荡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结合中外史实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025 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5BACBD 6—10ABDAC 11—15ACBCD 16 C
二材料题:
17.(1)主张:军事打击与政治安抚相结合;(2分)引进中原生产方式,注重发展经济;(2分)因俗而
治,保留少数民族首领酋长地位;(2分)以法律形式强化中央政权对陇西地区管辖。(2分)
(2)作用:开发边疆,促进新疆地区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巩固边防,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新疆地区的
稳定,维护国家统一;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维护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每点 2分,答对其中三
点即可得 6分)
18.(1)评价:梁启超基于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和掠夺,由主张贸易自由
转向贸易保护,这反映了经济日益殖民地化和工业化才刚刚起步的落后国家的愿望和要求,一定程度上有
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经济近代化进程,具有反侵略的爱国性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3分)但是梁启超没有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才是民族工业
发展的主要障碍,伴随着清廷日益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当时的首要目标
是民族独立和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否则贸易保护只能是螳臂当车。(3分)
(2)原因: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时期合作
共赢的外交战略的推动和外部环境的改善;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中共中央的正确决策和社会主义制度
优越性;等等。(每点 2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 6分)
19.(1)特征:贯通古今, 传承与创新;融汇东西,具有开放性;宗教性和世俗性的结合,在帝国社会内部
教俗文化并存共荣。(6分)
(2)保护概念:从文物本身扩大到它周围的环境及文化活动,再扩大到成片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街区和地
段。
保护方法:从最初针对文物建筑的保护性修复发展到后来针对历史地段的整体性保护,再进展到当代可持
续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关注合理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8分)
20.示例一:观点:对世界历史行程来讲,破坏性最大的振荡就是战争。我们需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评述:战争使生灵遭到涂炭,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惨遭洗劫,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被迫中断,造成巨大的
经济损失,甚至导致社会衰退。
20 世纪所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造成数亿人口伤亡及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成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
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研制成功的原子弹,已经登上兵器史的顶峰,如果爆发一场核战争的话,那就意
味着世界历史的终结,人类社会的覆灭。这是人类所不能承受的振荡。
破坏性的振荡——战争,违背了人类整体利益,因此,自古以来反对战争就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目标。
示例二:观点:社会有时在振荡中重获新生。
评述:长期的稳定可能造成社会某一方面的惰性和僵化,就会逐渐积累一些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最终造成了
社会的振荡。
历史上的社会革命、经济危机、罢工斗争、局部改革等等,都是一种振荡。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中国春
秋战国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和战乱,加上秦末农民起义的大规模振荡,进入汉代以后,统治者被迫采取“与民
休息”的政策,带来了汉代几百年的稳定发展。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和隋末农民起义之后, 唐朝实行“轻徭
薄赋” 也出现了上百年的稳定繁荣局面。还有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有益的局部调整和振荡。
有益的振荡意味着调整和促进。人类历史是一个稳定到振荡, 再从振荡到稳定的相互交替的过程。
本试题观点可以多角度,学生写明观点,紧扣材料,史实贴切,史论结合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